我们前面已经领略了秦汉帝国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说,秦汉的立国意义,在于为后世中国提供了一个立国的样板。通过历史的实践,将结构、疆域、文化固化成了观念。可以说,后代的中国都是延续着秦汉帝国的余风、余脉在前行;同时,这也将中国历史带入了两千年的死结循环当中。我们如果要重新审视历史的境遇,就要回答历史的伦理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政治上的成功与道德上的合乎伦理,真的能够统一吗?我们似乎看到,秦汉之际,项羽更像一个英雄,而刘邦获得了政治上的成功。家与国、公与私、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之间真的能统一吗?现实的失败与将来可能的青史留名相比,后者又真能弥补前者吗?
古人说,“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南宋的遗民谢枋得在他《与李养吾书》里面就提到,大丈夫行事,要讲究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就是论你的行为是否合乎道义,不论是否取得成功);论万世,不论一生(要讲求千秋万代的名声,而不论你一己的成败得失)。谢枋得说,“志之所在,气亦随之;气之所在,天地鬼神亦随之”。人活着就像有一个超脱于现实之外、永恒的气息在那里,天地鬼神都能随之而在一样。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可是人如何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获得永恒,这是我们在思考历史的时候,不得不回溯的伦理问题。千秋万代名与英雄的寂寞身后事,真的可以达到历史天平的平衡吗?
我这里有一个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这一个小故事和五首诗有关系,这五首诗都是讲的同一件事情,就是项羽作为秦汉之际的一个重要的关键人物,在乌江渡口最终选择了为他自己的军队殉难,而没有逃离战争的现场,回到他的老家——会稽江东,卷土重来。《史记·项羽本纪》里面这样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老天要灭我了,我还过江干吗呢?“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尽管江东的父老子弟们不说我,我内心难道不会惭愧吗?所以项羽选择了自杀。可是围绕项羽该不该死、项羽死得值得不值得,中国历史上有反复的讨论。
唐朝大诗人杜牧,路过乌江亭——项羽自刎的地方,他写下《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胜败是兵家常事,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男儿。江东还有很多的英雄才俊,谁能预料将来是否能卷土重来呢?所以杜牧对于项羽选择自杀给予质疑。
又过了不到200年,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用《叠题乌江亭》唱了一首反弹琵琶的曲子。王安石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说,项羽的败是必然的,因为从战国到秦崩,中原地区的百姓已经厌恶了战争的灾难,项羽之败肯定是势难再起。江东子弟今天都在,但哪个还愿意为项羽卷土重来呢?
如果说杜牧唱了第一首“反弹琵琶”,王安石又在杜牧的基础上第二遍“反弹琵琶”,清朝的学者姜宸英——他是康熙年间的探花,著名的诗人——又对王安石唱了第三首“反弹琵琶”。姜宸英说:“虞歌曲尽怨天亡,潮落沙平旧战场。千里江东羞不渡,六朝曾此作金汤。”项羽因为虞姬唱了一首歌,就感慨是老天要灭亡他,等到历史远去,我们重新回顾这一旧战场,那千里大江,项羽当年不愿渡过的地方,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曾在这里运作起了小朝廷,过着安乐、稳固的生活。所以姜宸英是对王安石又唱了一个反调,他认为项羽没有选择回江东是战略上的失误。
以上三者都是古人,最后两首则是来自一个近现代的名人,这个人物叫章士钊,他在《柳文指要》里面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再次提出了新评价。章士钊是赞同杜牧的。章士钊说:“公孙落魄叟回肠,破庙题篇事可商。一入有心人眼底,化作天地大文章。”杜牧在乌江亭感慨项羽是“王孙落魄”“叟回肠”,我老头章士钊也很感慨这件事情,在破庙里题写一篇诗,让大家来讨论。杜牧诗中有四个字,入了有心人的眼底,变成了天地之间的大文章。章士钊说的这四个字,就是杜牧所说的“包羞忍耻”。人能够在这一生当中忍住耻辱,负住重担,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第二首诗当中,章士钊再次提出“包羞忍耻”四个字的重要性。章士钊说:“柳州箕庙杜乌江,志大男儿总不降。两字叠山牢记取,人争隐忍定兴邦。”章士钊说,柳宗元的《箕子庙》和杜牧的《题乌江亭》,这两篇文章都写到,材质强大的男儿、英雄都不愿意投降,这和李清照讲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一样的。可是章士钊接着说,“两字叠山牢记取”,就是谢枋得说的,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哪两个字应该记取呢?一个人要想获得现世的胜利,“隐忍”两个字非常重要。
我刚才讲的这一系列的故事,包括杜牧、王安石、姜宸英、章士钊、谢枋得,我把它叫作“乌江四叠”,就是用五首诗重新、反复审视项羽该不该过江这一件事。读者朋友们,讲完这个,我其实是满腹感慨。换作我,我也不知道是该忍耻包羞地活下来,还是应该为了那一口气,成全了自我,了断了自我。当我们站在今人的立场,去回溯历史的时候,我们个个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们不知道历史会怎么样,但是这向我们阐释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中国历史是有其内在的历史伦理的。
然而在秦汉时代,我们也看到中国历史的反向伦理,这是中国历史当中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西汉末年,有一个诸侯王叫东平王刘宇。他听说司马迁的《史记》写得非常好,就上疏向国家要求抄一套《太史公书》,即抄一套《史记》和诸子书。
汉成帝就问执政的大将军王凤:“东平王刘宇来要诸子书和《太史公书》了,能不能给他?”大将军王凤这样回答,他说:“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怪物;《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阸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予。”王凤对汉成帝讲,《太史公书》里面啊,有些战国的纵横家的阴谋诡计,以及汉朝建国时候的谋臣奇策,还有天官、阴阳、灾异等社会现象,以及国家的山川扼塞,这些都属于国家应当保守的秘密,不能够给诸侯王。
然后,大将军王凤又说:“陛下不要直接回绝东平王刘宇,陛下就说,五经是圣人制定的,什么事情都载在儒家经典里面,你如果真的喜欢大道,你的太傅和丞相都是儒生,让他们把五经拿过来,给你早晨、晚上讲一讲,你就可以用来立身、陶冶情操,小的这些计谋,能够破碎道义,小的这些路,无法到达远方。你越想走得远,结果反而会陷溺其中。所以,诸子书和《太史公书》不足以留矣。”
这个小故事讲完之后,我想说这样几个感慨:第一个,历史是一面镜子,明了历史的人会变得聪明,而想让别人变得不够聪明,那就让他不了解历史,或者告诉他被扭曲的历史。可是,尽管要愚化他,让他不了解历史,还要编一套说辞来给予回应。这就是汉代政治中的这种政治伦理。
也正是在这种政治压力下,东平王刘宇在很早的时候就选择了逃离政治。东平王刘宇历二十年,汉元帝驾崩,刘宇就对大臣们讲:“汉大臣都说天子(汉成帝)太小,不能治天下,希望我去辅佐天子,因为我是汉成帝的叔叔、汉元帝的弟弟。我看到《尚书》说‘晨夜极苦’,每天早晨做事,晚上也要做事,非常苦,让我干,我干不来。现在正好是大丧期间,我知道怎么摆脱这件事情了。”
等到诏书下来,东平王刘宇哭了三次之后,照样喝酒吃肉,妻妾不离。在服丧期间,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正因为这种态度,新皇继位,下诏书,削了他两个县。可是过了三年,又把这两个县还给了东平王刘宇。东平王刘宇采取的是一种政治上“自污”的方式,就是我故意犯错,消除你的戒心,让你觉着我在政治上是一个没有危害的人。我们发现,这种伎俩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在专制时代是很常见的。
秦代大将王翦去灭楚,他就不断地向秦王要求财产和土地,以此来让秦王对他放心;萧何为了使得刘邦对他放心,就故意贪赃枉法,让刘邦把他下狱,让他有把柄握在刘邦的手里;而东平王刘宇也是这样,为了逃离政治,而采取这种反向的伦理方式来自污。
我们可以说,大一统的时代,政治上的专制和权力上的集中,给中国带来了一种政治上的死循环。君主为了拢住自己的权力,就不断地将手伸向民间、贵族和官僚集团。而这种伸手造成的危机,又加剧了他皇权的衰退。皇权的衰退又使得他不得不再次伸手。
所以大家会发现,秦汉时代的中国已经无法走出历史循环的这种死结,无论何种伦理都解决不了。我们观察中国古代的历史会发现,中国古代弥漫着很多国家不曾有的、一幕接一幕的改朝换代的情况,而这在秦汉时代尤为突出。秦朝经过五六百年的积累,统一了天下,却转瞬即逝;汉朝经过五年的辛苦鏖战,取得了天下,延续了四百年。
秦汉的这种变迁,让我们领略到兴亡之间唾手可得。转瞬之际,沧桑百变,中国历史到底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演进呢?我常常把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归结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叫作“结构性的崩溃”,就是整个机体已经到了无药可医、无法可治,没有任何办法进行和解、调试、改造的时候,整个结构就崩溃掉了。我们看到,其实秦的崩溃和东汉的崩溃,都是这种结构性的。
而我们在秦汉时代也看到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所谓的“抽芯一烂”,就是整个地方社会没有出现大的危机、大的灾难,而最高统治者,以及统治者的周围发生了质变,甚至发生了“癌变”。比如西汉末年,为了追求更宏大的理想,王莽被推上历史的舞台,而王莽改革的胡来,造成了新莽中央政权的“抽芯一烂”。无论是这种“抽芯烂”的结局,还是这种整个社会土崩瓦解的结构性崩溃,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后世中国不断地上演。而最让我们感慨的是,这种王朝的更迭,似乎是无法走出的历史循环的怪圈。
人们总相信,新时代会比旧时代好一些,可是很快又发现,没好几天,又走上原来的老路。每到这个时候,我就要说,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一下主宰时代命运的这个最高权力?它到底在时代的运行当中,有着什么样的力量、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最高权力符不符合历史的伦理?它会不会酿成更多的历史的反向伦理和人间的悲剧呢?我总说,学历史是找不到答案的,更多的是给人一种感悟。我们很难从秦汉的大变局当中得出历史的结论,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历史展开的影子,看到历史最初的那个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