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到秦汉帝国,还有一个新的东西,大家会经常挂在嘴边,那就是儒学成为汉朝的官学。我们提到汉武帝都会说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好像是说,儒学是在汉武帝特别的关爱和提拔之下,才成为中国古代的主导思想、意识形态。可是通过这一节,我想告诉大家,儒学在汉初的崛起并非偶然,而儒学也并非我们后世想象的那样,只为专制君主服务。儒学在皇帝看来,是一把双刃剑。
秦的灭亡使得法家思想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秦汉之际,战国以来的制度转型没有完成,旧制度已然崩溃,新制度却还没有建立。那么这样一来,新的秦汉帝国将以何种面貌来被加以诠释、来被告知世人,这就是儒家要做的工作,而这一工作是借“春秋学”进行的。所谓《春秋》是儒家的一部经典,它记载了春秋时代,鲁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242年的历史。《春秋》本来是一部历史书,但是儒生说,孔子在编订历史书的时候,他用历史批判的方式阐释未来的新社会将以何种面貌来建设。所以儒学便利用“春秋学”开启了一个历史批判和社会建设的运动。
在这里我要说一句,学习历史并不只是往回看。就像我们人一样,当我们背对着历史的时候,我们面前是未来。学习历史,是我们用当下的眼光去看待过去,而获得的知识,将是面向未来的启示。所以历史并不只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问,历史还是一门关于未来的学问。同样,秦汉时代的历史学也是这样,它借批判过去告诉大家,我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儒家的春秋学,其中尤以公羊学派最为重要。传说这个学派最初的传人名字叫作公羊高,因此学派以公羊为名。儒学的公羊学,它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一套最高权力应该如何传递的理论。这种理论,就好比悬在帝国天子头上的一把利剑,既可以帮助帝国皇室树立权威,也可以随时掉下来,斩断这个王室的合法性、正统性。
首先,儒学的春秋学要解决政治危机,解决制度性的焦虑,它区别于从人性论的观点入手,它是从政治制度、从整个国家结构入手来加以解释。春秋学要求,用服装的颜色、礼仪的名号、各种象征性的仪式和符号来重建政治秩序。其次,这也是秦没有完成的思考,在儒学的春秋学当中得以延展,那就是——最高的皇权应当如何传递?当这个家族已经不能够再承担统治全国、掌控皇权的责任的时候,他们应当如何合理地、安全地退出。最后,儒学春秋学要确定一些政治伦理,比如说继承关系,比如说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国与国之间的邦交关系。而这一切,汉人都有一个信仰。他们相信儒学的春秋学是孔子赠送给汉朝人的一份礼物,是孔子替汉朝制定下的“法则”。
理解了春秋学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来说一说春秋学有哪些要素。根据汉代的经师解释,儒学的春秋学有所谓的“三科”“九旨”。所谓“三科”,就是三个科目;所谓“九旨”,就是有九个具体的条款。三科的第一科,叫“张三世”,所谓“张三世”就是说,孔子的《春秋》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孔子亲眼看到的,第二个阶段是孔子用耳朵听到、他的上一辈人传说的,第三个阶段是更早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只能通过再转手的传闻而获得,这就是所谓的所见、所闻和所传闻三世。
“三世”的格局是如何的呢?由于孔子亲眼看见的离自己太近,说话不能太直白,只能是微词;而稍微远一点的所闻的时代,关系已经不那么密切了,可以哀婉当时发生的祸乱;而那个最远的传闻时代,已经和现在没有什么联系了,反而可以秉笔直书,写出那个时代的种种不合理。可是,通过从传闻到所闻,再到所见的时代的这样的描绘,给人的感觉是,好像最远的时代最乱,稍微近一点的时代好一点,而现在的时代,由于孔子有所畏惧,所以把它写得比较好。
通过这种历史批判,就构建了一个由乱世到升平世、到太平世的社会进化的时间逻辑。这种时间逻辑,通过历史批判,为未来发展重建了历史的目的论,也就是说,我们的历史必将走向太平。太平是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春秋学的“张三世”的观点。
第二个观点叫“异内外”。也就是说《春秋》认为,鲁国是内,诸侯国是外;诸侯国是内,而那些周边的蛮族是外。通过这种“华夷”之辨的观点,重建人们对于华夏、对于族群、对于国家、对于文化的认同。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春秋学的“存三统”的观点。春秋学认为在整个西周时代,同时存在三个天命所赋予的古代王国的传统。比如说周王室是当下的王,所以周是“时王”;此前的商王室,以宋国这一诸侯国的形式保存下来,在宋国可以保存商代的礼仪、制度、文化;再往前有一个小国叫杞国,它保存了夏的礼仪、制度、文化。而杞是夏的统治者的后人,宋是商的统治者的后人,周是当下的统治者。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天下当中,保存了三个天命所赋予的、依照时间关系存在的传统。
这个理论听起来非常奇怪。那么“存三统”到底是要说什么呢?它是想说,一个天下有三个政权的传统,每当有新政权建立的时候,三者中最遥远的那个政权就要退出,所以中国历史就成了夏、商、周三个传统汇聚,转而商、周、汉三个传统汇聚,再往后新来了某一个时代,那么汉就退居第二位,就成了周、汉、某。后来王莽改制和曹魏代汉都使用过“存三统”的观点。“存三统”的观点将汉朝纳入自古以来“天命”的法统之一,看起来是把汉朝圣统化了。
可能有人会问,在汉朝人的信仰当中,“新三统”是商、周和汉,为什么没有秦?那是因为在汉朝人的眼中,他们不承认秦曾经获得了天命。秦是暴力和倒行逆施的象征。所以在汉朝人的眼中,秦叫闰位,就是多出来的一块。而真正的天命,只在商、周和汉之间传递。
那么汉是如何获得天命的呢?周朝的孔子编了一部《春秋》,这部《春秋》为汉朝人建国和行政立了法度和规矩。汉朝人从周朝的孔子手里接过了真实的天命。所以在汉人的“三统”信仰里面,商、周、汉构成了他们的“三统”,这就是所谓的“新三统”。
可是大家也知道,“存三统”也同时暗指三个法统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不会像秦朝那样万世一系。汉朝早晚有一天,也会和夏、商、周一样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历史上的三统之一。可以说,春秋公羊学利用“存三统”的观点,为汉朝合理地、安全地退出政治舞台、交出最高权力,提供了一个理论的支撑。而这种退出,从大国变成小国,从小国退出历史舞台,又为王室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不至于被灭绝、被屠杀。所以儒学的春秋学可谓是在原始的状态下,为最高权力的转移提供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这种方案尽管看起来神奇,可是大家知道,这个方案在汉代,尤其是在西汉时代,可是切切实实被实践过的。
汉武帝是一代雄才伟略的英主,他的时代也伴随着汉帝国的很多变化。我们知道,汉武帝上台继位的时候,大家颇有一种“好像时间开始了,一个美好的时代到来了”的感觉。可是汉武帝在位50余年,横征暴敛,发动对外战争,搞得民不聊生。当汉武帝过世之后,在整个汉朝的天下,一个新的呼声慢慢地越来越大。这个呼声就是:“唉!按照公羊学的说法,是不是我们汉朝又该改朝换代了呢?”
我们看到,有这样几个人物在呼吁。董仲舒的再传弟子中,有一个人叫眭孟。有人听到泰山、莱芜山南传来汹汹的几千人的声音,跑到那儿一看,一块倒下的大石头,忽然自己站起来了;在另外的一个昌邑王国当中,一个社稷坛中的枯了的木头又重新发芽;在上林苑里,一棵柳树倒在地上,结果又活了。
于是眭孟就这样解释这些现象,说这是有人要从民间成为天子,也就是说,要改朝换代了。眭孟还引用董仲舒的话:即便汉朝有继体守文的君主——就是继承此前圣人的身体,守住国家制度的这些君主,你也不能妨害更为圣仁的人,接下来继承天命。眭孟进一步说,汉朝是尧舜的后代,尧舜有把国家传给别人的美德。你们老刘家经历了汉武帝这样的时代之后,应该找一个更为贤达的人把皇位让出来,自己保留一个小国,就像商朝的那个宋国一样,让出天命。眭孟的这个呼声被当时秉政的大将军霍光听到了,霍光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眭孟斩首示众。这是利用公羊学为改朝换代发出声音而引来的灾难。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夏侯胜。夏侯胜听说朝廷要给汉武帝搞纪念活动,他坚决表示反对。他说,汉武帝时代,天下虚耗,老百姓流离失所,人们一大半因为战争和灾荒而死,这样的人没有德泽于老百姓,怎么可以为他设立纪念的庙乐呢?尽管夏侯胜因为否定汉武帝被抓了起来,可是很快人们又相信他说的都是真心话,将他放了出来。
最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盖宽饶,他也是儒家春秋学的传人。他引用《韩氏易传》来解释,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五帝时期实行的是禅让制,要把皇权在公开的场合进行传递。而后来的夏、商、周才是把皇权作为私产,在自己家族内部传递。这就好比四时运转一样,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就要把这个位子让出来,传给更为贤德的人。当然盖宽饶的这些观点,并没有被汉宣帝接受。后来盖宽饶在汉朝的未央宫北阙下,用自己的佩刀自杀,以尸谏——就是用尸体向国家提意见的这种形式,要求遵照春秋公羊学,合理地改朝换代。
我们通过这三个例子,以及公羊学“存三统”的学说可以看到,儒学的兴起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附和君主的意志,为君主做诠释。儒学是有自己的观点的,儒学是有自己的关怀的。它通过“存三统”的理论,希望构建出天命转移的合法规则。利用这种规则,可以让最高的皇权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合理地转移;使国家在动**最小的前提下,实现改朝换代。我们知道后来的王莽和再后来的曹丕,都是利用儒学“存三统”的观点,合法地从前朝获得了政权。
所以中国历史后几千年,大家会发现,从曹魏到西晋,到宋、齐、梁、陈,到隋唐,再到五代十国的梁、唐、晋、汉、周,再到宋,这种“禅让”的把戏,一次一次地上演。大家总希望好像有一个真正的神在主宰天命,天命在不同的家族之间传递,使这种传递看起来不那么血腥,看起来不那么难看。这是2000余年前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为秦的崩溃之后如何传递皇权,做出的另一番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