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谭其骧师对我的博士入学考试(1 / 1)

“槐花黄,举子忙”,又是一年一度的考博季。看到校园里人头攒动,回想当年谭其骧先生为我举行的入学考试,恍如隔世。

那是1990年5月7日上午,在工会二楼东头的小会议室。先一天在五教考完英语,这一场是专业口试。那一年报考谭先生的本来还有吴松弟兄,由于他已在所里任职有年,谭先生对他比较了解,因此他也就没参加考试,那上午的考场是专为我而设的。

当时我还在湖南师大地理系跟何业恒先生读硕士,行将毕业。从长沙动身之前,看到复旦研招办寄给我的准考证上写着,专业课的考试形式是笔试加口试,与之前葛剑雄先生告知的只有口试的说法不同。抵达复旦,在南区住下后,赶紧向葛先生求证。他确认只有口试,没有笔试。他告诉我,研究生院本来是希望谭先生对我考场笔试,但谭先生不同意。他反问说:“难道我亲自考他一个上午,还问不出他水平高低吗?”对方这才放心,说:“行!谭先生,有您这句话就行。”

考试好像是8点钟开始。我到达考场时,邹逸麟先生、王文楚先生、周振鹤先生三位考官已经在了。葛先生作为我的推荐人,避嫌没参加。旁边有秘书做记录。我先做了自我简介,汇报了硕士论文。三位先生便围绕我的硕士论文选题(南北朝佛教地理)问了起来。

邹先生首先发问。他问了两个问题,一是要我谈谈三朝《高僧传》,另一个已经忘了。王先生的问题也是两个:一是,《弘明集》与《广弘明集》;二是,南北朝佛教以何时最盛。这几个问题都没超出我做论文过程中思考的范围,感觉两位先生对我很照顾。

四题答罢,周振鹤先生开始问了。他的头一个问题是:宋《高僧传》的上限和下限?这道题让我吃了一惊。因为这本书我在做硕士论文的过程中用得很少,平时读书还真没有过细。只好凭印象回答,周先生和我本人都不能满意。第二个问题是:《大藏经》的版本有多少?尽可能地列举。对此我心里稍有点底,毕竟这是我吃饭的家伙,近一年以来天天跟它打交道。我列举了六七种,自己觉得应该差不多了,没想到周先生仍不满意。他一口气又说了翻倍不止,说得我打心里羞愧不已。之后,他又问第三个问题:说说对文化地理学的理解。这个题目总算让我有机会重拾自信。虽然从没学过文化地理课程——我读本科那个年代,写学术史的人肯定要把它算到“人文地理学复兴”以后,但我在大学里学的,还是传统的“经导”(《经济地理学导论》)、“中经”(《中国经济地理》)、“世经”(《世界经济地理》)那一套;不过,毕竟在地理系读了7年,硕士论文选题确定以后也看过一些相关的书,因此,无论如何心里都有个谱。我明显感到此时周先生的辞色和缓了许多。

正当答这个问题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谭先生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谭先生。从见他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他很熟悉、很亲切。因为之前看过《长水集》扉页上的照片,深深地记住了他精光四射、令人无限钦敬的眼神。进门时他朝室内扫了一眼,那眼神,跟照片上一模一样。

谭先生家住淮海路高安路,那天早上所里派人去接他过来的。现查他的日记,那一天记着:“早七点一刻起,八点……车来,……到工会楼上与邹、王、周三人共为投考博士生张伟然口试。”当时我不便看表,现在想来,那天他到达时应该是9点钟的样子吧。

邹、王、周三位先生都站了起来。我坐得离门最近,也起身迎了上去。谭先生边走边跟各位先生打招呼,径直走到中间,坐在空着的椅子上。我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开始了,赶紧把最外面的毛背心脱掉,提防一会儿出汗。

谭先生坐定后,仍请三位先生继续提问。邹先生说:“今天您是主考官,该您问了。我们都问过了。”于是谭先生不再客气,用他特有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几乎一字一顿地对我说:“二十四史中的《地理志》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一部一部地往下说。”说完他往后一仰,闭目做养神状。

我顿时感到周身发热。说实话这次我原本是有备而来,两年前就买到谭先生的《长水集》,模仿里面的《〈汉书·地理志〉选释》,将历代正史中的16部地理志逐部研读了一过;另外还按照邹逸麟先生在一封信中的指点,将正史中的食货志、河渠志也都通读了,读的过程中还做了厚厚的一叠笔记。可以说,对这个问题多少有一点心得。但是,面对谭先生,谁能心里不发虚。

我抖擞精神,揣摸着谭先生的要求,先一部一部地数正史《地理志》的篇名,然后再分别讲它们的特点。那时候真幼稚,不知老师看重的是读书的程度和感觉,以为一定要记住了才算数,从长沙到上海来投考时,那些笔记都没带。回答过程中,也不敢向老师们汇报读书的过程、用功的情况,以为那样算偏题。只知硬邦邦地将脑子里记得的那些书的内容,努力地往外倒。

谭先生面无表情,我不确定他是在听我答题,还是让我的声音给催眠了。其他先生们也一言不发,弄得我越说越不自信。认真钻研了好几个月的内容,不大一会儿工夫就匆匆说完了。

听我声音停顿下来,谭先生睁开眼睛,说:“你刚才说错了一个字。《旧五代史》里面是《郡县志》,不是《州县志》。”

我一惊,其实已经完全记不得刚才是怎么说的了。但是这表明谭先生不仅在听,而且听得很仔细。因此我非但不沮丧,反而受到了激励。

“历代有哪些地理总志?各有何特点?”谭先生提了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从用功程度来说,我用得没有前一题深,因为那时候这些书很不好找,除《元丰九域志》外其他都买不到,图书馆里也只有唐宋的几部比较常见。不过从答题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不难,毕竟凡是能找到原书的,都读过片段,找不到原书的,从史学名著题解之类工具书上看过一些较有深度的介绍。于是我把这些典籍按时代顺序讲了一遍。

“有一部书,几年前出版过,印得比较少,估计你们那里没有——”我的话音刚落,谭先生就开口了。不知是我确实忘说了,还是他听漏了。

“您是说《宋本方舆胜览》?”我赶紧接上去。他点点头。我告诉他,这书我见过,湖南师大图书馆有,但我没来得及细看,只读过湖南那一部分以及卷首他为该书写的出版前言。

“明末清初有两种私人著述,我们一般也把它们看作地理总志——”谭先生接着往下说。

“您说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我抢过他话头。他颔首。我对他说,前者我没见过原书,只读过介绍;后者在图书馆见过,翻过一点点。然后把我了解到的东西讲了讲。

“你老家在哪个县?讲一讲它的历史沿革。”谭先生问了第三个问题。这个时候他好像兴奋起来了。

来之前对这个题目我专门做了一些功课,自己觉得应该不怕。可是回答过程中还是碰到始料未及的问题。我老家湖南安仁从北宋开始建县,对这以后的沿革我摸过一遍,但是我刚开始没说两句,谭先生就打断我,追问那个地方在建县之前属哪个县管辖,要我从汉代讲起。而这个问题,县志上并没有理清楚,弄得我大窘。

“湖南历代有哪些名人?”前三题问过之后,谭先生出我意料之外地问起湖南文化方面的题目来了。而且之后一直围绕着这个主题问:

“湖南文化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湖南东部少数民族为瑶族系,西部为苗、土家族系,它们对湖南文化发展各有何影响?”

这些题目,就我在地理系所受的教育以及我硕士论文选题来说,都是离得相当远的。好在老天爷助我,20世纪80年代中叶,湖南师大老校长林增平先生掀起了一股湖湘文化研究热潮,他那篇著名论文《近代湖湘文化初探》(载《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里面一个重要的立论依据便是谭先生的《湖南人由来考》。我的导师何业恒先生正好跟林先生住隔壁,何先生曾领着我和两位研究生同学专门去拜访过林先生,要我们向林先生请教湖湘文化研究的问题。在林先生建议下,我曾在1989年春写成过一篇《试论凤凰三杰的成材因素》,试图从历史地理角度谈谈,何以湘西凤凰那么偏僻的一个边境小县,从清末以来居然走出了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三个世界级名人。那篇习作写得当然很不成功,但因此浏览过当时能看到的大部分相关资料及论著。我把这些阅读和所做工作向谭先生做了汇报,虽然不能让他满意,总算每个问题都能说上几句。

图八 与谭先生合影

但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沮丧,完全跟不上谭先生的思路。他提问的方式和角度让我闻所未闻、匪夷所思。虽然没做系统性的阐述,但他的每一次问话都让我敏锐地意识到,他对湖南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研究做过很深思考。当我向他汇报湖湘文化的研究状况时,他听得兴致盎然。他提醒我,湖南近代人才辈出和地域文化得以发展,陶澍很关键。

11点稍过,谭先生不问了。其他几位先生也没提新的问题。他们要合议,让我退到走廊上。周先生给我一支铅笔和一本晚清出版的地图册,要我对前言进行标点。他说:“不要紧,点多少算多少。”

大概过了五六分钟,周先生把我叫进去。谭先生很认真地对我说:“你是搞文化地理的,近年我们这里将文化地理当作一个重点,你如果能够来,我们很欢迎。”他把“如果”两个字说得很重。“但是,博士生读的三年中,应该有一半,至少是三分之一的时间要用于读书,读跟毕业论文无关的书。不能一上来就做论文。因此,你要是来了,任务是很繁重的!”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文化地理的论文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做断代的,像卢云那样,选一个时代,做全国;另一种是对称的,以某一区域为范围,做通代的研究。一般而言,区域的好做一些。你是湖南人,我建议你做两湖——以湖南、湖北两省为范围,做通代的。”

现在看来,谭先生这席话对我的倾向性已相当明显。但当时我深陷在对之前回答问题不够满意的自责中,只觉得四肢瘫软,一点都兴奋不起来。事后秘书老师看我神情落寞,问我是不是对英语没把握,我说英语没问题,只担心专业让谭先生看不上。可见我当时心情有多灰暗。

不过听到谭先生这么阐述历史文化地理的进路,我顿时觉得问题很大。这意味着我如果有幸跟谭先生读博,硕士论文的工作必须中止。于是我问谭先生,这刚开头的佛教地理研究怎么办。

谭先生说:“佛教地理这个题目也有一定意义,但是对整个中国文化地理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等毕业以后再接着做,读博士期间还是先做两湖的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大约11点20分,面试结束。整个过程持续了3个多小时。

如今20多年过去,尽管我当时没写日记,但那一天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在谭先生的学生中,我跟先生读书差不多是最晚的,因此,我总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是谭先生给我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而这一切都始于那天的面试。结果出来前,我曾无数次安慰自己:就算考不上,这辈子也足以自豪,因为我至少已经见识了,怎样才是真正的大学者。

原载《书城》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