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骧先生的才情与笃实(1 / 1)

人的一生真是千奇百怪。有些人过得很有规划,在每个年龄段都会制订出一些具体目标,过一段时间做一次总结;有些人则随遇而安,过得很随性。谭其骧先生(1911.2.25—1992.8.28)少年成名;他16岁读大学,20岁读研究生,22岁硕士毕业;在同龄人刚读本科的时候,他就登上了大学讲台。他从大三开始对移民史产生兴趣,硕士论文就是那篇迄今仍广受称道的《湖南人由来考》;1932年初登大学讲坛教的是《中国沿革地理》;1934年春,又协助顾颉刚先生创办禹贡学会。可以说,他很早就与历史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禹贡学会提出了若干项宏伟的学术目标,诸如编绘历史地图、编撰地名辞典、整理历代地理志等。谭先生这一代禹贡学会会员后来基本上沿着这些目标在分头拓进。然而综观谭先生一生,实在不能说他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

20世纪80年代,报刊上发表了若干篇关于谭先生的文章,谈到未来的工作,都说,他计划写一本《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当时我还在读本科,正准备考历史地理的研究生,看到这个消息,那叫一个引领期盼。到若干年后我跟他念书,才知道这本书他其实并没有写。凡对他了解较深的人应该都能想象,写这种书,以他的才性根本就不可能。

我感觉,谭先生其实是一个性情中人。他能票戏,能喝酒。听戏是20世纪30年代他在旧京北平滞留期间养成的嗜好。由听戏而与朋友一起学唱昆曲。1934年陆宗达先生的祖母八十大寿,在家演戏;谭先生与朱家溍先生同台演《长生殿》之《闻玲》,饰唐明皇一角。之后虽然再没有登场,但在京、沪两地都经常参加一些曲友的聚会(葛剑雄:《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63页)。谭先生对昆曲以及其他戏曲的爱好持续终生。喝酒则主要是少壮宜努力之事。1946年9月初,在浙大复员离开遵义前,“漫卷诗书喜欲狂”的谭先生与陈乐素先生等四人喝光了四瓶茅台,谭先生包办了一瓶多。此事虽然空前而绝后,但由此可见谭先生的酒量。哀乐中年时,住在复旦的谭先生经常一个人跑到五角场去喝酒,多次沉醉不知归路。

在很多方面,谭先生都表现出了相当强的艺术气质。他的字写得很漂亮,特别是硬笔字。风流倜傥,文质彬彬,秀雅到不可方物。毛笔字平时写得少,用笔稍显生涩,然而也很有味道。文人字,耐看。他的文章也很精致。不花哨,可是造意深刻,风神俊爽,措辞渊雅,几乎找不到冗余的字句,当然更不可能有粗率的表达。据说谭先生的讲演也极精彩,可惜余生已晚,只能根据以前亲历者的描述来想象其风神。不过听他平常讲话,能感觉到他的语言很引人入胜。

艺术需要才情。才人做事,自不免有一些异于常人的招数。葛剑雄先生撰文比较顾颉刚先生与谭先生的个性差异,曾引述顾先生给谭先生的信,中间有告诫谭先生“千万不可染江浙人之名士气”之语(见葛剑雄:《往事和近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其内容又见上引《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此信写于1932年年底(见《顾颉刚书信集》卷2,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50页),其时顾先生与谭先生相知尚不甚深。这是一个对于理解谭先生极有助益的观察视角。我辈作为谭先生学生,无论自我标榜如何客观,事实上总未免有情,未免带有一种仰视的目光。唯其如此,谭先生工作中某些不足和遗憾,我们总能自觉不自觉地比旁人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应该承认,这从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向谭先生提出商榷和质疑的可能性。以前谭先生曾撰文说,他读研究生时可以就两汉州制问题跟顾先生商榷,而他却没有培养出这样跟他商榷的学生,由此可见顾先生是一个更好的老师云云,其实情况不完全一样。顾先生对谭先生的上述告诫,应该可以反映在一般人眼里,谭先生多少是有一些热爱生活的“名士气”的。

顾先生是个异数。他作为苏州人,却不喜欢江浙名士的做派。他对谭先生提出上述谆谆告诫,实在是担心他不能“以坚忍习苦自励”,只是“以生活之舒适为目标”,故而痛切地教导谭先生:“我们除了对于所业鞠躬尽瘁之外更有何道可走。”时过两年,他俩发起禹贡学会,编辑《禹贡》半月刊,顾先生才慢慢地发现,谭先生更让他受不了的,不是不能“以坚忍习苦自励”,“对于所业鞠躬尽瘁”,而是另一个问题,做事情太拖拉。谭先生总是以一种对待艺术的态度来对待学术,追求完美,以致完全没有“工程”概念。

1935年3月中下旬,顾先生给谭先生写过两封长信,字数都超过3000字(《顾颉刚书信集》卷2,第551~560页)。中间谈到许多事情,核心是两件:编辑《禹贡》半月刊,编撰一部《中国地理沿革史》。葛剑雄先生已经在上述文中对此做了详尽说明,其中还包含了谭先生本人的阐释。在我看来,顾先生和谭先生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一位工程师与一位艺术家的差异。顾先生把这些事当工程做,刻日计功。既然如此,那就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先干起来再说。而谭先生把这些事当艺术,这样,不可以,那样,也不可以。既然不可以,那么急干什么,不如拖着慢慢做——在他人看来,可不就是不做?为此双方都感到很苦恼。

顾先生确实是个难得的好老师。他认识到谭先生的个性以后,一方面,推心置腹地与谭先生长谈,从学术理想到现实处境。读顾先生写给谭先生的那几封信,我想很多人都会理解为何传统中国人要将“师”与“天地君亲”一起敬在神龛上。另一方面,他对谭先生也给予了极大的宽容和尊重。编《禹贡》谭先生不能“任此繁剧”,顾先生自己披挂上阵;《中国地理沿革史》的编撰,顾先生后来找史念海先生合作。令人感慨的是,谭先生这种做事的态度,到后来竟一直没有变。非但没有变,而且有每况愈下之势。

最典型的就是编那部学界简称“谭图”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了。此事开张时,主事者希望尽快完工,以为只要将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图》(简称“杨图”)上的历史数据移植到现代中国底图上,一年时间就差不多了。因此将谭先生从复旦借调到北京,住在招待所里。一年时间过去,只是摸了摸底。配助手,搭班子,以为三五年可以蒇工。各方面施压,谭先生各种坚持,到最后彻底铺开,调动全国各相关单位的力量,开展大协作。待到内部本出版,已经是1974年。再后来修订公开发行,又是各方面压力重重,谭先生坚持得愈发固执,硬是拖到1987年才最终按照他的意见全部出齐。

图三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应该说,谭先生是幸运的,在那样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凭着尚方宝剑,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先后调动上百人的力量,一个项目延续了20多年。基本上属于慢工出细活。放到现在,那样的工效、那样的工期,完全不可想象。只可怜毛润之老先生,他老人家就想读一部比杨图更好的历史地图集,等了那么久,居然到死都没有看到。

尽管编图的过程拖了那么久,《中国历史地图集》出版后,谭先生对它仍有诸多不满意。他一再对我讲,那套图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只能当参考,不能做依据。1991年春他要我做个作业,摸一摸两湖的政区沿革。我给他交了一篇一万多字的稿子。开始他批阅得很认真;到了第二部分,他发现我的论述与谭图线索基本上一致,以为我没读原始资料,只是看了看谭图。他大不高兴,就此停住批阅。见面时很严肃地批评我说,做政区沿革,一定要认真读历代正史地理志。我觉得他误会了,连忙声辩:那些正史地理志我确实是读过的,只是写作水平还不够。谁知他愈发生气,声色俱厉地说:“不要狡辩,我老头子没有那么好骗的!”

我一直自居为一个好学生,那天的事确实存在误会;但谭先生的心情,我当时就充分理解,无比感激。走出他家门时,我拭去热泪。先生的为人为学,让我又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

图四 谭先生为笔者批改的作业

图五 谭先生为笔者批改的作业

谭先生曾不无自得地对我讲,他从来没有被催过稿子。这句话我当然知道不能光从字面理解。据我所知,他很多文章其实都是在编辑的一再催促下催出来的。甚至曾有过编辑在他家坐等的情事。此话的真实含义是,他从没有为贪多图快而写过自己不以为然的稿子。这样来理解,才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我常想,如果谭先生生活在现在,会是怎么一个样子?实在是不好说。只能肯定一点:8册《中国历史地图集》肯定是不可能编出来的。

原载《澎湃新闻·私家历史》2016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