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传统向来重视政府与上层社会的研究,但自20世纪初年梁启超先生提倡“史学革命”以来,史学研究的方向发生较大的转变,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主要关注民间和下层社会。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潮流奔涌勃发的基本历史情景相呼应,革命史的研究取向自然成为此一时代学术的主流。
学术界关于清末民初历史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主要是以辛亥革命为主线。在这种革命史的框架中,革命派的思想与活动得以充分地彰显,但清政府及其他政治势力如立宪派的踪迹则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至多只是作为革命的背景来叙述,甚至是当作革命的对立面来批判。这样,历史的全息图像就难以清晰地呈现出来,总使人难免有某种缺失之憾。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学者张朋园先生完成《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的著作,虽然仍然是从辛亥革命史的角度研究立宪派,总体上未脱革命史的窠臼,但是,其对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的正面叙述,被称为是“扩充了历史研究的范畴”(《韦慕庭先生序》)。大陆学者对于立宪运动和清末新政的理性实证研究,则晚至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起步,至今方兴未艾。这是一个良好的势头。
诚然,从历史进程的角度考察,将清末民初政权更迭的历史纳入革命史的框架本亦无可厚非,辛亥革命作为一次致力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民主革命运动,无疑是当时历史的一根最基本的主线;但是,从政治结构变动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还是一个中国政治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时期,政治近代化在革命的过程中发生,使历史更具复杂性。因此,对于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的研究,不只是为辛亥革命史的叙述做铺垫。事实上,正是新政、立宪与革命三方面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的新走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应该说,在进一步揭示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同时,加强对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的充分研究,将更加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末民初那段复杂多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