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发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998年10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总统罗曼·赫尔措格在一次集会上说:“今天在这里,有这么多欧洲首脑聚首一堂,真是十分罕见。”当时,在场的嘉宾有四位国王、四位女王、两名王子、一位大公和几位总统。这次隆重的集会由欧洲委员会发起,来纪念《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350周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产物。三十年战争几乎波及所有的欧洲国家,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战争的一方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代表,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另一方则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双方先是为信仰而战,后来抛开宗教的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为尽早结束战争,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就开始和谈,谈判在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省的两个城镇——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举行。1648年10月24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于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的明斯特。和约的缔结前后交涉了5年时间,双方曾分两组分别在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进行谈判,初签了两个和约,最后汇签于明斯特。和约由《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和约》组成,主要涉及欧洲领土变更、神圣罗马帝国宗教关系和政治制度等问题。《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仅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还加深了德意志政治上的分裂,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法国在这一时期实力大增,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波罗的海和北海岸则成了瑞典重要港口。
不仅如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影响更为深远。和约不但结束了三十年战争,同时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它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标志着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近代欧洲诞生了。在“主权”的名义下,神权逐渐被王权取代,国家至上的观念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地位。
一、走向终结的大一统:17世纪前的欧洲
在中世纪,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势力雄厚。神圣罗马帝国由多个大大小小的邦国组成,疆土覆盖了现今的奥地利、捷克共和国、法国东部、德意志、瑞士、低地国家和意大利部分地区,其中以德意志的邦国占地最广。因此,神圣罗马帝国又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每个邦国都是由诸侯以半自治的方式统治,皇帝是信奉天主教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都大权在握,所以天主教在欧洲权倾一时。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地理大发现以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着旧欧洲的改变。
“地理大发现”和最初的殖民掠夺推动了世界贸易联系的扩大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加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和发展。由此,传统的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
和波罗的海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靠近这一地区的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法国和英国在欧洲国际关系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欧洲列强对外的侵略扩张以及被压迫民族反侵略斗争的不断加强,洲际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也日渐频繁,从而开始形成世界性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在中世纪和近代初期之交,欧洲地区战乱频仍,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17世纪初的欧洲呈现出一些新的政治特点,局势动荡不安,酝酿着一场新的纷争和征战。
德国在16世纪后期,基本处在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新航路开辟以后,商路转移,造成德国经济低落,贸易与商业衰退,工业不崛。在政治方面,自宗教改革后,德国诸侯的势力不断增长,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同时,诸侯之间争斗不已,各邦都得不到安宁。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几乎势均力敌,而且诸侯与皇帝之间也矛盾重重。皇帝虽无力控制整个帝国,但仍统治着奥地利和捷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直接领地是德国各邦中面积最大的,它的旁支还统治着西班牙。皇帝为了能够有效地限制新教诸侯,力图实行中央集权。天主教诸侯在宗教上和皇帝一致,但是反对中央集权,他们企图在反新教斗争中,扩大自己的势力。17世纪初,由于皇帝鲁道夫二世企图用武力约束新教诸侯,德国因此分化为两个敌对集团,即新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以教皇、皇帝、西班牙为代表的支持天主教同盟为一方,以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为另一方。从此,国内斗争演变为国际斗争。
在16世纪末,法国由于内战的爆发,国内残破不堪。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胡格诺教徒与天主教徒的积怨得到了平息,同时,他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措施,农民得到了实惠,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商人因得到政府的资助,重新获得在内战时期失去的地中海东岸、西亚和比利牛斯半岛的商业地位,进而城市也得到了复兴。1604年,法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诺曼底商人公司,以发展海外贸易。1608年,法国殖民者为了进一步巩固北美殖民地,建立了魁北克城。为了对付西班牙违反法律政策,亨利四世和新教国家英国、荷兰以及德国的新教诸侯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对外政策除了鼓励航海和殖民外,仍以打击哈布斯堡势力为目标。本来已经动摇的法国王权,由于亨利四世与路易十三两代的对外政策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又转而稳定起来。在三十年战争中,法国初期鼓动瑞典以及德国新教诸侯参加,进而直接介入,最后充当了主角。
西班牙在16世纪中叶以前,是欧洲的大国之一。它的军事力量在陆地上超过法国,在海上超过英国。它是第一号海上强国,已长期与英法进行斗争。但从16世纪中叶起,其经济开始衰退,封建统治阶级虽然从美洲掠夺了大量金银,但不关心本国经济的发展。商人只运
销外国的廉价商品,毫不注意本国制造业的保护。贵族与富人大量采购外来的奢侈品、高级手工艺品,对国内经济影响很大。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工农业都十分萧条。加上连年对外征战,耗尽了国力。1588年它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海上力量又大为削弱,而其属地尼德兰北部七省的独立,更使它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到沉重打击。从此,西班牙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
英国在16、17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发展已相当充分,工商业比较繁荣,其经营范围不仅在西欧诸国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各国,还远及北美、非洲、印度和远东。在1588年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其竭力向海外扩张,成为新一代的海上霸主。然而,在三十年战争后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无暇外顾,所以,英国在三十年战争中没有充当一名主角,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也没派代表参加。
荷兰原是尼德兰的一部分。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尼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也较充分,工商业也较发达,尤以荷兰省发展最快。经过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北方各省于1579年成立联省共和国。在共和国中,荷兰省承担全国57%的财政开支,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因此联省共和国亦称荷兰共和国。荷兰不仅在宗教上与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不同,而且在政治上同它们矛盾也很深。另一方面,荷兰因为在反西斗争中,曾在外交上得到英法等国的支持,所以在三十年战争中与英法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它站在英法一边反对天主教同盟国家。
瑞典原来附属于丹麦,到16世纪20年代才宣布独立。但到16世纪中叶,它开始争夺波罗的海的霸权,几乎与所有邻国都进行过战争。瑞典先后从俄国、波兰、立陶宛、东普鲁士占领了若干地区和城市,控制了波罗的海的航行权。在对外扩张的同时,它的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其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与波罗的海的航行权有密切关系。由于德国北部各诸侯国濒临波罗的海,与瑞典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因此瑞典从1630年起,就参与了三十年战争,站在法国一边,反对天主教同盟国家。
到了16、17世纪,旧制度开始摇摇欲坠。在欧洲各地,人们对天主教穷奢极侈的作风非常不满。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等纷纷起来,倡议再次奉行圣经的标准。路德和加尔文深受人民拥戴,他们的宗教运动不但引发了宗教改革,也衍变出基督新教。宗教改革运动把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分裂为三个派别:天主教、路德宗和加尔文宗。
可是,天主教徒不信任基督新教徒,新教徒也轻视他们的对头——天主教徒。在这种气氛下,两方信徒在17世纪初分别组成了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有些诸侯成了新教联盟的一份子,有些则加入天主教联盟。在欧洲,特别在神圣罗马帝国内,大家互不信任,彼此猜疑,少许挑衅就足以触发争端。当时紧张的局势好比一个火药桶,只消一点火花就能引发爆炸。事态的发展是,这点火花果然亮起,触发了一场持续三十年的战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