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真情促发展
文化馆职工年龄差距大,小的十八九岁,大的五十多岁,以年轻人居多,思想异常活跃。馆内以搞创作为主,时间安排随意性大。为了树立文化馆对内对外的良好形象,陈德平坚持以目标管人,以制度束人,更以情育人。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将全年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给每名工作人员,并把个人的工作情况与奖惩挂钩;制定了《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各项工作有规可依。然而,制度是冰冷的,从文化馆具体工作而言,很多演出都是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进行。为了体现以人为本,职工家里有什么困难,他都热情周到地为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在职工的业务和专业技能上,他积极主动为大家提供条件。刘洪以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书法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艺术成就在古城颇有名气。谈起自己的成长,刘洪很感慨,他说自己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馆长的帮助。不仅仅是对刘洪这样的人才,对其他人员,陈德平同样给予极大的关心和帮助。一方面,馆里购进了大量乐器,要求所有年轻人至少要学会一门乐器,并安排专业老师辅导;另一方面,他要求大家学会编舞、编导,并决定选拔其中的优秀者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学习编导,确保人才不断代。
艺术是没有年龄界限的。为了发挥老一代艺术家的特长,陈德平不仅在生活上照顾他们,而且在艺术之路上给予鼓励、提供机会。陈德平上任的时候,馆里老职工住宿困难,他往返成都、西昌20余次,向省州文化部门争取资金30余万元,加上职工集资,修建了10套职工住房;同时,还为馆内老职工的7套住房补建了卫生间,加盖了防水层。老川剧团职工遗属刘从香老人80多岁了,家里生活困难,陈德平经常给予她资助,在她生病的时候,主动到医院看望,让她好好养病……余尚义、曾亚雄等都是馆里的老艺术家,陈德平很是尊重他们,让他们不断发挥光和热。每次大型活动,余尚义都要承担写主持词、作词、谱曲的重任;曾亚雄擅长美术,美术馆新建后,陈德平为曾亚雄专门组织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油画展。就这样,不仅让老艺术家发挥了特长,也让他们的艺术之路更加辉煌,重要的是增添了古城的文化气息,丰富了古城的文化底蕴。
前行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陈德平虽然在县文化馆馆长的位子上待了18年,但他仍然活力无限。现在,他又在谋划着第五次代表凉山州参加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活动,谋划着与县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开办舞蹈类培训班,招募业余演员……
这就是陈德平,这就是文化名城里乐于进取、勇于创新的“孺子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