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灾区献大爱关注灾民渡慈航——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李蒙三次绵阳灾区纪行(1 / 1)

情系灾区献大爱关注灾民渡慈航——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李蒙三次绵阳灾区纪行

沈其霖

2008年6月21日,灾后的绵阳,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灾区的道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在安县、游仙等灾区的乡间小路上、废墟旁,人们看到两位年逾古稀的白发老人面色凝重,步履沉重,冒雨视察灾情,看望灾民,嘘寒问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灾民的心里。每到一处,总会引来无数敬佩而关注的目光。他们就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李蒙,陪同他们视察的还有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刘晓峰、原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

在绵阳市政协主席张世虎、中共安县县委书记王黎、中共游仙区委书记颜超和我的陪同下,李副主席和杨汝岱一行先后来到安县桑枣二小、桑枣中学、晓坝乡、花荄京安小区灾民安置点、八一帐篷学校、游仙魏城镇卫生院、魏城小学、街子乡卫生院,深入了解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和学生,对被毁损学校、医院的恢复重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初步决定由巴蜀力量基金助建被地震毁损的两个乡镇卫生院、一所小学、一座寺庙。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李副主席不顾年事已高,又先后三次来到灾区考察项目,检查恢复重建工程进度,出席捐赠和竣工剪彩仪式。每一次来绵,我作为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绵阳市委主委都全程陪同。李副主席对灾区、灾民的关爱在他一言一行中都自然地流露出来。

李副主席曾在四川工作多年,对四川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地震灾区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忧心如焚,寝食不安,不仅自己带头捐款,更想到灾区重建工作任重道

远,他很快与在京的四川籍老同志以及在川工作过的老同志进行多方联系和沟通,倡议成立巴蜀力量基金,倡议国内外所有与巴蜀有关的爱心人士感恩故土,报答家乡,积极捐钱捐物,支持灾区重建,以帮助灾区人民尽快从灾难中走出来。此举得到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中国红十字巴蜀力量基金是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的在一次灾难后以区域为单位的专项基金。5月21日,李副主席在全国政协礼堂二楼的会议室主持了巴蜀力量基金的筹备会议。会议推举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为基金理事长,李副主席自己担任常务副理事长;会议推举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原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农工党中央秘书长陈建国等30多位川籍老干部、在川工作过的老同志、公益工作者、爱心企业家等为理事。5月23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中国红十字会巴蜀力量基金启动仪式。杨汝岱、彭珮云、李蒙、王定国等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杨汝岱和彭珮云为巴蜀力量基金揭牌,宣告基金成立。与会人员与企业家纷纷为这一旨在帮助四川灾区重建的专项基金捐款,首次募集善款1680万元。

为了把巴蜀力量基金募集到的善款用好,杨汝岱、李副主席等老领导不顾年迈体弱,天雨路滑,亲临灾区视察考察援建项目。

2008年10月11日,李副主席又率中国红十字会巴蜀力量基金的部分同志再次莅临绵阳,深入北川灾区,视察灾情,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共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市长曾万明、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副市长万连坡和我先后向李副主席汇报工作并陪同视察。

在李副主席的直接关怀下,500万元港币的魏城中心卫生院助建资金和50万元人民币的街

子乡卫生院设备配套资金已经落实。李副主席一方面是听取上述项目进展情况和汇报,另一方面是视察“9·24”泥石流灾害情况,考察落实其他助建项目。

2010年5月10日,李副主席在农工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张庆文陪同下第三次来到绵阳,出席由中国红十字巴蜀力量基金联合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在绵阳富乐山酒店举行的“为爱而来——红十字巴蜀温暖行动暨新农村视讯平台签约交接仪式”,我作为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绵阳市委主委和市中医院副院长出席了交接仪式。

此次签约交接仪式上,绵阳市中医院获得了价值300万元的新农村视频通信平台项目,新农村视频通信平台主要用于市、县、乡(镇)卫生机构远程教育、远程会议,以及卫生应急系统建设,致力于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管理水平和应急水平,为我市卫生资源共享、区域卫生协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支撑。市中医院目前已开通平台,和各县市区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等15个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疗资源联网。

第二天,李副主席接着视察了巴蜀力量基金捐建的绵阳市游仙区魏城博爱卫生院和街子乡博爱卫生院,并来到北川新县城,参观了新北川县城建设工地、北川新县城规划建设展示厅和北川新县城烟台援建安居房工程等。看见灾区的医院、新县城拔地而起,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李副主席欣慰地赞道:“灾区人民不容易,灾区建设不简单。”从李副主席身上我们看到了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员在大灾面前与人民同呼吸,在危难面前与人民共命运的大爱情怀,从李副主席身上我学习到很多。

(作者系农工党绵阳市委主委、市中医院副院长。本文成文于2008年10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