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驰而不息纠正“四风”_一、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特殊地位(1 / 1)

一、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特殊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坚持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把抓作风作为“先手棋”,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坚持坚持再坚持,把作风建设抓到底”,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

第一,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在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正确决定。古人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历代皇朝的兴衰都离不开一条规律,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谁不为老百姓办事,甚至欺压百姓、鱼肉人民,谁就会被推下历史舞台。从商纣王到周幽王,从秦始皇到隋炀帝,从明末的崇祯皇帝到腐败透顶的晚清政府,哪一个也没有逃脱被人民推翻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靠小米加步枪,为什么能打败蒋介石的八百万部队呢?就是因为我们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我们才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从我们党的发展历史来看,党风正,党的形象就好,党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就会有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党风不好,就会使党的健康肌体受到腐蚀,群众就不满意。

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千万不能放松党的作风建设,避免重蹈苏联及东欧等国的覆辙。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是造成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执政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指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一场毁灭性的危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注重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同时,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和平演变”。

第二,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怎样从严治党?集中在一定时间内,对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思想以及工作作风进行全面整顿,纠正各种不良作风和现象,是我们从严治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好方法。早在1927年9月“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就针对部队暴露出来的涣散

作风进行整顿,将党支部建在连上,部队面貌和作风焕然一新,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最初尝试。1942年到1945年初,毛泽东同志倡导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整风,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统一。延安整风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一次成功实践和伟大创举。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他郑重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较好地解决了党的作风建设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之交,我们党更加重视在全党开展集中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998年,针对党内存在的一系列思想政治问题,尤其是党风问题,全党深入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突出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面向21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次创造性实践;2004年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更高要求,认真解决党员队伍中影响党的先进性、影响党的工作、损害党和人民事业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成效;2008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着力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方面下功夫,基本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党把党组织建到村级学校和党员较多的自然屯。这是我们党党建工作的又一个伟大创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活力。这些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是对整风运动成功经验的正确运用,也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政党如果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都难以维系政权。可以说,赢得一定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政党执政的基础条件。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代表,要巩固其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更加需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其群众基础。能否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从根本上说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然而,直接的因素则取决于党的作风。这是因为党的作风反映着党的外在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是有形的、可见的,人民群众普遍的是通过党的作风即通过自己身边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来了解一个党、认识一个党,进而决定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如果一个党的党员特别是其领导干部能处处严格要求、脚踏实地、公而忘私、甘于奉献、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谦虚谨慎、品德高尚,人们就

会由衷地认同、拥护和支持党。反之,如果得过且过、作风漂浮、私欲膨胀、以权谋私、主观武断、人格卑下,人们必然会否定、唾弃这样的党。人们在观察判断党的形象后,便会从思想感情上决定取舍,党的形象好,就会追随党、心向党、与党同心同德;反之,则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党就会失去起码的支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必须从党的作风对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密切关系出发,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于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极端重要性。

第四,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是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党员领导干部要具有忧患意识,时刻牢记国家之忧、民众之忧。一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要把宗旨意识体现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上都要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体谅群众的情绪,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二是要坚持为民树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政绩观,在工作中要克服和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顾全大局,不要只顾局部,要着眼长远,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确定自己的政绩观,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数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的稳定等。也就是要以人民的拥护与否、赞成与否、高兴与否、答应与否为出发点,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多干有利于发展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以此来赢得百姓的支持、群众的拥护。

第五,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这“四风”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四风”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毒化社会风气,是实现中国梦的四大敌人。“四风”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它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焦到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上来,是找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四风”的严重危害,自觉行动起来,坚决反对和抵制“四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