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天外天(1 / 1)

视线逐渐拉远。

中土神州,浩然九洲,浩然天下,至阳大日,极阴圆月。

直至离整个浩然天下九大洲大地不知多远的天外天。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真真正正看不见边界和大小的虚无空间,在这里,人的感知里,没有声音,没有空气,甚至是连最基本的上下,天地都没有办法清楚的感知。

这片虚无黑暗的无尽虚空中,有的,只有一颗颗或死寂沉闷,或煌煌若大日,莹莹如皎月的无数星辰。

这里,就是众多修士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外天”。

任何一个修士,在没有足够的修为和充裕的天地灵气支撑下,身处“天外天”,都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

这片极大可能永远没有尽头的虚无空间,同那人世间常人永生永世难以得见的“光阴长河”被所有天下的修士都几乎列为禁地。

代表着漫长无涯时间的“光阴长河”,表述着无尽无垠空间的“天外天”。

相对于“光阴长河”那近乎苛刻的接触条件而言,“天外天”显得更容易得见,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也更致命。

几乎作为十四境大修士必修课的“光阴长河”,对于绝大多数十四境之下的修士而言,只是存在于故老相传的口中。

除了极少数修行术法大道,本命神通贴近时间的绝世妖孽有幸得以在十四境之前一窥“光阴长河”,其他人,哪怕是飞升境圆满,就差临门一脚就是那数座天下屈指可数的十四境,也无缘得见。

而“天外天”却不同,作为如今四座天下共有的天外,每一位有能力靠己身“飞升”天外,远游别座天下的飞升境,乃至是神魂强大的仙人境,都是可以在破开自家天下天幕之后,看见那片无穷无尽,无边无际虚空的。

之所以说那“天外天”比那“光阴长河”更容易让众多修士得见,但却也葬送了更多修士性命。

是因为在修为境界,阳神阴神尚未彻底稳固,得以跻身十四境,合道天地间某一种大道之前,哪怕是一位修为甚高的飞升境,如果远游自家天下过远,那么唯一的后果就是,在那虚无空间之中,汲取不到丝毫灵气,在自己一身灵气修为耗尽之前,无法支撑自己回到任何一座天下。

身形在,神魂却败,阳神阴神沦为那虚无空间之中,修士口中的化外天魔口粮,辛辛苦苦修行来的一具大好身躯,成为那些化外天魔的“驿站”和“渡船”。

多年之后,重回天下的那个“飞升境”,或许就是某个化外天魔破开天幕而来。

不久前的莲花天下,佛陀的偌大道场,就曾发生过一次类似事件。

一位远游天下的飞升境跌跌撞撞的从天幕处坠落大地,在那如同星辰坠落大地,撼天动地的天地一线俯冲之势即将落地之时,佛家的那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出现,堪堪接住了这位身体出了大问题的修士。

那位飞升境,是那佛陀的九弟子,数十年前,手持锡杖,身披袈裟,轻轻打开天幕,在师兄弟的目送下,远游天外。

据小道消息称,这位日后很有可能继承一名佛陀称谓的九世尊,虽然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但一身修为早已通天彻地,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飞升境巅峰修士,更何况,他只是去往“临近”的浩然天下讲道说法,怎么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几乎人人都觉得无甚意外出现之时。

最大的意外出现了!

那位佛陀九弟子,世人口中的九世尊一身袈裟只剩残丝片缕不说,不仅佛陀亲手赐下的锡杖不知所踪,这位九世尊的身体也处处是伤,整个人更是昏迷不醒。

不过,在那早已有成佛资格的地藏王菩萨的细心诊治下,九世尊并无大碍,只是体内灵气亏空,暂时昏迷了过去。

碍于担心探查九世尊识海会损伤其元神,那位地藏王菩萨也就只好等九世尊什么时候清醒过来,什么时候再来询问。

时值佛陀坐关,其他弟子在莲花天下各处大地讲经演法,救苦救难,莲花天下之下的那座鬼魂妖魔横行的大地需要有人镇守,地藏王菩萨实在没有时间等待九世尊醒来,不得不先行离去,镇守地狱。

就这样,险些让整座莲花天下都生灵涂炭的浩劫发生了。

那位佛陀九弟子醒来过后,整个人显得格外邪异,不仅不复之前的行为举止不说,还处处透着诡异。

前来为其探查的众多弟子辈份的僧侣虽然有些奇怪,倒是因为这位九世尊无论修为境界还是身份地位,都远在他们之上,也就不了了之。

可是后来,越来越惊悚的事情开始发生,那位九世尊不仅忘了自己的道场在何处,在被带回自己道场之后,先是道场中饲养的灵兽无故失踪。

再到后面,失踪的开始有了人,有了修士,直至有了身应罗汉果位的佛陀再传弟子……

那是一个天气尚还不错的日子,那位罗汉突然被自己的师父,那位九世尊召见,前往其道场。

那位罗汉一路行来,发现往日里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突然变得格外冷清,心思单纯的罗汉没有多想,只有有些疑惑,便去往了师尊闭关的那座大殿。

刚进大殿,罗汉就有些警觉,原本应该佛光普照,祥和温暖的大殿之内,阴森恐怖,让人后辈凉气直冒。

“好徒儿,为师有些饿了,借你身子一用……”

一时间,九世尊坐镇道场周遭,有妖魔为患的消息不胫而走。

直至,佛陀的六弟子前来。

没错,这位六世尊还是发现了不对的地方,他没有和自己的师弟大打出手,更没有唤来师兄弟一起,镇压对方。

只是和这个至少身子还是自己那位九师弟的九世尊坐而论道。

也就有了后世,那场举世思索的论证,以及那句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