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名何一手,拿钱砸路(1 / 1)

————————

“娃他娘,你说傻柱他教雨水和棒梗……他行吗?”

秦淮茹早就知道她这婆婆会这样,棒梗本来就没钱识字读书的,现在不花钱可以跟着傻柱学,她倒担心这担心那的,纯纯的关心则乱和杞人忧天!

“婆婆,现在说行不行我觉着还太早,总得先让他试试,咱们再看效果如何嘛,而且傻柱他总不能拿孩子识字读书的这种事儿来开玩笑,您说对吧?”

“这倒也是!”

嘴上这么说,但贾张氏的心里还是顾虑重重,指着她自己的心口有些忧心道:

“我总觉得这里面不踏实,但又不知道……唉,罢了罢了,既然都定下了,那就先看着,等过些日子了再说!”

秦淮茹已经着手准备午饭了,也不再多言,拿着竹篾去淘米了。

秦淮茹这刚出去,口里默念着英文字母字母歌的棒梗儿就进来了。

“a—b—c—d—e—f—g—h—i—j—k—l……”

贾张氏一看自己疼爱的孙子不搭理自己,瞅着其也没再多言。

……

后院。

“老太太,您别说了,我听您老的还不行嘛,我就将您老这里当成我再次出嫁的娘家,只要您老不怕麻烦、不嫌弃我的就好!”

娄晓娥扶着聋老太太一进屋,就回应起了老太太一直跟她念叨的事。

聋老太太撇撇嘴、挑眉道:

“娥子呀,那就好!你别嫌我这老不死的烦,你若回你那娘家等着傻柱迎娶你,它难免夜长梦多,而你把我老婆子这里当成你的娘家,直接嫁了傻柱我看就挺好,省得再出现什么幺蛾子。”

“好好好,我听您老的,”娄晓娥满口应承扶着聋老太太坐下,又说道:

“老太太,我给咱俩收拾午饭吧,今天我估摸着傻柱是不会送饭来了,他呀,这会儿怕是又出门去了哟。”

“甭管他,你做你做就行,”聋老太太觉得娄晓娥说的很对,深以为然道:

“他柱子啊,最近那是有的忙咯,他要张罗着娶两房媳妇儿,咱就甭管他了!”

娄晓娥闻声害羞了,拿着竹篾夺门而出,也去淘米去了,聋老太太看着她那娇羞的模样儿,欣慰的笑个不停。

你还真别说,何雨柱的确又出门了。

不过,他出门可不是为了张罗着他要娶两房媳妇的事儿才出的门,他是有着其他的要紧事儿做,因此他才急匆匆地出门了。

何雨柱之所以如此急匆匆的出门,那是他为了去一趟顺天府下的东路厅衙门,为的是取得他酒楼的合法经营权而去。

大清顺天府,这是大清京师的最高行政机关,且这顺天府的辖区划分为四个厅,由知府总管,而每厅有一同知就任。

顺天府四厅分别是西路厅、东路厅、北路厅以及南路厅这四厅。

你像西路厅的同知驻地在卢沟桥拱极城,它分管着涿州、大兴、宛平、良乡、房山;

而东路厅同知驻在张家湾,分管通州、蓟州、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香河;

南路厅同知驻在黄村,分管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

至于北路厅同知驻在沙河镇巩华城,分管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平谷。

大清时,京城城区行政管理体制最大的特点是满汉分城而居,分城而治。

你像旗人基本都住在内城和西郊三大营,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居住在外城的东城,这就是何雨柱为何一穿越就在东城的缘故。

不说这个了,再说何雨柱今天要办的事吧!

自打列强叩关后,大清朝上下早已是入不敷出,只能变着法儿增加赋税。

多的不说,单就酒政而言,如今已经开征“酒厘”,税率为百分之一;而且另外还开征了“烧锅税”,还有就是其他各种名目的酒税,诸如“落地税”、“门销坐贾税”、“印花税”和“出锅统税”等等,使得酒税极为繁重,何雨柱想通过开酒楼赚钱,其实难度真的不小。

繁重的酒税,就是他来顺天府东路厅的缘故。

当然了,他能找到这里来,自然是托了京师机器制造局炼钢三厂原总办薛南溟的福,使得他在一次酒宴上认识了他今日所要拜访的人。

何雨柱的一两银子花了出去,他很快就被看门的领着去见顺天府东路厅的同知大人何金银了。

当然了,这位何金银可不是空手道的什么大师兄,此人可是正儿八经的这大清顺天府知府的副手之一,此人可是手握着能令何雨柱的那家“有间酒楼”是死是活的无上权力的,何雨柱对其是不得不重视。

何金银,是年五十岁,已任大清朝顺天府东路厅同知八年了,是汉人,是何雨柱的本家姓,但更是个见钱眼开的主。

“大人!”

看门的老者对着正在摆弄笼中之鸟的何金银是恭敬地一拱手,随后也不等何金银作出反应,就转身走了。

何雨柱判断,这看门的老者,可能是眼前这何金银何大人的什么亲戚之类的,而且其辈分应该要比这何金银要大。

“大人!”

领着他来的老者不见了,何雨柱才拱手唤了声一直摆弄笼中之鸟的何金银。

半响,何金银既不说话也不转身,将何雨柱给当成了空气,晾在了一旁。

何雨柱知道此人爱摆谱,可他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摆谱的羞辱他……但又能如何呢,他却也是只能是忍着。

“说吧,你何一手此来,找本官所为何事?”就在何雨柱渐渐压不住火气时,突然,逗弄笼中之鸟的何金银却主动开口了。

“何一手”,这名头自然是来自于他何雨柱那极其精湛的厨艺。

那还是几个月前的事了……

当时,还在任的京师机器制造局炼钢三厂总办薛南溟大人,在他家中宴请众人,因为他请了一位朝中大员,因此他请了何雨柱做掌勺。

那次宴席中,薛南溟所请的那位朝中大员,他在吃了何雨柱做的菜后,觉得何雨柱做的菜不输于宫内御厨的手艺,便让人传了何雨柱一观,而后何雨柱就有了这响当当的“何一手”的名头。

当日宴会,这顺天府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在,这何金银自然也在,他也是亲眼见证了何雨柱在宴会上大出风头的那一刻,自然也就记住了何雨柱“何一手”的名头。

何雨柱点点头,没有说话,从怀中取出一页折纸走过去递给了何金银。

折纸里不仅有一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而且折纸本身也是一笔钱,那是一笔何雨柱有间酒楼的固定收入享用协议!

何雨柱知道,对付何金银这种见钱眼开的人,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可用,唯有拿银子“砸”他,才能让其办事并照顾有间酒楼,否则任何事那都是免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