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腐败,大灾难(1 / 1)

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对时下比较盛行的小腐败颇有微词,强烈呼吁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治理“小腐败现象”。所谓“小腐败”,就是平常所说的行业不正之风,是指一些行业的办事人员,只要手中有点权,就想方设法捞点好处。

小腐败蔓延广泛。小腐败渗透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面广量大,法不治众,治理起来比较难办。在教育经费保障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有些地区、有些学校出现乱收费、乱摊派等不正之风,群众反映强烈。小腐败在圣洁的殿堂——科技界也存在。如某些评审考核鉴定的“三要”、“三不要”:评委要熟人、老同学、老同事;评价要高水平,不是“国际先进水平”就是“国内领先”;不要会提意见的评委、不要科学态度严谨的评委、不要不同意见的人,等等。小腐败同样也渗透到党政机关。一些地方或部门制定同宪法和法律相悖的文件,保护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这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权抗法等现象时有所见,是该治理的时候了。

同大腐败相比,小腐败是领导班子共同参与和决策,以谋私为目的,抱团成伙。有时小腐败未必搞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体行动”,而是由于利益一致而达成默契,集体“无意识”地默默地、分散地维护共同利益。如:在苏北某公路收费站,对当地党政机关的小车一律不收费;每到年关,有人上门慰问,丰厚的礼品从站长到收费员每人一份,超过收费站上级主管部门下发年货的数倍,有此回报,全站员工抱成一团,心照不宣,对来自这些单位的车辆当然是一路绿灯。再就是情节的细微性。小腐败比起大腐败来说,是湿地皮的”毛毛雨”,吃拿卡要,小打小闹,沾点小便宜、捞点小外快,比如几瓶酒、两条香烟之类的问题,或者上饭店撮一顿,酒肉穿肠过,打打牙祭,满足口腹之欲,这些问题基本上属内部教育,量纪量刑够不上所谓“道道”和“杠杠”,不够追究党政纪律责任或刑事责任的“分量”。如:地方领导的亲朋好友或上级领导的亲朋好友,明明是要来某地游玩,只要找个借口,便可由公款从接待费里支出;有的干部到了某地,明明不喜喝酒,明明想自己随意吃点小吃,却会引来地方干部的不高兴——你不吃喝,那么多专门来陪你吃喝的人怎么办?

小腐败酿成大灾难。近年来,接连不断、此伏彼起的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沉船事故有不少就是因为小腐败而引发的。6·22四川合江特大翻船事故震惊了全国,130人被无情的江水夺去了生命。事发后,记者赶往合江县采访时深切地感到,这本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却因当地一些政府部门和执法人员的小腐败酿成大灾难。他们经常接受船主的邀请,钓鱼、吃喝、跳舞,这些在许多人看起来不算什么问题的事情,却成了这次沉船事故的导火线。

心灵语思

如果民意调查中有一道题是“你腐败过吗?”有多少人的答案会是肯定的呢?人人都忠于职守,不徇私情,做到自己的责任,还会有腐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