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一分器量,便有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必多一分事业。虽说器量是天生的,但也可以在后天学习、培养。我们阅读历史,多少名人圣贤,有时不赞其功业,而赞其器量,所以器量对人生的功名事业至关重要!有器量的人在为人处世上的表现就是豁达大度,而之所以能够如此,则是因为这样怀一颗淡泊心,对许多事情都可以不必在意,一切看淡了,也便豁达了。
德国的大文学家歌德有一次在魏玛一个公园的小路上散步。那条小路很窄,偏偏遇上了一个对他心存敌意的评论家。他们都停下来看着对方。评论家开口了:“我从来不会给一个傻瓜让路。”
“我与您恰恰相反,您请。”说完,歌德退到一旁。
豁达的人,常常是乐观的人。而按照某位哲人的说法,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相比,仅仅是因为后者选择了悲观。
豁达的人在遇到困境时,除了会本能地承认事实,摆脱自我纠缠之外,他还有一种趋乐避害的思维习惯。这种趋乐避害,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保持情绪与心境的明亮与稳定。这也恰似哲人所言:“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是只记得与此相反的内容的人。”每个人的满足与不满足,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差异,幸福与不幸福相差的程度,却会相当巨大。
观察分析一个心胸豁达的人,你往往会发现,他的思维习惯中有一种自嘲的倾向。这种倾向,有时会显于外表,表现为以幽默的方式摆脱困境。自嘲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许多无法避免的缺陷,这是一种必然,不够豁达的人,往往拒绝承认这种必然。为了满足这种心理,他们总是紧张地抵御着任何会使这些缺陷暴露出来的外来冲击,久而久之,心理便变得脆弱了。一个拥有自嘲能力的人,却可以免于此患。他能主动察觉自己的弱点,他没有必要去尽力掩饰。从根本上来说,一个尴尬的局面之所以形成,只是因为它使我们感到尴尬。要摆脱尴尬,走出困境,正面的回避需要极大的努力,但自嘲却为豁达者提供了一条轻而易举地逃遁出去的途径——那些包围我的,本来就不是我的敌人。于是,尴尬或困境,就在概念上被消除了。
豁达也有程度的区别,有些人对容忍范围之内的事,会很豁达,可是一旦超出某种限度,他就会突然改变,表现出完全相异的两种反应方式。最豁达的人,则具有一种游戏精神,能将容忍限度扩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从未有畏惧之心的老将军,解甲归田后,以收藏古董为乐。一天,他在把玩最心爱的一件古瓶时,不小心差点脱手,吓出一身冷汗,他突然若有所悟:“为什么当年我出生入死,从无畏惧,现在却吓出一身冷汗?”片刻后,他悟通了——“因为我迷恋它,才会有患得患失之心,破了这种迷恋,就没有东西能伤害我了,”遂将古瓶掷碎于地。
豁达者的游戏精神,即是如此。既然他把一切视为一种游戏,尽管他同样会满怀热情,尽心尽力地去投入,但他真正欣赏的,只是做这件事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游戏的乐趣存在于过程之中。那么,他也就解除了淡泊的人生快乐多——人生**太多,你要学会淡泊得失之心的困扰。
美国总统林肯在组织内阁时,所选任的阁员各有不同的个性:有勇于任事、屡建功勋的军人史坦顿,有严厉的西华德,有冷静善思的蔡斯,有坚定不移的卡梅隆,但林肯却能使各个性格绝对不同的阁员互相合作。正因为林肯有宽宏的度量,能舍己从人,乐于与人为善。尤其是史坦顿,那种倔强的态度,如在常人,几乎不能容忍,唯有林肯过人的心胸,使得他驾驭阁员轻松自如,使每个阁员都能为国效忠。
成功的上司总是豁达大度的,决不会因下属的礼貌不周或偶有冒犯而滥用权威。所以作为上司,应该有宽恕下属的大度,这样才更能赢得下属的拥戴。
有一次,柏林空军军官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有名的空战英雄乌戴特将军,一名年轻士兵被派替将军斟酒。由于过于紧张,士兵竟将酒淋到将军那光秃秃的头上去了。周围的人顿时都怔住了,那闯祸的士兵则僵直地立正,准备接受将军的责罚。但是,将军没有拍案大怒,他用餐巾抹了抹头,不仅宽恕了士兵,还幽默地说:“老弟,你以为这种疗法有效吗?”顿时,全场人的紧张气氛都被一扫而光。
做一个淡泊的人,养一颗豁达的心。唯有如此,你才能少因结怨而苦恼,少因冒犯而动怒,苦恼少了,动怒少了,你充满了正能量,还愁周围的人不喜欢你吗?
感悟淡泊:
豁达的人在遇到困境时,除了会本能地承认事实,摆脱自我纠缠之外,他还有一种趋乐避害的思维习惯。这种趋乐避害,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保持情绪与心境的明亮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