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悲天鸿鹄(1 / 1)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习西洋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发表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徐悲鸿7岁时,听父亲讲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想绘老虎,于是请邻人绘制虎图,天天临摹,后来却发觉邻人画的是一只狗。

徐悲鸿年轻时,以1个月看完林纾所译之全部外国小说。

徐悲鸿请齐白石以“荒谬绝伦”4字刻章一方,说:“别人看我是‘荒谬’,我看自己是‘绝伦’。”

张若谷与徐悲鸿相晤在南京石婆婆巷。徐即席写就《嗟我忆故人》诗一首:“仍由石婆巷,往来一小桥。故人今何在?直忆到深宵。”

1918年徐悲鸿看了梅兰芳所演的《天女散花》,向梅索剧照。徐以一大型油画《天女散花图》回赠梅。画中人物脸部用西画技法,而身躯则采用国画技法,并题诗一首:“花落纷纷下,人凡宁不迷。庄严菩萨相,妙丽藐神姿。”

1928年徐悲鸿在福州拜访陈子奋,对他治印佩服不已。陈答应为徐刻百印,后刻了六十多方。徐的印章几乎均出自陈之手。

徐悲鸿书室里悬有自集泰山经石峪刻字所写对联一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抗战时徐悲鸿住在桂林附近的阳朔,并刻有“阳朔天民”印章。当他人问其为何要住阳朔时,徐要他背诵南山厄石碑刻的一首诗:“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然后说:“这不是回答了你的问题吗?”

徐悲鸿为绘出行走的狮子一只提起的后腿,每天到动物园里寻找机会速写,接连3个月方才成功。

1932年徐悲鸿曾绘一幅《八哥图》赠陈登恪(排行第八),并题有一诗:“赢得立场好饶舌,而今为政在多言。”

1934年徐悲鸿在前苏联办画展时,当场绘下一匹奔马。在场的布琼尼元帅直率地要徐将这匹“马”赠给他,徐点头同意了。布琼尼极为高兴地说:“你笔下的奔马,比我所骑过的有些战马更加奔放、健美。”

徐悲鸿画马闻名于全国。白崇禧说,曾亲见他在南宁只用5分钟就画了一匹马,很是生动。

徐悲鸿称赞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但张说:“徐先生画的马很绝,我学不到这一手。”

徐悲鸿在桂林时与学生论画有“五之诀”: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之可采者融之。

徐悲鸿要求学生经常绘自画像,他说这有许多可取处:“(1)自画只需有镜子,你要画多久就画多久;(2)你们画别人我不认识,不知画得像不像,我无从评定,如画自己,一看就知道是否画出个性神采;(3)让我看看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才具;(4)有些人自命不凡,画己成英雄或宋玉,那也可以,至少是懂得刻画人物了;(5)可以使你勤快些,你总不能说找不到对象给你画吧?”

徐悲鸿说:“中国有两个半油画家,一个是常书鸿,一个是我,还有半个是潘玉良。”他画了一幅《枇杷图》赠友人,并题款:“明年定购香槟票,赢得头奖买枇杷。”

徐悲鸿的油画《田横五百壮士》,是先在人群中找到典型的人物形象,再画下来的。

徐仲年认为徐画的马论百盈千,但可分为3大类:(1)天马行空的天马;(2)立马斜阳的立马;(3)小步奔走的走马。但所绘的马都是瘦马。

白蕉题徐悲鸿画的马,有诗五绝:“未见平生志,霸风起铁骊。安知非逸足,莫伤道旁儿。”

张聿光国画展览,徐悲鸿题词:“士大夫者,即咬文嚼字,浑体糊涂,安坐而食,不辨菽麦,无业之人也。”

刘勃舒10岁时临摹徐悲鸿画的马,然后将画稿寄去,求其指点。徐即回信:“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画马即以马为师,画鸡即以鸡为师。”“不必学我,真马较我所画之马更可师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