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9年3月,汉宣帝下令全国各州郡地区,让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将本地官田以很低的价格租借给没有地种的贫苦百姓。
同年十一月,楚王刘延寿忽悠广陵王刘胥谋反未遂,自杀。
刘延寿为楚元王刘交六世孙,他认为现在只有刘胥才是汉武帝的儿子,是早晚都会被立为皇帝的存在,便暗中依附,巴结广陵王刘胥,并和刘胥结为了亲家。
之后,大概是觉得时机到了,刘延寿派赵何齐到广陵,将自己的一封亲笔密信交到了刘胥手中,大体意思是让刘胥从现在开始扩充军事编制,等汉宣帝遭遇了什么不测以后直接出手,绝对不能再把皇位拱手让人了。
可现在汉朝被汉宣帝治理的井井有条,老百姓们安居乐业,每个人都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最重要的是,诸侯王从汉景帝时期开始被不断削弱,现在几乎没有造反的实力了,所以刘延寿的想法到最后必然失败。
赵何齐的老爹不想自己的儿子和全家陪刘延寿丧命,便将信中的内容秘密报告给了长安。
汉宣帝得知此事以后高度重视,立即让廷尉派人押解刘延寿进入长安。
结果,刘延寿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继而在监狱中畏罪自杀。
因为汉宣帝不想担杀害宗亲的罪名,再加上刘胥也确实没有回应刘延寿,便没有治刘延寿的罪,这事儿便不了了之了。不过从此以后,汉宣帝却更加警惕刘胥了。
同年,于定国成为汉朝新一任廷尉,使得汉朝的法度更加清明,当时天下人都在说:“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张释之大家都知道,咱之前也提过了,那是在文帝时期相当成功的廷尉,汉朝在他的作用下冤案大减。那么这个于定国又是谁呢?怎么就能和张释之相提并论了?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郡人士。
和张汤一样,于定国也有一个精通法律的父亲(名字未知,史料称之为于公,本书从之),当地人非常敬重于公,甚至为他建立祭祀之庙。
但于公跟张汤他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于公从来不打自己的儿子,每当于定国犯了错误他都会引经据典的对他进行说服教育(一个有耐心的父亲教育出来的孩子绝对错不了),所以于定国从小便懂事有礼貌,性格和张汤截然相反。
因为父亲的关系,于定国也和张汤一样,从小便对法律方面的事情非常有兴趣,便跟随于公学习。
等到于公死去以后,因为于定国法律方面的知识非常丰富,便顺利成为了县中的狱吏。
之后,因为才能出众,升迁为郡中决曹,几年以后又升为朝廷廷尉史。
于定国成为廷尉史以后,协助廷尉和御史中丞处理大小案件过百,从来没有出过一次差错,没有过一次冤案,所以在几年之后被提升为御史中丞。
再后来,汉宣帝继位,因为宣帝本身就是类似于汉文帝的人,所以对于定国这种优秀的“儒家”执法者非常喜欢,便逐渐提拔他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相当的受重用。
直到本年(前69),于定国很顺利的成为了朝廷新一任廷尉。
九卿,是除三公以外最为尊贵的存在,而廷尉在九卿之中的含金量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但凡是个正常人,到了这个位置上都不免要开始飘飘然了。
可于定国没有,反而是更加谨慎,并且对于来访的客人不管身份高低,他都会亲自相迎,从来都没有什么架子。所以,在长安官场之中,于定国那可谓是好评一片。
而对于地方判决上来有关于人命的案件,于定国从来都是慎重慎重再慎重!但凡证据不是那么充分的,他都会从轻发落,案件中有牵扯孤寡老人的,他都会优厚对待。
汉朝的法律为“酷吏天下”的思想也在于定国的努力下慢慢消失。老百姓对于定国赞誉有加,因此,汉宣帝便对于定国更加看重。
据说,于定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喝上两盅,那样的话,他审案的时候脑子就更加清晰明了。不得不说,汉朝的奇葩还真是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