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新人(1 / 1)

大汉一梦 鸟山居士 3972 字 1个月前

公元前71年,丞相蔡义去世,韦贤顶替其为丞相,魏相则顶替韦贤为御史大夫。

与此同时,汉宣帝决定大力治理京兆地区,乃调赵广汉为京兆尹,主管此地区。

那这三个人都是谁呢?

韦贤,字长孺,鲁国人,大学问家,对于《诗》《礼》《尚书》都十分精通,被人称作当代大儒。

后来,因被韦贤不管是人品、学问还是声望都非常高,所以朝廷征召其为博士,授官侍中,教授汉昭帝学习《诗》。

再后来,韦贤逐渐受到汉昭帝的青睐,因此被升为大鸿胪。

等到汉宣帝继位以后,因为韦贤拥立汉宣帝也有一定的功劳,所以被升为关内侯,有赏食邑。

直到本年,丞相蔡义死,而韦贤大多数时间都在钻研学问,很少搞政治斗争,再加上性格清静无为,所以在朝中口碑很好,便被汉宣帝立为丞相。

魏相,字弱翁,定陶人,后来迁徙平陵。

因为魏相在《易》的方面颇为精通,所以被地方举荐为贤良方正入京对策。

还因为魏相的名次比较靠前,于是便被安排到了茂陵县充当县令。

魏相执法严格,茂陵在很短的时间便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

并且,魏相非常护犊子,对手下极为爱护,所以,魏相不仅仅在民间有很高的声望,自己的手下甚至都愿意为他献出生命。

一次,御史大夫桑弘羊的一名宾客路过茂陵县,想要靠着桑弘羊的名头白吃白喝,便和本地政府部门谎称桑弘羊即将到来,让他们准备好迎接。

可当天县丞不知因为何故,并没有前来上班,宾客大怒,便在县衙等待县丞,等到他露面以后便将其绑了起来抽打。

要说这宾客实在是不知好歹,你说你一个骗吃骗喝的,吃饱喝足了就赶紧走人得了,为什么非要如此嚣张呢?

我估计,这宾客认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畏惧桑弘羊的名头而不敢动他呢。

很不凑巧的,茂陵就有一个敢动他的,这便是一把手魏相了。

当魏相听说自己的丞被那不知死活的宾客捆起来打以后气得脸都绿了,当即便让人将此宾客五花大绑然后拿起鞭子就要打。

宾客见魏相如此彪悍,当即嘶吼道:“你是什么人!你知不知道,我是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宾客,如今御史大夫就要驾临,你小子要是敢动我,我让你全家都死!”

这要是一般的县令估计就算不给宾客道歉也不敢动他了,可魏相不是一般人,他一听宾客的威胁以后更来劲了,当即便道:“我不管你是谁的人,但你毫无道理便将我的县丞捆起来打,这就不行!”

话毕,魏相抡起鞭子噼里啪啦的就是一顿狂轮。

一时之间,此宾客如同杀猪一般的哀嚎声遍布县衙门的各个角落。

这是一般的宾客吗?

不是!

这可是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宾客!鞭打了他会有什么后果?我不说大家也知道。

而魏相呢?他就打了!并且是为自己的手下而打的。

基于此,县衙门的那些兵卒们一个个激动的手直哆嗦,县丞更是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可鞭打之后怎么办?一想到这,大家都为魏相感到害怕。

可魏相呢?没有半点儿畏惧,将此宾客打的奄奄一息以后就在大堂之上等着桑弘羊驾临。

可之前咱也说了,这宾客是来骗吃骗喝的,桑弘羊根本就没有来,所以魏相和一众官员左等右等也不见桑弘羊驾临。

时间很快到了晚上。

这时候,魏相明白了。

他回过头来微笑着看着那个宾客,魏相的微笑很和蔼,非常和蔼,可此种笑容在这宾客的眼中却是那样的让人不寒而栗。

结果,桑弘羊的这个宾客被魏相当街处死。

那时候正是反霍联盟和霍光交手最激烈的时候,魏相此举使得霍光对其大为赞赏,乃升其为河南太守。

众所周知,河南乃是天下的中枢地带,在古时候更是天子脚下之地,所以本地土豪的关系错综复杂,非常难治理。

不过魏相到了这地方以后根本不管你有没有什么保护伞,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法律来办,于是没过多久,河南的治安就以直线上升,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那些黑社会和土豪们也不敢作奸犯科了。

这种情况没过多少年,身为丞相的车千秋便郁郁而终。

因为车千秋在死之前和大将军霍光有一些不愉快,而大家又都认为魏相是霍光的人,所以,车千秋的儿子,当时在洛阳掌管兵器库的车某某害怕魏相以后收拾他,便让人代他上交了辞呈,然后仓皇逃跑了。

那魏相听闻此事以后巨恐,赶紧派人前去追车某某。可人家车某某早就跑没影子了,上哪去追呢?

听到来人没能追上车某某,魏相一脸的颓废:“完了,我的官运到此为止了。”

身边的官员非常奇怪:“大人,那魏相是自己上交的辞呈以后逃跑的,跟您八竿子打不着,您为什么要如此说呢?”

魏相:“你们是有所不知啊,我是大将军一手提拔来的,世人都认为我是他的人(本来就是)。如今,上官桀和桑弘羊等反对大将军的人全都被消灭了,之前和大将军唱过反调的车千秋也死了。这时候的大将军虽然权倾朝野,可同时也是他最危险的时候。凭大将军的聪明谨慎,他不可能看不出自己的潜在危机。所以,此时的大将军最想做的便是以德服人,而不是被人冠以落井下石、赶尽杀绝的恶名。而如今,丞相刚死,他的儿子便从我手下辞官逃跑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是我逼得他逃走的,大将军定会因为这件事情怨恨我,轻则将我罢官,重则直接杀了我都有可能啊。”

官员:“那太守你还等什么啊,赶紧派人往长安送信解释啊。”

魏相:“唉~,算了,这时候发生这种事情,就算是我派人解释了,大将军为了堵住众人的口依然还会拿我当锅,那样只会让双方闹得不愉快而已,我还不如直接背了这个锅得了。”

那么事情会不会如同魏相所预料的那样呢?

答案:一模一样

那霍光得知车某某被魏相开除以后气得咬牙切齿(魏相啊魏相,枉我还认为你小子是个聪明人,原来就是这样一个糊涂蛋),当即便和周围的人吼道:“真是混账!武库是储藏兵器的地方,而兵器乃是一个国家安全的根本!朝廷为什么要让车某某去看守武库?!那就是因为信任他!可这个混账魏相,竟然看丞相死了便处理他的儿子。这是多么的卑劣!多么的无知!一个人的格局怎么能够小到这个地步?!这种人,怎么能,怎么配活在这个世界上!来人呀!”

“在!”

“你,去!现在就给我去把魏相那畜生抓到京师!”

“是!”

就这样,魏相被抓到了长安,扔到了牢房里,等待秋后问斩。

而在这期间,魏相一句冤枉的话都没有为自己喊,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同时,他也相信,他绝不会死,哪怕是当今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想要杀他!

而这一次,魏相又猜中了!

因为几乎在魏相被抓走的同一时间,河南的老少爷们儿们就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那魏相虽然执法严酷,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他从来都是公平公正,从不偏袒任何一方,河南也在他的治下政治清明,越来越富有,老百姓都十分珍惜魏相在任的日子。

这一下子自己的青天老爷被抓走了,这帮老百姓们当然不干!

于是,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这些百姓们成群结队的往长安走,先头“部队”竟然就达到了一万三千之巨!

我滴个妈妈,这是要造反还是怎么滴?

守函谷关的官兵大惊,赶紧关闭函谷关大门,做好了战斗准备。

可当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到了函谷关的时候,这些守关的卫士们又傻了。

为啥?因为这些百姓中男女老少全都有啊!并且这些百姓没一个身着盔甲的,没一个带兵器的。

函谷关守将感觉不对劲儿了,便派一个人询问带头的三老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结果好家伙~~,原来整这么多人都是来给魏相请命的啊。

那函谷关守将见魏相人气如此之高,哪敢有半点儿懈怠?便一边安顿这些情绪躁动的老百姓,一边派人前往长安禀报霍光去了。

霍光一听怎么茬?一万多百姓堵在函谷关为魏相请命?那霍光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这世界上霍光谁都敢惹,唯一不敢惹的就是老百姓。

所以,霍光对此高度重视,快马加鞭赶往了函谷关。

而当他站在函谷关上,看到下面黑压压的百姓的时候,霍光大惊失色。他从来没想到,一个官吏竟然能被百姓爱戴到这种程度。

霍光不敢怠慢,颠儿颠儿的走下了函谷关,亲自和带头三老交谈。

岂料霍光一下函谷关,突然冲出来两三千壮年。

周围士兵想要保护霍光的安全,可全都被霍光喝退。

那些青壮年将霍光围起来以后全都跪在了地上,近乎于嘶吼同霍光道:“大将军,我们求求您了,饶了魏大人吧,我们愿意为国家无条件服一年的劳役,大将军……”

“咳咳……”

未等这些青年说完,带头的三老杵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霍光赶紧走上前去将此三老扶住,可还未等霍光说话,三老便抢先说道:“大将军,我们都是普通的我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教养,更没有为魏大人开脱的证据,但您要说太守公报私仇,在场有一万多人,我们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的。多了我也不说,我这有魏大人这些年来勤政爱民的记录,大人您看了就明白了。”

话毕,三老对霍光深深一躬,就站在原地默默等待。

这什么意思?明显就是要霍光当场看啊。

霍光无奈,只能在现场观看记录。

魏相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之前也说过了,所以霍光越看越是心惊,心中断定这样一个官员是不可能公报私仇的。

于是,下定决心的他再三向这些百姓保证,说自己一定不会杀掉魏相,百姓们这才逐渐退去。

之后,霍光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和手下道:“你去一趟河南,给我查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是!”

几日以后,霍光的手下不但将事情的起末调查的清清楚楚,还将魏相和手下说的那些话也原原本本的禀报给了霍光。

好家伙,听了魏相这些话以后霍光才知道,原来这个魏相如此聪明贤能。这样的人怎么能杀呢?不但不能杀,还必须要重用。

所以,霍光只是做做样子,将魏相关到监狱里面一个冬天,便借着大赦的由子将魏相弄出来了。

之后,霍光将魏相弄到了扬州当刺史历练,准备大力提拔。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朝廷便传来了诏令,命其回到长安担任谏大夫一职。

可那边魏相屁股还没坐热呢,河南又闹腾起来了。

原来,河南的百姓们怀念当初有魏相在的日子,所以一听说魏相重新回到长安了,便联名请朝廷让魏相重新回河南当。

霍光心想让他多在地方积累名望和政绩也不错,便再次放魏相到河南做太守。

时光匆匆而走。

几年以后,汉昭帝崩,汉宣帝继承大位,因为有霍光的提拔,再加上人家魏相本身干的就好,所以逐渐被提升为大司农。

到本年(前71),则一帆风顺的补了韦贤的缺,成为新任御史大夫。

最后一位要介绍的便是赵广汉了。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人,治理地方的超级强人。

据《汉书》所载,京兆地区的老人们常讲,论治理地方,赵广汉要说自己是第二,整个汉朝廷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赵广汉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郡吏和从事,因为他办事极为聪明干练,再加上为人廉洁奉公,礼贤下士,所以没过多长时间便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后来,因为名声响亮,赵广汉被推荐到长安,长安方面则将赵广汉下派到阳翟(河南禹县)充当县令。

结果,根本没用多长时间,阳翟便被赵广汉治理得井井有条。

霍光得意其治理地方的优秀才能,便升他为京辅都尉,代理京兆尹,全权治理京兆地区。

结果巧不巧的当时正好赶上汉昭帝驾崩,这下可好,赵广汉屁股还没做热呢老大就死了。

而他这个“代理”京兆尹又是刚来的,所以给汉昭帝监修陵墓这事儿肯定轮不到他。

那轮到谁呢?是一个叫杜建的京兆掾。

这杜建在京兆掾的位置上多年,经常利用职位给自己谋求私利,并且横行霸道,没少干欺压百姓的事情。

可因为他上下打点的非常到位,所以至今都没有人动他。

这不,人家顶头上司赵广汉刚刚上位,他不但没有一丁点儿的尊敬,反倒还“抢”了赵广汉的活计。

赵广汉虽然心中对杜建很恼怒,但手中没有什么把柄,便没有发作。可对于杜建这种恶人,想抓住他的把柄能有多难?

这不,杜建这厮在监修汉昭帝陵墓的时候偷工减料、中饱私囊,而且平时依然我行我素,一点儿都不拿汉朝的法典当回事儿。

而这一切,赵广汉看的清清楚楚。

于是,归拢杜建的时机到了。

那赵广汉料定杜建仗着自己在朝中的关系,一定不会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乃决定先礼后兵,这样便不会被别人抓住破绽。

一天,赵广汉非常客气的找到了杜建,劝他不要再触犯法律了,那姿态,简直比儿子还儿子,哪里有顶头上司的样子?

见赵广汉如此德行,杜建当然不鸟他,只是呲笑一声便下令送客了,以后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可他没发现的是,在赵广汉被自己“请”出府邸以后,赵广汉的嘴角却出现了一丝冷冷的弧线。

这之后,在杜建再一次触犯法律之时,赵广汉雷霆出手,几乎在第一时间便派人将他擒拿归案,并将他之前所犯的众多罪行统统提了出来,直接判处了杜建死刑。

这一下事儿可闹大了,朝中一些拥有大权的官员们,宫中大太监,以及很多在本地有名望的豪族全都来找赵广汉,希望他能网开一面,放过杜建。

但在官场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咱要么老实儿待着,但只要动手了就是不死不休。

赵广汉深明此道,绝对不会放过杜建。

所以,但凡来人求情,赵广汉都是一句话就给怼了回去:“我之前已经给过他机会了,是他不懂得珍惜而已。”

见软的不行,那就直接来硬的吧。

杜建的那些族人们竟一起商量着要通过劫狱的手段将杜建给救出来。

可这一切都没能逃出赵广汉的眼线。

当赵广汉听闻此事以后直接将这些人全都叫了过来,和颜悦色的和他们道:“我知道你们想的是什么,也知道你们这两天晚上想要干什么,不过我还是奉劝你们不要这样干,因为一旦干了,你们全家都会被波及,谁都跑不了。”

这话一说,一众杜建族人全都愣住了,然后一个个的磕头如捣蒜一般,都发誓绝不会做傻事。

最后,杜建终是被赵广汉给杀了。

京兆地区的那些百姓们平常没少受杜建的欺负,一听新京兆尹刚刚上任就把这厮给弄死了,无不拍手称快。

所以一时之间,赵广汉的大名响彻整个长安。

后来,因为废除刘贺的事情赵广汉也有功劳,霍光便请汉宣帝封其为关内侯。

再后来,霍显毒死了汉宣帝的结发妻子,这事儿在当时虽然算得上是“秘密”,但朝中官员没有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只不过是畏惧霍光的权威而不敢明言而已。

再加上汉宣帝明哲保身,面对霍光的时候和三孙子也差不了多少了,霍光这时候是真真儿的权倾朝野了。

可赵广汉最看不上的就是霍光这种“乱臣贼子”,所以,从这时候开始,赵广汉就和霍光对上了,有的时候甚至故意在朝堂之上和霍光唱反调。

(注:最开始的时候赵广汉对霍光还是忠心的,可自从霍显毒死了汉宣帝的结发妻子以后,赵广汉便开始对霍光‘另眼相看’了)

可那赵广汉哪里是大将军霍光的对手?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所以,没过多长时间赵广汉便被霍光下派到颍川去当太守去了。

(再注:其实霍光还是比较珍惜赵广汉的才能的,要不然凭借霍光的权利,想弄死赵广汉不说分分钟也差不了多少了,还能让他做一郡之长吗?

在当时,颍川境内共有两大豪族,他们分别是原氏和褚氏。

这两大氏族相互通婚结为亲家,并且和一些官员狼狈为奸,在本地横行霸道,前几任太守根本整治不了他们,只能时不时的提点一下这两大氏族,让他们做事情不要太无所顾忌。

倒不能说是这些太守没用,关键的问题是这两大氏族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你要是动他们,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有生命危险。

你要是不动他们,那便会有数之不尽的贿赂。

试问,你要是本地太守,你敢动这两大氏族吗?你哪怕不为你自己着想,难道你还不为自己的媳妇和孩子着想吗?

所以,想要弄这两大氏族,非得用一个不要命,并且能力出众的太守不可。

而赵广汉便是这样的人。

那赵广汉在还没到颍川之前便已经将此地的情况打探的清清楚楚,并且一到颍川以后二话不说,立即带领士兵突袭了原氏和褚氏的府邸。

两个氏族的家主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赵广汉便在第一时间命手下将两个家主的脑袋给砍下来了。

然后,赵广汉站在无头尸体面前公布了这些年两家的种种恶行,说明了为什么要杀他们。然后,转头就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可那些老百姓们都吓懵了,这一下子就把两大家主都给弄死了,颍川这是要变天了。

可事实并没有这样。

因为赵广汉在杀死两大家主的第一时间便在颍川颁布了一项政策,那就是欢迎颍川的乡亲父老们来举报本地的黑社会势力团伙。只要举报的正确,那政府就会给予价格不菲的犒劳。

我大天朝有一句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西方也有一句话叫“没有金钱攻占不下的我堡垒”。

而不管是天朝还是西方,他们说的都一点儿不错。

因为就在这个昭告颁布以后,那些本地的老百姓们都风风火火的前来举报,甚至有些黑社会小打为了钱也都来举报和自己不是一个氏族的黑社会。

一时之间,举报的旋风席卷颍川大地,那些失去了头领的黑社会大佬们一个个如坐针毡。

而赵广汉呢,则哈哈大笑。

那赵广汉趁着这股告密热潮施展自己的种种手段,将很多告密者的姓名都抹去,换上了不同氏族告密者的名字,并透漏给这些氏族的“大佬”。

因为两大氏族刚刚死了族长,所以无法协调统一,再加上这两大氏族的小辈们也都是一群无脑之辈,真以为这都是对方给告的密,便也都拿着手中对方的罪证前往赵广汉处告密。

结果事态越来越严重,两个氏族甚至开始火并起来,不用赵广汉出手便相互杀的两败俱伤。

最后,在两大氏族伤的最严重的时候,赵广汉出手了。

他将这两大氏族相互告密的罪证全都拿了出来,然后将凡是有犯罪记录的人全都抓了起来,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结果,不到半年的时间,困扰了颍川不知道多少年的治安问题便被赵广汉轻松解决,赵广汉从此声名大噪,甚至都流传到了北方的匈奴。

那时,匈奴包围网刚刚解散,正是内忧外患之时,大的部落相继背叛,小的部落一个个相互攻伐,整个匈奴一片大乱。

壶衍鞮单于曾感叹:“如果我的手下也有一个赵广汉那样的人,相信所有的困难都会解决了吧。”

时至今日(前71),一是因为赵广汉的名声太响,二是因为汉宣帝也需要培养自己的亲信,便和霍光商议,想调赵广汉回长安任京兆尹。

霍光没有道理反对,也不想反对,便同意了汉宣帝的提议。

赵广汉就这样顺利的成为了京兆尹。

而重新回到长安的赵广汉这次可学乖了,他虽然没像其他的官员一样巴结霍光,但也做到了不和霍光对立,甚至见了霍光还会对他微微行礼。

所以,他的这个京兆尹做的非常顺利。

而最重要的是,这赵广汉对于治理地方实在太有办法,并体现在方方面面。

对待下属,赵广汉能够做到关怀备至,每每工作上有了成绩,他都会将这个功劳让给自己的下属。

类似于“这都是我手下某某的功劳,和我的关系不大”这种话经常会从他的口中说出来。

所以,他手下的官员经常受到朝廷的奖赏和提拔。

也因此,赵广汉的手下都甘愿为了他上刀山下油锅。

之前咱也讲过了,京城,那是全国最难治理的地方,因为这地方的人非富即贵,关系非常的错综复杂,一个案子断不好,你有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所以,除了致都、宁成等所谓的“酷吏”以外,很少有人能将这地方给治理好。

可赵广汉不一样,他既不是致都那种所谓的“酷吏”,又不是那种满口仁义道德的死硬派儒家,而是完全以证据断案的人。

据说,赵广汉断案从不严刑拷打,而是能从任何的一点儿蛛丝马迹中寻找到铁证。

那些满口喊冤的犯人每每都会在赵广汉的铁证如山下低头认错。

这就是赵广汉,一个料事如神的汉朝福尔摩斯。

好了,说的够多的了,以上三人就先介绍到这里吧,我们还是往下继续说主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