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0年正月,就在“太子之乱”刚刚被平定,汉武帝正是心情最恶劣的时候,北边那不开眼的匈奴再一次寇掠了汉朝边境。
本次,狐鹿姑共分兵两路,同时侵入了上谷(河北怀来东南)和五原(内蒙古包头西北),各杀都尉一人,截获财物人口未知。
消息很快便传到长安,汉武帝听后怒极,立即集结士兵,对匈奴发动了其一生中最后一次战争。
七年了,距离上一次征伐匈奴已经过去了七年之久。在这期间,汉武帝着力发展经济,攒下的钱全用作扩充军备,打造了各种精良兵器和甲胄,汉武帝认为,只要能将匈奴这块心病彻底铲除,让老百姓再苦一阵子也没什么,因为只要匈奴被平灭,他的后代们便能够安心的发展国政,天下也将永远太平。
所以,这一次汉武帝出动的士兵全部都是汉朝的至精之士,骑兵所配之器皆为坚韧精炼之首环刀,冲锋骑兵的长矛也都是钢铁材质,他们的甲胄全都是当时最为先进的优漆牛皮甲,要害之处还有钢片保护。
材官方面,几乎所有人都是一身的数百片钢铁鱼鳞甲,兵器清一色首环刀,长矛也都是钢铁所制,甚至所有箭矢的箭头也全都是钢铁材质。
本次对匈作战,汉武帝共出动了十四万精锐,分兵三路攻击匈奴。
第一路主力大军统帅为贰师将军李广利,兵力七万,兵种为步骑混编,作战目的为出五原,途径夫羊句山、范夫人城,然后绕到匈奴王廷之后,屠杀大后方的匈奴百姓,将匈奴所有的牛羊粮食全部毁于一旦,然后彻底歼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第二路大军统帅为御史大夫商丘成(因为平灭太子之乱有功,所以商丘成接替了暴胜之成为了御史大夫),兵力三万余人,兵种为步骑混编,作战目的为掩护李广利之右翼,驱逐匈奴游散骑兵(一说商丘成出兵浚稽山,此处从《战争史》之言)。
第三路大军主帅为重合侯马通(《汉书.匈奴传》和《资治通鉴》称其为莽通),兵力四万,兵种清一色汉朝最精锐骑兵,人数虽然不多(相对而论),但不管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兵器甲胄上都要超过其他部队。
汉武帝此计极为毒辣,他将主力部队全都集中在东方,样子好像是要从东方大举进攻一样,可实际上,真正的战斗力全都集中在西方战线的马通身上,到时候战阵一开,狐鹿姑一定会将主力瞄准李广利而忽略马通,那时马通便可以从后背袭击狐鹿姑的主力部队,进而彻底歼灭之。
匈奴方面,狐鹿姑听闻汉武帝大军压境,乃用七年前且鞮侯对汉的战术战略,先将辎重老幼移动到王庭东北的郅居水,然后集结主力部队八万五千骑南渡姑且水(蒙古翁金河西)以待汉军决战。
另外,狐鹿姑还命左贤王集结本部兵马于涿邪山西南之天山待命,意图在两军激战的时候绕后攻击李广利之军。
就这样,双方都做好了准备,战争一触即发。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狐鹿姑的斥候终于发现了马通军团的动向。
狐鹿姑认为,汉朝每次大规模出兵攻击自己都是十多万人的规模,所以马通所部定是疑兵无疑,真正的主力部队肯定是从南或者东南攻击自己。
基于此,狐鹿姑并没有率主力军团迎击马通,而是命已经在匈奴生活了好些年的汉朝降将李陵统帅三万匈奴骑兵前往攻击马通,他自己则是依然率领余下的五万五千余骑兵等待汉朝的主力大军驾临。
李广利所部咱先不说,先说马通和李陵之间的战斗。
那马通出了酒泉以后一路北上千余里,一直到达涿邪山脉的东部地区都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因为狐鹿姑此时正等待着汉军的主力部队)。
于是,他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向北进击,意图绕到匈奴主力部队的大后方,一边等待作战,一边搜索匈奴人的辎重老幼。
可就在马通所部到达西浚稽山之时,李陵的部队已经追击而至。
马通也不废话,直接带领这四万骑兵对李陵所部展开了疯狂冲击。
李陵一声冷笑,当即统帅大军绕到侧翼骑射汉军,意图首先运用远程作战先行将汉军的士气击溃。
可这一批汉军都是当时汉朝最精锐的骑兵,他们不但兵器甲胄遥遥领先于匈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手上都有非常不错的骑射功夫,虽然还达不到“背射”的水平,但在机动中向前射击还是没问题的,甚至都能够勉强做到左右开弓。
于是,双方就在不停的奔跑中展开互相射击。汉军虽然在机动射术上不及匈奴人,但他们箭矢的杀伤力和甲胄的防御力都要领先匈奴太多太多。所以,在对射的过程中,匈奴人逐渐落了下成。
直到这时候,李陵才了解对面汉军的恐怖。那怎么办?对射射不过汉军,难道要短兵相接吗?那就更不是汉军的对手了。
所以,李陵直接放弃了本次对汉军的作战,转而向南逃窜。
马通怎能轻易放过李陵?他见李陵要撤,根本丝毫迟疑都没有,直接带领大军对李陵展开了追击。
马通相当勇猛,他一马当先,率领骑兵团冲锋陷阵,很快便追上了李陵的后军。
结果,在马通的带领下,李陵后军被马通屠杀殆尽。
可杀尽李陵后军以后,李陵已经率剩余部队逃了很远了。但马通依然不肯放过他,带领士兵不停向南追击。因为马通相信,这时候李广利应该也和狐鹿姑磕起来了,他正好可以在歼灭李陵之后支援李广利所部。
那李广利现在在干什么呢?他是不是如马通所猜想的一般和狐鹿姑干起来了呢?
要说这事,我们还要先将时间再往前移一段时间。
话说李陵被狐鹿姑派出攻击马通后没过多长时间,狐鹿姑的斥候终于是打探到了李广利先头部队的动向(此时李广利军团已经抵达夫羊句山)。但大概是这名斥候并没有多少经验,亦或者是没敢靠的太近,所以他向狐鹿姑汇报敌军人数的时候只说汉军有几千人。
几千人的部队?那不用说,百分之百不是李广利的军队,所以狐鹿姑根本就没在乎,只派遣了卫律率五千骑兵前去剿灭这支部队。
结果,当卫律到达夫羊句山以北的草原后,心里突然涌现出一万头“骏马”。看着那如同人海一般的汉军,卫律在心里狂骂不止,这他X哪里是五千人,五万都不止吧!所以卫律二话不说,带领骑兵团掉头便跑。
可上山容易下山难,既然来了,那你就别走了。
见此,李广利迅速指派两千极轻装属国胡骑追击卫律所部,自己则亲率大军在后方跟进。
呵呵,那卫律打仗水平先不说怎么样,逃跑水平真的是一流。这五千骑兵在他的带领下最后竟然只损失几百人,其他的人全都逃脱了李广利的追击。而此时,李广利之军已经到达了范夫人城(蒙古喀尔喀土鲁斯附近)。
按说,汉军连日行军,再加上追击了卫律好一段时间,应该先修整一日再行北上,这样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就在这时,长安方面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件事的发生,导致了李广利不要命的奔袭前进。
之前咱也和大家说过,李广利之所以能够得宠完全是因为他姐姐李夫人的缘故,但李夫人早死,死后只有一子为昌邑王刘髆(薄)。
宫廷有句话说得好,大概意思是母亲在年青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美貌来保护自己的孩子,等自己老了,年老色衰了,就要靠位高权重的儿子来保护自己了。
可李夫人早死,刘髆从小就没有母亲的保护,所以从来都是由李广利“照顾”,两个人表面上虽然是老舅与外甥的关系,可实际上说是情同父子也差不了多少了。
所以说,如果能让自己的外甥成为太子那就太好了。
之前,因为刘据的太子之位非常稳固,所以李广利也没动多少心思。可自从刘据自杀身死以后,李广利这小心思可就开始活泛起来了。并打算在这期间拼尽自己的财力和人脉扶持刘髆登上太子之位。
可就在这关键的时候,那杀千刀的狐鹿姑竟然寇掠汉朝边境,使得汉武帝对匈奴发动战争。李广利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率军攻击匈奴。
于是在出征之前,李广利找到了亲家刘屈氂(李广利的女儿大概是在刘屈氂刚刚成为丞相的时候嫁给了刘屈氂的儿子),并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亲家,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我不在的这段期间,如果陛下那边有所动作,您可一定要拼尽全力扶昌邑王上位啊。”
两个人是亲家,如果昌邑王真的能上位的话,那对刘屈氂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刘屈氂当然愿意。
按说如此机密之事,你刘大丞相但凡有点儿智商都要把嘴缝上才是。可这刘屈氂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劲儿,竟然把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妻子。
而他的妻子呢?更不靠谱,得知这件事以后竟然聘请巫师一天到晚的做法,企图咒死汉武帝。
因为现在国家的兵权有相当一部分都掌握在李广利手中,所以只要汉武帝一死,哪怕是发动武装政变,昌邑王刘髆也有极大的希望成为新任汉皇。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这事儿竟然被宫中一个叫郭穰的内者令得知了。他听说此事以后根本没有半分犹豫,当即就禀报给了汉武帝。
“丞相夫人诅咒陛下,丞相也私自和贰师将军议定,等陛下死后就要用各种办法扶昌邑王上位。”
汉武帝最膈应的就是这种巫蛊之事,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正在出征匈奴的途中啊,你老刘彻是不是应该等李广利回来以后再行处置呢?要不然百分之百会影响到前方的战事啊。
呵呵,要不怎么说老刘彻有老年痴呆呢。咱也不知道他是忍不了那么长时间还是根本没想到这一层。反正当他得知这件事以后即刻着人调查,结果竟然全都是真的。
汉武帝勃然大怒,当即命人抓捕了刘屈氂一家子。先是用牛车拉着他们游街示众,然后直接弃市。
这还不算,汉武帝还将李广利的一家老小全都收押进了监狱,只等李广利回来便再行处置他。
多么白痴的做法,多么迂腐的举动。
果然,汉武帝在长安的举动大大的刺激了李广利。李广利害怕回去以后被汉武帝所斩杀,亦或者没等立功便被汉武帝召唤回长安受审,所以禁止军队休息,全军向北疾奔,意图在汉武帝决定处置自己之前完成其为自己定下的战略目标。
于是,汉朝第一集团军拖着那本已经疲惫的身体死命的往北疾奔。
骑兵倒还好点儿,可真是辛苦了步兵了。因为他们背着那沉重的鱼鳞甲,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小跑的状态下。
就这样,汉第一集团军亡命向北疾奔千余里,终于是到达了匈奴百姓所囤积的郅居水。
此时,负责保护匈奴老幼的将军为匈奴左大将,手下一共两万骑兵。他听说汉军突然杀来,立即组织百姓分两路向西面和西北面逃亡,然后亲自带领这两万骑兵阻击李广利的七万精锐汉军。
大家都知道,匈奴人以少击多的时候历来都是“一波流”战法,便是攻击一波就逃,然后再伺机骚扰敌军,以达到摧毁敌军士气,逐量减少敌军的目的。
可这一次,匈奴人不能再这么干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父母和孩子都在向西逃跑,一旦自己溃退,汉军便会在第一时间屠杀他们。
所以,左大将在战前誓师,表示本次作战连他在内,一个士兵都不准逃跑,要为自己的亲人们奋战到最后一刻。
于是,战争开始。
虽然这些匈奴人本次战斗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虽然当时汉第一集团军已经疲惫不堪,但两方的人数和装备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过于悬殊。所以,哪怕是匈奴人拼了命的干也不是汉军的对手。
本次作战细节史书没有表述,但明晃晃四个大字却是让人心惊肉跳。那是什么呢?“激战一日”。
就是说两军不间断的整整打了一天!这在匈奴的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最后,匈奴左大将被杀,两万匈奴勇士不说全军覆没也差不多了。而此时的汉军已经疲惫至极,有的士兵甚至在战事还没结束时就趴在战场上睡着了。
可此时的李广利已经疯了,他根本不管士兵是不是疲惫,不管现在的士气到底如何,依然命令全军急速追击往东北方面逃跑的匈奴人。
可就在汉第一集团军继续追击大概百里之后,有两个人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分别是贰师长史和决眭都尉。
二人从李广利疯狂追击匈奴人的时候便感觉出了事情有些不对劲儿,于是便多方派人打听,终于得知了事情的真正原因。
二人认为,现在李广利的行动完全是在利用众人的生命而换取自己的活命,继续这样下去必败无疑,大家全都要赔上性命。所以,应该在大军还没彻底崩溃的时候发动兵变,杀死李广利,这样大家才能安全的回到长安。
可不知怎么回事儿,两个人还没实行计划,此事便被李广利知晓。李广利大恐,立刻派人擒杀了二人。
可当李广利斩杀了二人以后已经晚了,因为消息早就传开了,所有的人都知道李广利为什么要这样急速的行军,他们也知道了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所以,一种诡异的气氛充斥着整个集团军。
那李广利不管才能怎么样,最起码也是一个带兵多年的将领,经验还是很丰富的。所以感觉到了本军随时都有兵变的可能。
于是,无奈的李广利只能停止追击,带着士兵往南走,意图到达燕然山后修整军队,连等待会师马通的部队以后合流攻击狐鹿姑单于。
可是,悲催的李广利还没等到达燕然山就碰到了狐鹿姑的部队。
原来,狐鹿姑在姑且水一带左等右等等不到汉军踪影,这心里就感觉有些不正常了。等到李广利行军至郅居水之时,狐鹿姑通过郅居水跑回来的传令兵才知道汉军已经奔袭到了自己的大后方。
狐鹿姑大恐,迅速挥军北上救援后方百姓。可就在部队刚刚越过燕然山之时,突然遭遇到了李广利的汉军部队。
通过这几天汉军行军路线和速度,狐鹿姑断定此时汉军已经是疲惫之师,遂猛冲汉军,对其发动了绝猛攻势。
遭遇战,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历来是战场之上最为凶残的战争,这个许多兵书上都有说明,至于原因那就多了,什么没有时间布置战略,什么没有机会施展计谋等等等等……,其实不用说的那么深,一句话就能概括了。
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所以,不管是精力充沛的匈奴人,还是有气无力但却装备精良的汉军,他们都拿出了全部的力气相互搏杀。
双方就这样无休止的打打打,杀杀杀。
本来,凭借汉军的装备和近战肉搏能力,匈奴人绝对不是汉军的对手的。可汉军实在太累了,太疲惫了。所以,虽然两方都损失了N多人马,但是汉军却逐渐的落了下成。
见此,李广利不敢再继续和匈奴人纠缠,便一边架设防御壁垒,一边防守作战,意图等军队养精蓄锐以后再行计较。
防守战,那是汉军的拿手绝活,见汉军的防御壁垒已经架设起来,狐鹿姑单于立即命大军停止进攻,双方就这样僵持起来。
可汉军能等,狐鹿姑等不起,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汉军的人数和他们差不多,但兵器装备的等级不是匈奴人能够比拟的,现在匈奴唯一的优势就是体力要比汉军充沛的多。
所以,如果让汉军缓过劲儿来,别说阻止他们逃跑了,自己的部队都有可能交待在这里。
基于此,狐鹿姑决不能就这样干等着汉军喘过气来,于是,他想出了一条非常毒辣的计谋。
大概是当天的黄昏,匈奴人退出了几里之外,就这样和汉军对峙了起来。这些汉军以为匈奴人也打累了,想要好好休息了,所以一个个全都倒在了帐篷之内,开始呼呼大睡。
李广利没有阻止,因为他知道,现在汉军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只是命几个精明强干的士卒轮番守夜,只要是没有大规模的匈奴人进攻就行。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一直到了晚上,这些守夜士兵也没有见到半个匈奴人。于是,已经困极了的守夜战士们上眼皮一碰下眼皮,站着睡着了。
可就在这时,数百个身强力壮的黑影跑到了李广利军前(具体位置史书没有记载,不过猜测应该在一里左右),他们用挖坑的工具不停的挖,不停的掘,终于是在大概拂晓的时候挖出了一条极长的,深有数尺的壕沟。
然后,将近五万的匈奴骑兵人衔枚马裹蹄,他们如同一条伺机待发的庞大蟒蛇,悄悄的绕到了汉军身后。再然后,嗖~~~!
伴随着一支哨箭飞出,马蹄声奔腾轰鸣,五万匈奴骑兵如泰山压顶一般冲向汉军,铺天盖地的火矢顿时将汉军大营烧成一片火海!
可汉军并没有慌乱,那些熟睡的士兵们睡觉的时候根本没有脱下铠甲,所以在听到马蹄声以后,他们蹭的一下睁开了双眼,然后极有秩序的拿起兵器出营同匈奴人展开肉搏!
拂晓的空气,从来都是清新而舒畅的,可此时的战场,一点儿都感受不到那所谓的清新,有的只是让人恶心的残肢和各种器官。
双方还是在斗,还是在战。
本次战斗,狐鹿姑是下了死命令的,令全军,哪怕是拼掉自己的性命也要将汉军逼得向后退却,不用多了,只需要一里,只需要将汉军逼退一里就够了!
所以,匈奴人无不奋勇冲杀,以命相搏。
汉军虽然反应迅速,可匈奴人是突然之间发动的全军突击,所以难免失了先机。
见此,李广利迅速命大军向后疾退,再行组织阵型和匈奴人决战。
可就在汉军后退大概一里之后,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批全无防备的汉军突然掉进了一条壕沟之中。由于跑得太快,后方士兵来不及“刹车”,所以又有大批大批的汉军掉进了壕沟之中,汉军顿时大乱。
狐鹿姑见汉军中计,疯狂大笑,然后狠狠的一挥手,嗖~~~嗖嗖~~~,这一挥手,无数的哨箭从四面八方奔向汉军。匈奴人因此士气大振,再一次对汉军发动了亡命的攻击。
而此时汉军已乱,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所以这场战役顿时之间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最后,李广利见兵败如山,再也没有取胜亦或者逃跑的可能,遂向匈奴献上了他那看似尊贵的膝盖,请求投降匈奴。(注:有关史料只表李广利投降了匈奴,但却没有说明他手下的汉军结果如何,不过我个人分析,其结果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汉军在李广利投降的同一时刻四散而逃。第二种,他们都在李广利的带领下向匈奴人投了降。可因为当时汉军已经非常疲惫了,再说虽然是步骑混编的部队,但大多又都是步兵,根本逃不出匈奴人的铁蹄,所以说,不管是哪种可能,汉军都是全军覆没了)
那狐鹿姑素知李广利为汉朝的大贵人,再加上伴随他投降的人又那么多,所以毫不迟疑便答应了李广利的请求。
于是,汉朝第一集团军在汉武帝急躁昏庸的政策下,在李广利自私无能的指挥下全军覆没了。
好了,李广利就先到这吧,我们再来看看马通第二集团军的战果如何吧。
话说马通战胜李陵之后一路追击,死死咬住李陵的部队不放,双方连打连跑竟然九日而不止。
后来,当马通追击到今杭爱山附近的时候终于是把李陵给干急眼了。于是乎,李陵率部调转马头和汉军展开了近战肉搏。
可无奈的是,双方战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李陵再一次被马通打得落荒而逃。
可就在马通打算继续追击李陵,进而兵至燕然山、浚稽山一带同李广利会师之际,却传来了李广利已经全军覆没的消息。得到此信息,马通哪里还敢继续追击李陵,便打算撤军回国了。
可现在自己的军队连战连捷,士气正盛,就这样撤军马通实在是不甘心。于是,他率领军团改道向西,兵峰直指左贤王所居之天山,意图剿灭左贤王所部来换取军功。
而身在长安的汉武帝听说李广利投降了匈奴以后,一开始明显是没回过神来,可几息以后,反应过来的汉武帝气得暴跳如雷,当即斩杀了李广利全族老少。
七万人!那可是七万装备精良的汉朝正规军啊!汉武帝这些年来连续大搞垄断经济,甚至很多时候都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就是为了给这些精锐正卒攒够精良装备,可这一下,就月把有余,这七万人就全都没了,这怎能让汉武帝不愤怒呢?
可当李广利的全族被诛,汉武帝撒完了这股邪火以后,他又蒙了,只见汉武帝愣愣的跪坐在原地,不知想的是什么,甚至有的时候连奏章都不批阅,连饭都忘了吃,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
又过了几日,当汉武帝听闻马通所部打退了李陵,又兵峰所指左贤王的时候,汉武帝又来了精神(好哇~~,只要能给我打出威风就行),甚至,为了能让马通专力对付左贤王,不被匈奴人的附属国车师所骚扰,汉武帝还紧急派成娩为汉朝特使出使楼兰、尉犁(西域方国,位置在今新疆尉犁县)、危须(西域方国,位置在今新疆焉耆县东北)等六个西域方国,要求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出兵车师,彻底将这个匈奴的附属国消灭。
六个西域方国哪敢违抗汉武帝,便在成娩的带领下组成联军,开始攻击车师国了。车师国,全国军队就二百来人,没有匈奴撑腰他算个神马玩意儿?哪里是六小国联军的对手,所以老车师国王根本不敢接招,在第一时间便向汉朝投降了,并发誓从今以后只臣属于汉朝,再不朝三暮四。
行了,现在后患也已经解除了,马通能成功歼灭左贤王所部吗?能个屁!
那马通在即将到达天山之际,左贤王起先是命偃渠率领一支两万人的部队对其进行阻击的,可偃渠这小子在看到马通的第一时间连交战都没有交战,转头便跑了。
为什么?因为那天的天气实在是太好了,简直可以用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来形容。汉军的钢铁武器和亮漆皮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简直威武的不要不要的。偃渠一见汉军军容如此肃杀,直接便丧失了抵抗的勇气,命使者转告左贤王“我走了,你保重”,便直接就溜了。
这仗还没打呢兵就没了,左贤王还怎么招呼?行了,那我他X也跑吧。
于是,还未等马通所部到达天山,天山一带的匈奴人就全都跑没影了。
匈奴人跑了,那怎么整啊?追?不行~~~,此时李广利所部已经全军覆没,如果马通没有料错,狐鹿姑肯定开始率部向西方驰援了。
所以,如果继续深入追击左贤王的话,将有极大的可能被数倍于自己的匈奴骑兵合围。到那时候,自己就是想逃也逃不了了,不如就此风风光光的返回长安。
所以,马通直接率部撤退了。
本次战役,李广利所部……什么什么?你问我御史大夫商丘成的三万正规军哪里去了?
呵呵,你不问我都不想提了。商丘成那三万正规军在向北走了数百里之后没有发现什么匈奴人,所以直接撤兵回长安了。因为汉武帝给他的战争指令很明确,那就是收拾外围游散匈奴骑兵,保护李广利的主力军团不受骚扰,之后再伺机而动。
按说一个稍微有点儿野心的将军都会在完成任务以后前往支援李广利,可商丘成这小子那是相当有自知之明了。他知道自己不是行军打仗的那块料,所以只要完成任务就行,还搞个屁的伺机而动啊。
于是乎,这货就直接撤退了。
本次战役,李广利的主力军团全军覆没,汉武帝累积了好些年的军队一朝败尽。虽然匈奴人也损失了不少,可和汉朝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汉武帝原本的打算是在这一次大战中彻底消灭匈奴,然后再好好重修国政,弥补这些年来对百姓的“剥削”。
可这一次的失败标志着短期之内汉朝再无能力出动大军团攻击匈奴,而现在的汉朝还能够再继续任由汉武帝增加军费吗?答案当然是不能。
所以,从这时候开始,汉武帝就已经有了重修国政,停止对匈战争的想法了。
那汉朝损失的这样巨大,他匈奴就占到便宜了吗?
答案当然也是否定了。
战争这个东西一旦发生,从来都是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事,谁都别想好。这不嘛,通过这些年不断和汉朝的争斗,匈奴不但失去了大片的领地,还失去了无数的人口和财物。所以不管是本地的百姓还是匈奴的将官和士兵都是怨声载道,厌战的情绪非常浓烈(《汉书》载:“汉兵深入穷追二十年,匈奴孕重墯?,罢极苦之。自单于以下常有欲和亲计”)。
基于众人的这种思想,再加上连年的损兵折将,说实话狐鹿姑也不怎么想再和汉朝嗑了,所以他紧抓连续两次战胜汉朝之机,派出使者前往长安,意图恢复当初的和亲政策。
此时的长安正殿之中,曾一度萎靡的匈奴使者在本次大胜汉朝之后又开始嘚瑟上了。只见这匈奴使者也不对汉武帝行跪拜之礼,而是趾高气昂的道:“我家大单于说了,这天下南有大汉朝,北有强盛无敌的匈奴,这两个国家一旦安定,那天下也就安定了,这两个国家一旦战争,那整个天下都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们大单于有慈悲之心,不想再让天下人受苦,所以希望继续和大汉朝和亲,只要汉朝皇帝您能够将公主嫁给我匈奴,每年再给我们匈奴一万石酒,五千斛粮食,各种布绢一万匹,我们就愿意和汉朝永不相犯。”
话毕,整个大殿寂静无声,针落可闻,匈奴使者在那捂捂扎扎半天也没见汉武帝回他什么话,结果抬头一看差点儿没气死,此时的汉武帝根本没有听他说话,自己在那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呢。
大概又过了一会儿,见下面的匈奴使者没动静了,汉武帝这才慢慢的睁开双眼,用他那音量不大,但却充满了威严的声音道:“说完了?”
匈奴使者:“说,说完了。”
汉武帝:“你们家单于又觉得自己行了?”
这话一说,匈奴使者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话,汉武帝也不再同他对话,而是招来一个谒者道:“你去出使一趟匈奴,把这个使者送回去,再把我的意思和狐鹿姑说一遍。记住,不要折了我大汉的威风,不然,你死。”
“是!”
就这样,汉朝使者带着这个匈奴使者返回了中央王庭。
而此时的中央王庭之中,这汉朝使臣也是一脸傲然的立于王帐之中,他微微对狐鹿姑拱了拱手,然后道:“大单于,我们陛下说了,想要和亲,可以,想要我们的嫁妆,也可以,但我们汉朝给了你们多少嫁妆,你们就要用更多的牛羊当做聘礼来置换,不然的话,没的谈。”
话毕,狐鹿姑阴沉的看着汉使,过了一会儿,表情又逐渐变得轻松,只见狐鹿姑似笑非笑的道:“哎呀~~,我是经常听说汉朝总以礼仪之邦而自居,不过之前李广利曾对我说你们有一个叫刘据的太子,竟然公然发动政变,反对自己的老爹。试问,一个国家的储君来反抗皇帝,你们汉朝还有什么资格以礼仪之邦来自居呢?啊?当真可笑啊,哈哈哈哈。”
话毕,周围的匈奴人也配合狐鹿姑狂笑不已。
可这名汉使没有一丁点儿的愤怒,反倒是轻蔑一笑,然后眯着眼睛道:“李广利是个什么东西?市井垃圾而已,他说的话单于你也信?由此可见您的智商也就这么回事儿了。至于前太子起兵之事确实有,但和那个市井鼠辈所说完全就是两个版本。当时太子起兵根本就不是为了反抗自己的父亲,而是想要杀死一个叫江充的弄臣,这只不过就是一个儿子玩一玩父亲的军队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总要比你们那个杀死自己的父亲,抢夺自己父亲妻子的畜生要好得多了(说的是冒顿)。呵呵,可就是这样你们匈奴人还代代崇拜他,还什么什么天单于,当真可笑至极。由此可见,你们匈奴人早就把畜生的行径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当中,无可救药了。”
冒顿,那是匈奴人最尊崇的存在。如今,汉使竟然当众如此羞辱,这让在场的匈奴人暴跳如雷,有人更是抽出胡刀,想要一刀了结了汉使。
可狐鹿姑却制止住了手下的行为,因为他也实在不想和汉朝开战了。这么多年来,他们匈奴损失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于是,狐鹿姑虽然愤怒,但却没有斩杀汉使,而是将他软禁在了匈奴。汉匈双方虽然闹得很不愉快,但都开始进入了休养生息的时期,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