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武帝末期(1 / 1)

大汉一梦 鸟山居士 7809 字 1个月前

6.1武帝末期首次与匈之战——S级神将李陵之殇

公元前100年5月,汉武帝在开战以前大赦天下,意图拉拢民心。

同年秋,为应对以后长时间同匈奴作战的准备,汉武帝下令整个长安禁止奢侈浪费的行为,并在半个月后突然关闭长安城门,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挨家挨户的搜查,统计每家的奢侈品数量,多余的统统没收。

还是这个秋天,汉武帝开始大批量集结士兵布置在三个地方,分别是酒泉、西河(鄂尔多斯一带)、居延。

同年,济南太守王卿代延广为汉朝新任御史大夫。

公元前99年5月,大汉雄狮终于在各处集结完毕,准备对匈奴展开军事打击。

本次的军事行动,汉武帝的军事打击重点完全集中在天山一带。

天山,位于今新疆伊吾、哈密一带,为匈奴右贤王所居之地。此地土地肥沃,极适合播种庄稼,并且处于匈奴和西域诸国之间的位置。

所以,只要汉军能成功在此建立军事殖民地,那么向西就能控制西域三十六国,向东则可以在与匈作战中占据绝对的主动。

鉴于此,汉武帝将大军分为三路总攻匈奴。

第一路主力大军为精骑三万,由李广利亲率,兵峰直指右贤王之天山。河西走廊的保卫大队长李陵则要率所属五千特种兵保护李广利部队的粮草补给。

第二路大军约万余骑兵,主帅为公孙敖,战略任务为出河西,佯攻涿邪山,同三路主帅路博德会师牵制匈奴中心力量和左翼力量,不让他们前往支援右贤王。

第三路大军约万余骑兵,主帅为路博德,战略任务为出居延,攻涿邪山,同二路主帅公孙敖会师。

可就在战略任务已经设置完毕,大军即将出动之时,李陵却从河西走廊风尘仆仆的赶到了长安拜见汉武帝。

原来,李陵有些瞧不起李广利,认为这是一个军事庸才,所以羞于为其掩护辎重。

再者,掩护辎重就是在战阵后方,而一个人要想立战功的话就必须要上战场较量。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李陵都不甘心保护辎重。

于是,当李陵收到汉武帝的命令以后马不停蹄的赶到了长安。

这都快要开始作战了,身为要员之一的李陵竟然“临阵回京”,这让汉武帝非常愤怒,便认为李陵这是未战先却,所以愤怒的对着下面跪着的李陵喝道:

“大胆李陵!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敢临阵脱逃?”

李陵赶紧道:“陛下误会末将了!末将此次前来请见陛下并不是因为畏惧战争,反而是想到最前线同匈奴人作战!”

“哦?”

一听这话,汉武帝本来已经冒火的脸逐渐恢复正常:“说来听听。”

李陵:“启禀陛下,臣手下之兵皆为荆楚剑客,他们不但剑术出众,力量更是大得吓人,很多人都能活活把一头老虎给掐死,所以在近战方面,我有信心能杀掉任何来犯之敌!还有,自从末将奉命带领他们以来,没有一日不督促他们练习射击技术,所以现在臣所统领的兵众近可战,远可射!绝对是最精锐的战力!试问,这样的精锐之师怎么能只保护粮草而不作战呢?所以,末将前来请命,愿意在三军出击的同时率所部出击兰于山(内蒙古阿尔泰山以南),以分单于之兵,让贰师将军能够专心打击天山。”

听李陵这么说汉武帝才释然,可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如今已经无马可派(并不是汉朝没有马匹,而是调动五千战马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现在大军即将出发,汉武帝实在不想因为李陵浪费时间。再者,对于李家人,汉武帝一直都不怎么放心,你让他们打防守战一个个的都是一把好手,可你让他们长途奔袭~~~,说实话,汉武帝对李家人真就没有什么信心)。

所以,汉武帝告诉李陵,现在朝廷已经没有战马可派了,如果他实在想要掩护贰师将军的话就只能让这些战士靠双脚了(实际上汉武帝是希望李陵能够知难而退的)。

靠五千步兵进入匈奴境内攻击匈奴人,我的天,要不要这么扯?我估计就是当初的卫青和霍去病也不敢接招了。

汉武帝也以为李陵不敢接招,岂料那李陵犹豫都没有丝毫,直接对汉武帝道:“末将愿以少击众!只用五千之兵横扫单于王庭!”

火了!这话一说,汉武帝都被震惊了,再看李陵那炯炯有神的双眼,汉武帝貌似看到了当初霍去病的身影。

一时之间,汉武帝竟然有些失神了。

几息以后,汉武帝回过神来,对李陵道:“壮哉!你小子很不错!不过光派你这点儿人我实在是不太放心。这么的!三军开始行动以后我让路博德协助你共同攻击,这样可保万无一失。”

就这样,李陵志得意满的走了,准备走向他那貌似锦绣的人生。

李陵,这个军事才能远远超过李广的天才将领终于迎来了他的春天。

不过,李陵似乎忘记了,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意外。而李陵的意外很快便来了。

那路博德收到汉武帝的诏令以后非常的不满。

李陵算个什么东西?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新兵而已,凭什么和自己这种老将相提并论?相提并论也就算了,还他X让他给李陵当后援,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

基于以上心里,路博德是一百个不愿意的。

于是,路博德想出了一个毒计,乃致信汉武帝道:“启禀陛下,现在即将进入秋季,正是匈奴兵强马壮之时,所以不益同匈奴交战,末将建议同李陵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再行进入匈奴境内,还请陛下恩准。”

这话一说,汉武帝大怒!

为什么呢?因为本次出击汉武帝没有给李陵一匹战马,行军全靠“11路”,条件可以说是无比艰苦了,所以汉武帝怀疑,之前李陵之所以答应,完全是因为脑热的缘故。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李陵这小子滚烫的血液逐渐冷了下来,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尽的悔恨,这才同路博德商议,让他上书减缓行军的时间,以避无骑之难。

汉武帝最恨的就是这种有始无终之人。

于是,汉武帝立即下令路博德和李陵,让他们必须在九月,也就是匈奴人马最彪壮的时间攻击匈奴。

路博德方面军的任务为搜寻河西匈奴人以击之,如果没有搜寻到匈奴人便可以撤退。(注:路博德此路战略任务非常简单,因为当时河西之地实际上已经归汉朝所有,所以有匈奴人出没也都是游散骑兵,不具备抵抗汉朝大兵团的实力)

相比之下,李陵军团的行进路线就太难了,熟悉地理和军事的朋友甚至会以为汉武帝想故意弄死李陵。

为什么呢?

因为汉武帝给李陵下达的任务竟然是出居延之障塞,一直干到东浚稽山的南龙勒水上侦查匈奴境内的地形。

并且,如果遇到匈奴部队还要给予打击,等完成这些任务以后才能回师受降城。

那东浚稽山在哪?在今蒙古阿尔泰以北的图音河附近,那可是绝绝的深入敌境了。只有五千步兵,还没有大军掩护,也没有后援。说实话,汉武帝此种举动实在有理由让我愤怒!仅仅凭一个怀疑就要让李陵陷入如此困境,简直盲目多疑以极!

你怀疑李陵后悔畏敌,不答应路博德的奏请不就可以了吗?继续让李陵按照原定计划配合李广利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如此?这究竟是为什么?!呵呵,看来汉武帝真的老了(汉武帝本年五十有七)。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路博德和李陵这两路军团分别都遇到了什么情况吧。

路博德方面,和我之前说的一样,根本没遇到什么敌人,就是带着士兵在河西一带瞎晃悠,悠闲得很,没什么值得说的。

李陵方面就大大大大的不同了。

当李陵得到汉武帝的诏令以后,心里老大不痛快,但皇帝陛下圣令已出,还能怎么办?走吧!

于是,李陵带所部直接北上匈奴腹地,一路画写山川地图,竟然还真就让他有惊无险的到达了浚稽山。

到达浚稽山以后,李陵的探查目的已经完成,所以他派遣手下传令飞速前往长安,将绘制好的地图送到汉武帝处,然后在浚稽山休整兵马,准备宰掉一些匈奴骑兵后撤退。

北上一直到现在仅仅三十天,李陵就已经将从汉境到浚稽山的地图给清清楚楚的画出来了,这绝对是一大功劳,汉武帝因此特别开心,大大的嘉奖了李陵,并封李陵派来的这名传令为郎。

如果照此下去,等李陵回到受降城以后,汉武帝一定会着重培养这名年轻的俊杰。

可不巧的是,李陵的行踪被且鞮侯发现了。

如今的单于王庭在什么位置?涿邪山一带。而李陵现在又在什么位置?浚稽山。

浚稽山处于涿邪山的东北部,所以,现在的情景就相当于汉军已经将匈奴单于的后路给断了,只要这时候从南面再来一只汉军同李陵所部前后夹击,且鞮侯单于百分之百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当且鞮侯听说李陵这支部队以后极为惊恐,遂紧急调动三万骑兵飞往浚稽山,意图歼灭李陵的部队。

轰隆隆的马蹄声震慑着人的灵魂,但却镇不住李陵手下的士兵,更震不住锐气逼人的李陵。

那李陵没有丝毫畏惧,而是迅速布置。

他采用当初卫青之战略,将无数的武钢车横布于两山之间,然后以大戟材官为首排(防敌突击),首环大盾材官为次排(防敌骑射,及配合大戟士防守),弓弩材官为三排,只等匈奴人的进攻。

那匈奴统帅见汉军人少,乃轻视之,直接令三万骑兵对其发动骑射攻击。

可还没等匈奴骑兵进入射程,只听磅的一声巨响,数千箭矢便直冲匈奴人群!

只见密密麻麻的匈奴士兵顿时血雾一片,狼哭鬼嚎声不绝于耳,只一波箭矢群就杀死数百匈奴骑兵,算上被射受伤,失去作战能力的,直接超过了一千之数。

这五千汉军全是得李陵李家箭法之深传者,不但射术精准,上箭速度也相当迅速。所以还没等匈奴人反应过来,第二波、第三波箭矢便如同蝗灾一般冲向匈奴骑兵团。

匈奴将军大怒,速命匈奴骑兵迅速冲到射程以内,对汉军给予骑射。

可一点儿卵用都没有,抛除汉军先进的甲胄不说,单说前有武钢车,后有大盾掩护,匈奴人的箭矢也无法对汉军造成威胁。

所以匈奴将军弃了互射之战,直接令大军突击汉军阵营。

这些匈奴战士也真是没的说,冒着汉军的箭矢群就往上冲,可是依然没有卵用。

噗噗噗,没等匈奴突骑对汉军阵型造成威胁,汉军的大戟之墙就将这些突骑连人带马的挑死。

匈奴人依然不甘示弱,后排的部队蜂拥而上。

有武钢车阻隔,他们就跳下战马,同汉军展开肉搏。

可就在这时,最前排的大戟材官迅速后撤至二排,二排的首环大盾材官则冲到第一排,举起首环刀便和匈奴人厮杀在一起。

而已经抵达第二排的大戟材官则手持大戟,在前排材官身后抡起大戟哐哐的往下一顿狂砸。

一时之间,身处于前排的匈奴人被砸得脑浆横飞,残肢漫天。而后面的汉军弓弩材官还在不停的射击,让后方的匈奴人死亡数量进一步加大。(注:李陵布阵分配极为合理,完美的利用了自己人少的‘优势’。因人少,所以汉军为横向面积大,纵向面积小,那么两军进入肉搏战以后匈奴人就不敢射击了,因为这样很容易射到自己的同伴。汉军则不一样,因为匈奴人多的缘故,所以纵向拉伸很长,后部正好在汉军的射程范围之内,所以汉军可以毫无顾忌的射击)

前军被汉军杀得血肉横飞,后军被汉军射成了狗,直到这时候,这名匈奴将领才知道匈奴和汉军的近身肉搏差距到底有多大。

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还没等杀死汉军呢,自己这三万人就会全被李陵吃掉。

于是,此匈奴将军迅速下令大军撤退。

可战时突然撤退又犯了兵家大忌,李陵当然不会放过这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于是,他下令五千汉军直接由守专攻,拼了命的追击匈奴后撤人群。

我相信,如果这时候汉军有马,匈奴这三万人就全都会折在这里。可惜的是,汉人没有战马,所以在追击一里以后,李陵便果断让士兵撤回。

本次战斗,五千汉军杀匈奴骑兵将近万人,李陵对于本次作战行动非常满意,便命令士兵迅速撤退。因为李陵知道,且鞮侯单于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啰嗦的我再说一句,如果这时候汉军有马,李陵百分之一千、一万、一亿能成功退回受降城,以绝对完美的战果结束本次战役。

不过可惜,李陵并没有战马,XX的全都是“11路”。

再看王庭方面,当且鞮侯单于听闻三万匈奴骑兵被五千汉军打的溃不成军之时又惊又怒,直接便要斩杀这名被李陵杀得大败的匈奴将军。

眼看就要被杀,匈奴将军大呼:“单于不要杀我!请再给我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且鞮侯大骂:“放你的屁!汉军给你杀退了,行踪已经暴露,他们还能傻不朗基的在那等着被干吗?现在不知道已经跑出去多远了!”

匈奴将军赶紧道:“不!尊敬的大单于,事情并不是这样的,那支汉军虽然精锐无比,但是没有一个骑兵,全都是步兵!他们没有马,一定不会跑出太远,如果我军现在对其进行追击,必定能及时赶上,进而将其全歼。”

一听这话,且鞮侯眉头微皱的道:“没有骑兵?真的假的?”

匈奴将军:“千真万确!”

且鞮侯大怒:“太瞧不起人了!来人!”

“在!”

“去!马上传令下去,给我整合整个王庭的部队,我要将这支汉军扒皮抽筋!”

“是!”

就这样,匈奴王庭不停的集结部队,很快便集结了八万骑兵。

八万!整整八万!

由此可见,且鞮侯单于对于李陵所部究竟重视到了何种程度。

所以,当八万大军集合完毕以后,且鞮侯亲自率领他们对李陵所部展开了急速追击。

此时,快速撤退中的李陵已经越过了涿邪山百余里,距离居延塞只剩下一半的路程了(居延塞为汉超长警戒线的主要据点之一,所以,到了居延塞等同于进入了汉朝边境,那时李陵才算是安全的)。

可就在这时,李陵隐隐能听到后方有马蹄声传来,见远方尘土,又听马蹄之声,李陵料定,此必是匈奴主力部队。

而这时候,汉军行军多为平地,如果在这种地形同数倍于自己的匈奴人作战,那和找死没有半点儿区别。

于是,李陵当机立断,命大军迅速向南方一山谷疾奔。坚决不能让匈奴人在平地将自己的部队包围。

我不知道在没有骑兵的条件下李陵是怎么办到的,这太难了,史书上没有半点儿记载,只说李陵和庞大的匈奴部队且战且退,一连战斗了数日才成功退到山谷之中。

书友们,五千汉军将士对八万匈奴骑兵,还得算上运送的辎重,竟然一连交战了数日后成功退到了山谷之中,这简直就是军事史的奇迹。

可惜!太过可惜,不论是《武经总要》还是《中国历代战争史》《中国战争史》《中国军事通史》等等等等的N多书籍都没有记载李陵是怎么打到山谷的。

所以,李陵的作战艺术只能和项羽的攻击阵型一样,留给后人去猜测了。

行了,不扯了,咱们接着看李陵。

李陵所部进入山谷之中的时候具体损失多少士兵已无所考,不过通过以后李陵又和且鞮侯多次战斗以后还剩三千人来考虑的话,估计现在所损失的士兵应该只在一千左右。

但是,余下的士兵受伤却特别多,还疲惫以极,士气低落。

不过李陵非常了解自己手下的这些勇士。他们一个个勇猛过人,极为好战,所以哪怕如此疲惫,士气也绝对不会弱到如此程度。那既然这些士兵不会因为疲惫而士气低落还能因为什么呢?

两个字,女人!

当初,汉武帝为了扩充边境人口,便将那些犯了罪的人的妻子全都迁徙到边境,鼓励他们再嫁边地中人,以此来补充人口。

可自从汉朝统一天下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深入到了人们心中,所以当时的女子想要再嫁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于是,边境一带总有一些如花似玉的少妇独守空房,寂寞难耐。

正巧这时候,李陵率部在边关一带修整之后深入匈奴,一部分汉朝特种兵们也好久没有尝过腥味了,便开始勾搭起了这些少妇。

让她们面对这些五大三粗,极富男人味儿的大兵哥哥,这些小少妇是没有半点儿抵抗力的,所以全都从了他们,成为了这些特种兵的妻子。

可军队中是不准带女人的,这些汉朝大兵们就将这些女人藏到了运输车之中。之前因为汉军屡战屡胜倒还没有什么。可如今,李陵所部已经陷入了完全被动的局面,晚上再进入温柔乡中,就不免令人丧失战意,祈求苟活了。

之前李陵也知道这些事情,只不过在不影响战局的情况下他装作不知道而已。可如今,这些女人已经影响到了战士们的士气,所以对不起了,你们必须死。

于是,李陵亲自带人挨个运输车的搜索。最后,他将这些被搜出来的女人全部斩杀,一个都没有留下。

这些痛失妻子的士兵心中无比愤怒,不过他们愤怒的不是李陵,而是那些逼迫他们的匈奴人。所以,这些士兵化悲痛为力量,在第二天抵抗匈奴人的时候如同拼命三郎一样凶悍,再加上现在汉军已经成功的进入了山谷,使得匈奴人不得不同汉军展开步战。结果,第二日汉军成功击退了匈奴人的进攻,并斩杀三千余匈奴骑兵。

这些天,匈奴人和汉军交战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一次又一次被汉军击退,损失士兵不计其数。

如今,汉军已经成功进入了山谷,地形上更是占据优势,再加上本次又被汉军杀死三千多人。

所以,匈奴人怕了,真的怕了。

且鞮侯见三军已经有了畏惧之心,再加上这些汉军的战斗力实在变态,便打算围住山谷,活活饿死汉军。

可李陵的军事嗅觉极为敏锐,他见匈奴人完全撤出山谷,料定匈奴人是想围死自己,便决定豪赌一把。

李陵率领全军在夜色中趁着匈奴人还没有完成合围的时候,竟然悄无声息的从一处缺口中逃了出来,然后向南急速狂奔。

可人的双腿怎样也快不过马。

且鞮侯在第二日完成合围以后美滋滋的等着汉军投降,可两天过去了,汉军那边根本没有任何动静,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结果,且鞮侯派人上山一看,他X的哪里还有半个人影,全都溜了。

且鞮侯大怒,立即率领士兵沿途追击,终于在第五日追上了汉军。

此时的汉军距离居延塞已经不到五十里了,只要再给他们一天多的时间,李陵必定能回到汉朝国土,可是这一天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不过,李陵依然没有放弃,虽然匈奴追兵已到,但他却如同战场中的狐狸一样,在第一时间便率领众人钻进了一大片泥沼之中。

而这些泥沼中有大片的芦苇纵横,极好的隐蔽了汉军的行踪。

无奈,且鞮侯只能派人下马搜索。

结果,下去几个死几个,这片泥沼简直成了匈奴人的索命沼泽。

且鞮侯怒不可遏,当即命人放火烧沼,想要将汉军活活烧死。可这根本难不倒李陵,他在匈奴人放火的第一时间便同样命人烧出了一段隔离带,然后借着火势与芦苇暗中逃脱,之后再次向南奔逃。

大火烧完以后,后方的芦苇却什么屁事都没有,一见此景,且鞮侯就感觉大事不妙,便慌忙派人前往搜索汉军尸体。

果然,经过了一番严密的搜索,根本不见半个汉军尸体。

一次又一次被李陵所戏耍,且鞮侯暴跳如雷,发誓一定要生擒李陵。

可就在这时候,一名将领对且鞮侯道:“大单于,凭这段时间和汉军交手的过程来看,这些汉军一定是汉朝最精锐的战士,而像这种级别的战士都是一个国家的宝贝,怎么可能只单单派遣他们就深入我匈奴境内呢?应该协同作战才是正理,可汉朝皇帝并没有这样做,那这是为什么呢?末将怀疑,这都是汉朝人的阴谋,他们就是利用这些汉军精锐一点一点的将我们吸引到汉境边缘,然后利用我们的疲惫,突然出动骑兵给我们施以致命打击。大单于,您现在带领的士兵可都是您的底牌,如果他们被汉军歼灭,那~~~”

这名将领没有把话说完,可且鞮侯确实一个哆嗦。

是呀,如果汉朝在前方设置伏兵的话,就凭自己现在的这些疲惫之师是绝对要被团灭的。到时候,哪怕是汉朝人不杀自己,内部的兄弟和那些野心家们也容不下自己了。

所以,且鞮侯犹豫了,并且生出了要退兵的念想。

但就在这时候,其他将领突然窜了出来,一个个爆吼道:“我等不赞同!大单于,汉朝这五千精锐深入我大匈奴境内,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杀掉我匈奴数万战士了,如果这次不能将他们歼灭,那我们匈奴从此以后便会被天下诸国所小看,您也会在国中失去向心力,所以不管从外交上还是您个人权利的稳固上,您都不能放弃追击汉军啊!”

且鞮侯:“可汉军的举动确实太不正常了,现在我们距离居延塞只有不到百里的路程了,如果像他说的,真有汉军在前方等着我们,那等待我们的将会是覆灭之局啊。”

匈奴将领:“大单于说的没有什么错,不过如果前方没有伏兵呢?那我们不是白白的浪费了机会吗?所以末将建议,继续追击李陵。现在,我们前方满是丛林山谷,李陵定会走寻此路,如果在这里还不能全歼他们的话,那我们再退回去也不迟!”

且鞮侯再三犹豫,也许是真的不甘心就此退兵,所以终是答应了这名将领的请求,再次统领大军玩儿了命的追击李陵所部。

最后,且鞮侯终于再次在一个丛林附近查探到了李陵的踪影。

不过这一次且鞮侯学乖了,他没有直接对李陵所部发动攻击,而是继续向前狂奔,占据了汉军归路的所有制高点(土山),以逸待劳的等待着李陵的驾临。

果然,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真的发现了汉军的踪迹。

于是,且鞮侯当即命令自己的儿子率领骑兵从制高点对汉军发动了突然袭击。

李陵临危不乱,临阵反应速度超绝,他急速命令强弩材官爬到了树上,看到匈奴人就往死里射击,下面的近战材官则摆防骑大阵,死死的拖住敌军。

在冷兵器时代,如果让穿透力极强的弩手占据射程范围之内的制高点,那等待你的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当匈奴骑兵和汉军近战肉搏的时候,藏身于高处的强弩材官利用树林的掩护,不间断的对匈奴人发动射击。这就好像一千个狙击手在不停射杀你的士兵一样,怎能不让人恐惧以极。

所以,一批又一批的匈奴人被汉军射杀,交战没多长时间匈奴人便被射死一千余人。

匈奴人是非常勇猛的,哪怕是知道正面不是汉军的对手,他们依然敢同汉军死斗,可现在他们面临的则是看不见的敌人在不停的收割他们的生命,这让他们如何能够不害怕?如何能够不畏惧?

所以,匈奴人乱了,乱作一团。

且鞮侯之子见势不妙,赶紧命令部队迅速撤退。

没杀死几个汉军,反倒是又折损了一千余人,且鞮侯都快被气疯了。于是,这次他亲自率领数万部队再次对李陵所部发动猛攻。

不过这一次,且鞮侯没有直接冲锋,而是不间断的派出射击骑兵对着树林上方一顿乱射。

虽然材官弓弩手身处于暗处,匈奴人身处于明处,可双方人数差距太大,所以虽然在对射的过程中匈奴人损失要远远多于汉军,但汉军依然顶不住不断的损失。

只见一名又一名汉军从树上被射的跌落下来,李陵只能下令他们迅速撤退下来。

见汉军“狙击手”已经被迫撤离,且鞮侯大喜,立即命大军再一次发动冲击。

可就在这时,李陵直接命强弩材官拿出了汉朝的最新式武器——连弩。

(注:《资治通鉴》说李陵所拿出的连弩一弦三十矢,《魏氏春秋》说三国时期的诸葛连弩一弦十矢,本人觉得前朝的科技应该不会高过后朝的科技(明朝和清朝除外),所以汉朝的连弩应该也是十矢左右,但连弩上箭矢非常的麻烦,所以在野外战争中一般只能射击一次)

就听磅的一声整齐巨响,无数的箭矢冲向了匈奴人士兵。

此时的匈奴士兵相当密集,所以一射一个准,这一大堆连弩所造成的杀伤就可想而知了。

且鞮侯什么时候见过如此凶悍的杀人兵器?当时就被射傻了。

因为惧怕汉军继续射击,所以且鞮侯赶紧领兵撤退了。

太强了,这些汉军太强了,再加上不知道汉军伏兵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且鞮侯单于再次召开了军事会议,原因无他,他想撤退了,而这些匈奴将领们也惧怕汉朝那不知道在哪里的伏兵,同时也明白,这些精锐汉军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平定,所以也都没有反对,全都同意了且鞮侯的建议。

自此,匈奴人不再攻击汉军,一个个收拾行装打算撤退了。

李陵,这个杰出的军事天才,这个伟大的年轻将领,率领五千汉朝特种步兵纵横匈奴境内,连杀数万匈奴骑兵。此等战绩,绝对配同卫青与霍去病相提并论。

我仿佛看到李陵回到长安以后被汉武帝亲自召见,封侯拜爵。

我仿佛看到李陵未来率领大汉雄狮踏平匈奴,剑指苍天。

可就在匈奴人即将撤退,李陵即将迎接那锦绣前程的时候,在汉军军营之中,一名叫管敢的军侯正在同一名校尉争吵些什么。

不一会儿,那名校尉直接把管敢踹倒在地,然后上去噼里啪啦的一顿狂揍。

管敢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同时,他觉得汉军撑不了多久了,早晚都会被匈奴人所灭。所以,好死不如赖活着,在匈奴人撤退之前,管敢私自跑到了匈奴军中。

不一会儿,且鞮侯的中军大帐传出了一声极为兴奋的吼声:“你说什么?你说汉朝根本就没有援军?”

管敢:“是!小人说的句句属实,不仅如此,汉军的箭矢也快用完了,只要英明伟大的单于断了汉军的后路,他们就是插翅也难飞了。”

听了这话,且鞮侯高兴的都快疯了,语无伦次的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刘彻这个老愚,真愚不可及!哈哈哈哈!不行,不行!决不能放李陵再回汉朝,来人!快来人!”

“在!”

“你,去!赶紧去!命令准备带兵撤退的将领马上停止,让他们迅速到我大帐中!”

“是!”

就这样,匈奴人取消了撤退的指令,且鞮侯布置完作战任务以后火速包围了李陵军,彻底断去了李陵的归路。

此时,且鞮侯再无半点儿顾忌,命令匈奴大军不要去想什么疲不疲劳的问题,只管向前进攻。

一波、两波……,当汉军抵挡了匈奴人第十波攻击的时候,汉军还剩下三千人!

可!汉军的箭矢用完了,汉军的首环刀和大戟也砍报废了,汉军只能拿着随身携带的小刀同匈奴人战斗。

大概是看出了汉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大概是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战斗,且鞮侯也对李陵充满了敬重,所以且鞮侯极想收服李陵为己用。

于是,且鞮侯暂停了对汉军的攻势,打算派遣使者前往李陵军中劝李陵投降。

可让且鞮侯尴尬的是,没有一个人敢前往汉军,因为大家都认为,李陵是李广的后人,这种忠臣之后最重视的便是名节,他们是不可能投降的,甚至还会杀掉前来劝降的使者。

所以,没有一个人愿意去送死。

且鞮侯想想也是,便不打算再为难手下的官员了,直接派出了一队骑兵在汉军周围呜嗷喊叫的让李陵投降。

此时的李陵,看着漫山遍野的匈奴人,看着已经疲惫不堪满身是伤的汉军将士。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了汉朝了。

于是,李陵仰天长叹:“啊~,兵败,那就死吧!”

说罢,就要抽出佩剑自杀。

可从李陵仰天长叹开始,左右的将官神经便高度紧张,就怕李陵自杀。

所以,几乎是在李陵拔剑的那一瞬间,这些将官就冲了上来,死死的抱住李陵,一名将官赶紧劝慰道:“将军何故如此!您统帅五千兵马纵横匈奴,斩杀数万人,拖得八万匈奴人不得安宁,您立的功劳已经够大了,今日之所以败亡根本就不是您的原因!想当初赵破奴被擒投降匈奴,可最后逃回了汉朝依然得到礼遇,您为什么不能投降匈奴呢?这样,以后当您逃回汉朝依然会得到重用!您的理想也一定会完成!何必自杀呢?!”

话毕,李陵紧闭双眼,已经抽出一半的宝剑也慢慢回到了剑鞘之中。

但李陵还是没有投降,而是做了最后的努力。

他将所有的将士们都召集到一处,然后分给他们每人两升粮食和一块冰(此时的汉军已经没有水了),让他们化整为零,在夜间分数路突围逃跑。

李陵认为,大概只有这样才能有人侥幸逃脱匈奴人的马蹄。

于是,在夜间之时,李陵所部突然对南部匈奴人发动突袭,然后分散而逃。

且鞮侯当然不会放李陵成功逃回汉朝,他见汉军化整为零,便也分出数支部队对逃亡的汉军进行追击,每只部队都有近千人之众。由此可见,且鞮侯惧怕李陵到了什么程度。

结果,原本五千人的部队,最后逃回边塞的只有四百人,而这其中并不包括李陵。

那他干什么去了?难道是战死沙场了吗?

并不是,李陵在逃跑的途中不幸被匈奴人所擒。

大概是想学习赵破奴吧,他投降了匈奴,意图等日后有机会再行归汉。

可他这么想,有人却不是这样想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

当汉武帝听闻李陵投降匈奴以后大怒异常。

他认为,汉朝只应该有战死的将军,不应该有投降的将军。

所以,汉武帝想要给李陵定罪,甚至有想要惩罚李陵家人的打算。

可李陵立的功劳毕竟太大,再加上一家子都是功臣之后,所以汉武帝有所顾忌,便召开廷议,商议如何判处李陵的投降之罪。

当天,几乎在场所有的官员全都异口同声的要判处李陵叛国之罪,只有太史令司马迁,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太史令,那是记载当朝历史的史官头子,如果他不赞同自己的看法,或者在史书上“胡乱瞎写”,那自己不就成了罪魁祸首了吗?

所以,汉武帝盯了一会儿司马迁,然后询问道:“太史令”。

司马迁:“臣在。”

汉武帝:“你~,对此事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司马迁:“有!陛下,李陵对亲人孝敬,对士人诚信,从他以往的表现来看,是有国士之风的。再加上他是功臣之后,所以这种人是不可能投降异族的。”

这时候,一名官员走出来,轻蔑的道:“可事实是他毕竟投降了。”

司马迁没有回答此名官员的话,甚至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依然和汉武帝道:“陛下,李陵本次全无外援,只率领五千步兵便深入匈奴境内求战,请恕臣下直言,这和送死没有什么两样,但他却用这样的班底转战千里,硬撼将近十万匈奴骑兵,在搏斗的过程中斩杀敌人不计其数,甚至最后箭矢都没有了依然奋战到底。这种精神,这种战绩,我想哪怕是古时候的名将也没有谁能超过李陵的吧?如今,他之所以战败,并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有很多外部因素在里面,所以李陵的失败非战之罪!是的,他确实是投降匈奴了,可他是真心的吗?不是的,因为之前如果不是手下人阻止了李陵,他甚至都要自杀了。这种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投降匈奴呢?我想,李陵一定是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可以逃跑的机会,然后他一定会重新回到汉朝,替陛下再次出兵攻击匈奴。可笑的是很多人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只是任意诬陷,夸大其罪,这如何能不让人痛……”

“够了!”

没等司马迁把话说完,汉武帝便愤怒的打断了他。

汉武帝为什么愤怒呢?原因很简单。什么叫五千步兵?这不明摆着是在说汉武帝没有给李陵骑兵才让他陷入劣势的吗。

什么叫全无外援?这不就是说汉武帝不给李陵外援,让他前往匈奴受死吗?

什么叫李陵之败非战之罪,那李陵没错,错的都是朕喽?

谁又看不清问题的实质,谁又肆意诬陷,谁又夸大其罪,这是在说谁呢?

呵呵,说谁谁知道,起码当时的汉武帝认为这就是在说他。

于是,汉武帝怒了,直接以司马迁夸大李陵战功而贬低贰师将军战功为借口将其罢官并判处死刑(注:在汉朝,只要不是皇帝必须要他死的有两种方式可以免除死刑,第一种是花钱免灾,第二种则是判处宫刑,司马迁因为没有那么多钱,所以选择宫刑。在当时,官员没有钱的,宁愿选择死刑也不愿被宫刑,因为丢不起那个人。那为什么司马迁选择宫刑呢?因为怕死吗?不是,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司马迁还有很多的作品正在撰写中,还没有问世,他不甘心而已)。

至于李陵的家人,汉武帝暂时没有动,他也无暇顾及这些事了,因为现在,汉武帝主要目的标攻击匈奴人。

李陵,只不过是一个前奏曲而已。

同年,几乎是在李陵“全军覆没”的同一时间,早已准备好的汉朝三路大军按照汉武帝之前的预想战略相继出兵。

一路公孙敖和二路路博德成功会师涿邪山,完成了汉武帝所制定的任务,但并没有达到牵制的效果。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且鞮侯单于根本就没鸟他们两个。

且鞮侯认为,汉军主要的依仗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部队,如果李广利被灭,那汉军就可一哄而散。

所以,且鞮侯将所有的部队全都埋伏在了李广利归途的必经之路上,意图将其全歼之!

我们先看二、三路大军。

虽然他们的战略任务完成了,但是并没有斩杀一个匈奴人,所以实际上是没有起到掩护李广利的作用的,按照当时的情况,公孙敖和路博德应该继续深入敌境,求得与匈奴厮杀,可这两个老东西害怕再深入被匈奴人给伏击,再加上现在已经完成汉武帝的战略部署,料定不会受到惩罚,便直接退军了。

所以匈奴境内只剩下李广利老哥一个人而已。

再看李广利。

李广利一路顺风顺水的到达了天山,然后和右贤王展开了生死搏杀。

此役,李广利成功将右贤王击败,并斩杀万余匈奴骑兵,但己方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李广利料定守不住天山,便率众返回长安。

可殊不知且鞮侯单于早就在归途中等待李广利了,所以在见到李广利所统之汉军的同时,且鞮侯率八万人对李广利进行了突然袭击。

此时的汉军刚刚经历了同右贤王的战斗,虽然胜利,但也是疲惫之师,再加上人数差距非常大,所以很快便落了下成。

李广利只能带领士兵一边同匈奴人战斗,一边修建防御壁垒。

而见识过李陵所统汉军的强大战斗力后,且鞮侯对汉军根本不敢有半点儿轻视。

所以,见汉军的防御壁垒已逐渐完成,且鞮侯立即下令军队后撤,在汉军的射程以外将其团团围住,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要将你活活饿死。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数日以后,得不到补给的汉军伤亡惨重,眼见这样下去便有全军覆没之危机,李广利急的如同一只无头的苍蝇,真真儿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李广利心一横,决定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率众突围而逃,便招来军中武艺最高强的赵充国为先锋,带领部队突围逃跑。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邦人,他为人沉稳,勇敢有谋略,从小就励志成为将军,所以专攻兵法,对周围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及战斗方式也有深入的研究。

后来,因为赵充国是良家子弟,再加上他弓马娴熟,武艺高强,便被征召至长安充当羽林军。

没过多久,汉武帝命李广利征伐匈奴,赵充国便被派到战场中历练了。

我们书接上文,赵充国得到李广利的命令以后没有半点儿犹豫,亲自挑选了百名精锐骑兵为先头部队,于次日拂晓之时对匈奴包围网南部展开了奋勇冲杀。

那日,赵充国如同天神下凡,手中战刀上下翻飞,虽身中数箭却依然奋战不倒。

结果,在赵充国所统战队的作用下,包围网很快便被冲出了一个缺口。跟在后面的李广利见状,立即指挥大军对这个缺口发动了凶猛的冲击。

然后,汉军成功的突破了匈奴的包围,直接向南奔逃。

且鞮侯则率领大军对汉军进行疯狂的追击,可因为这些汉军全都是清一色的骑兵,所以李广利和一部分汉军终是逃脱了匈奴人的胡刀,有惊无险的回到了长安。

本次作战,二、三路大军无功而返,李广利的军队损失十之七八,诚然为一次惨败。

可毕竟每个人都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标,所以汉武帝对于这些将领没有一个责罚的,还亲**问了赵充国并拜其为中郎。

纵观本年对匈奴的战役,汉朝先是折了五千特种部队,丢了大将李陵,然后又被匈奴杀掉两万多正规军,可谓是惨败了。

那好强争胜的汉武帝能善罢甘休吗?答案当然是不能,不过在短时间之内汉武帝实在是没有精力再对付匈奴人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国内有很多的政事等着他去处理。

6.2过渡(5)

公元前99年,由于汉武帝长期信奉封建迷信那一套,所以全国到处可见各种神棍。

而伴随着这一股迷信之风,专门操控巫蛊诅咒别人的那些巫师也开始活跃了起来。甚至汉武帝还听说有的人胆敢聘请巫师诅咒自己不得好死(注:因为汉武帝连年的争战,使得国家财政紧缩,后因为垄断经济虽然使得国家慢慢复苏,但汉武帝还是没有停止对外的征伐,不止这样,汉武帝还为了迷信活动大把大把的往外撒钱,使得很多地方的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艰苦,有的人连饭都快吃不起了。所以,当时汉朝人的厌战情绪非常的高,有的人甚至聘请巫师诅咒汉武帝早点儿死翘翘)。

最信这东西的汉武帝怒不可遏,便在全国发布诏令,禁止巫师在道路上祭祀,并大范围搜索奸人,一旦发现有胆敢偷偷诅咒自己的,直接满门抄斩。

同年,随着汉武帝不断的征伐,国家财政紧缩,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因为各种灾情得不到赈济而流离失所,这就造成了一些人为了活命铤而走险。

他们小股几百人,大股几千人,攻击县城、村落,夺取官府的武器粮食,释放狱中的罪犯,并杀死太守、都尉和各级两千石官员。

汉武带一开始没有充分重视,只派御史中丞和丞相长史负责镇压,可始终未能将这些反叛的百姓彻底镇抚。

于是,汉武帝又派遣光禄大夫范昆及曾经位列过九卿的张德身穿绣花官服,手持符节和调兵虎符前往各叛乱地区进行武力镇压。

最后,在经过血腥的屠杀以后,这些百姓终于逃出了县城,但他们从此以后却占据各种山川险要之处拦路抢劫,形成了相当的势力。

由于这些势力都比较分散,所以一旦遇到大规模的朝廷征伐便逃之夭夭,小规模的征讨则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当地官府也无可奈何。

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汉武帝命人制定了《沈命法》,其中规定:“凡是有成帮结伙的盗贼兴起之地,本地官员没能及时发现,或未能全部擒获的,自两千石高官开始,一直到最低级的小吏,便要全部处死。”

此法令一下,地方各官员大恐,因为这条律令实在是太不人道了,谁敢保证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某某人谋反呢?又有谁敢保证在发现谋反以后能将贼人全部擒获呢?如果跑掉一个贼人怎么办?难道真的要所有的地方官员都跟着受死吗?这简直是太过荒谬。

所以,自此以后,哪怕是本地有人谋反了,这些官员们也不敢往上报,使得朝廷好一段时间都得不到地方的真实情况。

同年,为了减除匈奴在西方的附属国,以增强汉朝对抗匈奴的向心力,汉武帝乃遣使往西域,同各个附属于匈奴的小国国王商议,希望他们能背弃匈奴,和汉朝结成同盟。

这些国家距离汉朝比较远,可却紧挨着匈奴,所以你给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是不敢的。这里面还以车师为最,他们的国王直接将汉使赶出了国家。

原因很简单,你汉皇根本就不理解我们的苦处,上来就让我们背弃匈奴投奔汉朝,万一匈奴来打我们怎么办?你能替我们挨揍还是怎么的?

消息很快传到长安,汉武帝非常愤怒,你一个小小的车师,就他X九百来人口,军队不过二百来人,就这也敢和我大汉亮招子?作死把你?

于是,汉武帝派遣数千兵马,并让楼兰王也随同出击,一起前往车师,意图一举灭之。

车师王大恐,赶紧派使者前往单于王庭向且鞮侯单于请求援军。

且鞮侯对于此事高度重视,因为汉朝本次图谋完全是想断了匈奴和西域之间的邦交,斩掉自己同附属国之间的关系,让匈奴变成孤家寡人。他又怎能让汉人如愿呢?

所以,哪怕是汉军只有几千人,且鞮侯依然派出了数万大军前往阻击,意图震慑汉军,安抚西域各附属国。

汉军和楼兰的联军总共还不到一万人,又不是当初李陵手下的那种特种兵,怎能是数万匈奴军队的对手呢,所以几乎没有交战便仓皇撤退了。

汉朝又在西域丢了面子。

公元前98年2月,御史大夫王卿不知因为何事被罢免,杜周接替了他,成为了新任御史大夫。

同月,汉武帝垄断国家白酒制造业,下令民间禁止酿酒,从今以后所有的白酒都要由国家统一酿造专卖。

三月,汉武帝再次驾临泰山,在此地扩建祭天神坛,以表对天神的敬畏和向往。

在回京路过常山之时,汉武帝又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珍贵黑玉石埋藏在常山祭坛之下,希望神仙能够早日降临。

同年秋,匈奴左贤王突然偷渡至雁门郡,对此地展开了一系列的寇掠。

雁门郡太守没敢出击阻拦,只坚壁清野等待匈奴人自行撤退。

最后,匈奴人是撤退了,不过雁门郡周围的村落也被烧杀抢夺的差不多了。

汉武帝因此大怒,将雁门太守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