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继续对汉武帝道:“以上,便是乌孙到现在的发展史了。”
汉武帝点了点头道:“恩~,那现在乌孙的战力、到我国的距离、以及综合国力又是如何呢?”
张骞:“启禀陛下,现在乌孙昆弥(不知何年何月,乌孙昆莫的称号被改成了昆弥)的国都为治赤谷城(中亚伊赛克湖南),距离长安有八千九百里的路程,国内有户十二万,人口六十三万,军队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官爵有相一人、大禄一人、大将一人、左大将一人、右大将一人、侯三人、都尉一人、大监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骑君一人。其国内风俗基本和匈奴人相同,马产丰富,那里的富人就有四五千匹马。乌孙的民风非常好战,属于少耕多游牧民族,但没有礼义廉耻,背信弃义,且极为贪财,国内多有强盗。”
汉武帝:“哦~,极为贪财,朕有这么个想法你看行不行。”
张骞:“陛下请说。”
汉武帝:“既然他们这样贪财,那朕想给他们一些财宝,让他们向东迁徙,然后和朕一起打击匈奴,只要能将匈奴消灭,朕就将汉朝的公主嫁给他们,还将现在匈奴以西之地全都给他们治理。”
张骞想了想道:“请恕臣直言,陛下的这个想法成功几率并不算很高,但可以一试,因为哪怕乌孙不和我汉朝结盟也可以结一个善缘,到时候我还可以出使其他国家,那样的话,西域就不会有人再帮助匈奴了,这同样可以打击匈奴人。”
汉武帝觉得张骞的话说的很有道理,便任命他为汉朝使者,中郎将官职,率领三百精锐骑兵,上万牛羊,价值数千巨万的金银和礼物出使西域各国。
而这第一站,便是乌孙国了(整个西域走廊已经都被霍去病打通了,所以再也没有匈奴人拦截汉朝使团了)。
按说现在汉朝都已经把匈奴人给打残了,你猎骄靡就是再脑残也应该知道汉朝的强大了吧,可人家猎骄靡偏偏就“不知道”。
还记得当初刘邦派陆贾第一次出使南越时候赵佗是什么态度吗?没错,这次猎骄靡见张骞也是这么个态度。
见猎骄靡如此蔑视自己,张骞大怒,也没管是不是在别人的地盘,当即便对猎骄靡怒道:“早就听说乌孙人不懂得礼仪,之前我还不信,现在看到昆弥你都是这个样子,也不由得我不信了,既然这样,我大汉天子和乌孙结交的诚意也没有必要表达了,走也!”
话毕,张骞转身便要离开。
那猎骄靡知不知道汉朝的强大呢?当然知道。他虽然没去过汉朝,但汉朝都能将匈奴给打到漠北去了,能弱的了吗?之所以以极为蔑视的姿态见张骞,那都是因为想给张骞一个下马威,以占据外交的主动权而已。
可现在倒好,人家张骞根本不接招,还转身就要走,这简直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真因此得罪了汉朝,将汉朝的军队引入到本国境内,那可就真是将好事变成坏事了。
所以,猎骄靡赶紧上前,并对张骞微微一拜,然后嬉皮笑脸道:“哎~~,汉使哪里话,我当然是要感谢大汉天子的心意了,只不过我们乌孙不了解汉朝的礼仪,这才触犯了汉使,还请汉使不要见怪。”
张骞当然知道猎骄靡是怎么想的,如今已经将面子给搬回来了,也没有必要再得罪猎骄靡,所以借坡下驴,直接和猎骄靡展开了双边会谈,其具体议程便是希望乌孙国东迁,和汉朝一起打击匈奴。
可猎骄靡并没有答应张骞的请求。
第一,虽然他知道汉朝比较强大,但是猎骄靡还没有遣使到过汉朝,并不知道汉朝的详细信息。
第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匈奴虽然被汉朝给打到大漠以北了,可还是有一定底子的,如果汉朝不具备一举**平匈奴的实力,那么等待乌孙的便是灭顶之灾了。
第三,哪怕是猎骄靡想要举国动迁,他现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现在的乌孙表面上看着虽然风光,实际上却已经和分裂差不多了。
为什么呢?
想当初,猎骄靡共有十余个儿子,其中能力最强的是老七,被猎骄靡任命为大禄,带领一万骑兵驻扎在边境,而太子自然便是长子了。
可让人无语的是,猎骄靡这老家伙实在太能活(一说比赵佗还能活,因为到张骞出使乌孙的时候他已经在94岁左右了,可依然活蹦乱跳),最后竟然将太子给耗死了。
太子有个儿子叫岑陬(邹),很得太子欢心,便在弥留之际对猎骄靡说,希望让猎骄靡立岑陬为太子。
那猎骄靡也没多想便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等长子死了以后直接宣布任岑陬为太子。
然而猎骄靡的这一举动却将老七彻底激怒了。
最早,老七就因为能力胜过大哥却没有被立为太子而心怀怨恨,经常对左右说要不是晚生了几年等等大逆不道之言,本以为大哥一死自己顺理成章就能当太子,可谁料到这中间又杀出一个程咬金,老七受得了吗?当然受不了。再加上他这几年主宰一方,势力早就稳固,遂起兵造反,意图杀掉岑陬而逼迫老猎骄靡立自己为太子。
这时候猎骄靡也老了,慈爱之心越来越重,实在不想弄死自己的儿子,也不想自己的百姓遭到战火的荼毒,便和老七商量,将整个乌孙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给岑陬,一部分给老七,自己治理一部分。但不管是老七还是岑陬都要受自己的节制,如果这老七还不答应,那就战场上见真章吧。
老七琢磨着,自己的父亲虽然老了,但军事能力依然不可低估,再加上真要和老爹弄起来,自己的兵力也不占上风,便答应了猎骄靡,乌孙从此名为一国,实则分裂。
所以,基于以上三点,老猎骄靡实在是不能,也没有办法让乌孙国举国东迁。
张骞得知这些内情以后,也理解老猎骄靡的难处,便也没有为难,而是转而继续出使了大宛(新疆以西)、康居(中亚细亚地)、大月氏(咸海东至阿富汗地区)、安息(伊朗至波斯海),于阗(新疆和阗县)、身毒(印度),和他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不过本次出使乌孙也并不是全无收获,猎骄靡为了感谢汉武帝对他的情谊,同时也想了解汉朝的详细信息,便同时派出使者团跟着张骞出使他国,并返回汉朝拜见汉武帝,献上乌孙好马,同时受到了汉武帝的隆重接待。
最后,在汉朝逗留了一段时间的乌孙使者团算是彻底的了解汉朝国力的强大和版图的辽阔了,便启程回国向猎骄靡汇报。
从这以后,猎骄靡对汉朝更加的尊重,两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可猎骄靡依然没有帮助汉朝同匈奴开战,这老滑头想得很美,那就是两边都讨好,谁都不得罪。这种外交策略在华夏从来不少见,春秋的郑国、宋国等,战国的韩国、魏国等,不都用过这种策略吗,可他们最后谁好了?
那乌孙能好的了吗?答案当然是不能,但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