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三月,因为卫青屡次抗击匈奴成功,汉武帝决心倾力拉拢卫家,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乃升卫子夫为皇后,向卫青表明了态度。
卫青一时之间成为了大汉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成为了当时汉武帝身边最红的武将。
同年,汉武帝通过威逼利诱,令备受卫氏朝鲜打击的东濊、沃沮(东沃沮和北沃沮)等东北部少数民族共二十八万人向汉朝表示臣服。
汉武帝因此将这一带设为沧海郡,使得大汉的疆土,彻底延伸到如今的延边地区、牡丹江地区东部、朝鲜江原道和威镜道以及俄国滨海地区,彻底掐断了朝鲜和匈奴人之间的联系,以防止这两个势力相互联盟,更削弱了朝鲜在东北亚的影响力。
那么问题来了,为了一个所谓的朝鲜,汉武帝又是设立郡县又是掐断他与匈奴人的联系,这么大动干戈的有意思吗?难道他的威胁力要比匈奴还大不成?
恩,他的威胁当然不及匈奴,可一旦朝鲜与匈奴取得同盟,那对于汉朝的威胁绝对是灾难性的,我想从此汉朝的东北部边境也别想有安宁的日子过了。
因为这个朝鲜虽然不及匈奴强大,但也绝对是一个不容小看的势力。
最早的朝鲜王名叫卫满,原是战国末期燕国的年轻将领。
当初的战国时期,燕国就曾攻夺了真番和朝鲜(此二地均在今朝鲜北部),使此一带的少数民族向燕国俯首称臣。
之后,燕国便在此地设置官吏,修建防御壁垒来同化本地的少数民族。
后来,燕国被秦所灭,这一带便成为了秦朝辽东郡的外围属地。
再后来,刘邦统一天下,此地便属燕王卢绾所管辖。
再再后来,卢绾逃往匈奴,卫满则聚集了一千多精锐步兵逃往真番和朝鲜,并假冒卢绾命令,开始统治这两个地方。
然后,卫满以此为根据地招兵买马,不断吞并附近少数民族部落和从中原躲避战争来此的中原人。
而当时刘邦新死,吕雉也忙着巩固自己的权利,所以就无暇顾及卫满。
因此,卫满掐住这段难得时机起开始疯狂侵略扩张,逐渐将真番和朝鲜一带的部落全部吞并,然后在王险城(朝鲜平壤)建立都城,自称朝鲜王。
大概是当时势力发展的太快了吧,朝鲜便被汉朝所关注,卫满为避免与汉朝发生直接冲突,便命边境士兵不得进犯汉朝,汉朝人如果想要来朝鲜一定要放行,并礼遇有加。
因为卫满所释放的这种善意信号,使得汉庭认定朝鲜无意与其为敌,便不再对其关注,而是将注意力和防范目标都集中在匈奴和南越上面。
如此,卫满便更加肆无忌惮,不断吞并周围的蛮夷小国,势力竟然延伸到几千里。
而像东濊和沃沮这种比较强大的蛮夷方国也畏惧卫满的**威,便从属于朝鲜。
后来,卫满被大白鹤带走了,王位由儿子传到了孙子卫右渠手中,这卫右渠极不安分,一上台便颁布政策,拒绝朝鲜周边的少数民族向南到长安朝拜,并且经常欺压其他的少数民族,很有些将他们彻底并入朝鲜的意图,其中东濊、沃沮等比较大的势力便是卫右渠的重点关照目标。
汉武帝掐准了这个时机,用威逼利诱的方式使他们投降了汉朝,也在匈奴和朝鲜联合之前掐断了他们的通路。
然而,建设一个新的郡县是需要花大钱的,而此时西方和北方还要防御匈奴,西南方的司马相如还在哐哐哐的修路,这几个大项目没有一个不需要花大钱。
于是,汉朝国库中的钱像雪花一样哗哗的往外飘,朝中很多大臣都对汉武帝这种四面花钱的作风颇有微词,但人家花钱干的都是正事儿,你还说不出什么来,只有内史公孙弘隐晦的向汉武帝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的朋友大概会问:“哎?不对吧,公孙弘不是被汉武帝给赶回老家了吗?怎么这会儿又钻出来了?”
之前公孙弘确实是被汉武帝所厌,自己回了老家,但谁说曾经下去的官员就不能再被启用呢?
很不巧的,公孙弘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公孙弘又是如何被重新启用的呢?
让我们把时间再向前移两年(前130)。
话说在元光五年(前130,也就是汉武帝派司马相如治西夷那一年)之时,汉武帝再次向天下发布诏令,要求各郡国都要向长安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而巧的是,当时的淄川国搞学问最好的还是公孙弘,于是再一次推荐公孙弘往长安参加汉武帝的“考试”。
可公孙弘自从上一次的打击以后对官场已经是心灰意冷,不想再回去受罪,便拒绝了淄川国的推荐。
可淄川国当时没有一个人有公孙弘的学问,便坚持推荐公孙弘往长安。
公孙弘血招没有,最后甚至都说出“过去我就曾经去过京城,但因为无能被赶了回来,实在不想再去那地方受罪了”的话,可淄川国主管这事儿的人也不知道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死活就相中公孙弘这个人了,就是不听,坚持要让公孙弘代表淄川往长安参加汉武帝的考试。
公孙弘无奈,只能背起包袱再次前往长安,完全是颓废的状态,只想赶紧对付一下了事。
可这世界上的事儿就是这样神奇,当你踌躇满志的去办一件事情未必会取得成功,可你心中无欲,率性而为的时候恰恰会超水平发挥,进而取得成功。
公孙弘就是这样的案例。
到达长安以后,公孙弘直接参加了对策,等对策完毕之后,“主考官”给了他一个预料之中的成绩——最下等。
可当一百来对策呈交给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竟然给公孙弘的成绩为第一,然后急速召唤公孙弘入殿相见。
结果,汉武帝在召见公孙弘以后发现这个人一表人才,便任命其为博士,待诏金马门(好家伙,直接把公孙弘给忘了)。
这一个鲤鱼跳龙门直接给公孙弘干懵了,可同时他也通过这件事对汉武帝有了一个新的评价,那就是这个表面看起来很励精图治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好大喜功之辈,对于面子的要求特别执着。
基于此,公孙弘改变了以前对汉武帝的策略。
自此以后,他学会了察言观色,每当在朝中奏事的时候发现汉武帝的脸色慢慢变得阴沉就会赶紧停止叙述;发现汉武帝的脸色犹豫不决就会坚持自己的想法;感觉汉武帝的脸色特别高兴就会“口水滔天”。
并且,如果没有绝对的必要,公孙弘是一定不会轻易出言奏事的,他会见风使舵,跟着别人上奏,如果别人所奏之事符合汉武帝的心情,他就会大力捧之,反之,他也不会出面反对,而是默不作声。
于是不久,公孙弘就被汉武帝提拔为左内史。
也因此,不管是汉武帝还是朝中的众多大臣都非常喜欢公孙弘,特别是主爵都尉汲黯和公孙弘关系格外的好。
因为汲黯性格刚硬,做事公平公正,眼里容不得沙子,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奏请的事情往往会得到汉武帝的认同,所以公孙弘便总是在朝中力挺汲黯。
而汲黯呢?还傻傻的认为公孙弘与他是同道中人呢。
但有一次,公孙弘的行为却是彻底让汲黯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进而成为了朝中政敌。
那天,汲黯、公孙弘等一众大臣打算在朝会上向汉武帝提出一个比较敏感的建议(具体是什么建议无可考),甚至都已经提前商量好到时候要统一口径了。
而公孙弘呢,也在当时认为汉武帝会赞成这个事儿,便答应了他们。
可在朝会的时候,汉武帝却对这个建议很不感冒,且面露反感,见公孙弘一直都没吱声,便当朝询问了公孙弘的看法。
然而公孙弘呢?直接反水,全方位的否决了汲黯等人的建议。
汲黯那是什么脾气?怎么能受得了这个?于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站出来指着公孙弘就骂:“你们齐人没一个好东西!都是伪诈奸猾之徒(好嘛~,弟玉嘿从古就有啊)!之前和大家说的明明白白要统一口径!可如今却又完全背弃大家!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不忠!你的这种行为不但是对同僚的不忠,同样也是对陛下的不忠!你还有什么脸站于朝堂之上!”
话毕,汲黯就这样愤怒的盯着公孙弘。
而公孙弘呢,脸上没有半点儿惭愧的神情,反倒是“坦然而受”。
见此,汉武帝问公孙弘到底怎么回事儿。
公孙弘却匍匐在地,以一种大义凛然的姿态和汉武帝道:“启禀陛下,确实有这么回事儿,但有一点汲黯说的不对。”
汉武帝玩味的道:“哦?汲黯说的哪里不对了?”
公孙弘:“我的这种行为确实是对他们的不忠,我也没必要和义务对他们忠诚,但说我对陛下不忠这未免太过,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我。而了解我的人,自然知道我对陛下忠不忠诚。”
这马屁,拍的既隐晦又露骨,鸡皮疙瘩掉一地有木有?这所谓了解他的人说的是谁?不就是汉武帝吗。
而汉武帝呢,听了公孙弘的话当时就乐了,因为一个皇帝既需要像汲黯这种敢于直谏的臣子,也需要公孙弘这种惟命是从的臣子。
所以,汉武帝不但没有责怪公孙弘,反倒是对他更加的重用。
可同时,公孙弘也因为这一举动将之前和他一起来的官员们都得罪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让领导认同,其他的人就是恨你入骨又能怎么样?
好了,这就是公孙弘之前如何重回朝廷的事了,我们再回到主线。
时间匆匆而过,自公孙弘重回朝廷以后,汉武帝开始哐哐的向外撒钱,开发西南夷、设置沧海郡、和匈奴全面开战、增派驻军往边塞,这无一不需要大笔的金钱。
因此,朝中很多官员都想劝汉武帝停止某一项目,可汉武帝做的又都是在当时比较有意义的事,所以大家谁都不敢说,也不知道怎么说。
也许是公孙弘认为汉武帝现在也在考虑放弃其一,也许亦是想在朝中拉回一些人望,便向汉武帝阐述了当时实在不适合再在西夷进行大型开发活动,希望汉武帝能停止开发西夷。
而如同公孙弘所料,汉武帝虽然没有批准公孙弘的这项奏请,但也没有发怒,而是在犹犹豫豫,反复思考中拒绝的公孙弘,那就表明了汉武帝在拒绝的同时也是认同公孙弘的建议的。
与此同时,很多朝中官员也不像以前那样厌烦公孙弘了,使得他拉回了一些人气。
这之后,公孙弘又被汉武帝升为了御史大夫,所以本次公孙弘一箭双雕之计可以说是大获成功了。
并且自此以后,基本上有眼睛的人都看出了公孙弘即将成为下一任丞相,因为现任丞相薛泽实在是太普通,太没有存在感了,说他是摆设一点儿都不为过。
可就在公孙弘如日中天的时候,又一名政治明星慢慢出现在了汉武帝的视野之中,此人言辞犀利无双,整个朝中无一人敢与之辩论,因为基本和他辩论的人都被气得口吐白沫,甚至连公孙弘都畏惧并讨厌他,想要除之而后快。
这人便是有“毒舌”之称的主父偃了。
主父偃,齐国临淄人,最早钻研的是张仪和苏秦等人的长短纵横之术,并且学得非常精!
可就在他学成出山,打算前往长安一展报复之时,当时时任丞相的卫绾却向刚刚登基的汉武帝提出罢黜纵横、法家等“祸国殃民”学说的建议,并得到了汉武帝的批准。
于是,在战国最火的法家和纵横家从此在长安销声匿迹。
悲催的主父偃只能“铩羽而归”。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从此转而研究儒家学说。
可因为主父偃是个有“前科”的,所以那些儒生们一致排挤主父偃,也没有老师愿意教导主父偃。(注:儒家的天敌就是法家和纵横家)
主父偃无奈,便只能走自学的路子,可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主父偃面前,那就是钱!
主父偃因为购买书籍和长期读书不从事劳动的关系,家里的那点儿积蓄都快被他弄光了,眼看着自己就快吃不起饭了,主父偃便决定前往各个诸侯国先行谋求官职,之后再想办法往长安发展。
于是主父偃的足迹遍布燕地和中山等河北诸国。
但让人尴尬的是,没有一个诸侯王厚待他,一听主父偃之前是纵横家出身,便像打发乞丐一样只给主父偃两个钱便让他滚蛋了,甚至连见都懒得见上一面。
如果是别人,我相信早就心灰意冷的回家乡找一个活计来养活自己了。
可主父偃没有,非但没有,反倒是认为这些诸侯王全都是鼠目寸光之辈,不值得自己效命。
所以,主父偃打算进行最后一搏。
通过长时间的奔波,主父偃发现,寻找文人来养活自己是不可能的了,他们也看不上自己,那就只能前往投奔武将,因为身为纵横之士,不但要有惊人的辩才,还要有一定的战略大局观和绝对的外交策略,而这些无不和军事有所关联。
那么现在天下的将军谁是最火的呢?不用说,当然是连续两次痛殴匈奴的卫青了。
于是,主父偃前往长安,毛遂自荐的往卫青府推荐自己。
卫青本人从小也是奴隶出身,看的书也是七杂八杂,根本就不算一个儒家人,所以对有纵横家前科的主父偃非但没有半分鄙视,反倒是有些恭敬。
而主父偃对卫青所说的各种对匈奴战略也深得卫青欢心,便多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注意,不是书信,而是亲口推荐,还是多次,由此可见卫青有多看重主父偃)。
可无奈的是,汉武帝也是一个儒家的忠实拥护者,一听主父偃曾经钻研纵横之学,便没有召见他。
而卫青呢?认为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便将主父偃留在了自己府中充当门客,帮主父偃另寻机会。
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那天,卫青让主父偃写一封与战争有关的奏策,他会暗中操作为主父偃献上去,并反复强调,“机会只有这一次,如果陛下看过你的文章还不召见你,那你就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了,还请你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将你所有的才能都发挥出去。”
于是,主父偃写了一封关于如何对匈奴作战的奏策,这封奏策虽然不长,但十分精炼,着重说明了通过战争会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造成多么惨重的损失,然后如何战争才能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
此奏策通过卫青的关系,直接越过了丞相薛泽,进入到了汉武帝的奏折堆中。
汉武帝一开始看到奏折里面突然出现了主父偃的文章还有些生气,可主父偃的奏策实在写得太好了,外加汉武帝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和匈奴人掐,所以看着看着竟然看进去了。
结果,那一晚汉武帝没有批阅一个奏折,而是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主父偃的奏策之上。
没说的,汉武帝相中主父偃了,想要重用他。如不出意外,主父偃等着第二天被召见就可以了。
但在这之前,汉武帝是需要先接见一个人的,他的名字就叫刘安了。
这一年(前127),刘彻在殿中接见刘安,并赐给他几案和手杖,允许他以后不必再来朝拜,并将修成君(修成君:汉武帝同母异父的大姐,为王夫人在民间时与金王孙所生)的女儿嫁给了刘安的太子。
看呐,多么和谐,多磨温馨,但这都是表象而已。
实际上,汉武帝赐刘安手杖并不是对他放心,而是想要暂时稳住他,因为现在汉武帝的重心都在匈奴身上,不想在这个节骨眼被刘安这种人的造反而破坏。
同理,让修成君的女儿嫁给刘安的太子也是要监视淮南国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刘安有所动作,汉武帝便会在第一时间动手来消灭他。
那为什么汉武帝要怀疑刘安谋反呢?
这里面有三个因素,而他们,都是连带的。
首先,刘安的父亲刘长就是汉文帝间接弄死的,所以不管之后中央怎么补救,刘安对汉文帝一脉的汉朝都是心有仇恨的,只不过碍于实力不济,不敢动真格的而已。
还有,武安侯田蚡在发达以前狂拍刘安的马屁,把他的那颗皇帝之心彻底的勾搭起来了。
最后,淮南国一带出现彗星,刘安对此非常奇怪,便问王府之中的巫官这代表的是什么。
巫官回答道:“启禀大王,早先景帝七国之乱以前,天上就曾经出现过彗星,紧接着就爆发了七国之乱,之后整个天下血流成河。如今天上再次出现了彗星,那么只能说明一点,就是这个天下再次要大乱了。”
话毕,刘安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而那巫官也识相的默默退了出去。
因为那时候刘彻还没有太子,所以淮南王认为,如果真如天象所显示即将天下大乱的话,各个诸侯国一定会群起而反叛朝廷,而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自己的机会了。
所以刘安从那天开始就不断增加淮南国的军事编制,并拉拢距离自己比较近的郡县和诸侯国。
这还不止,刘安有个女儿叫刘凌,长得非常妖艳动人,刘安就给了她很多钱,让他往长安结交权贵(怎么结交你们懂),打探长安的一举一动。
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行为全被汉武帝看在眼中(一、大规模增加军事编制;二、自己的女儿都快成长安的交际花了。这两点汉武帝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没有人不提醒汉武帝)。
但现在为了和匈奴决战,汉武帝不想动刘安,便用了之前的办法稳住和盯住淮南国。
而送走了刘安,汉武帝便将秘上奏策的主父偃,以及两个新对策上来的徐乐、严安招到了宫中,询问他们对治理国家有何见解。
徐乐和严安比较老实,都按照汉武帝所问,大谈了治国的一些理念。
只有主父偃,这个反应速度极快的纵横家,通过卫青的渠道得知了之前汉武帝对刘安的两项措施,所以根本就不谈什么治国之道,而是直切重点,讲了两个比较片面但绝对一针见血的问题。
一个是迁徙茂陵(陕西兴平东北)。
而另一个,就是继续削弱诸侯王议题。
茂陵,为汉武帝为自己修建的豪华陵墓,因为是新开之地,所以此地缺少住户,很是冷清,所以就需要朝廷迁徙住户往茂陵增加人口,但古时候的人土地情节非常重!谁都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居住,所以为了民心问题,汉武帝也没有强令百姓迁徙茂陵,只是让一些犯了罪的人迁往茂陵居住,这事儿也就这样放下了。
但本次主父偃重提此事,并用极为稳妥的办法和犀利的口才说服了汉武帝。
主父偃认为,在汉朝刚刚统一天下的时候,国家荒废的土地很多,基本家家户户的百姓都有田地可以种。
可多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上便开始出现了贫富差距,一些郡县土豪甚至买了很多的土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主,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土地集中到个人手中,很多老百姓再也无田可种,进而帮这些“地主”种田,赚取生活所必须的粮食。
这个问题如果还不解决,那么“土地个人化”就会更加严重,进而导致天下动**不安。
因此,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将全国地主土豪全都迁往茂陵,这样的话,茂陵不但会在短时间内经济人口大增,还会空出N多土地重新交回百姓手中,不可谓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不过只有一点,那就是这样做势必会得罪整个天下的土豪。
不过土豪地主的数量和这天下的老百姓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谁会在乎他们呢?他们又有什么资格给汉武帝带来威胁呢?所以汉武帝非常高兴,直接准了主父偃的奏策,并着令实施。
第二项,继续削弱诸侯王议题。
诸侯王,这个从古到今都是第一统治者下最具权威的存在,自战国以后一度被秦朝的郡县制取消,直到刘邦统一天下以后再次启用。
但因为有秦朝以前的前车之鉴,所以对于韩信等一众异姓诸侯王刘邦非常不信任,基本将他们杀绝,进而换上刘姓诸侯王。
可最后事实验证,同为刘姓的诸侯王也不是那么靠谱,所以自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便开始大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其意基本如贾谊与晁错所奏。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诸侯王们也知道汉庭削弱他们的打算,便在死之前想方设法给第一继承人多封封地,而其他继承人则得到了很少的土地,有很多甚至没有得到封地。
至今,虽然天下诸侯王已经没有高、吕、文、景时期那么强大了,但也有很多诸侯国依然强大,比如说淮南国的刘安。
基于此,主父偃建议汉武帝,让他重新向天下发布诏令,令那些诸侯王们重新洗牌,拥有大部分土地的诸侯王要将土地平均分给其他拥有很少土地,亦或者根本没有土地的兄弟,进而达到继续削弱诸侯王的目的。
汉武帝对于主父偃的提议非常来电,可要实行此项政策所要涉及的事情就太多太大了,并且势必会在短期内造成天下动**,而现在汉武帝的重心都在匈奴身上,所以没敢贸然批准此项建议,但却真正的开始器重主父偃了。
那么主父偃又是怎么威胁到公孙弘的呢?他以后又会不会一帆风顺呢?别着急,各位马上就会知道了,但在此之前,我们先要把目光瞄向北方,因为匈奴人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