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六年(前129),一批接一批的大汉骑兵往长安方向秘密集结,不知所为何事。
同年冬,汉武帝昭告天下,开始向商人征缴车船税,以充中央国库。
同年夏,汉武帝增加汉朝军费预算。
与此同时,在汉武帝的寝宫,整个寝宫现在只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是汉武帝,而另外两个则是太中大夫卫青和太仆公孙贺了。
汉武帝表情非常凝重的对二人道:“你们的机会只有这一次,如果此次无法立功,就是我想再提拔你们也没有借口了。”
二人没有多说,只是深深对汉武帝一拜,一个“诺”字出口便转身走了。
几日以后,长安尘土飞扬,四支各一万精锐轻骑部队分别往上谷关市、代郡关市、雁门关市、云中关市急速行进,意图在其他人全无所知的情况下突然到达各地关市。
关市,为汉朝在边关建立,是同匈奴人相互交换物品的地方,汉景帝时期便已存在,并且有种种优惠匈奴这种游牧民族的政策,比如免税种种。
那汉朝的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中原人差匈奴人那些牛羊奶酪啥的吗?
呵呵,当然不差,汉朝之所以要优惠匈奴,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让匈奴人时常能通过交易的方式换取中原的物品,进而减少抢夺的次数,可至于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
但有一点我却可以保证,那就是在没有用武力将匈奴人打服的情况下,有关市是一定要比没有关市强的,这也是匈奴人为什么很少袭击关市的原因。
公元前133年的时候,汉武帝设马邑伏击战,企图以四面之围将中央王庭主力部队屠杀殆尽,进而主动出击匈奴境内,可却被战场嗅觉极其灵敏的军臣单于所看破,在没有进入汉军伏击圈之前便早早的撤退了。
这之后,匈奴绝了和汉庭的和亲关系,并频繁的打击寇掠汉朝边境。
之后,汉武帝除了往边境增加守军以外就再也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同时还派官商往关市与匈奴人做交易,用比以往更低廉的价格将中原的货物卖给匈奴。
这种举动在军臣单于的眼中很明显是示弱了。
可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当然是不。
因为汉武帝在挖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坑。
众所周知的,匈奴人非常少(相对而论),用当初贾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匈奴的总人口还不顶汉朝的一个大郡。所以,相对的,他们的物资也非常紧缺,经常会出现饥荒等情况,这也是游牧民族为什么总要抢夺农耕民族物资的一个基本原因之一。
而汉武帝恰恰就将目光盯上了匈奴人的物资和人口上面,准备从此给匈奴人以狠绝之打击。
基于此,汉武帝给匈奴人的边关政策便是优惠优惠再优惠,甚至都做上了赔本买卖,目的便是吸引大批的匈奴人前来关市与汉朝做买卖。
果然,几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匈奴人都被吸引至关市,牛羊货物更是囤积无数,直到元光六年(前129)这一年,汉武帝更是让官商再次降低交易价格吸引更多的匈奴人前来交易。
然后,汉武帝秘密派出四路骑兵分别前往各大关市,意图将这些前来交易的匈奴人赶尽杀绝,并将他们的物资全部抢夺回汉朝。这样的话,就会狠狠打击匈奴人的经济,让他们N久都回不过神来,其具体布置如下:
第一路,车骑将军卫青领一万精骑突袭上谷关市。
第二路,骑将军公孙敖领一万精骑突袭代郡关市。
第三路,骁骑将军李广领一万精骑突袭雁门关市。
第四路,轻车将军公孙贺领一万精骑突袭云中关市。
由于之前的马邑伏击战就是因为情报泄露而导致的全盘计划失败,所以本次汉武帝的突袭行动只讲究两个字,那便是“快”和“隐”!
可是!这次的行动又他X被匈奴人提前知情了!具体怎么知道的不得而知,不过四万人那也不是小数目了,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匈奴人提前打探到情报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过这次探得情报的时机比较巧妙,因为上次马邑伏击战军臣单于是在进入伏击圈之前撤退的,然而这次,是四路大军即将到达各地关市的时候匈奴人才有所察觉,进而杀掉守卫逃跑的。
所以,四路大军直接出关,疯了一般的追击已经逃跑的匈奴人。
那么这四路军的战果如何呢?我们先来看看上谷方面的卫青军。
话说这次关市突袭战是卫青第一次独自率领大军团作战,卫青对于这次绝无仅有的机会极为看重,所以从长安出征以来,便如雷霆一般疾奔上谷。
其他三路军队是一天一休息,而卫青却是连夜奔袭。
如此,卫青一部要比其他三支部队更早的到达目的地。
而然,在即将达到上谷关市的时候,突然有一传令来报,说上谷关市的匈奴人在夜里刚刚逃跑,问卫青是不是要继续追击。
开玩笑,经过之前大行令王恢之事,现在谁还敢不战而走?那不是找死的节奏吗。
于是,卫青当即下令,命全军急速追击逃跑的匈奴人。
而当时匈奴人刚刚逃走,以为汉军不敢追击,同时也没有料到卫青的速度这么快,所以负责运送财物的匈奴后部还在上谷以北的草原游**。
可就在这时,从南方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之声,一群火红衣甲的汉骑兵直接从后方奔杀过来。
可在马上的匈奴人是超级强悍的存在,虽然见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但依然没有任何慌乱,他们迅速将财物从马上卸下,合理的保证了战马的速度,然后抽出弓箭向前以中速奔驰,只等汉军接近就要以无与伦比的箭术游击汉军。
可是面前这将近五千的汉军和以往见到匈奴人就猛打猛冲的汉军有所不同,他们竟然没有卯足了全力追击,而是同样以中等的速度不紧不慢的跟着自己,并始终在匈奴人的射程范围之外,脸上还挂着以往匈奴人跟着汉军的时候才有的轻蔑冷笑。
不协调,这种感觉极不协调,同时让匈奴人冷汗直流,因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太不正常。
结果呢?长期与狼为舞的匈奴人“第六感”真的灵验了,因为就在大约一个时辰以后,突然在匈奴人撤退的前方不知从哪杀出好几千汉军骑兵。
这些骑兵见了匈奴人二话不说,直接抽出了汉军的新式装备——首环刀,然后直冲入匈奴人的马队之中。
而在后方跟进的汉军见匈奴人已经被堵住,遂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杀入了匈奴军中。
诸位都知道,匈奴人最厉害的便是运用无比的机动力骑射游击敌人,这就需要非常宽阔的地理范围,而一旦被前后围堵,他们就被迫陷入了近战肉搏的窘境之中。而近战肉搏,不管是在马上还是马下,他们都绝不是汉朝人的对手,因为汉朝人不管是兵器还是盔甲都要比匈奴人先进太多太多。
还有,那就是两方的人数差距也是太大了,一万对几百,还是在前后夹击的情况下,匈奴人还有胜机吗?答案当然是没有。
于是,整个战场陷入了一边倒的局面,这几百匈奴人被汉军屠杀殆尽,最后只剩了了几个匈奴人被汉军活捉。
原来,一天到晚研究兵法与匈奴人的卫青,熟知匈奴人的作战习惯,料定这些匈奴人一定会用游击战术来对付自己,便命一部牵制匈奴人,降低他们的速度,另外一部则偷偷由上谷东侧绕到匈奴人背后,断了他们的后路,以便全歼匈奴所部。
此时,上谷以北的草原上跪着几个匈奴人,全都被汉军五花大绑的跪在地上,而在他们面前则是手持首环刀的卫青,他用一种近乎冰冷的口气质问道:“其他匈奴人往哪个方向跑了?”
众匈奴俘虏无一应答。
卫青冷笑一声,然后走到了这些匈奴人的背后,用刀尖顶着一个匈奴人的后背,再次问道:“说不说?!”
匈奴人没有回话。
噗!冰冷的刀尖穿透了匈奴人的身体。
紧接着,卫青再走到另外一个匈奴人的背后,用刀尖顶着他:“说!”
见识了战友的死亡,这个匈奴人再也抵挡不住心中的恐惧,便哆哆嗦嗦的道:“启,启禀将军,我们的部队往龙城方向逃走的。”
卫青冷笑,没有下手,而是擦了擦刀上的血迹便入鞘了。
之后一边走一边道:“来人!”
“在!”
“去!派一百人带着匈奴的物资和斩杀的人头往长安复命,其他的人继续跟我追击匈奴人!”
“是!那……,那这几个匈奴俘虏怎么处理?”
卫青:“杀了!”
就这样,卫青继续带领士兵向北狂追剩下的匈奴人,而这些匈奴人见后方部队没有跟上,反而看到了汉朝骑兵,料定后方部队已全被汉军所歼,遂全速向龙城逃亡。
可卫青的部队如同咬到一块肉的狼,不杀绝这些匈奴人誓不罢休。
一公里,两公里,十公里,一百公里……
汉军整整追了匈奴人将近五百公里,直到将剩余的几百匈奴人全都杀尽,彻底完成了汉武帝布置的战略任务以后才行撤退,而此时的卫青所部已经抵达了龙城近郊。
龙城是什么地方?那是匈奴人每年五月举行大型集会,共同祭祀先祖和鬼神的地方,属于匈奴腹地中的腹地,卫青此战虽然没有杀入龙城,但已经打到了这里,这是从汉建立至今从来没有过的伟业,对于匈奴绝对是一种耻辱。可以这么说,卫青这次绝对是超额完成了汉武帝给他布置的任务。
讲到这,我想肯定会有很多朋友表示疑问,既然龙城是匈奴人的腹地,那为什么卫青就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呢?
其具体原因有二:
首先,地理因素。
汉武帝为了培养卫青,特意给他挑选了一个最适合追击的方向,因为从上谷到龙城之间的很长一段距离属于匈奴中央王庭和左贤王所部的交界处,所以没什么重兵把守。而李广与公孙敖出击的位置则为代郡和雁门以北,为阴山山脉及周围之广阔草原,乃是匈奴休养生息之地,同时也是主力大军囤积之地。
其次,声望。
李广是谁?那是匈奴人心中最大的敌人,声名威震整个匈奴(虽然他的实力和声望并不对等)。而卫青呢?只不过是汉武帝的一个小舅子,匈奴人认为这种渣渣是靠裙带关系才能当上将军的,根本和他的才能没有关系,所以对卫青一部也没怎么重视,而是将主力兵团全都向阴山方向集结,企图以绝对之兵力优势,彻底消灭李广和公孙敖所部以后,再向西歼灭公孙贺,最后才收拾卫青。
如此,才导致了卫青可以异常顺利的打到龙城,完成极为伟大的一战。
那么汉军其他三路又是个什么战果呢?我们首先来看公孙敖部队。
公孙敖也和卫青一样,听说代郡关市匈奴人逃走以后便开足马力的狂追不止,但代郡以北的阴山山脉为匈奴主力部队囤积之地,所以很快便派出援军支援那些逃亡的匈奴人。
可这些狡猾的草原狼并没有从正面硬杠公孙敖,而是以这些逃跑的匈奴人为诱饵,绕了好大的一个圈子,然后在侧翼**公孙敖所部。
公孙敖的部队被匈奴人拦腰截断,立马陷入了瘫痪状态,整个部队都被恐慌的情绪所覆盖。
可公孙敖不愧是“大汉神将”,其反应极为迅速,人家想都没想,一见部队被拦腰截断,直接领后面的三千部队逃了,连打通通路,救援前部的尝试都没有就逃了!
对于此种情形,我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哀叹,因为他的这种行为虽然丢脸,但起码保住了三千精锐骑士的身家性命,不像英勇的李广,不但全军覆没,就连自己都被匈奴人生擒了。
原来,李广追击匈奴人一段时间以后,也受到了同公孙敖一样的待遇,整个部队都被匈奴人拦腰截断。但李广没有逃走,而是亲自率领后部向前猛突,意图救援前部,然后将士兵整合为一再行处置。
要说这李广也真是个猛人,在他的带动下,汉军后部的攻势异常凶猛,竟真的杀出个缺口,硬生生的完成了会师,使得已经被切断的部队重新整合。
可李广为匈奴第一打击目标,派出来攻击他的部队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他虽然成功完成了会师,但此时的匈奴人已经将李广所部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然后,匈奴战马开始嘶鸣,整个大地轰鸣不断,无数的匈奴骑兵围着汉军开始有规律的转圈,之后,铺天盖地的箭矢如同乌云压顶一般从四面八方射向汉军。
在此种绝对火力的掩护之下,汉军根本就抬不起头来,就更别说反击了。
然后,匈奴突骑开始猛突已经被射的抬不起头的汉军。
轰~!随着一声恐怖的声音,匈奴突骑在全无阻碍的情况下杀入了汉军军中,一时之间,血雾弥漫,汉军的人头、残肢被冲的漫天飞舞,李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重新整合的汉军被撕得粉碎,此时的李广就是托塔李天王转世也再无回天之力了。
如此,李广所部全军覆灭,李广这个“全匈公敌”也被匈奴人生擒活捉。
匈奴人用绳索制成网兜,将李广装在里面并绑在马后拖着行走。
看着极为狼狈的李广,这些匈奴人别提多开心了,一个个都哈哈大笑,可没走出十里,本来还一脸痛苦的李广突然没动静了。
这一幕可把这些匈奴人吓坏了,因为军臣单于在战前就已经下令,一定要活捉李广回来相见,如果李广在回去之前就被自己给玩儿死了,那回到王庭以后还不得被军臣单于给千刀万剐了?
于是,这个部队的主帅赶紧命士兵将网兜打开,然后去叫军医给李广看病。
可就在这时,一直“死着”的李广突然窜起,他猛的向旁边助跑两步,然后直接跳起,一下坐上了一个匈奴骑兵的战马之上。
这年轻的匈奴骑兵还没等反应过来,李广便直接拔出了他腰中胡刀,然后噗呲一下干死了这个匈奴骑兵。之后扔掉短刀,夺下了这匈奴人的弓箭以及箭矢便调转马头向南奔逃。
见此,匈奴统帅大惊失色,连连对手下士兵吼道:“追!快给我追!”
据《汉书》所载,李广所夺下的战马乃是一匹宝马,再加上李广卓越的骑术,所以匈奴人虽然派出了几百人追击,但最终能跟上李广的也就只有十来人而已。
而这十来人在李广眼中根本就不够看,只见李广手持刚抢过来的弓箭,抽出箭矢,然后上弦、拉弓、转身,动作一气呵成。
磅!的一声巨响,伴随着一声惨绝人寰的叫声,一名匈奴骑兵应声落马。之后,又是磅磅磅的好几声,那仅有的十余名骑兵无一例外,全都死于李广的弓箭之下。
如此,李广有惊无险的逃回了长安。
最后,我们再来看公孙贺所部。
和卫青的伟大胜利以及李广、公孙敖的惨败都不同,公孙贺本次出征好像半碗水一样,出去的时候是这些水,回来以后还是这些水。
当初,汉武帝安排卫青和公孙贺的时候,就是有意提拔二人,从地形的安排就能看得出来,为什么呢?
卫青之前说过了,追击地点是王庭与左贤王的交汇处,而云中关市再往西北则是王庭和右贤王的交汇处,所以没有多少驻兵,再加上公孙贺与汉武帝的关系,说他与卫青同属“小舅子”的级别也不为过,所以根本没得到匈奴人的重视。
可结果呢?公孙贺见匈奴人已经逃跑,人家感觉追不上了,便直接带着原来的那些军队返回长安了,其与卫青的差距从这一战便一目了然。
(注:公孙贺在汉武帝为太子的时候曾为汉武帝的太子舍人,负责东宫的安全守卫,和汉武帝的关系非常不错。等汉武帝登基之后,便提拔其为太仆,而汉武帝喜欢马匹的程度大家都知道,由此可见汉武帝信任公孙贺到了何种程度。之后,汉武帝宠幸卫子夫,便让公孙贺取了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两家从此结为了亲家。)
好了,本次的关市突袭战就这样结束了,让我们看看战后汉武帝对各路统帅的处置吧。
卫青,因为本次不但完成了汉武帝所布置的战略计划,还杀到了龙城腹地,为汉庭争了面子,所以汉武帝赐卫青为关内侯,赏千金。
李广和公孙敖,此二人非但没有半分战功,还使得部队损失殆尽,所以按律当斩,便将此二人囚禁于监狱之中,等待秋后问斩。
可按照汉朝法律,普通的死囚是可以用一定的金钱来赎罪的。
于是,李广和公孙敖用了很多的财物来给自己赎罪。
最后,此二人皆被免死罪,但却被削为平民。
公孙贺所部,因为没有斩获也没有损失,所以不赏也不罚。
自此以后,汉朝开始对匈奴实行绝对的经济打击,断绝了一切与匈奴之间的关市,匈奴也频频对汉朝边境侵袭寇掠,汉匈百年大战,开始进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