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前174年的某一天。
地点:长安皇宫。
大臣:“启禀陛下,现在淮南王是越来越过分了,他在淮南国嚣张跋扈,视我汉朝律法如无物,俨然就是一副土皇帝的德行,您知道吗?自从上一次淮南王杀审食其回国以后,他每次出行的礼仪规格都要和您一样?这是干什么?这不就是要造反吗?还请陛下一定要将这事儿重视起来,不然悔之晚矣。”
话毕,汉文帝默默点头,可却没有给这个大臣任何回复,只是让他先行退去,然后将自己的舅舅薄昭叫了过来,并且吩咐道:“呵呵,舅舅啊,刘长最近的举动实在有些过分了,然而他是我的弟弟,我实在不好深说他,就劳烦您给他写一封信好好劝劝他,让他收敛一下。”
因为此信写的实在很长,所以我就不原封不动的翻译了,其大体意思主要是让刘长有所收敛,可信中的内容实在是有够粗暴,竟然细数了刘长所有的过失,还拿历代反王来和刘长作比较(一说此信其实是汉文帝所写,只不过用了薄昭的名而已,为的就是激怒刘长,让他造反,而这个黑锅则让薄昭来背),最后甚至写道:
“所以,你应该痛改前非,并向皇帝谢罪,告诉皇帝,
‘臣不幸早早地便失去了父母,从小就成了孤儿,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可陛下您继位以后,我仗着您的恩宠,做了很多不轨之事,想想都觉得不是人,所以心中诚惶诚恐。现在我正在面北而跪,不敢奢望您的饶恕,只希望陛下您能用国家的刑罚来对待我’
只要你这么说,皇帝一定会很高兴的,但如果你还执迷不悟的话。呵呵,那等着你的是什么我也不多说了,你自己寻思去吧。”
所以,当淮南王拿着“薄昭”寄给他的书信之时气得浑身哆嗦。因为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所以是汉文帝绝对的心腹,既然他写信都这么不客气,那么也可知现在汉文帝对自己的态度了。
于是,刘长怒了,你们不是都以为我要谋反吗?行!那我就谋反,让你们看看。
就这样,公元前174年11月,刘长命大夫但、伍开章与棘蒲侯柴武的世子柴奇合谋,领七十余武艺高超的刺客前往长安待命,并派遣四十余战车前往谷口准备发动叛变。
然后,派遣使者前往闽越、匈奴,准备里应外合。
刘长的策略是这样的,首先命四十余辆战车在谷口发动叛变,吸引朝廷的注意力(兵力),然后再在此时机令刺客刺杀汉文帝。
汉文帝一死,国家势必大乱,而在此时给匈奴和闽越信号,让他们出兵攻打汉朝,这样,就能在这次大乱中从中取利,甚至抢夺了汉室江山(一说刘长并没有想抢夺汉室江山,只不过是对汉文帝撒撒小脾气而已)。
可令刘长无语的是,此计谋还未等实施便宣告破产,至于原因嘛~很简单,那就是事情提前泄露了。
之后,汉文帝命人将刘长“召”到了长安,然后将其关押起来。
因为汉文帝对这次刘长的反叛事件极为重视,所以命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只在审讯中暂代御史大夫),及廷尉张释之一起审理此案,来了一出“三堂会审”。
那刘长性格刚烈,既然谋反事情已经失败,料想必死,所以也没有什么隐瞒,不但对本次反叛事件的主谋供认不讳,还将曾经自己犯下的罪状全都和盘托出。
于是,皇宫大殿之上,丞相张苍手捧着一沓“罪证”和汉文帝道:“启禀陛下,经审讯调查,淮南王刘长废先皇法令,不听陛下诏令,不但在生活中挥霍无度,所坐马车及仪仗队的规格更是与陛下看齐。他还自行在国中任命两千石以上高官(按照汉朝律令,封国中两千石以上高官只能由中央政府来任命),并收容那些被天下通缉的囚犯。谋反事情败露以后,刘长最开始还隐瞒自己为主谋的事实,将那些参与反叛的人全都隐藏了起来。并且,在刘长为淮南王这段时间,他徇私舞弊,擅自动用关系给人治罪。其中,¥#%#%……”
还有很多罪名我就不说了,说多了就成废话了。总的来说,刘长犯的这些罪杀他十次都够了,所以张苍最后给汉文帝的答复是:“经过愚臣与冯大人、张大人的共同讨论,得出的结果是斩立决!”
听此言,汉文帝非常激动,可素来谨慎的他还是没有当场答应,而是和众多大臣道:“唉~,刘长是我的弟弟,我真不忍心治他的罪,所以各位还是再商议一下吧。”
结果呢,根本就不用商议,殿下大臣们就好像提前商量好了一般,全部举双手赞成弄死刘长。
按说你现在直接弄死刘长就得了,别再装腔作势了。
然而汉文帝偏不。
说实话,写到这的时候我甚至都有些讨厌汉文帝了,因为他实在是太腹黑了,太过于谨慎墨迹了,他要想弄死一个人,总要来个“山路十八弯”才会动手。
这不嘛,汉文帝听了殿下大臣们的言论以后叹息一声道:“法不外乎人情啊,刘长是我的弟弟,我是真心不忍心杀害他(你的弟弟多了去了,又不是一个妈生的,从小到大也没有交集,装什么多愁善感)。所以让他死的话就算了吧,朕看就废了他的王爵,将他流放得了。”
呵呵,流放,凭刘长的脾气,他怎么可能受得了如此的生活和奇耻大辱?所以肯定会在流放的途中自杀,汉文帝这么聪明不会考虑不到这一点吧?
行了,他考没考虑到这一点咱暂时先不猜测了,可别的大臣考虑到了,并来了一个落井下石。
只见一名大臣说道:“陛下,为了能深刻的给刘长一个警告,还请陛下将其流放至蜀地的严道县,让他在那里自己盖房子生活。这样,才能给刘长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凭着刘长的性格,这绝对是往死里逼他啊)。”
话毕,汉文帝连考虑都没考虑,便准了此大臣的建议,并下诏道:“给严道县的县令下一道指令,就说朕说的,让他等我弟弟到达以后每天都要给五斤肉,两斗酒,米粮也要按照所携带的人数分发。”
就这样,汉文帝杀尽了刘长的亲信之人,然后命人将刘长及其家眷架上囚车。
之后,在万众瞩目之下,囚车上背影落寞的刘长逐渐的离开了长安,前往那未知的蜀地。
可就在刘长刚走没多长时间,袁盎突然找到了汉文帝,并很是不客气的对其道:“陛下,恕臣直言,淮南王如今之所以反叛,您是有责任的。”
听了这话,汉文帝那脆弱的小心脏一个突突,然后满脸阴沉的问:“朕有责任?朕有什么责任?”
袁盎:“陛下一直纵容淮南王,不给他设置严厉的国相(书记)和太傅(老师),以至于让淮南王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如今皇帝既然不想杀淮南王,那为什么不想想其他的惩罚措施,而将他发配到遥远的蜀地去呢?要知道,淮南王性格刚烈,如若他一时想不开,在路上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到时候您可要背上一个杀自己兄弟的名声了。”
一听袁盎这样说,汉文帝紧张的心才慢慢的收了回来,并微笑道:“其实我也不想让我弟弟去蜀地受苦啊。可是,他现在实在是太过分了,不治理一下是不行的。所以,我只让他在蜀地呆一段时间,待他心生悔意之后便会将他召回,这期间是不会发生什么事儿的,你就放心吧(呵呵,袁盎啊,看来你还是不了解朕的心啊)。”
就这样,袁盎被汉文帝打发了回去。
那么刘长现在的处境怎么样呢?是不是真的像袁盎说的那样出事儿了呢?
答案当然是yes。
话说刘长自从出了长安以后,心情可谓是极度糟糕,他想了想从前锦衣玉食的生活,又想了一下以后将要面对的生活,顿时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便绝食而死了。
按说刘长已经绝食了,护送的人就应该赶紧打开囚车喂他吃饭才是,可那些护送刘长的官员不知为什么,竟然不敢打开囚车,直到囚车到了雍县(此时刘长已经死的透透的了)才被打开,然后才像上面汇报此事。
关于官员们不敢打开囚车的原因史料上并无记载,不过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个。老规矩,我罗列出来,各位看官自行取舍。
第一,汉文帝就是想要弄死刘长,所以在出发之前派人嘱咐了押送官员,让他们不给刘长食物。所以此种观点认为,刘长根本就不是绝食而死,完全就是汉文帝给活活饿死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官员之所以不敢将囚车打开,那是因为汉朝法律有规定,囚车在到达指定位置之前是不能打开的,不然沿途的官员是要被治罪的。
好了,说法就这么两个,究竟哪个对各位自己分析吧。
ok,刘长死了,汉文帝happy了,但为了摆脱有可能出现的“杀”弟弟舆论,汉文帝硬是装腔作势的一顿痛哭。
可是,不管你怎么哭,这天下还是依然有人私下议论,说刘长实际上是被汉文帝所杀的。
于是,汉文帝的假哭变成真哭了。
要知道,汉文帝这一辈子为人谨慎,他为了什么?难道只是权利和自身的安全吗?答案当然是不,他还有一点是必须要的,那便是青史留名。
所以,汉文帝绝对不允许后世的史书上有一点儿对自己的“污蔑”。
但是现在各种舆论都说刘长实际上是死于汉文帝之手,这下好了,牌坊没立上,你让汉文帝怎能不犯愁?
于是,袁盎又来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