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经验(1 / 1)

见面之初,介绍有学问,得体的介绍体现的是女性的修养

阿雪去一个同事家做客,恰巧同事的男友也在。于是,同事拉着她的手走到男友身边说:“我给你介绍,这是我的同事阿雪……”阿雪很不悦,没呆多大一会儿就离开了。以后再也没去过这位同事家。

1.介绍

专家认为,介绍与自我介绍的礼仪原则是:举止得体,顺序准确,称谓得当,语气谦恭。

你无论是介绍他人,还是自我介绍,都应格守这一原则。因为这不只是简单行为,其背后还包含着对他人的基本看法和态度,蕴藏着对此次会面,以及会面所涉及的实体信息的关注程度。

为表示对他的尊重和礼貌,介绍时通常要使用祈使句或者敬语。比如:

“请允许我来介绍,这位是……”

“请让我为您介绍……”

“请允许我自我介绍……”

如果你是一位公关人员在实施介绍时的规范动作是:

站立于被介绍者的旁侧,身体上部略倾向被介绍者,伸出靠近被介绍者一侧的手臂,大臂与小臂呈弧形平举,手掌向上,拇指与四指分开,四指自然合拢,面部略带微笑,两眼平视被介绍者。

动作十分简单,稍加训练便可掌握。重要的在于规范,它不仅可以使被介绍者由这一动作引起被尊重、被重视的良性心理感受,同时也会使其对介绍人的礼仪修养乃至其所属的社会组织备加赞赏。

专家认为,实施交往行为,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称谓:准确恰当地称呼被介绍者,通常会使人产生愉悦满足的良好心理感受,而作为介绍者的你也可以借此展示自己的礼仪修养。

姓名: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人名组合、姓名与名的排列顺序是有所不同的,你对此要给予准确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一点对于介绍是否礼貌得体至关重要。

2.注意礼仪顺序

男子被介绍认识一位小姐或女士时,一般的规矩,必须是女方先伸手,如果女方愿意和你握手的话。如果男方先伸手,女方礼貌上亦应伸出手来。但一般是女方微笑点头已是合乎礼貌了。如女方愿意和对方握手,可以伸出手来,男方便应立即伸手轻轻一握,但不必像与男子握手时那样用力,即使她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

介绍女子和男子认识时,作介绍人的必须要注意先将男方介绍给女方,切不可将女方介绍给男方。不论在什么场合,都适用这样的次序来作介绍。

妻子担任介绍工作时,不论对方是先生或女士,都应该把自己的丈夫介绍给对方,而切不可将对方介绍给自己的丈夫。因此,介绍时应该说:“某先生,我介绍我的先生和你见面好吗?”而不是说:“某先生,我介绍你和我先生见面好吗?”否则的话,就会被人看成了没有礼貌。

女子之间,被介绍相识时,一般不作握手,但握手亦无不可;通常互相微笑点头,说声“您好”便是。如果在介绍的时候,一人坐着,坐着的也不必站起来。但是如果站着的是那个场合的女主人,或者年龄辈分比较高的,坐着的人就得站起来打招呼,以表示谦恭有礼。

如你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情形就不同了,凡是被介绍与任何成年人相识时,尤其是与自己父母辈的长者,都得有礼貌地站起身来,不然别人就会说你“没有规矩”,除非长者伸出手来表示愿意和你握手,否则你不要伸出手和他们握手,不然你还是不懂得礼节。

有一点是比较容易忽略的:介绍时,被介绍人的眼睛一定要望着正在介绍和你相识的对方面部,不论是男是女都应陔是这样,否则,如果眼睛东张两望,这是一种十分不礼貌且令人反感的举止。

3.介绍的原则

现在要讲到你怎样为人家作介绍了。下面是专家的一些原则:

(1)介绍男人给女性——当你看到甲先生和乙小姐彼此不认识时,你就趁机会成熟时为他们介绍。你应该把甲先生引领到乙小姐面前,然后如此介绍:“这是甲先生”及“这是乙小姐”,或者说:“乙小姐,让我介绍甲先生给你认识”,然后你就敷衍几句便“功成身退”。

(2)引领年幼者给长者——假使你的一老一少的朋友需要你作介绍时,你不必考虑他(她)们的身份,总之,先讲出年轻那位的姓名,程序和上面一样。甚至于年轻女性在这种环境下,也没有“特权”可享,她们应该很谦虚地被引领到年长的男人或女性面前。

(3)怎样介绍丈夫——已结婚的女性,介绍自己的丈夫给朋友认识时,应该先提他的名字,例如:“这是我的先生”,然后再补充一句某先生。未结婚的女性,介绍男朋友或未婚夫时,程序差不多。但是,不要露出轻佻或亲昵的态度,否则就很失态了。

(4)什么场合不必介绍——当你和同性或异性朋友在公众场合出现,遇到熟人而离开很远时,你就不必介绍了。例如站在戏院大门口等人场,挤满了人,遇见熟人就点头为礼,不必介绍你的伴侣,在街上遇到朋友,站着寒喧几句就走,也不用特别介绍;在餐馆里吃东西,见到墙角那桌有熟识者,你可免去介绍程续。

(5)介绍时的失态处——最令人反感的就是当你介绍某有地位的人的时候,特别强调他(她)的重要性,而会使得另一方面的被介绍者局促不安。这种“势利”作风绝对要避免。例如你这样说:“甲先生是××银行的常务董事”,而绝不提乙先生的身份,不是令甲先生看出乙先生微不足道吗?

4.自我介绍应注意的问题

(1)庆祝大会——例如校友会、妇女会、同乡会、宗亲会等大场面庆祝会举行时,你虽然是个矜持的女子(不论已婚或未婚),自我介绍绝对要符合社交礼仪,纵然有陌生男子坐在你身旁,你也可以和他交谈,自我介绍。

(2)职业上的自我介绍——很多女子为了职业上的需要,不得不自我介绍给陌生人(男女不论),例如新闻记者、保险经纪人或各行业的推销员等,都必须自我介绍。

5.避免尴尬

在交际场合中,经过介绍之后,往往仍会发生忘记对方姓名的事情。这是社交中的大忌,又是十分不礼貌的事。

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自以为很得体的做法,其实都是十分不礼貌的。第一种姑且名之为“单刀直入法”:“是呀,我好像记得什么地方和你见过面,不过,我一下记不起你的姓名”:另一种是“以退为进法”:“啊!您老兄还记得我吗?”前一种说法简言之:“你是什么人,我不认识你!”这态度简直是使人反感。从礼貌上说,这已经开罪了对方。后一种似乎不会被人看做瞧不起他,但至少有低估了别人,把自己看得太重了的意思。在社交场中,上述这两种办法,都是不适宜采用的。

惟一的办法就是作一次自我介绍。当两人见面时一声“您好”之后马上就接下去说:“我是黄某某。”因为这样等于是假定对方记不起你的姓名,因此,显得较为谦虚。从礼貌上来说,也很得体。

上班族要遵守礼仪规则

当试用期结束时,刘琪被告之,她没有被录取。她不甘心,于是去问经理。经理说:“你表现不错,只是对于作为一个公司职员的起码礼仪规则要懂,比如上班时间不准打私人电话。”刘琪恍然大悟。她这一月总是在上班时间给热恋中的男友打电话。

许多大公司都会有人事顾问。你所在职的那家公司如有人事顾问的话,你可以向人事顾问要求援助。专家指出,私人生活的一切,绝不可带到办公室去,每人都要记住,女性更应该记住公司给你的薪金,目的就是需要你替他工作。你应当注意及敏捷地做你分内所应该干的事情。

下面是上班一族必须遵守的礼仪规则,作为刚涉职场的女性有必要了解一下:

1.上岗礼仪

通过面试,能被录用并开始上岗,应是一个胜利者,而第一次上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上岗就是展示你能力的开始,为树立好的“第一印象”,在上岗时,专家认为应注意:

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

了解管理各项业务的负责人姓名。

有困难时要求助他人,因为人们不肯原谅错误。

被介绍时要听清并记住同事的姓氏。

介绍时应注意礼节。

2.保持办公室整洁

一般女性都爱整洁,但有些女性会有这种想法:“自己的房间乱点没关系,办公室一定要干净。”

看看你的办公环境是这样吗?看看自己的桌子上是否材料堆积如山,自己的私人物品是不是放得满满的?办公室环境应当始终是干干净净的,这是办公室起码的要求。

专家的调查显示,办公桌是自己在公司办公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弄脏的地方。放得乱七八糟的书籍或会议文件,要根据内容或日期装钉起来放到抽屉内或书架上。桌上只放文具及记事本等,摆在桌上的东西要少。

要使桌上的空间尽量大一些。参加工作之后,就不要使用小学生才使用的那种文具了,要尽量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文具。

抽屉里不要摆得乱七八糟。要动脑筋,分段整理好,使自己取放都方便。

雨伞、大衣、鞋刷子等物品作为备用品放在更衣柜里是为紧急需要时使用的,不要把自己的私人用品放得满满的,以免打开门时很难看,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

更衣柜内的物品一定要码放整齐,不需要的东西拿回家去。为了避免丢失,不要把贵重物品放在里面。

如将公司的圆珠笔拿回家去,信封内装自己的东西,随便使用传真机等,这都是不对的。

将公司的物品自己拿走用了,还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但是周围的人是非常清楚的。公司的备用品是为丁作准备的,随便借用也会被认为是公私不分,其结果会招致大家的反感,所以要注意。

必要时把备用品放在方便的地方,但不要浪费。

自己办公区的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掉在走廊的东西装着看不见,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漫不经心,这是不好的。

厕所、厨房和吸烟室等大家共用的地方,使用后要注意打扫干净,溅出来的水要擦拭干净,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特别是厕所,这是客人注意最多的地方。

不能把自己的私人用品堆放在化妆室里,这些地方一定要保持干净。

3.道早安

早上一到公司要精神抖擞地向他人有礼貌地道早安。

作为女性你不妨观察周围每一个人道早安的方式,有些人声音小得连旁边的人都听不到,或是像有满肚子闷气似地大声吆喝,甚至闷着头一点不响地径自坐下等等。

并不是每一个人早上进入办公室,都会快活地向人道早安。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了,这就是你的一个优势了。

如果你问那些态度不好的人:“为什么不好好地打个招呼呢?”对方可能会这样回答:“没有这个必要嘛!”“大家都忙嘛!”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专家认为,“道早安”是社会行动的第一步,是确定自己存在的积极行动。如果自己所发出的声音能够引起对方的反应。这不仅达到了“自我确认”的目的,也是人与人接触的基本礼貌,社会关系也因此而产生。

你与周围人互道早安,就等于是工作场所中的上班铃声一般。从这一句“早安”开始,表示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你如果希望在这新的一天当中,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圆满。无论如何都要清新、明朗地和他人道早安。

你必须要明了自己对道早安的价值观。道早安,不只是告诉大家一些礼仪以及有关的经验教训或利弊得失,还要大家知道这些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礼仪,其实对于我们自我存在的确认及人际关系,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从实际生活来看,早上打招呼的对象应包含与自己交情一向不睦的人,以及昨天曾经为了工作而起冲突的人。

这一句轻松愉快的“早安”,等于是向对方宣布“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昨天的不愉快已经过去了,今天又是愉快的一天。”

尤其是对上司精神饱满地打招呼,可以让上司对你保持着“这是一位干劲十足的女士!”的好印象。

早上的印象会影响全天的印象,这可马虎不得。

4.休息时间

到公司上班的时间一般是早9点,如果认为正好是9点到达公司就可以了,实际上这是不妥的。

在专家的教学课程里,所谓上班时间,并不是来公司的时间,而是开始工作的时间。

从进门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至少需要几分钟时间,所以,应在开始工作前10分钟到达公司。如果是新来的公司职员,还要再提前一些,负责做好打扫卫生及沏茶等工作。

早晨往往还要有集合训话或早会等活动,这些都不能迟到。

到了下班的时间,如果已经做完了工作,有礼貌的女性不忘向周围的同事打声招呼:“我先走了!”再离去。

做完工作后总是和别人说话,既影响别人工作,同事白天没干完的事,还要加班干。不仅使同事工作效率不高,还会被人误解为工作能力不强,造成无谓的损失。彻底干完工作要进行收拾、整理,然后再下班。

看到前辈或上级正在忙工作时,最好问一声:“需要帮忙吗?”

如果自己有急事,别人又不需要帮忙时,最后说一声:“今天有点事要去办,我先走了。”这样就会留下好印象。

人具备对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的品质,言行举止礼貌优雅就是这种品质之一。而人的品质都是由培养而成,这些品质从求职、就职中展现并发展。作为女性,你要了解这些,从而培养自己优良的品质,提高自己的修养。

5.接待来访与上门拜访

(1)接待来访的礼仪

人们常来办公室找你,所以接待来访者的礼仪,不但涉及组织形象,对你工作开展也声关系。

暂时无法接见来访者,应安排有关人员接待。

当来访者是上级、客户时,你要站起来握手,而员工、同事进来,一般不必起身握手。来访者是为了同你谈事来的,让他把话说完,并表现出你在认真听。

不要随意拍板,许诺。意见不一致,不要恼怒;意见一致,不能喜形于色。

接待来访者时,电话使会谈反复中断,这是对来访者的侮辱,所以应尽量由其他人接电话。

会见时如果出现使你为难的场面,可直接拒绝,也可以暗示自己无法做到,但得注意礼貌,不要让对方觉得你瞧不起他或故意不帮忙。

能马上答复的事不要拖延,不能一下子答复的事应告诉对方答案,约定联系时间。

想结束会见而对方又不知道时,可婉言提出。或由秘书催你去办理另一件事,谈话结束,也可用起身等体态语告诉对方。

(2)拜访礼仪

专家认为,在工作中,你要去拜访别人,讲究礼仪,能使你顺利完成拜访目的。

最主要的拜访礼仪是准时赴约。不得不迟到时。应打电话告诉对方。

到达约会地点后,要向接待人员通报,以便安排你与求见者会面。

等待接见时,应安静地坐着,不要随意闲聊。即使你等候时间过长,也不要摆出不耐烦的样子。实在无法等候,可向秘书说明,并另定机会。

与求见人见面后,初次见面要自我介绍,熟人要问候和握手。

谈话时应开门见山,不要浪费时间,而且要给求见者讲活时间,有矛盾不要争执不休,接受帮助不要低三下四。

作为女性你对主人的举动要敏感,当主人意欲结束会见时应起身告辞。

杜绝不良体态做有修养的女性

这天天气很热,大家都在认真听讲。突然教室的某一块有了一点**,很多人捂住了鼻子。原来是有位平时就大大咧咧的女生脱掉了脚上的旅游鞋。此大不雅的举动招来了众人非议。旁边的一男学生碰了碰她,示意她把鞋穿上。这位学生当时正听得入迷。这个小小的提示,弄得她满脸通红、狼狈不堪。

我们常常遗憾地看到,一些妆饰时尚的女性,会在众目睽睽下做出一些诸如擤鼻涕、搓泥垢、脚从鞋子里钻出来“乘凉”的举动,令其形象大打折扣,这就是没有修养的体现,请你看完这段话后,注意杜绝这些不良体态、仪态:

1.不当众搔痒

作为女性,你必须要知道搔痒动作不雅,而且由于你的搔痒动作当众进行,会令人产生联想,诸如皮肤病等各种症状,使别人感觉不舒服。

2.防止体内发出各种声响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对发之别人体内的声音都不太好受,甚至感到讨厌。作为女性,要杜绝自己在公众场合有诸如咳嗽、喷嚏、哈欠、打呃、响腹、放屁等行为或习惯,因为这些响声都会令人觉得你不太舒服或是正在生病,别人会立马感到受威胁或产生联想,继而产生厌恶感。

3.不乱丢烟蒂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抽烟。而抽烟的人在许多场合不受欢迎,究其原因就是人们认为吸烟者缺乏卫生习惯。如果你是一位抽烟的女性,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不良的抽烟习惯:如走着路抽着烟,令擦身而过的人害怕烧坏了自己衣服:随处点烟灰,使环境受到污染;没有燃尽的烟蒂又令人害怕引发一场不该有的灾难,随处乱扔烟蒂,往往会损坏地毯、地板和环境。有些人还会在其就座的位置旁,随手揿灭烟头,致使烟头留在窗台、墙边、桌边,令人十分反感。

4.不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是一种恶习,在一些不发达、不文明、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到处可见。遗憾的是身处文明之地,摩天大楼,身着时髦靓衣的女性有时也会犯此病,乘人不备随地吐痰。这种令人作呕的行为应该坚决杜绝。每一个现代文明人,都应清醒地认识到,是否有人看见你随地吐痰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因为这种举动,证明你还处于愚昧、落后、肮脏的环境和阶层。

在交际中还应避免的几种不良体态:

(1)跷起二郎腿,并将跷起的脚尖朝着别人。

(2)打哈欠,伸懒腰。

(3)剪指甲,挖耳朵。

(4)跺脚或摆弄手指关节,发出“咔咔”声。

(5)看表,当众照小镜子或化妆。

(6)双手抱在脑后,身子前后摇动。

(7)交叉双臂抱在胸前,摇头晃脑。

(8)双腿又开、前伸,人半躺在椅子上。

(9)揉眼,搔头发,搓鼻子。

(10)对着别人喷烟或吐烟圈。

提问是生活中的法宝,女**谈时要在提问中发挥它神奇的魔力

许娇是一个首饰店的柜台小姐。一天,有一个体态丰腴的少妇在柜台边挑一对耳环。她拿着一对圆形的大耳环问许娇:“小姐,你看,我戴这个合适吗?”许娇知道少妇的脸是圆形的,若再戴圆的耳环会夸大她身体的缺点。但是她没说,只是拿起另一对三角形的很雅致的耳环说:“来,我帮你戴上这个,试试效果怎么样。”果然,这对较之上一对戴上去更显得成熟有韵味。妇人因此很满意。

看来,提问是要有点技巧的。提问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法宝。高明的提问可使对方感到舒畅,反之,糟糕的问话只能使自己显得无知可笑。

作为女性,想要在社会中如鱼得水,不妨先了解一下提问技巧和方法:

1.直接型提问

提问者根据当时所处的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有时需要直白,有时需要含蓄。如上级对下级工作的询问,交谈者关系密切又不会产生不愉快后果时,可采用这种形式。直接型提问直来直去,速战速决,但要注意场合和时机,否则会显得生硬并且事与愿违。

2.诱导型提问

在不宜直截了当地提问时,可采取迂回式的诱导发问,吸引对方紧紧跟着自己的思路,诱导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它具有诱“敌”深入、以柔克刚的效果。在商业推销中常常有诱导式提问,如营业员小姐回答一位顾客要其参谋哪件连衣裙更好时,她说:“这两件各有风格,格子的显得活泼年轻,条纹显得文静秀气,你皮肤白,穿哪件都不错。你要哪件呢?”顾客欣喜地选择了格子连衣裙。这种心理诱导式提问,使顾客觉得哪一件都爱不释手,生意就一定能成交。

3.选择型提问

提问不同于质问,目的不在于问倒对方,许多时候是为了征求意见,选择型提问容易产生一种较为宽松友好的气氛。如一个大型餐饮店的引座小姐对一位台湾客人问:“坐大厅,明亮热闹点;坐包厢,安静方便些。您去哪里就坐?”台湾客人认为小姐的介绍推荐很到位,留下了表扬。

4.启示型提问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重在启示的提问,想要告诉对方一个道理但又不能明说,故通过提问来引起对方思考直至明向某个道理。启示型提问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却能巧妙地达到目的。如同故事中的许娇,聪明的她使用启示型的提问,既没伤顾客的自尊心,又让顾客满意购物。

5.攻击型提问

发问要看时间、地点、对象,有时候对方是极不友好或是竞争对手,为了在心理上占上风,从而击败对手,我们可以采用攻击型提问的形式。我国有位官员在回答西方记者对我国不太友好的问题时,用了下面一连串精彩的提问:“你没发现中国比以前更强大了?中国老百姓比以前穿得更漂亮?中国留学生正在回国寻找更多的机会?中国农民比任何时候都扬眉吐气吗?”一连串义正辞严的话问得善于挑剔的西方记者哑口无言。

攻击型提问的直接目的是要击败对手,故而要求这种问话具有干练、明了、利己和击中要害等特点。

作为女性,若你能了解这些提问的技巧之后,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运用这个法宝,那么你将发现它的魔力是如此大。

注重电话礼节,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发生

阿梅是某洗衣机公司在北京的代理商。中午轮到她值班,她手里捧着一本小说正看的入迷,电话铃响了五六声,她终于不紧不慢地接了电话。

“喂!”她拿起电话,没有报自己公司姓名,懒洋洋地回答对方。

“您好,请问这里是洗衣机代理吗?”对方问。

“是。”阿梅回答。

“你好,我想买一个××牌的洗衣机,请您介绍一些型号。”对方又问。

“我们的洗衣机分好几种,你想要哪种?”阿梅冷漠地反问。“小姐,我不明白,洗衣机就是洗衣机,还要分什么种类?不就是按大小来分种类吗?”对方困惑地问。

“当然要分,有的能甩干,有的不能甩干。阿梅随手摸了一块饼干填进嘴里……

“等我想一想再决定吧。”对方挂了电话。

不要以为电话中谁也见不到谁,所以想说什么说什么。其实,正因为电话中谁也见不到谁更应该注重礼节。下面是打电话的一点礼仪经验请女士们务必注意:

1.打电话的原则

电话交际是现代人常用的交际方式,双方的声音、态度、举止虽远在千里之外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只要听听电话的交谈内容,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和社会化程度。为了正确使用电话,树立良好的“电话形象”,无论发话人或受话人,都应遵循电话应对的“四原则”——声音谦和、内容简洁、举止文明、态度恭敬,把握好打电话与接电话的礼节。

(1)选择通话时间

应根据受话人的工作时间、生活习惯选好打电话的时间。比如,白天宜在早晨八点以后,节假日应在九点以后,晚间则应在22点以前,以免受话人不在或打扰受话人及家人的休息。如无特殊情况,不宜在中午休息时和一日三餐的常规时间打电话,以免影响别人休息和用餐。给单位打电话时,应避开刚上班或快下班两段时间,还要特别注意其所在地与国内的时差和生活习惯。要注意通话长度,遵循电话礼仪的“三分钟原则”,即每次通话的时间应限制在三分钟左右为宜。不要打电话给在家的人谈公事。使用公用电话,如打电话的人较多,应自觉排队。自己的电话一时拨不通,应让别人先打。

(2)打电话前的准备

在电话中应该说些什么,一次电话该打多久,打电话前应有“腹稿”。如怕遗漏,可拟出通话要点,理顺说话的顺序,备齐与通话内容有关的文件和资料。打电话之前,要核对所打电话号码,以免打错,同时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电话拨通后,应先向对方问候“您好!”接着问:“您是×××单位吗?”得到明确答复后,再报自己单位和姓名,然后报出受话人姓名。如受话人不在,可请人转告,或过一会儿再打。如拨错号码,应向对方表示歉意。说话要直言主题,简明扼要,长话短说,不要丢三落四。有的人爱煲电话粥,要知道这是不礼貌的,尤其是晚上。因此,打电话之前一定要先拟好要点,以免惹人讨厌。

2.接电话的礼节

(1)及时接听

电话铃响后应马上接听。电话铃响后应遵循“铃响不过三声”的原则,不能耽搁。接电话时态度应当谦和,最好是双手捧起话筒以站立的姿势面带微笑地与对方通话。并备好电话记录本和笔,准备做通话记录。拿起听筒后,应先说一句礼貌语:“您好!”或“早上好”,再报自己的单位或姓名,然后问对方找谁,切忌只问不答或与旁人说笑。如遇紧急情况要暂停通话时,应致歉并说明原因。如果自己不是受话人,应热情传呼,不能把听筒一丢,就大叫“张三电话”,这对发话人和受话人都是失礼的。应热情告诉对方:“请稍候,他马上就来。”如果找的人不在,则要重新拿起话筒,询问对方是否需要转告,并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和姓名,不可表现出冷淡或厌烦,不能让对方久等,或一挂了之。如接到别人打错的电话时,应以礼相待,并耐心听清对方要找什么单位、什么人,尽可能为对方提供所要的电话号码,不可指责、辱骂对方。

(2)最好不用免提

作为一个女性你冲着免提电话大声说话,这不仅影响形象而且是很不礼貌的。如果必须使用免提电话,则须遵循如下礼规:一是不要在对话的一开始就使用免提电话。二是要使用免提电话时,要先征询对方意见,并解释原因,如说:“张三、李四将和我们一起完成这个项目。所以我希望他们也听听我们的对话”。三是介绍在场的每个人。四是一次只能一个人讲话,而且应靠近电话机。每个人讲话时先自我介绍,如中途离开换人讲话,要打招呼。总之,免提电话只在需要时使用,平时则要慎用。

另外,还要注意不同国家接电话时的不同询问方式。中国人一般问:“喂,你找谁?”现在第一句话则是问候语:“您好!”美国人只是简单而又亲切地说一句“嗨!”德国人则首先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俄罗斯人一般说“我在听着!”法国人好奇地先问:“你是谁呀!”意大利人则彬彬有礼地说:“准备好了,请你说吧!”英国人却是首先认真地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

3.用好“电话语言”

(1)注意“电话形象”

女性电话语言,不仅要坚持用“您好”开头,“请”字在中,“谢谢”结尾,更重要的是控制语气语调。如果你是一位有着美丽的嗓音的女性,再加上你与人通话时态度谦恭,语气热诚,语调温和而富有表现力,音量适中,快慢适当,措词准确,语言简洁,口齿清晰,并且用的是“带微笑的声音”,声音甜美柔和,彬彬有礼。那么,你将大受欢迎。另外,你还要对发话者说的事感兴趣,给对方以愉快、亲切,可以信任的感觉。特别是有关时间、地点要交待准确,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切不可高声大喊,装腔作势或拿腔捏调、嗲声嗲气,更不能粗暴无理。

通话时还要注意举止文明,以端正的体态接打电话。发话者最好起身站立,双手握持话筒,使口部与话筒之间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离。不能把话筒夹在脖子下,或是趴着、仰着、坐在桌角上与人通话。拨号时,不能以笔代手,或边打边吃东西、边抽烟。

(2)认真倾听礼貌应答

平时在电话机附近应备有电话号码簿、电话记录本和笔。懂得倾听的女性是聪明的女性,当你接电话时应放弃一切闲谈和停下其他工作,认真聆听发话人的谈话和要求。重要内容还要边听边记,并向对方复述一遍,以便校正。在通话中,应礼貌地呼应对方,适时地应声附和,不时地“嗯”、“哦”一两声,或说“是”、“好”、“对”之类的话语,让对方感到你是在认真倾听,不要默不作声,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如发觉电话内容不宜为外人所知或有急事需要处理时,可委婉告诉对方:“我身边有客人”或“我有急事要处理,等一会儿我再给您回电话。”如获知有人来电话找过自己,不管对方是否要求回话,都应尽早回话,如隔时较久,给对方回话应表示歉意并解释原因。

4.“电话结束语”不能马虎

电话通讯,一般由发话人结束谈话,你为作受话方应等对方挂机后再放下听筒。不要仓促挂断电话,甚至对方话未说完就挂断电话。临近通话结束,应礼貌道别,向发话人说一声“麻烦您了”,或道一声“再见”或“谢谢”。并恭候对方先放下话筒,不宜“越位”抢先。挂电话时,应以双手轻放话筒,不要在未道再见的情况下,猛然“砰”的一声挂断电话。更不能盛气凌人,把话筒用力一摔,令听者震耳欲聋,这是极端粗野无礼的行为。

5.手机、呼机的使用礼规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呼机异军突起,手机沟通也日益频繁。但很多人不注意使用手机的时间、地点、语态等,常常给人以“钱高品低”的不良印象。手机、呼机是实用性很强的通讯工具,作为女性在使用手机、呼机时除要遵守电话礼节外,还应讲究使用手机、呼机的礼规。

(1)公共场合慎用

女性须知在教学场所(包括课堂、自习室、实验室、图书馆)和医院、会议室、礼堂、法庭、戏院、影院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公共场合,打手机或手机铃响是极不礼貌的。若进入上述场合你应立即关机,或改为振动式来电显示。若有来电,应迅速离开现场,再与对方通话,且应简单明了,不宜长篇细谈。

(2)忌妨碍他人

在上述场合,不要打开呼机(除非你是待命的医生),或把它切到静音状态,把信号储存起来,以后再回话。在电梯内、车厢中、餐厅内等人群中打手机,应调低音调,压低嗓门,对方能听清即可,尽量少用或不使用“体势语”,让干扰减少至最低程度。除非有急事,一般不要打呼机给在家的人,因为在家的时间是珍贵的。

(3)保持畅通

接到他人的寻呼,宜及时回复;寻呼他人时,则应耐心等候10分钟左右。改换了手机号码或呼机的寻呼台后,应及时告知自己的重要交往对象,以保持联络的畅通。

(4)尊重对方

若在谈话中需要接手机,除礼貌地说“对不起”之外,还应走至无人处或面向无人的方向,不可面对他人接话,更不可边听谈话边接手机。

不轻易向他人索要手机、寻呼机的号码;不随意向他人借用手机、呼机。也不应在使用手机时,讨论机密事项或私人私密。

(5)确保安全

不要在高速驾车中使用手机,这种边开车边打手机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也不要在对电磁波敏感的地方使用手机。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会干扰机上通信网络,危及飞机安全,所以乘客在登机前一定要关闭手机,以免导致飞行事故。在医院、加油站附近、燃料库、化工厂、进行爆破作业的地点,应该禁用手机,以防止无线电信号引起触爆。

(6)科学使用

我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事项,以减少辐射对自己的威胁:直接用送话口通话,并让天线高于肩头;有可伸展天线的手机,通话时应完全拉出天线;通话时不要接触天线:在使用手机时,可以采用手机专用耳机,实现远距离使用是比较有效的办法;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波容易致癌,所以手机响时,一秒后再听手机。

(7)放置到位

女性携带手机、呼机应放在坤包内,不宜握在手里、挂在衣服外面,以免给人不雅或摆阔的印象。

以上是有关电话的种种礼节,作为女性若你能学习它,然后加以运用,必能成为受人欢迎的女性。

看似简单的称呼,其实大有学问

推销员李静为了拓展业务,一天要跑好儿家公司,接洽的对象,多半是科长级的人,偶尔也会见到经理。这一天,李静在接连拜访了好几位科长之后,来到某公司,接待她的是一位经理。尽管彼此都交换了名片,可是一整天的忙碌使得李静有点糊涂,在谈话当中,她还是不断地称呼对方为“科长”。

等她回到自己的公司整理名片时,这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十分紧张地打电话道歉。但那位经理却说:“喔!原来是这么回事,没关系,你不要放在心上!”语气里所表现的豁达,使这位推销员又感激又敬佩。

的确,明明是个经理,却让人叫做科长,平常人总会有点不悦。但是对方不但没有当场提出纠正,甚至事后还安慰李静,可见得是个气度恢宏,胸禁开阔的人,也就难怪李静要佩服不已了!

人际交往中,称呼每天都会用到,这里面的学问也挺多的,掌握它是你在人际关系中应付自如的前提。

1.称呼的原则

称呼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称呼语是交际语言中的先锋官。一声亲切而得体的称呼,不仅能体现一个女性待人谦恭有礼的内涵,而且能使对方如沐春风,易于交融双方的情感,为深层交际打下基础。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社会成员都在社会大舞台上充当特定的社会角色,而称呼最能准确地反映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尊卑上下,具有鲜明的褒贬性。亲属之间,按彼此的关系,都有固定称呼,自不待说。在社会交际中,人际称呼的格调则有雅俗高下之分,它不仅反映人的身份、地位、职业和婚姻状况,而且反映对对方的态度及其亲疏关系,不同的称呼内容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态。如同是对老年人,就可称老人家、老同志、老师傅、老大爷、老先生、老伯、老叔、老丈,对德高望重者还可称“×老”,如“张老”;切不可称“老头子”、“老婆子”、“老东西”、“老家伙”、“老不死”等。很显然,前者是褒称,带有尊敬对方的感情色彩;而后者则是贬称,带有蔑视对方的厌恶情绪。在交际开始时,只有使用高格调的称呼,才会使交际对象产生同你交往的欲望。因此,使用称呼语时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1)礼貌原则

这是人际称呼的基本原则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而合乎礼节的称呼,正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表现自己有礼貌修养的一种方式。在社交接触中,称呼对方要用尊称。常用的尊称有:“您”——您好,请您……“贵”——贵姓、贵公司、贵方、贵校、贵体;“大”——尊姓大名、大作;“贤”——贤弟、贤媳、贤侄等;“高”——高寿、高见、高明,“尊”——尊客、尊言、尊意、尊口、尊夫人。

(2)尊崇原则

一般来说,汉族人有从大从老从高的心态。如对同龄人,可称呼对方为哥、姐;对既可称“爷爷”又可称“伯伯”的长者,以称“爷爷”为宜;对副科长、副处长、副厂长等,也直接以正职相称。

(3)适度原则

许多年轻女性往往对人喜欢称师傅,虽然亲热有余,但文雅不足且普适性较差。对理发师、厨师、企业工人称师傅恰如其分。但对医生、教师、军人、干部、商务工作者称师傅就不合适了,要视交际对象、场合、双方关系等选择恰当的称呼。在与众多人打招呼时,还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以先长后幼、先高后低、先亲后疏为宜。

2.称呼的礼俗

(1)记住对方姓名

美国交际学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姓名是他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声音。”“在交际中,最明显、最简单、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人家的名字。”记住并准确地呼叫对方的姓名,会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一见如故。否则,即使有过交往的朋友也会生疏起来。

要记住人家的名字,除了了解和掌握巾外人名的特点以外,一是对需要记住的姓名,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初次见面被告知姓名时,最好自己重复一遍,并请对方把名字一字一字地分别解析一下以加深印象。二是把姓名脸谱化或将其身材形象化,将对方的特征与姓名一齐输入大脑。如有个青年叫聂品,他的名字是“三个耳朵三张口”,这样就易记了。三是把对方的名字与某些事物(如熟悉的地名、物名、人名等)关联起来。四是通过交谈,相互了解熟悉,并在交谈中尽量多地使用对方的名字。五是借助交换名片,并将名片分类整理;或把新结识的人的姓名及时记在通讯录上经常翻阅。这样,结识的朋友就不容易忘记了。

(2)称呼的方式

称呼的方式有多种:其一,称姓名。如“张三”、“李四”、“王娟”等,称姓名一般适用于年龄、职务相仿,或是同学、好友之间。否则,就应将姓名、职务、职业等并称才合适,如“张三老师”、“李四处长”、“王娟小姐”等。其二,称职务。如“王经理”、“汪局长”等。其三,称职业。如“老师”、“空姐”、“乘务员”、“医生”、“律师”、“营业员”等。其四,称职衔。如工程师、教授、上尉、大校等。其五,拟亲称。如“唐爷爷”、“汪叔叔”、“胡阿姨”等。其六,称“先生”、“夫人”、“太太”、“小姐”、“同志”等,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称呼。

一般在正式场合的称呼应注重身份、职务、职称、职衔;非正式场合可以辈分、姓名等称呼。在涉外活动中,按照国际通行的称呼惯例,对成年男子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太太,对未婚女子称小姐,对年长但不明婚姻况状的女子或职业女性称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职衔等。如“布莱克先生”、“上校先生”、“护士小姐”、“怀特夫人”等。对部长以上的官方人士,一般可称“阁下”、职衔或先生。如“部长阁下”、“总统阁下”、“总理先生阁下”等。但在美国、墨西哥、德国等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对这些国家人士可以“先生”相称。对日本妇女一般不称“小姐”、“女士”而称“先生”。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皇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为“殿下”。其他有爵位的人,可以其爵位相称,也可称“阁下”或“先生”。对有学位、军衔、技术职称的人士,可以称他们的头衔,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某某将军、某某工程师等。外国人一般不用行政职务称呼别人,不称“某某局长”、“某某校长”、“某某经理”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可以称职务或同志。在美国,人们常把直呼其名,视为亲切的表示,只是对长者、有身份地位的人例外。

3.称呼的忌讳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使自己对他人的称呼不失敬意,应避免在对人对事称呼上的一些忌讳。

(1)不要使用绰号和庸俗的称呼

女性不要随意给人起绰号,称呼“哥们儿”、“姐们儿”、“大腕儿”等,这些称呼不仅难登大雅之堂,而且还会给人留下没有教养的女性形象。

(2)不滥用行业性或地域性的称呼

师傅、老板、出家人等带有行业性;使用很广的“爱人”这一称呼带有地域性,在境外或国外往往被理解为充当第三者的情人。

(3)对不吉利的词语和恶言谩骂的词语要避讳

如“死”字,中国人历来就十分忌讳,并另造了一些词来表达死的含义。如百年之后、老了、去世、下世、过世、辞世、病故、病逝、长逝、长眠、仙逝、作古、不在了、远行等等,再如北京地区为了避免骂人嫌疑,将沾了“蛋”字边的东西都改了名:鸡蛋叫作鸡子儿,皮蛋被叫做松花,炒鸡蛋称为摊黄菜,鸡蛋汤叫木樨汤;这些言语忌讳不仅反映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思想倾向,也表示了对他人的尊重。

拜访与迎送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环。千万要注意礼貌待人

夏娥在北京打工,一天她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朋友小倩说,她现在在北京西站,让夏娥去接她。夏娥立刻请假去接她,问小倩来这儿有什么打算。小倩打着呵欠说:“暂时还没想好,先玩几天吧”。于是,她就跟夏娥挤在一张**睡了几天,什么也不干,弄得夏娥很不高兴。

拜访如此唐突且没有礼貌是令人讨厌的。也许,有人觉得大家是朋友,无所谓。事实上,无论是拜访还是迎送都是要讲礼节的。

1.拜访礼节

拜访是指本人或派人到朋友府上或工作单位去拜见访问某人的活动,人际之间、社会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总少不了相互拜访。拜访有事务性拜访、礼节性拜访和私人拜访三种,而事务性拜访又有商务洽谈性拜访和专题交涉性拜访之分。但不管哪种拜访,都应遵循做客的礼节。

(1)做客要预约

拜访友人,务必选好时机,事先约定,哪怕你们的关系亲如姐妹这都是进行拜访活动的首要原则。一般而言,当你决定要去拜访某位友人,应先写信或打电话与被访者取得联系,约定宾主双方都认为比较合适的会面地点和时间,并把参访人数和访问的意图告诉对方。一般应避开吃饭和午休的时间,晚上拜访时间也不宜太长。在对外交往中,未曾约定的拜会,属失礼之举,是不受欢迎的。因事急或事先并无约定,但又必须前往时,则应尽量避免在深夜打扰对方;如万不得已非得在休息时间约见对方时,则应见到主人立即致歉,说“对不起,打扰了”并说明打扰的原因。

(2)做客要守时

宾主双方约定了会面的具体时间,作为访问者应履约守时如期而至。既不能随意变动时间,打乱主人的安排,也不能迟到早到,准时到达才最为得体。如因故迟到,应向主人道歉。如因故失约,应在事先诚恳而婉转地说明。在对外交往中,更应严格遵守时间。日本人安排拜访时间常以分为计算单位;在瑞典,如拜访迟到十分钟,对方就会谢绝拜会。准时赴约是国际交往的基本要求。

(3)做客要带“礼”

无论到办公室或到寓所拜访,一般要坚持客由主定的原则。如是到主人寓所拜访,作为客人进入主人寓所之前,应用食指轻轻叩门或按动电铃,若是熟人、亲属,可在敲门后立于门口:若是初访或下级,应侧身站在门首的左侧,待有回音或有人开门相让,方可进入。若是主人亲自开门相迎,见面后应热情施礼问好;若是主人夫妇同时相迎,则应先问候女主人好。若你不认识出来开门的人,则应问:“请问,这是×××先生(女士)的家吗?”得到准确回答后方可进门。当主人把来访者介绍给他的妻子或丈夫相识,或向来访者介绍家人时,都要面带微笑,热情地向对方点头致意或握手问好。见到主人的长辈则应恭敬地请安,并问候家中其他成员或保姆,当主人请坐时,应道声“谢谢”,并按主人指点的座位入座。若带有鲜花、果品、书籍等礼物,可在进门之初奉献主人。主人上茶时,要起身双手接迎,并热情道谢。喝茶时要慢慢品饮,果品要小口细嚼,作为女性烟要少抽或不抽。对后来的客人应起身相迎,必要时,应主动告辞。如带小孩做客,要教以礼貌做人,尊敬地称呼主人家所有的人。如主人家中养有狗和猫,作为主人,千万不应表示害怕、讨厌,不应去踢它、赶它。若作为女主人,也应遵循“尊客之前不叱狗”的传统礼节。

(4)做客要衣着整洁

作为女性为了对主人表示敬重之意,拜访做客要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入室之前要在门垫上擦净鞋底,不要把脏物带进主人家里。冬天进屋再冷也应脱下外套,摘下帽子、手套、墨镜,有时还应脱下大衣和围巾。在主人家中要讲究卫生,不要把主人的房间弄得烟雾腾腾,糖纸、果皮、果核应放在茶几上或专用果皮盒内。身患有病,尤其是传染病,不应走亲访友。邋遢之客、带病之客是不受欢迎的。

(5)做客要举止文雅

人们常说,主雅客来勤;反之,也可以说“客雅方受主欢迎”。在做客时,谈话应围绕主题,态度要诚恳自然,如有长辈在座,应用心听长者谈话。在朋友家里,不要乱脱、乱扔衣服。与主人关系再好,也不要翻动主人的书信和工艺品。未经主人相让,不要擅入主人卧室、书房,更不要在桌上乱翻,**乱躺。做客的坐姿也要注意文雅。

(6)做客要适时告辞

有些女性跟人拉起家常来,能把“凳子”坐穿,惹人讨厌却不自知。要知道“串门无久坐,闲话宜少说。”初次造访以半小时为宜,一般性拜访以不超过一小时为限。造访目的达到,见主人显得疲乏,或意欲他为,或还有其他客人,应适时告辞。假如主人留客心诚,执意强留用餐,饭后应停留一会再走,不要抹嘴便走。辞行要果断,不要“走了”说过几次,却口动身不移。辞行时要向其他客人道别,并感谢主人的热诚款待。出门后应请主人就此留步。

2.迎访礼节

(1)待客要做准备

古人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说明广交朋友,礼貌待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迎访包括迎客、待客两个方面。如何礼貌地迎宾待客,总的原则应是主随客便,考虑周全,讲究礼仪,关怀备至,使来访者有宾至如归之感。

为了让客人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作为女主人你平时就应将办公室、会客室或家里的客厅收拾整洁,以免“不速之客”的光临而手忙脚乱。从迎访角度讲,社交活动中的来访也有礼节性的来访、事务性的来访和私人来访三种。礼节性来访一般时间较短,作为女主人待客要热情、周到,事后还要注意“礼尚往来”;事务性来访,一般时间略长些,作为女主人要想方设法替客人节省时间,并尽可能地使客人满意而去;私人或消遣性来访,通常伴有娱乐性活动和闲淡等,作为女主人待客,应尽量做到轻松愉快。

无论是接待哪一类型的来访者,特别是应邀而来的客人,作为女主人你事先都应做必要准备。包括做好室内外卫生和室内的布置,“洒扫门庭,以迎嘉宾”;备好待客的用品,如糖果、香烟、饮料和水果、点心等;如留客吃饭,还得预备丰盛而可口的酒菜;如有小客人同来,还得预备一些玩具和小画书为了向客人表示敬意,作为女主人应穿着得体。

(2)迎客要热情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如来访者来自外地应按事先约定的时间专程前往车站、码头或机场迎候,接到客人后应致以问候和欢迎,并说一些简短的欢迎词。如果是久未见面的,见面时可说:“久违、久违”;对初次登门的客人,也应到寓所的大院门口或楼下迎接。见面时可说:“久仰、久仰”、“百闻不如一见”;未及亲迎的,可说“失迎、失迎”或“有失远迎”等以示歉意。如客人手提重物,应主动帮助接提,还要关照家人给予合作。接应客人时应面含微笑。握手问候和表示欢迎,这是必不可少的“迎宾三部曲”。

(3)以礼相待

客无亲疏,来者当敬。在接待中,对任何客人来访都应热情欢迎,毫不见外地奉为上宾。接客人进屋,应主人在前,客人在后;进入客厅后,应请客人在上座就座。所谓上座,即指较为尊贵的座位。居室中的上座有:比较舒服的座位,较高一些的座位,宾主并排就座时的右座和面对正门的座位。客人一旦落座,就不冉劝其换位。来客如是老亲挚友,可以不拘礼节,随便一些反而显得亲密无间;来客如是师长,则应注重礼节,不可轻率、随便。如客人不期而至,无论多忙多累,都应立即停止手中的工作,热情接待。如客人没打招呼便推门而入,也应立即起身表示欢迎,不能拒之门外。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敬意,主人应请客人先入座。如在同一时间接待多方来访者,应注意待客有序和一视同仁。客人进屋后,作为主人应事事处处体现对客人的恭敬与谦让。有的女主人对不速之客冷眼相向,或一边跟客人聊天,一边看电视、看报纸、打毛衣,是极不礼貌的。客人落座后,应热情献茶或奉上糖果、饮料。一般来说,茶水饮料放在客人的右前方,点心糖果放在客人的左前方;上茶应从客人的右边上。从卫生角度来讲,客来不敬烟也不算失礼,甚至于在美国人看起来,敬烟不但不表示恭敬和情谊,反而显得敬烟者缺乏礼貌和教养。如请客人吃水果,应将洗净的水果和水果刀交给客人自己削皮。与客人谈话,态度要诚恳热情,不要频频看表,不要显出厌倦或不耐烦的样子。万一主人有急事要办,应向客人说明并致歉。如有准备的话,可真诚地请客人一起进餐。如来自外地的客人需要留宿,应周密安排,并向客人介绍家庭生活设施和提供卫生用品等。

3.送客有礼

在人际交往中,好的开场就像一束鲜花给人愉快;精彩的告别就是一杯芬芳的美酒令人回味。否则会造成热情迎宾,冷淡送客的不良后果,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当客人要走时,应婉言相留,这是情谊流连的自然显示,并非客套与多余。当客人起身告辞并伸出手时,方可出手相握,切不可在送客时先“起身”或先“出手”,免得有厌客之嫌。迎客应主人走在前面,送客应客人走在前面。主人送客,一般应送到门外或楼下,目送客人远去时,可挥手致意,并道以“欢迎再来!”远客或年纪大的客人,如有需要(如路不熟、走路不方便等)则应送到车站或码头,待客人上车、上船并等车船开动消失在视线以外再返回。送客至机场,应待客人通过安全检查处之后再返回。客人来访,常带有礼品,主人应表示谢意,说声:“让您破费了,实在对不起”或“让您费心,真不好意思”等,决不可若无其事,显出理所当然或受之无愧的样子。一般情况下,应遵循礼尚往来的原则,在收下客人礼品的同时回赠必要的礼品。

饮咖啡讲究礼仪

霞来自农村,连冰淇淋都很少吃,更别说喝咖啡了。这是她第一次来车水马龙的大都市,第一次置身于灯红酒绿的世界。一天晚上,一个朋友请她去喝咖啡,她面对着如此高雅的东西,有点不知所措,脸都红了。朋友看出了她的窘态,对她说:“没关系,我第一次来也是这样。”

时下,咖啡代表一种时尚也代表一种文化。随着对外交流的广泛开展,在我国喜喝咖啡的人日见增多,人们在办公室小憩之时、朋友相聚之中来杯咖啡品啜休闲,别有一番情调。

生活中常常能见到一女士优雅地端着咖啡杯、翘着小手指拿小匙舀着喝咖啡,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这是不懂得喝咖啡的礼仪。

喝咖啡应用带杯把的小杯和托盘,小匙是用来搅拌的。加糖时若是砂糖,可用汤匙舀取加入杯内;若是方糖用糖夹夹在杯子旁,再直接用手将糖放入杯中。咖啡喝时加不加牛奶可随意,搅拌咖啡后应把小匙放在托碟一边,喝时应用右手拿杯耳,左手轻托咖啡碟,慢慢端到嘴边轻啜;不宜大口吞咽,不要发出“啧啧”声响。

添加咖啡时,不要将杯子从托碟中拿起;饮咖啡时,往往还吃些点心;吃点心时应放下咖啡。若咖啡太烫不要用嘴去吹,可用小匙轻轻快速搅动,使其冷却,搅完的小匙应在杯中滴干净,以免污染了台布或杯盘。

作为女性被人约请喝咖啡,是一件十分优雅惬意的事,故而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及行为举止。穿着可以新潮时尚,但不可过于前卫,举止言谈要优雅文明、这样才能受人欢迎。尤其要注意在咖啡屋里交谈,应是轻声轻语、交头接耳式的,忌大声说笑、高淡阔论。

若你住家中请人喝咖啡,一般不用速溶咖啡,可用咖啡壶煮制咖啡。那样,在咖啡香气氤氲全室时,大家的心情会显得温馨,交谈气氛会更融洽。

在你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时,不要让人对你侧目而视

尽管寒风刺骨,公车站牌下还是有好多人在等车。车终于来了,笨重的车门刚一打开。一个少女就凭着她娇小的身材敏捷地蹿到车门前,全然不顾旁边有步履不稳的老人,有怀中抱着孩子的妇女。有位男士侧目看了看,小声说:“真没礼貌。”公车开动了,刚才那个女孩子早已抢了个座位,耳朵里插着耳机,正在闭目养神。

难怪经常听到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素质真差。”当今时代,交通发达了,各种交通工具应有尽有。无论是谁,遵守礼节都是必要的。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现代人出行非常方便,有宽敞的马路,有出租车或公共汽车,出远门还有飞机、火车、高速公路、长途车及游船。

交通发达了,相应的乘车礼节也在发展。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遵守秩序,排队等候,让座给老人和妇女,都是关于公共道德的基本观点。西方国家的人们在公共场所从来都是排队等候。特别是坐公共汽车、坐火车和买票的时候。

无论坐哪种交通工具都要讲究礼节:

(1)坐飞机

在西方,一般没有到机场接人、送人的习惯。因为时间很宝贵,他们认为接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你进机场或出机舱后,完全可以坐出租车去你要去的地方,没有必要让别人接送。

旅行时轻装便行非常重要,手提物品也不能太多、太大。有人旅行时,手中拿几个纸袋子,看上去不方便,更不得体。你只需要带一个比需要量大一些的行李,因为旅行有时会增加东西。而且,还可以随身带一个很薄的,可以折起来的行李袋。把它放在行李包底部,待需要的时候,可以马上拿出来用。

上飞机后,最基本的一点是当你坐下来时,就要把安全带系好,等待起飞。在整个飞行的过程中,你都要把安全带系好。因为飞机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气流,有时出现相当厉害的颠簸,这是对你的安全不利的。在飞机上,你要遵守一切规章制度。

当你在飞行途中坐累了,可以躺下休息。但在把座位放倒之前,要先向后座的乘客打声招呼;另外,去厕所之类的事情,要尽可能在飞机起、降之前完毕。

在飞机上不应与人大声聊天,那样是不顾别人的表现。

在飞机上用餐,要将座椅复原,吃东西时要轻一点儿,多年坐飞机的经验告诉我,最好不要喝酒,因为高空中空气比较干燥、氧气较少,胃里的酒精需要更多的氧气来消耗。不喝酒,避免给你的身体增加过多负担。此外,在坐长途飞机时,应多喝水,补充水分。这样,当你下飞机的时候,会感觉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