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大事者说话谨慎小心(1 / 1)

谨慎是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说话中的谨慎更是一个人的保护力量。谨慎并非打磨一个人的锐气,而是在增强一个人涵养的同时,让其得到更好的发挥。嘴巴是祸福之门,一句话足以丧身,也足以兴邦,这是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要素,因此不能不小心翼翼地对待。在说话的诸多要素中,谨慎是最重要的,是放在最首要的。

1 祸从口出,不要口无遮拦

成大事者认为嘴巴是祸福之门,要想趋福避祸,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口无遮拦,毕竟祸从口出。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猛将叫南宫长万,他在和鲁国交战的时候不幸被俘,后来鲁国和宋国交好,于是把他放了回来。此时宋国的国君是宋阂公,阂公跟南宫长万说:“我以前很敬重你,但是现在你不过是鲁国的囚犯,我以后再也不会敬你了。”南宫长万一听,十分惭愧。宋国大夫仇牧对阂公说:“君臣之间,应该以礼相待,而不应该如此戏弄。戏弄容易产生不敬重,不敬重就容易轻慢,一轻慢就会无礼,就很容易产生叛逆,还请大王三思,以后千万不要这样。”阂公听了,不以为然,对大夫说:“我跟他不过是开玩笑而已,不会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后来有一次,阂公和南宫长万赌酒,结果南宫长万连输了五局,被罚酒五斗,喝得有八九分醉,但他不服,要求和阂公再赌一把。阂公嘲笑他说:“囚徒,你不过是常败的东西,你怎么敢和寡人再来一盘?”南宫长万一听,心中惭愧顿生,沉默不语。就在这个时候,有侍卫来报告说:“周天子有使命到。”原来周庄王驾崩,周朝立了新王。宋国理应派人前往吊丧和庆贺新王。长万一听,主动请缨说:“我还没有见过王都的繁盛,愿意前往出使。”阂公又嘲笑说:“宋国难道没有人了吗,要让你这个鲁国的囚徒当使者?”在场的所有人都大笑,长万脸霎时就红了起来,恼羞成怒,乘着酒兴,也顾不上君臣之礼,对着阂公大骂道:“无道昏君,你知道囚徒也能杀人吗?”阂公一听,也愤怒了,吼道:“无耻的囚徒,你怎么敢这么无礼?”说完,便要去打长万,南宫长万二话没说,就把阂公打倒,然后补了一拳,把阂公打死了。

其实阂公并不是有心羞辱南宫长万的,只不过他觉得自己和南宫长万太熟悉,可以随便开玩笑,于是口无遮拦,恣意乱说。如果长万没有将阂公打死,两个人酒醒了以后,或许还会和好如初,因为像阂公这种完全没有心机的人,在很多时候往往是宽容大度的,根本不会睚眦必报。

这个悲剧也说明,无论你是否有心,都应该管理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口无遮拦。其实阂公敢口无遮拦,那么在他心中必然有颗轻慢的心,毕竟他是大王,而南宫长万是臣子。然而他忘记了,人如果逼到某个份上,任何君臣之礼都不会约束他。南宫长万就是被阂公的玩笑给逼到了这个份上。

历史上还有个名人,也是心直口快,口无遮拦。他就是苏东坡。他一生不如意,屡屡被贬,和他口无遮拦不无关系。

苏东坡容易冲动,而且从来不愿意向别人低头,凡事都要争强好胜。每每谈古论今,总是滔滔不绝。他还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而且满眼都是好人,缺少防备别人的心。

众所周知,他和王安石政见不合。王安石主持变法,后来被罢免,然而没过多久,又被皇帝重新起用。苏东坡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他心中有满腔的话不吐不快,于是不顾自己只是史馆小官的身份,两上奏折,向皇上言明王安石变法的弊端,矛头直指青苗法,重锤击向了王安石的软肋。皇帝没有听他的,同时王安石对苏东坡也有所偏爱,并不太计较,于是请命让苏东坡任杭州太守。

这件事情并没有让苏东坡汲取教训,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批评和主张,总是爱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在诗词文章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来因为直言诗词的缘故,再次得罪了王安石,又被调到了黄州。

苏东坡也意识到自己口无遮拦的毛病,他自己也说:“我知道我一向说话不谨慎,然而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看到饭菜里有只苍蝇一样,不吐不快,这就是我的短处。也许是我天生太容易相信别人,所以不管和谁说话,我都是畅所欲言,毫无忌讳。”正是这个原因,才华横溢的苏东坡一生都在过着被贬谪的生活。

其实苏东坡如果变通一点,出言谨慎一点,能够和别人融合一点,以他的才华,以皇帝对他的喜爱,以大臣们,甚至政敌们对他的欣赏,他完全可以在那个朝代如鱼得水,做出更大的政绩。

或许,人们会认为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凶险,现在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并不代表可以口无遮拦,也并不代表你说的任何话别人都会原谅你。事实上,无论在什么时候口无遮拦都是惹祸的,至少会引起别人的误会和不满。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言语,不要在言语上给人造成误会,给自己招灾惹祸。

2 见事不说,问事不知

成大事者认为,很多事情知道不如不知道,知道以后也不一定要说出来。当别人问起的时候,很多时候也要装糊涂,而不要随意传播消息。

某国来了个使者,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国王给乐坏了。但是使者有个条件,希望国王能够判断出哪个金人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国王十分焦急,认为有损于国家的威信。这个时候有一位老臣说他有办法。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结果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掉出来;第三根稻草进去到第三个金人的肚子里再也没有什么响动。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十分钦佩。

最有价值的人是那种见事不说的人,因为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说出来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话语传播次数多了,一定会和原来的意思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有这么个笑话,说的是有一个人看到了七只白天鹅从山谷中飞出来,其中有一只白天鹅身上有个黑点,他告诉了自己的朋友,朋友告诉了更多的人。这样传着传着,有一天,有人告诉他说:“你知道吗?有一天,有一个人看到山谷中飞出了七十只黑天鹅,其中有一只黑天鹅身上有个白点。”

话语居然传播出了完全相反的意思,确实可怕!按照这种传播方法,事实很可能被传播成谬误,而好话也可能变成恶言。要想制止这样的行为,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也是最实际的事情,就是见事不说。

很多事情你知道,但并不代表你一定要说出来,并不代表所有的人一定要知道。你不说更显得你有深度和内涵,更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类事情,一定要做到见事不说:

一是恩怨纠葛。别人的恩怨纠葛是很忌讳的话题,而且和自己毫无关系。自己偶然看到了,或者别人告诉了你,你都应该注意保守秘密,而不应该去广为传播。否则,恩怨纠葛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会产生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二是家长里短。东家长,李家短,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人前无人说。家长里短说多了,容易造成家庭矛盾,甚至是悲剧。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家长里短最容易让兄弟阋于墙,但是如果家庭遭到外侮,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家长里短容易让自己和他们对立起来。

三是潜在规则。现在很多人喜欢揭露潜在规则,确实很有勇气。事实上,很多潜规则并不是他们首先发现的,其他人也知道,只是没有勇气说出来。潜在规则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它的理由和利益团体。揭露潜在规则就容易得罪这些利益团体。成大事者处世讲究先确保自身安全,为此并不赞同揭示潜在规则。

四是作风人品。每一个人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处事方式,有自己的作风和人品,在别人看来很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觉得理所当然。如果因为看不惯别人的作风而去横加指责,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反感。当然你传播别人的作风人品问题,也容易将自己卷入是非漩涡。很少有人有教育别人做人的权利,为此,当你看到有人不贤不孝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反躬自省,自己是不是跟他一样?

做到以上四类见事不说,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做到问事不知。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不说,你就能不说的。很多人会问起你,这时,你千万要小心谨慎,对于一些是非原则问题,一定要做到问事不知。

某国的一位总统,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记者朋友。该国当时正在进行卫星项目,这个记者朋友向他打探消息。这让总统很是为难。记者朋友说:“我们这么好的朋友,你告诉我吧!”总统问他:“你确定你能保守秘密吗?”这个记者朋友信誓旦旦地说:“我向你保证,一定保守秘密!”总统说:“那我也能。”记者朋友只能笑了笑。

古时候有很多交情很好的人,就是因为共同保守着一个秘密,后来秘密泄露了,两个人因此而互相猜忌,反目成仇。这些覆辙和低级错误不要再重蹈了。

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喜欢说一些新鲜的事情,一些秘密的事情。这些人是很危险的,他们往往很少有朋友,也很少有人愿意和他们交心,原因在于跟他们说话,自己实在是不放心,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秘密就被泄露了。这就是人们觉得沉默的人更可信的原因之一。因为沉默的人很少开口,所以他们能保守秘密。成大事者告诫人们,要保守秘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来不把它说出来。正如兔子遇到狐狸最好的逃生办法就是从来不要遇到它们。

成大事者的见事不说和问事不知的处世风格需要很强的自律。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比较重要,都希望别人问起自己,寻求帮助的时候,自己能助一臂之力。很多时候,我们说话应该有个尺度,而不应该一味地好为人师。

3 越是急话,越是慢说

成大事者认为越是着急的话,越要慢慢说。说话的目的在于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着急不但不利于意思的清楚表达,还容易让别人产生误会。屠格涅夫说:“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个十圈。”人一旦急于说话,往往上句还未说清楚,下句就冒了出来,人家根本就没有办法听清楚,自己还得重复说一遍。越是着急,人越是容易说错、说漏,容易伤害到别人。

有这么一个故事,宋朝时,王安石有一天向苏东坡夸赞自己的儿子聪明,王安石说:“我的儿子天资比较好,读书从来不用看两遍。”苏东坡一听,立即接上了一句:“谁家孩子读书要看两遍。”说得王安石灰头土脸,苏东坡当时一说觉得很解气,但是事后想想,后悔不迭。苏东坡就是犯了着急说话的毛病,太着急了以致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王安石的感受。

急着说话显得自己没底气。在演讲的时候,这种表现最为明显。成功的演讲家绝对不是在最短的时间表达最多的意思,而是注意抑扬顿挫,在长时间只表达一个意思。其实演讲和一般的说话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听众理解自己的意思。因此在说话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听众的感受,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来组织语言,以调动听众的情绪。着急说话完全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完全不照顾听众的感受,显然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听众往往会认为这个人没有多少底气,只想快快结束演讲或者说话。

着急说话显得自己性子特别急。性子急就容易犯错。从前有个人性子特别急,有一次他让仆人去给他买双鞋子,花了1400文。后来他的朋友来造访,他看到他的朋友穿着同样的鞋,于是问他花了多少钱,朋友抬起一只脚说:“700文。”主人一听,立即火冒三丈,让人把仆人拉出去痛打了一顿。朋友很是疑惑,主人解释说仆人给他买了双鞋子居然用了1400文,这还了得?朋友赶忙解释说:“我这边这只也是700文。”主人哭笑不得。事实上,说话急的人很多时候都是性子急的表现。性子急的人往往会犯大错误。有一个人买了一栋房子,房子还带着花园。因为是秋天,花园里显得有些荒芜,他实在看不过眼,于是三下五除二将花园中看不过眼的花花草草收拾得干干净净。后来原来房子的主人登门拜访,特意看了一下花园,一看就有些悲伤,这人问原来的房子主人说为什么这么难过,原来房子主人回答:“我那些名贵的花草都被你给铲掉了,只剩下些杂草还保留着,我怎么能不难过?”果然,等到第二年的春天,这个花园里长满了茂密的杂草。性子急的人一定要学会汲取这个教训,一定要学会忍耐和等待,否则容易犯更大的错误。

着急说话往往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当别人向你征询意见的时候,如果你不假思索,立即就给别人意见和想法,甚至给了最具体的做法,这样你没有办法取信于他人。因为他会觉得你没有思考。着急说话显示不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即使这个人脑子确实转得特别快,也需要表现出自己有思考。如果我们着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马上又有一个不同的想法,那就没有表达的机会了。如果你两个意思都表达的话,只会让别人不信任你。就好像去买东西时,如果店员告诉你这双鞋50元,过了一会儿他改口说这双鞋60元,你会相信这个人吗?

如果一个猎人正在上坡,突然坡上出现了一匹狼,对于这个猎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答案就是平静地端起枪,然后瞄准狼扣动扳机。这对我们说话来说,也是一种启发,当我们很着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冷静,要平静心情。

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为了确保自己的头脑转得比嘴巴快,为了保证不着急说话,你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话来拖延时间,比如:我认为、我个人看法是……这样,一表明自己的谦虚态度,二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

你还可以先重复一下对方的话,以此来延长自己的思考时间,比如“你刚才的意思是……”或者“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诚意的同时,还为自己争取了思考时间。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说话绝对不是要在最短的时间表达所有的意思。说话的时间是不能这样节省的。事实上,这样根本就节省不了时间,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来进一步解释。为此,我们不要犯着急说话的毛病,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只表达一个意思,将意思表达清楚明白,再考虑别的话题。

4 话一出口,覆水难收

成大事者认为,话一说出口,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根本没有办法收回来。

从前有个孩子,脾气很不好,总喜欢朝家人朋友胡乱发脾气,说一些伤害他们的话。他自己也知道这个习惯不好,但是始终改不了。有一天,孩子的父亲把孩子叫到身边,对孩子说:“每回你想生气的时候,就往后院的篱笆上钉一个钉子。只要你这样坚持,你一定能改掉你身上的坏毛病。”孩子脾气虽坏,但很听话。每当他生气的时候,他就在篱笆上钉一个钉子,篱笆上布满了钉子。没过多久,孩子渐渐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钉子越钉越少。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告诉他:“如果一天能够不生气,就拔掉一颗钉子。”几个月后,篱笆上的钉子没有了,孩子已经完全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父亲指着那些钉眼对孩子说:“孩子,虽然钉子没有了,可是钉眼还在,这些永远都不能磨灭。”

用言语伤人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即使和别人和好如初,即使和别人关系更加紧密,但那些伤痕依然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永远不要伤害别人,伤人的话永远不要说出口。话一出口,覆水难收。

商朝末年,武王伐纣,伯夷认为武王此举不该,于是跑去向武王请命。武王没有听他的,伯夷很伤心地离开。后来武王灭了商朝,伯夷就带着自己的弟弟叔齐去了首阳山隐居,而且发誓不吃周朝的粟米。有一天,他们在首阳山挖野菜吃,遇到了一个妇人。妇人问他们为什么不吃粟米,伯夷讲了自己的原因。妇人一听,脱口而出就是一句话:“可这野菜不也是周朝的吗?”伯夷叔齐听了以后默然,放下野菜篮子,回到山中,没几天就饿死了。

妇人肯定是无心的。但是这种话说出来直接导致了伯夷叔齐的绝食而亡。妇人即使懊悔不迭,想收回所说的话都很难。

同时代还有一个故事。纣王听信谗言,挖了比干的心,但比干没有立即死掉。他行尸走肉般地走在路上,突然听到一个妇人在叫卖青菜。他问妇人:“你卖的是什么菜?”妇人回答说:“空心菜!”比干追问了一句:“菜无心可活,人无心怎么办?”妇人随口就答:“人无心当死。”

以上两个例子虽然看起来很极端,但是充分地说明了话一出口,覆水难收的道理。其实我们每天说话,每天都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难免有脑袋转不过嘴巴的时刻,难免有说错话的时候。但这种时候不应该经常有,因为你说错话很容易说到别人的伤心处,很容易伤害到别人。

为此,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一个醒,不要随意开口,不要恣意开口,不要觉得自己这样说话舒服就乱开口。很多时候,我们说话的时候感觉良好,但是事后往往后悔不迭。

比如娱人自娱的话,我们玩笑似地嘲笑别人的缺陷或者行为,觉得很好笑,但是事实上,当事人并不这样认为,甚至因为你的无心玩笑,勾起了他的伤心往事,他会当场跟你翻脸。所以最好的开玩笑方式就是开自己的玩笑,不要去开别人的玩笑。然而很多人太自信了,认为自己能够把握玩笑的火候,认为自己不会因为玩笑而得罪人,认为别人是君子,不会计较这种玩笑。事实上,即使自己火候把握得很好,别人是君子不去计较,在他心中也形成了自己很轻浮的印象,而且他容易把自己的不计较当成自己的恩德。其实你本来就是无心的,但是还给了别人一个施加恩德的机会。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很不值得?

我们要牢牢记住话一出口,覆水难收,就要督促自己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如果一个人不能自己说的话负责,那么这个人也毫无信义可言。我们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就要保证我们所说的话是真话,保证我们所说的话充满善意。不要随意拿别人开心,也不要恣意去挖苦别人,即使和别人关系再熟,可他毕竟是别人,他根本无法想象到你是怎么想的,他根本就不能站在你的角度来体谅你当时的心情。

话一出口,覆水难收,这就要求我们永远不要说伤害别人的话,哪怕是玩笑。人在气头上,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来,其实这只不过反映了我们自己的浅薄和低陋。事实上我们能伤害的人往往是关心和爱着我们的人,只有他们才会把我们的话放到心里面,也只有他们才不会跟我们斤斤计较。那么人为什么一定要伤害关心和爱着自己的人呢?这是很矛盾的事情。

话一出口,覆水难收,就要求我们不要信口开河,不要什么话都说,不要乱说大话。人要有一颗敬畏的心,敬畏自己的处境,敬畏这个社会,敬畏自然。只有保持这样一颗心,才不会口无遮拦,不会胡编乱造,也才能避免给自己招惹更多的麻烦。人不能因为虚荣而去说话,那是很虚无缥缈的事情,任何虚荣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感受,只要自己每天感受良好,那就足够了,要这种虚荣干什么?

话一出口,覆水难收,就要求我们学会给自己所说的话做个分类,哪些话是该说的,哪些话是不该说的,以后坚决不要说那些自己不该说的话。还要分出哪些话是承诺,哪些话不过是玩笑。承诺少开,玩笑最好不要开,即使开也要开自己的玩笑,而不要去开别人的。

做大事的人和懂得人生道理的人在说话上有个共通之处,这就是不妄言。不乱说话,他们很注意控制自己说话的频率和内容,从来都不会随意开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需要通过说话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比较自卑,他们需要通过说话来证明自己,需要通过承诺来说明自己的能力,需要通过玩笑来证明自己开朗,需要通过炫耀来证明自己知识渊博,这些都是可怜人!

5 承诺易做,实践很难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做承诺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要真正实践起来很难。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做承诺必须谨慎,不要随意承诺。

不能实现承诺是最忌讳的事情,一个人有了信用,自然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拥护。古代有些人为了达到强国的目的,首先会建立人们的普遍信任。商鞅是秦国由弱到强的关键人物。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之前,首先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和忠诚问题。商鞅刚开始变法的时候,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由于他还没有建立威信,担心老百姓不相信他。如果第一次没有成功,那么以后要想成功就很难了。于是商鞅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很高的木头,然后他向老百姓悬赏说如果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给他十两金子。当时,秦国国都的人都认为这只是在开玩笑,根本没有把它当真。商鞅并不着急,他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在这个时候,他果断地宣布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金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都城的人围绕在木头旁边议论纷纷,有一个人心一横,觉得即使没有封赏,把木头抬到北门也无所谓,于是他立即将木头扛起来,一直扛到了北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商鞅给了这个人五十两黄金。这件事就是著名的南门立木,它在秦国当时引起了轰动。老百姓没有想到商鞅能够说到做到,于是大家都很信服他。不久商鞅就开始公布新的法令,大家也十分遵从。商鞅有令必行,言而有信的作风是赢得信任的关键,同时也为秦国国君赢得了百姓的忠诚。

承诺是不能马虎过去的。一天早上,曾子的妻子准备去集市买些东西。她还未出门,儿子就吵吵嚷嚷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考虑到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很远,带着他还要处处照顾,很不方便。于是就让他留在家里,但是儿子不同意。她便哄儿子说:“只要你在家乖乖等着,我一买完东西就立刻回来,一回来就杀猪给你吃。”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

不久,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远远地就听到自己院子里的猪在叫。她慌忙赶到家,推门一看,发现曾子正在准备杀猪。她问曾子为什么要杀猪,曾子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吗?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对丈夫说道:“我说那话只是为了哄孩子,你怎么这么迂腐,把它当真呢?”曾子很严肃地说:“对孩子千万不能撒谎。他现在还这么小,所有学到的东西都是从父母那来的,他们也十分相信父母的做法。如果我们说谎话骗他,就等于教他今后去骗别人,这样孩子还怎么在这个社会生存啊?”妻子听后,只好不再阻拦。

不要将承诺当成一种说话的方式。周朝时,周成王和弟弟开玩笑,他拿一片桐叶对弟弟说:“我拿这个来封你。”然而说过这话后,就一直没有兑现。周公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去拜见周成王。周成王说当初不过是和弟弟胡乱开的一个玩笑。周公说天子怎么能随便开玩笑呢,既然答应分封就应该做到。于是周成王就把弟弟封到了唐。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谨慎使用承诺这种方式和别人增进关系。因为你承诺过的事情做不到,你们的关系只会恶化,而不会有所发展。即使承诺能做到,也要考虑到各种不可控制的因素,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说能做到就一定能做到的,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都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实力。最好的办法是少承诺,多做事,等事情做好了以后,再给别人一个惊喜,效果会更好,而且能够给别人留下十分稳重的形象。

既然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必须言而有信,否则就不要答应。有的人喜欢空口许诺,最后失信于人。在答应别人之前,先要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如果确实做不到,就不要轻易承诺。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掌握信任的利器,不要随便破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说话一是一、二是二,言出必行。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要经常使用“这没问题”或者“都包在我身上”,这种话当时说出来的时候豪爽,别人听起来也很舒服,但是事后执行起来很困难。倒不如说:“我试试吧!”或者“我尽力吧,但不能保证。”这样并不算对结果的完全承诺,而是对过程的一种承诺,即使没有做到,对方都不会对自己有意见。相反,倒是那些信誓旦旦的人,容易让别人产生一些想法,毕竟他是答应过的,而自己也是满心期待他能实现的。

6 夸夸其谈,误人误己

成大事者认为,浮夸的作风要不得。真正有德才的人往往对这些容易招惹是非的东西避之不及,只有那些心气高傲又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喜欢夸夸其谈,弄一些虚假的东西来装点自己。

虚浮的人往往会做表面文章,他们很喜欢用一些标志性东西来装点自己。但实际上这种人才德两缺,是应该提防的。不要上了这种人的当,也最好不要和这种人交朋友,否则自己容易受伤。

古时,庄子去见鲁哀公,哀公跟庄子说鲁国的儒士很多,满大街都在谈论儒学,但唯独缺少像庄子这样精通道术的人。庄子听了以后很不以为然。对哀公说不但从事道术的人才少,而且儒士也相当缺。哀公很疑惑,于是反问庄子难道他没有看到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着儒者的服装吗,怎么能说鲁国少儒士呢?

庄子解释说,穿儒服的人并不代表一定有真才实学。不妨做一个实验,只要大王下令凡是没有真才实学的儒士如果穿儒服就一律问斩,那么就可以知道到底鲁国有多少儒士了。

于是庄子向鲁王建议说:“您可以发布一道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对这个建议特别感兴趣,于是在全国张贴了命令。五天后,鲁国上下很难再看见穿儒服的儒士。只有一个人穿戴着儒装在宫门前求见。鲁哀公听到以后立即召见,果然是位饱学之士。这个时候,哀公才彻底相信了庄子所说的话。

那些缺少大智慧而又希望得到别人看重的人往往会在小聪明上下功夫。他们会想尽办法做一些表面文章以表明自己有大智慧。这种过于虚浮的人常常擅长侃侃而谈,将别人的一些想法,自己知道的一鳞半爪,不经过加工和思考就作为谈资以期获得别人的赞誉。

春秋战国时期的赵括是个典型的夸夸其谈的人。他熟读兵书典籍,经常和别人谈论兵法。每每都引经据典,让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都自叹不如。但是赵奢看到了儿子身上的毛病,只不过是一些兵法上的舞文弄墨,而没有真才实学。同时他也意识到儿子将来可能会有很高的虚名,容易被拜为大将。于是他反复告诫妻子,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赵括去当将领,否则会耽误赵国。后来秦国进攻,赵国派大将廉颇前往抵抗。廉颇采用拖延战术,以此来消磨秦军的士气和消耗其给养。秦军很着急,于是派人到赵国都城去散布谣言,说秦军只怕赵国任用赵括为将。赵王信以为真,正为廉颇毫无进展而十分恼怒,于是立即任命赵括取代廉颇为将。赵括的母亲求见赵王,请求其收回任命。但赵王一意孤行,还是任用了赵括。

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赵括根本就不会打仗。一当上大将,就中了秦军的圈套,赵国四十万人投降,被坑杀。自己也葬身在军中。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有虚名,这让他们更加危险。像赵王就是因为赵括名声很好,才将全国的军队交给了他。然而赵括本身对实战一窍不通,最后导致惨败,也在情理之中。

与人谈话,千万不要夸夸其谈,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谈不出内容来,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谈的内容不够大,别人就认为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人谈严肃话题,永远都应该只谈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对于其他领域,如果不知道,就不要随意开口,否则容易陷入夸夸其谈之中,给人以浅薄的印象。

有这么个故事:有一个和尚坐夜航船和一个秀才同舱,出于对读书人的尊重,和尚缩手缩脚地躺着。秀才高谈阔论了很久,和尚更是觉得浑身是汗。听完秀才谈论后,和尚想试探秀才的才学是真是假,于是他问秀才:“尧舜是几个人?”秀才回答说:“当然是一个。”和尚松了一口气,又问道:“那么澹台灭明是几个人?”秀才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两个。”和尚一听,明白了这个秀才不过是夸夸其谈,于是叹了口气说:“还是容老僧伸伸腿吧!”

夸夸其谈的人很容易被别人发现。因此一个人如果在谈论的时候,不讲自己的专业领域,被别人问几个问题,就容易陷入到混乱之中。别人也会因此而对自己不尊重。即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不要夸夸其谈,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那个领域也许有更高明的人,如果碰到了,会彻底丧失自己的尊严。

正如古时的智者所说,真正知道的人是不会乱说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永远不会知道太多,知道还有很多东西自己还不知道。真正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们接触的面窄,根本就没有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

7 克制情绪,谨慎言行

人在愤怒的时候,一定不要随意开口说话。因为人愤怒时,情绪往往是失控的,这个时候开口说话难免会伤人。

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发生了很多悲剧,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引起的。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演变成悲剧的呢?就是情绪和言语。

本来是很小的事情,简直可以忽略的事情,导致某个人有点不愉快,当时他的情绪或许很糟糕,便将这种小事情上纲上线,甚至上升到原则的高度来对待。别人对他的一点不敬,他把它当成侮辱;别人随口说出的话,他当成是挑拨离间,恶意中伤。其实这些并不是事情本身有问题,而是这个人当时的情绪出了大问题,他只不过想借这件事情来发挥。然而被他的情绪所侵犯的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双方将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展成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酿成惨剧,

确实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在古时候,这种事情也存在,现在看来他们特别滑稽可笑,特别不值得。

宋国都城住着两个武士,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这两个武士都自恃武功高强,是血性男儿,谁也不服谁。有一天他们在城中遇见了,于是相约去喝酒。不巧的是当时酒店没有肉,有个武士就说去买点肉来,另一个武士随便嘲弄一句说:“你我都有肉,何必再买肉?”提议买肉的武士一听就来气,于是说:“正好,那要不这样,你割你的肉,我割我的肉,大家凑一凑。”于是两个武士都拔出了刀,割自己大腿上的肉,还生怕割得比对方少,让对方耻笑。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两个武士都因失血过多而死。

真不知道这两个武士在争什么?两个人的言语和情绪发生了冲突,最后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这是真的勇敢吗?

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悲观情绪,不要通过话语将这种情绪蔓延开来,也不要朝别人随便发脾气,因为我们的悲观和失望,只不过是一时的情绪。人无千日好,难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人在悲观失望的时候,往往容不得别人的玩笑,对别人善意的玩笑,或者纯粹是想逗自己开心的玩笑,会十分反感,甚至会反唇相讥,其实你是完全误会了别人的好心了。

人在得意的时候,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得意并不是别人的得意。你将你的喜悦表现得过于夸张,很容易被别人所不理解。就好像自己在某本杂志上刊登了豆腐块大的文章,自己感觉很好,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得意很容易被别人认为是骄傲和浅薄。越是在自己得意的时候,越要学会谦虚,有成就,就当没有任何成就一样。真正有成就的人,他们不论是行为,还是言语都是比较谦虚的。

人在情绪波动的时候,更要注意谨言慎行。人无完人,难免会发生情绪波动,比如受到批评或者指责。在这个时候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能不开口尽量不要开口。有个人在公司里对人很和善,人缘很好;而另外一个人则刚好相反,人际关系相当糟糕。于是这个人到和善的人家里去请教他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到他家楼下,只看到那个和善的人站在天台上朝着飞过去的飞机大声吵嚷。来请教的人很是奇怪,于是问他:“你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和善的人笑着说:“谁没有烦心的事情,难免会发脾气的。”“那你在公司为什么不发脾气呢?”和善的人更是笑了:“在公司发脾气,你情绪波动太大,难免会伤害到人。因此我每回都在没有人的地方发脾气,脾气发过了,什么都没有了。”正如人身上的静电一样,人的情绪的累积也会形成静电,这种静电如果不及时消除,迟早会危及到自己。但是消除的方法我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朝着别人发火来消除静电,而应该自我消除。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要做情绪的奴隶。很多时候,我们都因为自己的情绪波动而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这些事情也许成为了我们人生的转折。虽然我们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波动对于自己来说是致命的,但是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做怎样的选择。火一上来,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往往得罪或者伤害了很多人。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情绪来的时候一定不要说话,一定不要主动去做一些自认为可以解气的事情。人情绪一上来,就很少有理性,很少有客观的分析。这个时候如果对对方有意见,有情绪,无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自己都会认为是一种挖苦,自然也容易上纲上线。不妨当时你控制一下自己的嘴巴和行动,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相信过不了多久,你会叹服于自己的忍耐力。显然,忍耐力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

8 背后说人,自降水准

成大事者的哲学虽然不是君子之学,但是也不是小人之学,成大事者的哲学是生存的哲学,是生活的哲学。成大事者从来不主张背后说人,那是自降水准的表现。

虽然这里所说的背后说人是指说人坏话,但是即使是说人好话,也不适宜在背后说,而应该光明磊落地对别人说出来,这样别人感觉高兴,感受到你的真诚,你自己也会感觉很好。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看得起自己,不要自轻自贱,不要自降水准。不要想着自己说的就是真理,别人一定会认同。事实上,背后说人的人说的从来都是偏见,如果是真理从来都用不着背后去说。

背后说人是一个人世俗的表现。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光明磊落,从来不在背后议论任何人,但是慢慢地适应了生活的琐碎,逐渐变得啰啰嗦嗦,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总是有理不完的是非。人生哪有那么多时间用在这些是非之中?

在成大事者看来,背后说人是道德品行低下的表现,是被人看不起的行为。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让别人看得起自己,就要改掉背后说人的毛病。这种毛病粘在一个人的身上,就让他永远摆脱不了低劣的嫌疑。

当然,我们不仅不要背后说人,即使对别人的背后说法,最好也不要去听,因为你容易卷入这样的是非之中。你并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你还是出于礼貌去倾听他的话,这个时候你要想想自己究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自己的头脑中究竟需不需要塞入这些并非事实的东西。即使你赞同那些话,那些话听来也会影响你对别人的判断,影响你和别人之间的交往,很多时候话都是被放大了许多倍。说话的人唯恐说出来的话不吸引人,不夸张,不能让你记忆犹新,于是他们往往添油加醋、添枝加叶,对里面进行了很大的发挥,这个时候如果你听进了他的话,你甚至认为世界上怎么有那种人存在,你自己心中的正确判断就会被掩盖掉。相反,你就会用一种情绪来代替思考,事实并非你情绪所表现的那样。

背后说人是没有气度的表现。真正大成功的人往往是有大气度的,背后说人的人也很少有大成功,原因不仅在于他们将大把的时间用在琐碎的事情上,还在于他们居然对这些琐碎的事情感兴趣,正说明了他们的思维空间狭窄和人生的无聊。

人不能因为无所事事而到处背后说人,你要知道没有事情可以做的时候,那是上天留给你思考和学习的时间。现在的人有些时候显得过于无聊和郁闷,所找到的话题也不过是别人的短处,于是成了背后说人的开始。

我们要想想,真正伟大的、有成就的人,是那些背后经常说人的人吗?绝对不是。既然如此,我们追求成就,追究价值,追求我们的人格完美,还能做背后说人的人吗?肯定不能。

当我们想要去背后说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究竟要说别人什么方面?人品肯定是一定要提及的事情,背后说人的人往往会把所有问题归结为人品有问题。但是人品真的能说吗?一个人人品如何,我们有资格评论吗?我们背后去说他,难道我们的人品就高尚到什么地方去了吗?既然自己的人品都没有保障,为什么还谈别人的人品?还不抓紧时间去反省和自责?

背后说人的人还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倾诉对象。很多人话是说出去了,麻烦从此就找上了门。因为你不能保证你说话的对象不给你传播出去。你说话的对象如果认同你的话,他自然会跟张三、李四、王五都说,而且还会加上一句:“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他也是这么说的。”如果说话对象不认同你的话,问题就更大了,他很可能会跟你说的人说起,这样你就无端地树了一个敌人,只图一时的口快,而招惹了很大的麻烦。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不一定要当正人君子,但在很多方面一定要做到光明磊落,你的光明磊落不是给别人当道德标榜,而是保全自己的一种方式。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如果你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过,什么坏话都没有说过,那别人质问起来,你根本就用不着担任何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光明磊落是人的一种保全方式,这种保全方式决定了你在这个社会中有多安全。

成大事者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仗着自己的聪明,或者对别人的信任,而向别人恣意谈论第三人的是非,这种谈论很危险,不但容易让你陷入被怀疑被瞧不起的境地,而且还会破坏你和这个听众的关系,原因是你们谁也保证不了今天的话不泄露出去,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古时的智者不会去谈论别人的是非,一来这些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二来这是谈不出结果的事情,三来这种是非谈论显得他们品味大失。

9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成大事者认为是非对错不过是人们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是非对错很大程度上是人的偏见,每个人都抱着自己的偏见不放,于是产生了是非对错。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防来说是非的人。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对于是非人,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远离。即使无法远离,也要学会有意疏远。这样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才不会被搅动,被世风吹得东倒西歪。人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必须有自己坚守和相信的东西。要学会去相信别人,甚至要学会永远不要怀疑。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有原则和立场的人,才不会受到别人的挑拨离间。

古时的将领外出打仗,往往在即将打败敌人的时候,功亏一篑。并非将领不知道该如何打仗,力量不济,而是国君听信谗言,在最关键时刻除掉了他们的兵权。

燕国在战国七雄中一直是个小国,但是它确实一度强大,以至于它的军队攻打到了齐国,而燕军的统帅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乐毅。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和即墨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这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战死。

即墨城中没有守将,几乎要乱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即墨城里有一个齐王远房亲戚,他叫田单,带过兵,打过仗,于是大家就公推他做将军,带领大家守城。

田单跟兵士们同甘共苦,还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属都编在队伍里,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士兵的士气旺盛起来了。

乐毅把莒城和即墨围困了整整三年,都没有攻下来。燕国有人十分嫉妒乐毅,于是在燕昭王面前说:“乐毅能在半年之内打下七十多座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下这两座城呢?并不是因为他没有那个能耐,而是他想收服齐国人的心,等齐国人都归顺了他,他就自立为齐王。”

燕昭王十分信任乐毅。他说:“乐毅的功劳太大了,就算他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完全应该的。”于是燕昭王打发使者到临淄去见乐毅,封乐毅为齐王。

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这样一来,乐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过了两年,燕昭王死,太子即位,他就是燕惠王。田单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流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上齐王了。为了讨燕昭王的好,才没接受称号。如今新王即位,乐毅就要在齐国做王了。其实燕国只要另派一个大将来,就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毕竟齐国只剩下这两座城了。

燕惠王在即位之前,就和乐毅有些疙瘩,听了这个谣言,就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乐毅。乐毅害怕回国受到迫害,于是就跑到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但燕军的将士都很不服气。很快骑劫就上了田单的当,一会挖了即墨城里百姓的祖坟,一会又削去俘虏的鼻子,使得即墨城里的兵民更加众志成城。同时田单还诱骗骑劫说会来投降,结果骑劫信以为真。后来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田单使出了火牛阵,燕军大败,所攻占的70多座城池全部被田单收复了。

燕昭王和燕惠王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有自己的立场,绝对不听信谗言;一个毫无立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左右摇摆。这也是圣君和昏君的重大区别之一。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在是非面前,我们不但要学会抵制,还要学会培养自己的立场。我们一个最基本的立场就是不要恣意去怀疑别人,不要恣意去猜忌别人。只要一种下怀疑的种子,这个种子就由不得你控制,就会生根发芽,它会疯长。

从前有一个人,他在自家的地窖中储存种子的时候,将一把斧头忘了从地窖中带出来。几天后,他要用斧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家的斧头已经丢失。他四处找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开始怀疑是别人偷去了,而有最大嫌疑的就是他的邻居。于是,他仔细地观察他的邻居,觉得是他偷了斧头。看他那走路的样子,很像是偷了斧头的,不仅如此,连他的神态、动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说话时的声调,都像是偷了斧头一样。总之,越看越像,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偷了斧头!又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跑去地窖储存物品。当他打开地窖门时,突然发现那把斧头正躺在地上。到了第二天,这个人再去看邻居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了。

成大事者认为,人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弱点,当你开始怀疑一个人的时候,你的怀疑如果不能顿时消除,就一定会扩散开来,最后自己成为是非者愚弄的对象。

10 对事不对人,批评不批判

成大事者认为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批评不评判。事就是事,人就是人,人和事一定要分开,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不随意上纲上线,才能够做到公允,也不会因此而让人结怨。

当别人事情做错了,你指责别人的事情做得不对的地方,千万不要上升到做人的高度。在职场中说话,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

在职场中,要学会将做人和做事分开。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原则,不要将做人和做事混为一谈。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做人做事一定要学会分开。我们从领导和员工两个角度来谈如何将做人做事分开。

首先是领导方面。现实中,最容易犯人和事不分毛病的往往是领导。

属下的工作出了错,领导往往不会针对事情本身进行批评,而是一个劲地说这个属下真是猪脑袋,以此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其实属下做错了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做事方法有问题,而不是属下人品或者能力有问题。这个时候即使要批评也应该针对做事方法,而不应该侮辱属下的人格。况且属下做错了事情,心中已经是很惶恐了,在这个时候还对属下毫不客气的批评,属下心中的惶恐自然会加深,以后做事会异常紧张,那样错误会更多。

不仅批评员工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表扬员工也应该以具体的事情为依据,而不要随便上升到做人的高度。比如员工做的事情很不错,你可以表扬他这件事情做得漂亮,但是你最好不要说他的办事能力很强,因为一件事情的好坏不能说明一个员工的办事能力的强弱,而只能说明这个员工在这件事情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如果领导说这个员工办事能力很强,潜台词就是别人的办事能力不行,自然其他员工会有些不服气,往往会忿忿不平地说,他曾经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犯了很多错。这样的话,自己不但会被怀疑看人不准,而且自己表扬的员工也容易被同事给孤立起来。“不是说你的办事能力很强吗?那你自己去办好了。”同时领导也不要随意把对员工的表扬上升到人格的高度,不要因为某一件事情的好坏而公开说这个员工是个能人,因为你这样评价,别人自然会认为自己比他差一些。这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对事不对人,批评不批判,要求领导不要以人品来判断能力。在企业中最忌讳以个人的喜好来安排工作。很多人的能力很强,但是由于他的人品有一些瑕疵,所以领导不愿意用他,这对企业来说并不是明察秋毫。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中有韩信和陈平。刘邦很不喜欢这两个人,他认为韩信居然从别人的**钻过去,受那种屈辱,一点骨气都没有。而陈平生活作风有问题,他很不喜欢。但是韩信当时如果不从那个人的**钻过去,他所做的就是杀了那个侮辱他的人,或者被那个侮辱他的人杀。如果他杀了那个人,自己就成为了杀人犯,根本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大将韩信;如果当时被那个人所杀,自然这世界上也就没有了韩信。因此韩信当年的选择毫无疑问是明智的,他并不是迂腐的人,他看得比较长远。至于陈平的生活作风,当时和项羽的争霸战争又不是谁的生活作风好,谁就能成为胜利者。生活作风和当时的战争形势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反当时他正处在用人的阶段,确实需要陈平这样的人才。因此作为领导,不能随便以员工的人品作为衡量其能力的标准,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而要学会以员工的能力作为根本的标准来用人唯才。

其次是员工方面,也必须做到对事不对人。

员工不要随便非议领导。不要将领导的作风问题作为领导能力的衡量标准。任何领导都有自己的领导风格,都有自己的个人生活,这些和员工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员工在背后非议领导,十有八九会被领导知道。这种话传到领导耳朵里,绝对对自己是个致命伤。自己可以是君子,不去领导那里打小报告,但是你能保证你周围的人都是君子吗?你知道他们心中是如何想的吗?况且自己是君子,就不应该随便去非议别人。

其实从根本上讲,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教导别人做人的权利,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观念,教导别人如何做的人往往自己做人就很不成功。如果自己做人成功,也就不会在做人开口?天地滋生万物,日月星辰都按照规律运行,但天地有开口吗?没有。其实做人比较成功的人也是不会随意开口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别人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他们做人确实不应该横加指责,但是在做事上,完全不同。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道路和方法都能够达到最后的目标,但是最近的道路毕竟只有一条。对于领导来说,要学会指导员工找到最近的一条路;对于员工来说,要接受领导在做事方法上的指导。

员工不要将对领导工作上的不满而上纲上线到做人上来。比如不受领导重用,就认为领导有眼无珠;受到领导批评,就认为领导是非不明。对领导一产生厌恶,领导说的每一句话都认为是讽刺和挖苦,一个很小的举动就认为领导在暗示什么。这样的员工已经完全将做事上升到了做人的高度,而且自己为人过于敏感。事实上,很多时候都是员工想得太多,想错了领导的心思。领导是人,总有情绪发作的时候,领导不会始终心平气和。有些领导说话往往过于严厉或者刻薄,这个时候,员工应该趋利避害,尽量不往坏的方面去想。如果领导真的有侮辱的意思,他无非是想伤害到你,你根本就不认为是侮辱,不受他的那种伤害,侮辱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成大事者认为,不仅在职场中,而且在我们平时的交往中,一定要学会对事不对人,批评不批判,把人和事严格地区分开来。这样说话才不会让人感受到屈辱,才会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

11 挑拨离间,易招灾祸

成大事者认为,挑拨离间的人容易招致灾祸。不仅因为挑拨离间的人往往有颗狭隘的心,也因为他们的挑拨离间容易招到别人的怨恨。

这种怨恨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灾祸。

在说话的时候,人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气和说话的内容。口气不能像挑拨的口气,无能有意装作无心出口。而说话的内容更要谨慎选择,即使自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也要学会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万万不能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多话当你说出来之后,才会发现那些话特别的刺耳,甚至有可能让听者勃然大怒,去找其他人算账,在这个时候,你是去煽风点火呢,还是任其发展?这些都是让人不齿的行为。

事实上,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你话说出口,它如何传播就已经不在你控制的范围之内。试想一下,如果挑拨别人的关系,被当事人知道的话,在他心目中会认为你是什么人?显然是小人,是进谗言的人。有了这种判断,那么他觉得无论他对你做什么,都是正义的,因此他也不会吝惜使用各种手段来对付你,你无形中就树立了一个敌人。

鸿门宴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刘邦有个属下叫曹无伤,这个人想挑拨项羽和刘邦的关系。于是他对项羽说,刘邦有称帝的迹象,以前刘邦爱财贪色,但是自从进了关中以后,他就完全变了一个人。项羽听了曹无伤的话于是摆出了鸿门宴,请刘邦来赴宴,要在宴会上结果了刘邦的性命。刘邦得到邀请后,知道有人在挑拨离间。不去解释的话,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带了大批礼物去见项羽。项羽一看礼物,觉得刘邦还是很恭敬,不像是要谋反。刘邦看项羽语气有所缓和,于是对项羽说不知道是谁在挑拨将军和我的关系。项羽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说是曹无伤。

刘邦从鸿门宴脱险回来后,找了个理由就把曹无伤给杀了。

事实上,没有任何人喜欢挑拨离间的人,都将他当作小人。然而在我们每天的说话中,可能经常做着挑拨离间的事情。或许出于嫉妒,或许出于愤怒,或许出于其他种种不可告人的想法,或许仅仅出于无心。在这个时候,我们一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智慧。不挑拨离间,不仅是修养,也是智慧。挑拨离间不仅是败德行为,而且也是十分愚蠢的。另外我们要注意改变我们说话的语气和句式。谨慎使用这样的句式“有些话我本不想说的,但是……”,这种句式在挑拨别人关系的时候经常使用。

在与人谈话的过程中,不要总是成为秘密的宣扬者,不要总是跟别人说“有件事,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或者“我原来也以为他不是那样,但是……”。这种话的影响很坏,很容易让人相信,也难免成为了挑拨离间的用语。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千万不要挑拨离间别人的亲朋好友关系。即使他们有矛盾,也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有机可乘。对于亲朋好友,即使再大的矛盾,也难免有“历经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一天。试想,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自然将矛头全部指向自己。

光明磊落、正大坦**的人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鬼鬼祟祟、挑拨离间的人只会让人唾弃,被人看不起。成大事者认为,人说话做事,心中都应该有个尺度,这个尺度是道德底线,显然挑拨离间是在道德底线之下的。

12 与人争论,是非漩涡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争论容易产生是非漩涡。从某种意义上讲,争论永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永远不会把人说服。

公交车上两个人争论起来,他们会反复强调自己这一方面有理,自己那样做是应该的。但是事实上,人们根本就看不到另外一方被这方的理由说服,只有嗓门越来越大的争吵,甚至发展到动手动脚的地步。

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争论的双方早有立场和观点,他们所有的证据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无法证明立场和观点的证据他们有意忽略。到最后的结果是,双方都在比较谁说话的声音大和争取更多的人同情。事实上,谁会同情他们?

这种争论是无谓的,是毫无意义的。这种争论只会浪费人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将人们转入到是非之中。这样的争论,到最后难免会上升到做人的高度,上纲上线,最后都变成了胡搅蛮缠。

有的人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自己就是正确的,所以他们经常要和别人辩解,要让别人也承认自己正确。事实上,很多时候,自己的真理,对于别人来说,不是真理。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一则寓言。

有一个盲人,对他来说,最大的不幸是眼睛看不见了;对全村人来说,最大的不幸是他居然成了一个大哲学家。整个村子都被他搅乱了,因为他逻辑地证明了世界上并没有光这东西。

他说:“我有手,我能触摸和感觉,所以给我显示一下光在哪里。如果东西存在,它就一定能被触摸到;如果东西存在,它就一定能被感觉到;如果东西存在,你敲打它时,我就一定能听见声音。”村民们被他搅得很心烦,因为他们不能收集到任何证据。

他说:“我有4个感官。你把光带到我面前,我能通过我的4个感官看见它是不是在这里。”村民说:“因为你是瞎子,你没有眼睛,所以你不能看见。”

他大笑说道:“这些都是你们的梦呓。眼睛是什么?你怎么能证明你有眼睛而我却没有?请你们告诉我你们的光,它是什么东西,请解释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