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须追求个人的独立而不盲从于权威,才有可能获得进步。
犹太人之所以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民族,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特殊生存传统。即在古代,中国、埃及、希腊和罗马等封建集权制的国家,都是非常注重强而有力的王权。但犹太人却认为,国王并非是高高在上的强权者,而是负有保护其统治下的“人民权利”使命的人。在犹太人的观念中,王权始终是有所限制的,所以犹太人并不喜欢、也不愿意把他们的领袖视为偶像,连犹太人最伟大的领导者之一——摩西也不例外。
《犹太法典》中有许多鼓励人们反抗的话语,其基本观念在于:人必须脱离常轨,才能促进进步。换句话说,人不可以盲从权威而要保持个人的独立。在犹太人心中,摩西有崇高的地位,但是犹太人却不视他为偶像。
要做到不盲从权威,首先就不可造成绝对的权威。
事实上,犹太人在人类文化史能取得如此卓著的成就,就因为他们从不迷信权威。以天文学为例,伽利略、喀布拉等人都曾向他们那一个时代的天文学挑战,爱因斯坦也就是因为不迷信权威,才推动着人类历史一步一步地前进。
在犹太人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能说明犹太人是不迷信和盲从权威的。
一次,拉比以利扎·本·西蒙从老师家里出来,悠闲地骑着毛驴,感到很快活,因为他刚刚学习了不少《律法书》,心中充满了骄傲。突然,一个长得非常丑的人对他打招呼:“祝你平安,先生。”
他没有回敬那个人而是说:“你可真丑陋啊!你周围的人都和你一样难看吗?”
那人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是你可以去跟我的造物主说:‘你造出来的东西多么丑陋啊。’”
拉比以利扎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他对这个人鞠躬,说:“我向您道歉,请原谅。”
但是,那个人说:“我不能原谅你,除非你去我的造物主那里说‘你造出来的东西多么丑陋啊。’”
于是拉比以利扎跟在那人身后来到自己的镇子上。当镇上的人看到他们的拉比,都来致意,说:“祝你平安,师尊。”
“你们这是在跟谁致意?”那个人问道。
“跟在你身后的那个人。”人们回答说。
“如果那人被你们奉为师尊,”他大声说,“那么以色列再没有和他一样的人!”
人们很奇怪都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讲了刚刚发生的事情。
“可是你应该原谅他啊,”他们催促着,“因为他是一个很博学的律法师而且也向你道了歉。”
“为了你们,我会原谅他。”那人最后说,“但是他以后再也不许做这样的事了。”
这个非常丑的人之所以不愿原谅拉比以利扎,是因为他并不盲从权威。当他认为拉比犯错时,并不因为拉比是一个很博学的律法师,他就不敢坚持自己的正义。
在犹太人的语言中,“希伯来”的原意是“站在对岸”,亦即站在隔一条河的地方,或是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每一个人都要去找这么一个地方站着,才能立足于社会上。犹太人就是这样独立地站立着,才不至于盲从。
虽然犹太人不盲从权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犹太人认为,并不需要随时向权威挑战,只有在认为权威不对的情况,有自己的主张时才挑战权威。否则,一个人成在想着挑战权威,就不能过得很安乐。但是,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才不至于故步自封。如果一旦陷入盲从的境地,就不能算一个自由人了。
因此,犹太人不盲从权威,非常强调自己首先独立。
犹太人认为,每个人都要珍视自己,并且真正地尊重自己。一个人非常地珍视自己时,便能产生个性,然后才能透过个性,发挥专长以贡献社会。因此,对犹太人来说:培育个性是每个人的义务。个人的独立是个人的生存之道,整个民族的独立是这个民族的生命不息之泉。这就是犹太人对于权威不盲从的智慧之处。
世界上没有神,即使是神也没有绝对的权威。因此,只要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不要盲从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