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兰(1 / 1)

韩雅兰

这里的物质生活比较外边苦些,但精神方面则比外面快乐的多。什么话都可讲,很自由很坦白。

作者简介

韩雅兰(1905—1943),陕西蒲城县人。20世纪20年代在陕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上学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入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1936年底赴延安参加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学习。全面抗战爆发后,奉党的指示返回西安从事地下工作,参加陕西妇女抗日救亡运动。后患病,于1943年6月病逝,终年38岁。

书信内容(节选)

亲爱的父亲、母亲:

大人爱儿也必知儿之性,对任何事,决不会轻举妄动,儿都经过长期的考虑过。这次到三原晓得了此地招生的事,儿曾经仔细地考虑过后才决定走的。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回西安面商于大人。想大人看现在全国人民抗日的热情,也许会不再生儿之气。总之,儿不是不懂事的,盲目的瞎跟人跑的,跟人说的,儿现在所走的爱国的路,想必能得社会人士的谅解的。恳祈大人恕儿不告之罪,而仍以从前的爱儿之心来爱儿,则儿幸甚。

这里的物质生活比较外边苦些,但精神方面则比外面快乐的多。什么话都可讲,很自由很坦白。凡是到这里来参观的没有不对这里发生好感的。前天来了两位大学教授,同时也是申报周刊编辑,他们参观的结果,印象非常的好,今天已经走了。最近外边到此地来的参观的非常多,时常有人来。

这里学校对于学习方面,教员讲得很好,同时很注重研究性质,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得的益处很多。儿觉得在这里的几月学习比外边学校几年的学习还要得的益处多。由西安来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赵师长的女和子①都在这里,好些熟人,所以请大人放心。不要以为儿作的不对。这样多的人都和儿所作的一样,

此地女生已有三四十人。敬祝健安。

漂泊的女儿敬禀②

4.18

注释:

①赵师长指杨虎城部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师长赵寿山。抗战期间,原杨虎城部被改编为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赵寿山任三十八军军长。其女指赵铭锦,当时她在抗大第二期第四大队女生区队学习。其子指赵元介,抗大毕业,长期从事戏曲教育工作。

②因为韩雅兰在延安,信要寄往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安,所以没有署名。韩雅兰从1930年离家到上海,在外多年,后由于丈夫纳妾,她有家不能回,所以在这里写信就署了个“漂泊的女儿”。

点评

这是韩雅兰于1937年4月18日写给父母的信。

1936年底,韩雅兰赴延安参加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学习。抗大第二期是1937年1月开学到8月结束。韩雅兰是抗大第二期第四大队女生区队的学员。

韩雅兰走之前没有将此事告诉父母,到延安后几次写信回家说明,但都没有收到回信。她怕父母生气,所以写了这封信,叙述了自己去延安的缘由并介绍了延安抗大的情况以便让父母放心、谅解。

在韩雅兰去世后,她的父母把韩雅兰的遗物交给其女儿保管,这封信也在其中。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集民间家书,韩雅兰的女儿把这封家书捐献给了人民大学博物馆。

(本章完)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