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永恒的长征精神(1 / 1)

长征的故事 王冉 7589 字 1个月前

第六章

永恒的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开始了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伟大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25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2、6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2、6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

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极其伟大。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长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渡湘江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翻雪山等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长征的胜利,向全世界庄严宣告,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下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长征的胜利,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红军主力顺利转移至抗日前线,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的胜利,保存并锻炼了革命力量,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经历了长期的考验。新中国成立后,久经沙场的将领们成为了治党、治军、治国的骨干力量,是党内最宝贵的财富。长征的胜利,经过了胜利与失败的考验,改变了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长征的胜利,以其无数英雄伟绩征服了全中国,推动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车轮;长征的胜利,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地位的转变,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彻底步入正轨,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长征,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吃苦耐劳、视死如归的精神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更赋予其全新的内容,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征,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同时也令全世界为之震撼。长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战略转移的奇迹,最终形成不朽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观念。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革命风范的结晶,是中国工农红军所具有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升华。胡锦涛曾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道:

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过胜利和失败的长期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从遵义会议开始,又经过10年努力,到党的七大,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党的领导更加成熟,党的力量成倍壮大,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核心力量。

红军长征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令人无法想象;红军长征,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罕见;红军长征,最终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然而,红军指战员为何能承受起如此艰苦的考验?为何能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是凭借什么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伟大业绩的呢?正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正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正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这些信念、气概、品德和思想,始终作为红军全体指战员的精神支柱,帮助他们挺过了难关,打败了敌人,创造了奇迹。

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经历了三次伟大转折:第一次伟大转折是大革命失败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第二次伟大转折是遵义会议的成功和红军长征的胜利;第三次伟大转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确立。中国共产党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坚定的信念和旺盛的斗志不断前进,正是长征精神形成、辉煌和延续的过程。

同时,长征精神也是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特殊的历史时期下,长征精神形成于极度艰苦的环境之中,革命英雄主义铸就了长征精神辉煌的一面。长征的历史表明: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有具备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克服任何困难,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70多年来,长征的英雄事迹一直被世界各国所称赞;长征精神所具有的号召力、影响力以及非凡的吸引力,令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直至今日,长征精神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曾谦虚地表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简短的一句话,却意味深长:红军花费两年时间,转战全国11个省,行程两万五千里,以胜利告终。如今,新的长征已经启程,我们应该继续和发扬长征精神,时刻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于1936年6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与中国红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著作《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书中说:“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斯诺通过文字和图片,向全世界介绍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展现了中国红军的英勇形象,宣传了红军长征的精神。

70多年后,“长征精神”始终像一颗红星,照耀着中国,乃至全世界。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中央电视台曾主办一项名为《我的长征》的活动:

《我的长征》将以每个普通的“我”重走长征路为主线,由“我”亲自采访长征人,亲眼发现长征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豪迈。整体构思以重温长征为线索,关注长征沿途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展现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和民生及社会发展状况,通过该活动进一步促进红色革命区的经济与旅游的发展。

《我的长征》回顾历史的同时,关注现状,展望未来,积极响应中央的相关精神,更好地传承、传播红色文化。通过社会各行业公众领军人物与普通民众的组合参与重走长征路,全社会共同重温这段历史的同时,共同关注人类最自然和本色的奋进精神,并通过活动中相互交流和沟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走长征路,以最真实的方式回顾历史,去感受到革命前辈的艰苦卓绝,更能深刻体会长征精神的精髓。

同样具有红色情结的,还有北京工作的两位外国学者——李爱德和马普安。一次难忘的旅游经历让两人突发奇想,决定“重走长征路”。

2002年10月16日,李爱德和马普安从江西省于都县出发,历时384天,完成了“长征”。行程结束以后,他们把亲身经历加以整理,出版了名为《两个人的长征》一书和红色之旅画册。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两句话简单通俗,却折射出深刻的道理。当代的青少年们,是否会扪心自问:相比长征,我们还有什么吃不了的苦,受不了的累?

今天,我们回顾长征、重温长征的历史和故事,既为了纪念长征,也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地开创未来,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取得长足发展;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更长,困难更多,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好新的长征路,才能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取得新长征的胜利!

不朽的精神家园——长征遗址巡礼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日益缩小,中央红军被迫进行大规模战略转移。1934年10月7日起,中央红军1、3、5、8、9军团和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从反围剿战场或驻地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和瑞金陆续转移到于都地域的段屋、车溪、罗坳和县城集结休整,补充兵员、武器弹药、粮食物资,进行动员和军政训练。

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红1、3、5、8、9军团共8.6万人,分别从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中埠和会昌珠兰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从此踏上漫漫征途。

为了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丰功伟业,1996年在此兴建了占地16亩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纪念碑高为10.18米,表示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于10月18日在此渡河。双帆造型的碑体,代表了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

在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的东侧,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其始建于1986年,并于2004年新建搬迁至此。纪念馆占地面积5.75亩,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展厅面积900平方米。纪念馆以长征前夕中央红军在于都主要活动以及中央红军长征历程为主线,陈列采用文字、图表、照片、沙盘、油画、实物、模型及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真实地展现了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集结于都,开始长征的情景,同时再现了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

纪念馆共分四部分,展现了中央红军从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告别苏区和最终长征取得胜利的情况:

第一部分: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向赣南闽西进军,实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创立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同年4月在于都建立了赣南第一个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于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第二部分:1933年,蒋介石亲自指挥50万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命令红军实行阵地战、堡垒战,导致反“围剿”作战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腹地,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于都开进。10月16 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8.6万中央红军从于都渡河,开始长征。

第三部分:中央红军告别苏区,突破四道封锁线后,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新的中央领导指挥下,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和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错误,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打开了革命战争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第四部分:长征胜利是无数红军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凝聚的长征精神,在亿万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长征时期,党在政治上不断成熟,红军在质量上不断提高,锻造和产生了一批杰出的领袖人物,长征胜利,保存了大批经过千锤百炼的革命干部和骨干,为以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组织基础。红军长征以其传奇的色彩闻名于世界。

展馆内除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大量的珍贵图片外,还保存有当时红军留下的物品:由杉木制成的门板,高174厘米、宽72厘米、厚5厘米,此门板是1934年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时,在于都河

西门渡口搭浮桥用过的,就是农村中普通的单页门。另外,还有一口铜质行军锅,圆形,口径82厘米、底径55厘米、高40厘米。口沿有一对铜系并有铜环。

通过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的展品展示,人们能够近距离地了解中央红军在长征前期和离开苏区的真实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对从此处踏上长征之路的老一辈革命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碑园

1934年11月27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2、4师各一部渡过湘江,迅速控制全州脚山铺至界首间30公里的湘江两岸渡口,并与红3军团在左右两翼掩护中央纵队渡江。11月28日,国民党军分别由全州、恭城向红军猛扑。中央红军则在新圩、古岭头、界首、脚山铺等地与之展开激战,阻止敌军的轮番攻击。红军勇士用血肉之躯在狭窄的地域中堵住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围攻,至12月1日中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各军团大部渡过湘江。

湘江一战,中央红军付出了空前惨痛的代价,由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担任后卫的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隔断在湘江东岸,全军尽没。红8军团第21师完全损失,第23师严重减员,整个军团不足2000人,被迫撤销建制。时任红3军团第4师政委的黄克诚回忆:“自开始长征以来,中央红军……以通过广西境内时的损失为最大,伤亡不下两万人。而界首一战,则是在广西境内作战中损失最重大的一次……”

可以说,没有红军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以及爬雪山、过草地这些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为纪念红军血战湘江这一壮丽的史诗,广西兴安县于1996年1月建成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位于山顶的主碑由三支步枪组合造型的碑体,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主碑中心圆拱形建筑之下,3个角分别塑有青年红军、女红军、老游击队员雕像。碑园中大型群雕极为引人注目,由4个不同年龄的男女头像组成,象征着红军将士的英雄群体。头像间有“红军、送别、长征、渡江、永生”五组浮雕,生动地再现了突破湘江战役中英勇壮烈的情景。整个纪念碑园中,小型园林与大型雕塑合理配置,布局新颖、独特,其中群雕在规模上为全国烈士雕塑之最,气势恢宏,撼人心魄。

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转折意义的一次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会址坐落在遵义老城区子尹路96号,曾经是黔军第二十五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居所。这座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二层洋楼,以灰色砖瓦为主体颜色,边缘由白色勾勒,显得棱角分明。

整个楼体由主楼和跨院组成。主楼融合了中西式建筑风格,砖木混合而成,总面积为528平方米。其屋顶覆盖青灰色的瓦片,呈歇山式,中间设有一个“老虎窗”。主楼四周有回廊围绕,由木质栅栏围挡。于回廊间可眺望远山,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等尽收眼底。东西两边各有转角楼梯。主楼一层共有八间房屋,十个拱形支柱,整齐而庄严。支柱与建筑门窗的颜色一致,均为深棕色,搭配彩色玻璃。中间位置有一座小牌楼,牌楼上挂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金字牌匾——遵义会议会址。

当年,遵义会议在主楼二层召开。顺着楼梯来到二层的会议室,长方形格局,面积为36平方米,屋内顶端挂着一盏荷叶造型的欧式吊灯,东侧墙壁有两个壁柜、一只挂钟和一面穿衣镜,西侧由一排整齐的玻璃窗组成。会议室正中摆放着“遵义会议”所使用的长桌,周围摆放着一圈藤椅。桌子下方还留有一个会议时取暖用的火盆。会议室的一切布置均按照遵义会议期间的陈列恢复原样,让广大游客能够置身于最真实的场景之中,体会遵义会议的重要时刻。

会议室的正下方,是面积为56平方米的军委总司令办公室,中间由折叠木门分隔成两个长方形房间。屋内正中摆放着两张黑色方桌,桌面上摆有中国分省地图册、《陈中日记》、订书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信笺,以及报纸制成的信封等。东侧的窗户下,放着两个陈旧的铁皮公文箱。西侧的窗户下,摆放着两个三屉桌,上面放着老式电话机。北面的墙壁上挂着巨幅军用地图,上面还保留着红、蓝两色三角形旗帜,呈现出遵义会议期间敌我阵地的发展态势。

主楼西侧第一间,是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居室。老式的木质床架,上面铺着白色粗布单,灰色的棉被整齐地摆放在床的一侧。紧挨着床的是一张办公桌,上面放着马灯、军委会信笺、信封和瓷质笔筒等。桌子的旁边有一个铁制公文箱,靠墙摆放。墙壁上挂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周恩来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周恩来面容清瘦,留着“关公长髯”,乌黑的眼眸似乎在遥看中国的未来。

主楼东侧第一间,是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居室。木质床架,粗布单,薄棉被,外加一条老旧的棕黄色俄式毯子。屋子的一角放着两个铁皮公文箱。床边有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铁质马灯、毛笔、铅笔、军委会信笺和信封等。墙上挂着朱德和康克清在陕北窑洞前的合影。旁边挂有竹制斗笠、望远镜和康克清所用的手枪。

当年,彭德怀、刘少奇、杨尚昆和李卓然赶来参加遵义会议。由于没有多余的床铺,几个人就用木板搭床。时隔多年,为庆祝遵义会议召开50周年,杨尚昆来到遵义。当他再次见到自己曾经睡过的木板时,激动不已,特意坐在木板上拍照留念。

会址的诸多房间中,仍保存着红军曾经写下的标语,如: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赤化全贵州!……

遵义会议以后,红军转战他方,地主老财要把标语去除,工人们却不愿铲掉这些振奋人心的标语。他们用石灰水把标语掩盖住,将珍贵的标语保留下来。

遵义解放以后,斑驳的墙面上依稀可见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1957年,遵义会议会址正式对外开放,鲜红的标语再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改革开放以来,遵义会议会址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上百万人次,同时,也形成了包括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秦邦宪(博古)住址、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在内的大型纪念体系。

1984年,位于遵义会议会址一层的红军总政治部按照旧貌复原,并增加了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不仅如此,遵义的纪念体系还在不断扩大、完善。2004年,遵义新建“遵义会议陈列馆”;2007年,遵义首创“红军街”。

如今,遵义会议会址不仅是全国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还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宣传遵义会议精神、了解红军历史、发展红色旅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地处乌江与赤水河之间的娄山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北倚巴蜀,南邻黔桂,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娄山关上立有一块石碑,刻着“娄山关”三个大字。此处便是红军长征中在娄山关战斗的遗址所在。

为纪念在娄山关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中共贵州省委特建红军烈士纪念碑。碑宽25米,高13.55米,碑面由396块云南大理石镶嵌而成,并篆刻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手迹全文。碑下有石砌平台、石阶,碑南北侧建护墙,青松翠柏环绕。

1935年2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后,回师黔北,于24日占领桐梓县城。次日拂晓,彭德怀率领红1军团13团在娄山关与国民党王家烈的黔军第6团发生遭遇战。敌人连连退却至娄山关口,企图凭借地势挽回残局。然而,在红军的猛攻之下,敌人已是强弩之末,尽显疲态。彭德怀借机率队占领娄山关的制高点——点灯山(又称点金山,海拔1422米),后令第10团从东侧迂回作战,歼灭敌军3个团,而后再克遵义,最终取得了长征中第一次胜利,即遵义战役(又称娄山关大捷)。战斗结束后,毛泽东来到娄山关,情怀激越,寄情于景,吟诵出描写娄山关激战场面的《忆秦娥·娄山关》,庆祝娄山关大捷,又纪念牺牲的红军烈士。

1966年,于娄山关建造娄山关红军战士纪念碑。碑高11米,碑座宽6米,南侧为大理石贴面,横刻张爱萍将军手书“遵义战役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15个大字,碑座北侧嵌5.4米长的汉白玉浮雕,刻有娄山关战斗中红军将领、战士、游击队群雄激战、奋勇杀敌的形象;碑座东侧刻有“娄山关战斗简介”。碑体为两根并立的文化石巨柱,顶端呈倾斜切面,宛若两把红军战士手中的刺刀,象征娄山关群峰林立,形势险峻;碑体二柱所介绍的内容包含红军“二渡赤水”、再克娄山、重占遵义的军事行动。碑体二柱的上方分别嵌有黑色大理石,南侧雕刻着一面红军战旗,标志红军攻克娄山关;北侧镂刻着张爱萍将军于1955年2月为娄山关大捷而作的词《西江月》:夺得娄山天险,直下遵义月明。鏖战竟日老鸦岭,援敌两师丧尽。长征首获大胜,转战历数艰辛。欢声动地如雷鸣,远望万山纵横。

此外,景区还设有历史陈列馆,面积160平方米。通过文物、照片、战斗沙盘及多媒体等展陈方式,全方位向参观者展示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娄山关战斗的恢弘场面。

1982年,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被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被列为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安顺场,原名紫打地,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大渡河中游,距石棉县城10公里,是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间,在这里发生了两起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在安顺场遭清军围追堵截而全军覆没;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长征至安顺场,同样面临敌人围追堵截的险恶局势,于25日以17勇士为先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2002年,石棉县决定在纪念碑处修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馆名。5月动工修建,次年12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总面积6600平方米,纪念馆建筑面积为22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千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厅以弘扬红军精神为主题,由五个部分组成:长征、大渡河战役、红军长征过安雅、翼王悲歌、历史评述。拥有馆藏228件,其中反映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实物,如红军船、红军强渡大渡河勇夺安顺场使用的武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军旗,以及红军强渡成功后1935年5月26日出版的一份油印小报等珍贵文物等73件,图片类155幅。除此之外,纪念馆还采用声、光、电等多种现代化手段,展示了石达开和红军遭遇的两段截然不同的历史史实。在纪念馆正前方修建了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的红军广场,广场上耸立着威严的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1980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遗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国家教委、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飞夺泸定桥遗址

“人间从未望见这种桥,一座如此简陋的桥,一座十分惊险的桥,一座跨越激流的桥,一座飞跃峡谷的桥”作家陈运和曾这样评价泸定桥。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桥头立有“泸定桥”御碑,系康熙御笔题写。桥长103.67米,宽3米,架设在大渡河上,整体分为三部分:桥身、桥台、桥亭。其中,桥身由13粗大的铁链组成,每根铁链有862至997数量不等的铁环,且环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桥身左右两边各有两根桥栏;桥底依次排列着9根链条,链条上铺着木板。

1935年,国民党军恶意破坏泸定桥,企图阻止红军渡河。在这种情况下,22名红军战士组成突击队,紧紧抓住悬挂在激流险滩之上的铁索,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对岸。最终,红军战士们凭借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成功飞夺泸定桥,保证了红军主力顺利渡河。从此,泸定桥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纪念地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大渡河的上游新建了一座钢制大桥。朱德亲笔题写了一副对联: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1950年,刘伯承为泸定桥定名为“大渡河桥”。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泸定桥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10月,聂荣臻为大渡河纪念馆题诗: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觉分晓。

1980年,杨成

武为泸定县纪念馆赋诗: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1981年7月,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携全家来中国,并参加了“沿着长征路线朝圣”的活动。在参观了泸定桥后,布热津斯基写道:

“在我们走近大渡河时,曾经一度怀疑它是否真的像长征战士在回忆录中描述的那样水流湍急,险象环生;及至亲眼目击,才知并非言过其实。这条河水深莫测,奔腾不驯,加上汹涌翻腾的漩涡,时时显露出河底参差狰狞的礁石,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有几处,河水还异常的迅速倒流回环。我们一行之中谁也没有见过这种水流现象,时而回流,时而顺流,时而倒流……”

同时,布热津斯基还表示:“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不可匹敌的英雄主义的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1935年,红25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过六盘山地区。六盘山古名陇山、鹿盘山,主峰又称美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军登上六盘山主峰,俯瞰华夏大地,即兴作词《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86年,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之际,政府在六盘山顶峰修建了红军长征纪念亭,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为纪念亭题词。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分为台阶、花坛、碑亭三部分。台阶159级,高42米;花坛呈椭圆形,东西宽12米,南北长15米,种植花卉松柏;碑亭面积约700平方米,建于八角形台上,台墀边长96米。纪念亭正前方是一幅长10米,高7.5米的浮雕壁画,呈现了毛泽东率工农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情景。纪念亭的中心呈正方形,地面是大理石材质,汉白玉护栏。亭中伫立着一块青石碑,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的手迹长卷;背面镌刻着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署名的碑文。亭子顶部由12根花岗岩柱支撑起,亭檐处镶嵌着胡耀邦题“长征纪念亭”汉白玉匾额。

2005年9月18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改扩建为“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总占地面积5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分为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影壁墙三面红旗、铜铸红军群雕)、纪念亭、吟诗台等部分。

纪念馆共有四个展厅,分别是:“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展馆内展示了红军长征中的上百件文物、遗物、图片资料等,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3次经过六盘山区时的斗争场面,并且仿制了毛主席住过的窑洞。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高26.8米,长18米,宽4.5米,为玻璃钢结构幕墙结构。其正面是江泽民题写的碑铭:“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两侧分别镶嵌着毛泽东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和七律《长征》;背面刻有碑文:“巍巍六盘,浩浩长风。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纪念广场占地1万平方米,由影壁墙、青铜雕塑等部分组成,再现了红军翻越六盘山以及回汉人民共欢庆的场面。其中,影壁墙高12米,长60 米,由3面红军军旗构成,上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8个大字——“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纪念亭由红、黄、蓝三色组成,改扩建后依然保留了胡耀邦题写的“长征纪念亭”五个字。吟诗台与毛泽东的著名作品《清平乐·六盘山》相得益彰,整体由青砖砌成,赭色山石立于其上,四周插满了红旗,随风飘扬。

2005年11月,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被团中央命名为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腊子口战役遗址

腊子口位于甘肃迭部县东北部,西距迭部县城105公里,北距岷县72公里,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咽喉”要道。“腊子口”由藏语音译而来,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其隘口长约30米,宽仅8米,两侧为悬崖陡壁,空间极为狭小。绝壁林立之间,腊子河由北向南贯穿隘口。

1935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翻雪山、过草地之后,来到腊子口。国民党军在腊子口布下了重重封锁,企图借助这里的险要地势,将红军彻底消灭。毛泽东审时度势,当即下令夺取腊子口,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战。最终,红军攻破了敌人的封锁线,取得了腊子口战役的胜利,为红军继续北上打开了通道。

1980年8月,为了纪念腊子口战役,甘肃省政府出资建设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此后还建设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甘肃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重点基地,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先后接待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及大中小学生达上百万人次,举办各类教育活动数千场次。

为了更好地丰富和完善腊子口纪念馆,甘肃省迭部县加大投入,对纪念馆进行了重新修建。新建的腊子口战役纪念馆集政治、文化、经济于一身,建筑面积约3657平方米,展出内容包括红军遗留在甘南的各类革命文物和电文史料,红军途经甘南路线图,开仓放粮、藏族群众帮助红军架栈道等相关资料图片。此外,馆内还循环播放腊子口战役影片。

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出资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纪念碑宽2.5米,象征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高9.16米,纪念红军于9月16日攻破天险腊子口。

1992年,迭部林业局出资重建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并由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在纪念碑的北面刻有腊子口战役简介及碑文:“腊子口战役的辉煌胜利将永远彪炳我国革命史册;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2005年,腊子口战役遗址被确定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同时也作为甘肃省8个红色精品旅游区之一,被列入全国3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筹建于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0月正式建馆。1994年12月,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5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又共同授予哈达铺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南距县城35公里,西距迭部腊子口70公里,北距岷县县城35公里。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了哈达铺。

哈达铺正是因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到来变得备受瞩目,被称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1935年9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后,毛泽东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占地面积共5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由7处革命遗址构成:

(1)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

“义和昌”药铺地处上街,该药铺由三间北房和十一间南面临街铺面组成,均为平瓦房。北房为原建筑,中间正厅是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室,左间是毛泽东住室,右间是张闻天住室。房门中央上方悬挂着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哈达铺纪念馆”匾额。临街铺面是按原貌修建的,当年为药铺。

(2)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同善社”在“义和昌”药铺东南200多米处的下街,是一座紧凑的小四合院,北房是三间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楼下是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和周恩来住室,东西厢房红军警卫和通信兵居住。所有房屋均为原有建筑。

(3)二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关帝庙”在离“同善社”东面约200多米之外的下街,旧建筑毁于“文革”,现大殿、左右偏殿及过厅均为1989年按原貌恢复重建。

(4)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关帝庙”东南约100米即“张家大院”,东、西、南三面房屋均是原有建筑,北房是按原貌恢复的三间二层木结构楼房,楼上是贺龙住室,楼下是任弼时、刘伯承、萧克、关向应住室;东厢房是李达住室;西厢房由警卫员居住。大门上挂着原红二万面军副总指挥萧克将军1995年题写的“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匾额。

(5)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邮政代办所”在西距“义和昌”药铺约10米的斜对面,有两间临街铺面。

(6)哈达铺苏维埃政府;

(7)苏维埃哈达铺游击队司令部。

哈达铺革命遗址是继井冈山、陕北延安之后,遗址最大、最全面,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纪念地,同时也是红军在甘肃省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故址。现馆内存有文物5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8件,国家三级文物14件。收藏胡耀邦、张震、萧克、杨成武、杨得志、张爱萍等7位上将、22位中将、77位少将为纪念馆题词手迹116幅,省军级领导题词30多件,国内知名人士题词100多幅,将军简历106篇,照片80多幅,哈达铺游击烈士生平简历20多篇。

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国内各级党、政、军领导,解放军、武警部队,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学生,各种社会团体及各界来此参观旅游的人士共20多万人次。老红军作家陈靖、著名作家魏巍、美国著名作家索乐等很多作家、艺术家、画家、摄影家都曾到哈达铺进行过长征路上的实地考察、采访。

全国20多家电影、电视、报刊都相继播放(映)、刊登了有关哈达铺纪念馆的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和论文、专题文章。如今,哈达铺纪念馆已成为全国人民和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东靠静宁县和宁夏的西吉县、海原县,南与通渭县毗邻,西连定西县、榆中县,北与靖远县接壤,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会宁古城,城辟四门,东为“东胜门”,西为“西律门”,南为“通宁门”,北为“安静门”。城郭形如凤凰展翅,故有“凤城”之称。

1936年7月1日,红二、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10月10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宁因三军会师,将星荟萃而彪炳史册,成为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

现保存的会师遗址和纪念建筑群主要有:始建于明代的历史古建红军会师楼、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及保存较完整的红军领导人朱德、徐向前、贺龙、任弼时、聂荣臻、徐海东、陈赓等当年在会宁生活战斗过的历史遗址等,还有1986年后兴建的红军会师纪念塔、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会师将帅碑林、会师碑林等纪念建筑群。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会师楼经修缮后,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会宁县大墩梁和慢牛坡还修建有红军长征纪念碑。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纪念馆是一座以纪念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胜利结束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纪念馆展出形式和设计紧紧围绕“红军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和“会师丰碑”主题,全面展示红军长征和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历史。通过丰富的文物史料,并采用辅助艺术手段,翔实地再现了红军长征和红军会宁大会师的全过程。

1996年,国务院将包括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纪念馆在内的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宣部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