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_鄞县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1 / 1)

鄞县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

概况

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宁波鄞县四明山麓樟溪畔的章水镇,始建于1944年12月,原为李敏等烈士埋葬处。1951年起,鄞县人民政府着手对陵园进行了几次整修扩建,形成目前总占地面积1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的规模。2001年6月,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整修后的烈士陵园坐北朝南,背倚望海尖娘岗山,建筑错落有致,由烈士墓、碑、亭、纪念堂、陈列厅等组成。

陵园北面后端为墓区,筑有五座穹窿形圆墓和一座长方形墓冢,墓内分别安葬着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157位烈士的忠骨。

墓区正前方2米高的二层平台上,凌空耸立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高25.2米,象征宁波鄞县于1925年2月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塔座四周镌刻四组浮雕图案,分别为“大嵩潮”、“梅园旗”、“樟溪血”、“四明火”,艺术地再现了鄞县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的历程。

纪念塔前一块4000平方米的草坪广场,可容纳2000多人举行祭奠活动。广场以南两侧,相对建有五角形纪念亭,亭内各竖石碑一块,下面分别镌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碑阴镌有198位烈士英名。

陵园西首有一幢三层楼建筑,一楼为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墙上一块“英烈永垂四明”碑石上,铭刻670余位烈士的英名。二楼、三楼分别为“烈士骨灰室”及“病故革命工作者骨灰室”。

纪念馆北面是陈列大厅,建筑面积678平方米,厅内展出了鄞县四个历史时期即: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革命斗争史和烈士事迹。在每个革命时期里,概述了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展出各个时期革命先烈斗争经历、史料照片、个人遗物、遗照等。

在100多件革命文物里,无论是一页信笺、一支钢笔、一本日记、一件战利品以及大刀、步枪、

子弹等,都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红色四明

宁波鄞县四明山区,峰峦叠嶂,地势复杂。在各个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在这里领导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这里领导人民建立了武装,与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为了纪念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从1951年开始,宁波和鄞县人民在鄞县西部的章水镇兴建、扩建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馆。目前,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已达14300平方米。陵园内,树茂花繁,风景宜人。

鄞县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于2001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它已成为人们缅怀先烈、寄托哀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到这里来参观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

“浙东刘胡兰”——李敏

1924年1月30日,李敏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小港乡青峙李隘村一个贫困家庭。幼年时跟着母亲在上海一家日本人办的纱厂当了两年半童工。后来跟随父亲回乡,在延陵学校读书,受到了党的教育和革命思想的熏陶。

1942年秋,李敏到鄞西樟水区启明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群众工作。樟水地区是共产党在鄞西与敌、伪、顽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斗争十分复杂。李敏深深懂得,战争必须依靠群众。因此,她首先利用学校这个阵地,向学生们进行抗日救国教育,给他们讲抗日故事,教唱抗日歌曲。

同时,李敏也特别重视访贫问苦。每次见到贫苦农民都会打招呼。走进群众家里,烧火、扫地、抱小孩,什么都干。她又以结拜姐妹、见拜爹娘的方式,结交了很多朋友。李敏奔走在各村,用“一只筷易断,一束筷难折”的通俗例子将群众组织起来,共同抗日。没过多久,樟水各村自卫队相继成立。在以后的反敌、反顽战斗中,配合游击队作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43年秋,浙东反顽自卫战争即将开始。县委决定加强对鄞江新区的领导,调李敏任该区区委书记。

当时,浙东游击纵队主力为了打击顽军,进行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整个鄞西地区只留下部分县、区武装就地坚持斗争。而鄞江区的桓村、后隆和上、下孤山以及金陆、禅岩沿一带,形势更为险恶。驻扎在离那里五六里路的鄞江桥的日本鬼子与伪军虎视眈眈,“浙保”二团突击营、郭青白残部,在那里伺机袭击,山村里敌人进进出出,枪声日夜不绝。李敏抱着“咬紧牙关,冲出路来”的决心,带着工作组来到虎口开展工作。

刚到这里时,工作组为了甩掉敌人的追踪搜索,有时一夜要翻几个山头,更换好几个宿营地,有时昼伏夜出,到村民中宣传党的抗日政策,揭露国民党假抗战、真反共的阴谋,号召大家组织起来,实行减租减息,共同对敌。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工作,组建了农协会、妇女会、儿童团、判山会,还以猎户队为骨干,拉起了一支10余人的区小队,将国民党设立的税卡和情报站捣毁。

11月下旬,浙东游击纵队一部驻扎在桓村、后隆、上、下孤山一带,准备向国民党贺钺芳部队发动攻击。李敏为了做好后勤供应工作,熬过了很多不眠之夜。

24日深夜,部队即将出发。那天,李敏从各村动员组织担架队回到上孤山,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她仍不放心,走到村外观察地形。她发现村后的“溪步”已被水淹没。这条溪步是出征东、西岙的必经之路。战士们脚上穿的是布鞋或草鞋,如果一出村就湿了鞋袜,天这么冷,肯定会冻坏脚,脱鞋过水行军速度又会受到影响。李敏连忙回村,发动妇女背来几十条长凳,用绳子缚住凳脚搭起了木桥,战士得以顺利通过溪步。

1944年2月21日,国民党“浙保”二团在偷袭中意外抓住了李敏。面对审问,李敏毫不畏惧。敌人恼羞成怒,竟将李敏等三人除去外衣只剩一件衬衣绑在樟树街十字路上,用刺刀杀害,李敏牺牲时年仅21岁。浙东人民赞誉她为“浙东刘胡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