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
概况
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县夹山乡王洪村抗日山南坡,由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军民于1941年春兴建,至1944年先后四次为抗战牺牲的先烈建塔树碑。陵园于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现占地600亩,依山而建,分为墓区和陵园。墓区建有751座坟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墓碑上铭刻着3576位烈士英名。陵园共分为八个坡段,一条石阶沿坡而上,把八个坡段连接成一个博大而又精致的建筑群落。
从第三坡段开始,建有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冢高8.4米,冢前立有三联碑。东碑有陈毅题词“浩气长存”,西碑是陈士榘将军题词“英灵千秋”,中碑是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冢内安葬彭雄、田守尧等16位烈士。
第四坡段上建有波兰记者汉斯·希伯的圆锥形纪念塔,高5.1米,上有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的题词。
第五坡段上建有一座用灰色花岗岩砌成的六角亭式建筑——八路军著名抗日将领符竹庭之墓。墓高5.2米,正面镶嵌着符竹庭的彩色铜像,铜像系熔炼30余公斤子弹壳铸成,两侧有罗荣桓、黎玉、肖华,原滨海区专员谢辉、参议高赞非等人的题词以及滨海区党委撰写的《竹庭悼文》。
第六坡段是滨海军区抗战烈士纪念塔,塔高8.3米,正面是山东省临时参议会敬献的碑文,塔基座为五面,每面镶嵌着记录牺牲烈士的英名和战绩的石碑。
第七坡段是抗日烈士纪念堂,占地面积为193.5平方米的一层建筑,堂内展示了许多珍贵抗日战争史料。纪念堂前面是一座方锥体纪念柱,柱高4.15米,是当年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所立,正面题“烈士英名垂千古”七字,东面为115师教导2旅政治部的《抗日烈士纪念塔续序》,北面为朱德的《抗日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西面为《抗日烈士英名录》。
在山顶的第八坡段有建于1942年的抗日山烈士纪念塔和烈士纪念亭,纪念塔高10.4米,四面四角,1942年7月7日落成。塔顶造型为一手擎旗、一手持枪的八路军戎装塑像,塔身正面有“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东面是《抗日烈士英名录》和《抗日五年主要战绩》,北面是《抗日烈士英名录》,西面是二旅政治部的碑文。在纪念塔西侧是烈士纪念亭,用花岗岩砌成,高7.9米。
抗日烈士纪念塔
抗日烈士纪念塔自落成至今已经历了70余年的风雨沧桑,依旧巍然屹立。它象征了中华民族抵御外强、光复河山的伟大决心,证明了中国人民永不可辱。现始今,它已经成为抗日山烈士陵园的形象标志和精神丰碑。
登上抗日山顶峰,仰望巍峨耸立的纪念塔。塔顶造型为一手擎旗、一手持枪的八路军戎装塑像。塔身正面的“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当时山东纵队团长武中奇书写。
当年修建纪念塔时,找了很多当地秀才撰写塔名。可惜的是秀才书法虽然技法讲究,但总感觉风骨不足。最后,请来部队中的青年团长武中奇题写。没有斗笔,就用当地一种麻扎成刷子代替。武中奇满腔豪气,大笔一挥,“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苍劲有力。秀才们见了之后都暗自惭愧,赞叹道:“共产党、八路军中人才济济,消灭日寇指日可待!”
武老先生曾经拓下过这笔迹。1983年武中奇在北京举办的书展中就有这份拓片,后收藏于军事博物馆。在1942年7月7日纪念塔的落成典礼上,罗荣桓、陈光、肖华、黎玉、谷牧、陈士榘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塔下合影留念。这张合影照片现陈列在第二坡段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中。每年各地群众前来瞻仰先烈、凭吊忠魂时,也总会在此照相留念。
民族之光
抗日山烈士陵园是中国建园最早、规模最大的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它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由滨海区军民一边打仗一边修建的,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陵园内安葬的烈士既有八路军将士,也有新四
军将士;既有国内革命烈士的墓碑,还有国际友人纪念碑。纪念馆里既有中共抗日将领事迹的展示,又有国民党爱国将领英勇抗日的事迹介绍。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事迹永远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他们不仅受到后辈的景仰,在当时也是激励抗日军民奋勇杀敌的旗帜。
1941年3月,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与山东纵队2旅联合展开赣榆战役,歼灭日伪军1600余人,滨海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并扩大。滨海军民在欢庆胜利之时,对牺牲的勇士更加怀念,因而准备建立“抗日烈士纪念塔”。教导2旅政委符竹庭亲自踏勘选址,最后选中赣榆县西部马鞍山巅。纪念塔自1941年7月7日开工,1942年7月7日落成。山东军区举行落成典礼,公祭抗日烈士。
就在纪念塔即将建成时,教导2旅政治部在文件箱中又找到一本烈士花名册。为永远铭记烈士英名,决定续建抗日烈士纪念堂。1942年8月开工,1943年7月7日建成。同一天,滨海区召开大会,悼念于当年3月牺牲的黄海小沙东海战烈士,决定将烈士遗体移葬抗日山。
1943年11月26日,符竹庭牺牲,滨海区军民在马鞍山南麓为他修建陵墓。1944年7月7日,在偏僻荒凉的马鞍山,抗日烈士陵园初步建成,马鞍山于是更名“抗日山”。滨海区军民在这里举行5000人大会,为抗战7年来牺牲的烈士举行公祭。
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又多次拨款整修护建,形成了由纪念塔、纪念亭、纪念堂、纪念碑、烈士冢和东西墓群为主的大型烈士陵园。1991年为纪念建园50周年,拨款新建了日本友人金野博纪念碑、八路军跃马雕塑,翻建了符竹庭将军陵寝,重修了陵园大门等。
常州“三杰”纪念地
概况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常州人,被称为“常州三杰”。常州“三杰”纪念地位于常州市区兰陵路33号,占地面积6.42万平方米,于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地内庄严肃穆,郁郁葱葱,主要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常州“三杰”群雕、革命烈士纪念堂、常州革命史纪念馆、常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诗抄碑廊等。
在常州“三杰”展厅,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常州“三杰”伟大的一生,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震撼。纪念地紧紧围绕“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办园宗旨,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构建和谐常州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瞿秋白纪念馆,原系城西瞿氏宗祠,是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赓甫于清光绪年间,任湖北布政使时捐款建成,面积1025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大院,各有四进。瞿秋白家因贫困所迫,1912至1916年在祠堂东院居住。
纪念馆门楼下的金字横匾“瞿秋白同志纪念馆”系邓小平书写。“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在西院,“瞿秋白故居陈列”在东院,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等专题陈列。
张太雷纪念馆中轴为一座两进三开间木结构的典型江南老式民居建筑,前进门楼上方镶嵌着由邓小平亲笔书写的“张太雷故居”匾额。天井矗立着张太雷的半身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张太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光辉形象。张太雷一家于1918年至1925年曾借居于后进,他的女儿西屏、西蕾和儿子一阳都出生在这里。复原陈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再现了他们当年在此生活的场景。
“秋白之华”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同时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瞿秋白一生有两次爱情。第一个爱人王剑虹,是著名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学的挚友。两人都有志于革命,并且都热爱文学,婚后的生活充满了诗歌的浪漫和词赋的情趣。遗憾的是,结婚仅7个月,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去世。第二个爱人是杨之华。他们之间的爱情曾经轰动一时。
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
门第小姐,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喜欢诗词、音乐,但他和朋友一起到上海后,经不起灯红酒绿的生活引诱,走向堕落。
杨之华既悲愤又伤心,于1922年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在这里,她认识了共产党员向警予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系的系主任,他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在师生中很有威望。杨之华第一次听瞿秋白的课,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杨之华学习努力,又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瞿秋白与她渐渐熟悉起来。瞿秋白还做了她的入党介绍人。然而,当杨之华感觉到两人互有好感时,内心充满矛盾。她选择回避,回到了萧山母亲家。
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瞿秋白内心也经历了一番苦苦思索:既然沈剑龙已经背叛了杨之华,为什么我不能去爱?既然我真心爱她,为什么不敢表示?于是在暑假的时候,瞿秋白大胆来到了萧山杨家。
当时沈剑龙也在杨家。出乎意外的是,沈剑龙对瞿秋白的人品与才华十分尊敬、仰慕,和瞿秋白竟然一见如故。面对复杂的感情问题,他们三人开始了一场奇特的“谈判”:先在杨家谈了两天,然后沈剑龙把瞿秋白、杨之华接到他家去谈,各自推心置腹,又谈了两天。最后,瞿秋白又把沈剑龙和杨之华接到常州,继续谈。当时瞿家早已破落,家徒四壁,连把椅子都没有,三个人就坐在一条破棉絮上谈心。谈判结果是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
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瞿秋白和杨之华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亲临祝贺。婚后,两人的生活很幸福。有一次刻图章,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中央红军长征后,瞿秋白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逮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6月18日,瞿秋白在长汀中山公园慷慨就义。
瞿秋白牺牲后,杨之华没有再婚。曾有人问她原因,她这样回答:“再没有人比秋白对我更好了。”
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
张太雷,于1898年6月出生于江苏常州,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他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1921年春,张太雷奔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他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1927年,张太雷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进行了坚决批判,在会上他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
1927年11月,张太雷到上海中共中央参加制订广州起义计划,下旬回广州主持武装起义准备工作。12月11日,他领导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暴动建立的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
广州起义引起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极度恐慌,他们联合起来镇压起义。由于起义军与镇压武装力量悬殊,起义军民虽然浴血奋战,但是到12日下午,起义武装已经不能与敌军抗衡。起义军的重要阵地被敌军攻占。张太雷闻讯,立即乘车赶赴前线指挥战斗。车行至广州市大北直街附近,遭到敌人伏击,他身中三弹倒在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里,壮烈牺牲。临终时,张太雷向战友们嘱托,一定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张太雷为中国革命献出了29岁的年轻生命,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实践了他年少时立下的“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