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_渭南渭华起义纪念馆(1 / 1)

渭南渭华起义纪念馆

概况

渭南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华县高塘塬上,占地面积8872平方米,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馆藏革命文物1400余件,陈列展室7个,起义领导旧居4处,馆内保留了当年起义时具有重要意义的5处革命遗址。2009年5月,纪念馆被中宣部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指挥部——五间厅,位于纪念馆内最北端,这里是工农革命军军委、司令部的会议室,刘志丹、廉益民分别住在东、西两厢房,在起义期间,军委、司令部、陕东特委负责人在这里聚会,运筹帷幄,指导这场革命斗争。

十五个砖铺大字所在地是当年原高塘小学群体建筑中的校园中心道路,也是纪念馆的中心位置。1927年11月,共产党员教师陈述善、李维俊等组织高塘、谷堆两校师生为悼念李大钊等革命烈士召开追悼大会之时,在校园大道用青砖和鹅卵石铺成长20米,宽2米的巨幅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这条镶嵌在渭华大地上缅怀革命先烈的特殊标语,在全国革命文物中绝无仅有,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中共华县县委办公楼旧址位于两棵古槐及指挥部旧址内前五间厅,1927年7月,中共华县县委在此成立,常驻办公。1928年3月,党的六大代表潘自力、张金印、王松年由上海回陕,就在这里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央关于批准省委在渭华起义地区武装起义的计划。

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扩大会议遗址位于两棵古槐处。1928年6月,起义军民粉碎了敌人两次进攻后,刘志丹在此古槐树下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分析了当时局势和双方力量对比,决定将军队撤往渭北,重新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烈士殉难井位

于两棵古槐遗址地正北15米处。渭华起义失败后,反动派疯狂向革命群众反攻倒算,这一时期渭华地区可谓是“村村添新坟,处处闻哭声”。反动派将5名革命同志毒打致死,投尸井中,这是渭华儿女为革命事业惨遭迫害的真实记录。

除此以外,起义旧址还包括三教堂、郭家庄小庙、药王洞、高塘会馆。

渭华起义纪念塔

渭华起义烈士纪念塔建在纪念馆南100米的丘陵高地上,始建于1986年11月,1988年4月底竣工。塔总高32米,塔身高19.28米,示意1928年,下设5个台阶,示意5月,面向西北,寓意着渭华起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纪念塔呈方形,塔的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词:“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塔的背面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纪念渭华起义,缅怀悼念死难英烈的碑文,塔共9层,由地下室沿楼梯盘旋而上。

站在塔顶极目远眺,渭华起义中心区域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站在纪念塔下,仰视高大的英雄塔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渭华起义

渭华起义是全国大革命陷入低谷时,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全国最具影响的起义之一。起义填补了西北地区革命斗争史上的空白,树立了共产党领导的西北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一座丰碑,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渭华地区是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员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1921年,魏野畴、王尚德等就曾在这里传播马列主义,后来农协普遍成立。1927年9月26日,陕西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渭华地区进行革命武装斗争。党团组织选取渭南的赤水职校和华县的高塘小学为立足地,秘密组织、

收集武装准备暴动,农运、学运进一步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与反革命的镇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28年2月,根据省委三十九号通告精神,决定暴动区为华县、渭南等五县,以刘志丹为军委主席,唐澍为总司令,王泰吉为参谋主任。在党的领导下,起义军民汇合开展对敌斗争,迅速形成以华县高塘、渭南塔山为中心,东到少华山、西至临潼东、南至秦岭北麓、北及渭河两岸,方圆200多平方公里,拥有数十万人口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先后建立48个区村苏维埃,并且绝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军民斗土豪、杀劣绅、破坏敌人交通干线和通讯设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敌人对起义进行了疯狂镇压。起义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两次击退围剿的敌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陕西的统治,一时间红色区域内反动政权土崩瓦解,反动势力一扫而光。渭华起义犹如北国大地上一把耀眼的火炬,犹如响彻西北的春雷,成为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全国最有影响的起义之一。

因此,国民党反动派与陕西军阀早把渭华起义军视为心腹大患。他们决不容许这个在军阀混乱之中发展起来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在国民党反动派与陕西军阀的联合镇压下,英勇的起义军民同反动派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因双方力量悬殊而失败。300多名渭华儿女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淋漓的鲜血,铸造了巍巍丰碑,他们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渭华起义虽然失败了,却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和出类拔萃的领导人物。刘志丹、谢子长等很多革命先驱经过渭华起义的考验和锻炼,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将革命的火种引向陕北,为创建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成为数年之后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落脚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