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_长汀县瞿秋白烈士纪念碑(1 / 1)

长汀县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概况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位于长汀县的罗汉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纪念碑总高30.59米,碑名为陆定一所题。碑座下设有四个平台,呈阶梯式排列,四周为坪地,上建有方形、六角形几处花池,旁有瞿秋白烈士事迹陈列室。2001年6月11日,该纪念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碑是1951年在瞿秋白烈士就义地兴建的,在1965年和1983年有过两次修缮。

2009年,为隆重纪念瞿秋白烈士诞生110周年,长汀县对瞿秋白烈士纪念园进行了一期修缮。其中,县政府投入70多万元对纪念广场进行整体改造,增植古树名木,设置夜景灯光等;投入20多万元对烈士纪念馆进行重新布展,增加瞿秋白囚室实物复制品及增设先进的电子声光设备等。

2010年,长汀县又投入资金,按照“整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对纪念碑碑体及台地进行二期修缮,将纪念园建成集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六个“第一”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就义,时年36岁。瞿秋白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他在革命生涯中却创造了令人叹服的六个“第一”,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记。

瞿秋白,又名瞿双,祖籍宜兴,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17年春,瞿秋白随堂兄一起来到北京,考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学习期间,瞿秋白参加了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并加入到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21岁的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前往莫斯科进行采访。

在莫斯科采访的两年多时间里,瞿秋白用文字记录了当时莫斯科建设社会主义初期的情况,并通过通讯、散文的形式转发到中国国内。瞿秋白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

由于工作的原因,

瞿秋白经常前往莫斯科进行采访和学习。在那里,他几次见到了被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的人物——列宁。瞿秋白第一次见到列宁,是在1921年6月召开的共产党国际第三次大会上。列宁在会上的发言以及个人魅力给瞿秋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瞿秋白在文章《赤都心史》中写道:“列宁出席发言三四次,德、法语非常流利,谈吐沉着果断,演说时绝没有大学教授的态度,而是一种诚挚果毅的政治家态度流露于自然之中。”在当时,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风采的第一人,非瞿秋白莫属。

众所周知,《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1871年5月29日,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的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法文歌词。《国际歌》最初采用的是《马赛曲》的曲调,此后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其重新谱写了曲子。谱曲的完成,为《国际歌》锦上添花,受到了世界无产者们的喜爱,并迅速传遍全世界。

《国际歌》于1906年正式传入了俄国。1920年10月,瞿秋白在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三周年的大会上,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铿锵有力的歌词和满怀**的曲调深深地打动了瞿秋白。

1923年1月23日,瞿秋白回到北京,即刻投入到翻译《国际歌》的工作中,并很快将翻译好的歌词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了中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

赤潮澎湃,晓霞飞动,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

猛攻,猛攻,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

奋勇,奋勇,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何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从今后,福音遍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

看!光华万丈涌。

这首《赤潮歌》的歌词出自瞿秋白之手,它同时也是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首歌曲。1920年10月,瞿秋白以记者身份赴苏俄进行采访,1923年1月回国后,写下了这首《赤潮曲》,以笔名“秋渠”发表在1923年6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上。这首《赤潮歌》热情地歌颂了工农革命,唤起了大批

青年的革命思想。

提起党报,就不得不提《热血日报》。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份日报。在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中,《热血日报》呼之欲出。1925年6月4日,瞿秋白在上海以主办人兼主要撰稿人的身份创办了《热血日报》,创造了又一个第一。

瞿秋白学俄语出身,又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31年以后,他翻译和介绍了俄罗斯和苏联的许多文学作品,让广大的中国人民能够阅读的更多的进步书籍,了解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普列汉诺夫关于文艺的理论等。因此,瞿秋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向中国读者系统地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一人。

瞿秋白血洒汀州

1935年2月,瞿秋白身患疾病,没能跟随部队进行长征。不久,病未痊愈的瞿秋白又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被关押在长汀县城国民党36师师部(现为长汀县博物馆)。

在那里,瞿秋白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逼供和拷打,却牢牢地守住了中国共产党的秘密。虽被关押在阴冷潮湿的囚室中,瞿秋白却以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不断抗争,写下了著作《多余的话》,描写了自己从文到从政的曲折之路。

1935年6月18日,国民党在多次诱降瞿秋白失败后,决定对他实行枪决。当得知自己将要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时候,瞿秋白的脸上没有丝毫恐惧的神情。他被押解至中山公园时,依然泰然自若。公园里寂静无声,面对临刑前的酒菜,瞿秋白自斟自饮,说道:“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后,瞿秋白来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整理好衣服,拍下了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他,双手放于身后,昂首挺胸,目光中带着坚定而严肃的神情。

刑场设在距中山公园两里地的地方——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面对死亡,有些人会立刻瘫软得走不动路,瞿秋白却迈开大步,顾盼自如,因为他知道,他的死是为了革命事业,值得!

这短短的一路,瞿秋白高唱着《国际歌》、《红军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来到在草坪的一处,瞿秋白盘足而坐,对行刑者说:“此地甚好”。枪声过后,瞿秋白从容就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