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博物馆
概况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2009年5月,西藏博物馆被中宣部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气势宏伟壮丽。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魅力。
西藏博物馆馆名由江泽民题写,藏文馆名是从17世纪金写《大藏经》上临摹下来的。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成,上端是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的一面镶有宽敞的落地玻璃。馆区层楼叠阁,肃穆恢弘,绿树成荫,回廊蜿蜒,整个建筑群碧瓦红砖,画栋雕梁,交相辉映,显示出浓厚的藏民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
陈列艺术设计也突出了藏族的民族风情,如序幕厅中的藏式建筑梁柱结构,门楣、梁架的装饰,壁龛上藏、汉、英三种文字的前言;每部分的前言,均作四柱三间横梁托木式框架;陈列厅内柱头及顶棚用柱面幡、布艺、香布来装饰,陈列柜上镶紫铜八吉祥图案。这些形式设计既改变了原建筑内装修的简陋,又营造了浓厚的藏族艺术氛围。
西藏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珍品,包括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多种质地和造型的佛、菩萨人物造像,历代蘸金粉、银粉、珊瑚粉等手写的藏文典籍,五彩纷呈
的唐卡画,各种乐器、法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别有风格的陶器等。西藏博物馆开馆展览推出了《西藏历史文化》的基本陈列,即史前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文化四个部分组成。
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
地处雪域高原的西藏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生活和经济形态,这里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又有鲜明的特色,这是由藏民族的起居、行旅、劳动方式等决定的。西藏人民的衣冠服饰是与西藏地域的气候寒冷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藏族文化物质分不开。牧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人们只有穿着皮袍、皮帽、皮裤、皮靴等皮装才能御寒。而农区气温相对温和,干燥少雨,而且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人们的衣冠服饰多呈现艳丽的色彩。
长期以来,藏族人民在饰品、民居、用具、交通工具、民间工艺、民间竞技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在西藏博物馆中漫步,可以领略西藏地区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
饰品:藏族人民喜爱装饰,妇女们的头上多饰有“巴珠”即珠冠,发辫上缀以金银珠玉,耳戴耳环,颈挂项链,胸前佩有佛盒,手腕上戴手镯,手指上戴戒指,背披长串银币。藏族男子多佩刀剑,戴耳饰和手镯。
民居:西藏农区以土石建筑为主,以土石垒墙,用泥抹顶,而牧区的人民以居住粗牛毛织成的帐篷为主,这样可抵御风雹雪并易于驮运搬迁。
用具:在用具方面,农区、牧区均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如炊具、餐具、茶具、酒具等饮食用具,在农区适用于食糌粑、面食等,佐以酥油等饮食习惯,牧区则适用于食用肉类和奶制品。
交通工具:在农区多靠骡帮和驴帮,渡河的时候除了用木船外,多用由数张牛皮缝制而成的牛皮筏;而牧区多在高原深谷之间,除了马匹之外,这里的人民主要靠牦牛和驮马运输。
民间工艺:最有民族特色的有石锅、木碗、玉碗、腰刀、金银器皿、地毯(卡垫)等。
民间竞技:赛马、射箭是身体健硕、勤骑善射的藏族青年最喜爱的竞技项目。同时摔跤、抱石、投石比赛也为众多男子所喜爱。
镇馆之宝——双体陶罐
双体陶罐是西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是在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
1977年,水泥工人施工时发现了昌都卡若遗址。1978年夏,遗址被正式发掘。因为距西藏昌都县加卡区的卡若村仅400米,所以将此遗址命名为“卡若”。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以南12公里,在澜沧江以西卡若附近的三角形二级台地上,海拔高度为3100米。迄今为止,它是中国已发掘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西藏自治区发现的第一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两次发掘共获房屋遗址28座,石工具7000多件,骨工具300多件,陶片两万余件,装饰品50件,以及粟米、动物骨骸等文物。
双体陶罐是卡若遗址出土的最有特色的陶器,它是卡若文化的代表。两个罐体像连体婴儿一样紧紧依偎在一起,造型优美,构思巧妙。罐上花纹也非常的精美,采用了西藏具有民族特色的吉祥徽图案。可见当时西藏人民制陶技术的高超,不仅考虑到陶器的实用而且注重到了美观。双体陶罐是卡若人智慧的结晶,同时对研究和发展藏族民族工艺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