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_彝海结盟纪念地(1 / 1)

彝海结盟纪念地

概况

彝海,原名“鱼海子”,彝语叫“乌勒苏泊”。彝海是美丽的高山淡水湖,犹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冕宁县城以北40公里处海拔2000多米的羊坪山上。1935年5月22日,红军将领刘伯承和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山清水秀的彝海边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彝海结盟仪式。彝海结盟是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是凉山人民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重大贡献的具体体现。2009年5月,彝海结盟纪念地被中宣部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彝海结盟

红军渡过金沙江后,进入四川会理。中央红军在会理的郊外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提议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在中央红军大举北上之前,党中央决定组织一支先遣队,由刘伯承任先遣队司令员,聂荣臻担任先遣队政治委员。先遣队北上探路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大渡河。从泸沽到大渡河,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是大路——小相岭,途经越西到大树堡,再到大渡河对岸的富林。另一条是小路,途径冕宁,穿过彝族区到安顺场。

先遣队首先派了一个侦察组对两条路进行实地考察。刘伯承和聂荣臻根据所获得的情况,猜测敌人会认为红军将选择走大路到富林。为避开敌人,他们决定选择走小路。同时,左权、刘亚

楼率领的第二先遣队向大树堡方向进发,造成红军走大路的假象,以迷惑敌人。

5月20日的晚上,刘伯承、聂荣臻率队到达冕宁。22日,先遣队到达俄瓦垭口,却遇到了阻碍。彝族群众举着大刀、石块、土枪、长矛,聚集在山林中,阻止红军前行。在这种情况下,萧华带领的工作团通过翻译,向彝族群众说明了红军的来意,并表示与他们诚心合作,共同抵制国民党军阀的剥削。然而,彝族群众并不领情,执意阻拦红军的去路。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纪律,绝不向彝族同胞动用武力。

僵持之下,彝族的首领小叶丹得知红军是解放人民的队伍,与国民党反动派有着天壤之别。于是,他派人前来察看情况。来人表示,如果红军真心想与彝族群众合作,红军司令刘伯承就应该与小叶丹结为兄弟,以示诚恳。

当刘伯承与聂荣臻得知结盟的消息后,大为惊喜。刘伯承高兴地说:“我们与彝族群众本就是兄弟,结盟以后更是亲如一家。身为共产党人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说完,刘伯承策马扬鞭来到袁居海子边,会见小叶丹。

萧华向小叶丹介绍了刘伯承的身份,小叶丹恭敬地下跪行礼,刘伯承赶忙将其扶起,两人亲切交谈。刘伯承说:“红军到达彝族区,只是借道北上,目的是打败国民党反动派。革命成功以后,红军一定会为彝族人

民提供帮助,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现在,我愿意与你结为兄弟。”见到刘伯承如此坦诚,小叶丹吩咐道:“快去拿一只公鸡来,我要与刘伯承司令歃血为盟。”

结盟仪式的地点选在海拔2000多米的海子边。这里又被称作“彝海”,是远近闻名的高山淡水湖。按照彝族的风俗习惯,结盟要对天盟誓,饮鸡血酒。因为没有带酒,即从海子里舀清水代替。一位彝民从彝海里舀出湖水,倒入两个空碗里,然后,用刀尖划破鸡嘴,将鸡血分别滴进两碗水中。

结盟仪式正式开始。刘伯承和小叶丹跪在地上,共同面对清澈的湖水。两人分别把碗举过头顶,起誓发愿,说完将碗里的湖水一饮而尽。结盟仪式结束后,刘伯承受到了小叶丹的盛情款待。

第二天一早,红军即将出发。临行前,刘伯承嘱托小叶丹:“接下来,红军的大部队即将通过彝区,希望你们让他们安全通过。”随后,刘伯承送给小叶丹十几支步枪。小叶丹则把自己骑的黑骡子当做礼物送给了刘伯承。

红军授予小叶丹“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小叶丹派向导为红军带路。红军在他派出的向导带领下,顺利走出凉山彝族地区,直达安顺场,为红军大部队顺利过境创造了条件。

“彝海结盟”成为长征中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被载入史册,成为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佳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