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请愿风波
山东,古为齐鲁之地。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出生于此的先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深远影响,山东又被称为“孔孟之乡”。
自古以来,山东人以其忠厚直爽、悍而不刁的性格名传于世。这里既走出过孔子、孟子这样的彬彬君子,也出现过黄巢、李逵那样起于乱世的悍将。齐鲁大地的一方水土给予了山东人伟岸的体魄;北国风光的天高地阔赋予了山东人血液中奔腾不息的原始野性。叛逆的因素深藏于山东人勇于抗争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之中,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不乏山东人的身影。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山东问题,而发起运动的斗争目标是争回山东主权。早在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群众性的爱国运动之前,山东民众就已经展开了各种各样的爱国斗争。尤其是1919年4月20日,山东各界民众召开的山东国民请愿大会,不仅在北洋军阀政府内引起了震动,而且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反帝爱国斗争,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自从1898年被德国强行租借后,生活在齐鲁大地上的民众饱受侵略者的践踏和**,无不翘首企盼将这些强盗赶出中国大地。随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山东人民不禁痛哭失声,激愤异常。
1919年3月下旬,山东省议会、教育会、商会等团体联名致电出席和会的中国专使。电文言辞恳切地劝告中国专使要尽最大的努力维护民族利益,国家的生死存亡完全寄托于专使的身上,并表示“我等一息尚存,死不承认”。随后不久,山东各界推举前省议会议长孔祥柯、许宗祥为代表前往法国,直接向中国专使和巴黎和会发起呼吁和请愿。山东省也是全国唯一直接向巴黎派遣代表请愿的省份。
4
月11日,卖国贼章宗祥由日本匆匆回国,试图谋取前往巴黎参加和会的机会,以便达成有利于日本的协议。此时北京政府的大权完全把握在亲日派系的军阀手中,因此竟然下令中国代表不要违逆日方意见,采取妥协让步的态度。
消息传来,山东人民悲愤交加,议定于4月20日举行国民请愿大会,誓死争回主权,绝不能让这片土地再次沦入强盗之手。
4月20日这一天,古城济南上空阴云密布。偌大的城市被肃穆的气氛包围着,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学校中没有朗朗的读书声,教室里没有学生的身影;工厂内听不到机器震耳欲聋的轰鸣,车间内找不到一个工人;大街小巷的叫卖声好像湮没在了时空里,只有商户门前的国旗和写着爱国口号的旗子摇曳在清晨的微风中。
忽然,长长的街道尽头出现了一幅幅白色的旗帜,上面的标语鲜红而醒目:“不得青岛,誓死不休”、“山东主权,誓死力争”、“驱除倭寇、还我河山”等等。
无数的群众汇集至济南城的演武厅。来自工、学、商、教、政各界的10多万人陆续走到了一起,场面极其壮大,这是山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会。
大会开始后,各界代表纷纷上台慷慨陈词,痛诉帝国主义列强的巧取豪夺与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台下10多万群众深感切肤之痛,无不悲愤抽泣。一名与会代表在演讲时,向群众展示了济南某校一位十几岁学生的血书“力争主权”,掀起了会场气氛的**。
大会群众推举了商界、农会、新闻界、教育界等十几名代表前往公署,要求与省政府负责人面谈,转达民众意愿。时任山东省长的沈铭昌见民愤难平,不得已完全接受了大会代表的要求。
山东国民请愿大会历时一天,散会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经过参会人员全体决议,大会以“
十万三千鲁人”的名义向驻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发出了通电,电文如下:
“巴黎和议陆、顾、王三专使鉴:青岛及山东路矿,日人实无继承之权,所有理由,已由各界人民先后电达,无烦转述。现闻我国军阀及二三奸人,阴谋卖国,示意退让,东人闻之,异常激愤。本月(4月)20日,在省城开国民大会集众10余万,佥为此说若行,是陷山东于没世不复之惨。若辈包藏祸心,多方掣肘,丧心病狂,万众同仇。东人死丧无日,急何能择?誓死力争,义不反顾。”
北京军阀政府得知山东请愿大会的消息后,不由被群众斗争的威力所震慑。亲日派系的卖国行动也不得不略为收敛。北京政府复电山东省长沈铭昌,要求其务必好言安抚民众。同时,还将山东爆发群众大会的事件通报给巴黎的中国代表团,大意是要求参会专使万不能轻易承认列强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否则国内群情激昂,势必引发更大的纷争。
各地报纸也纷纷对这次大会进行了宣传,高度评价了山东人民的爱国**。正如当时报纸所说:“纷争之事因齐鲁之地而起,所以山东民众非常感激全国人民的奋起支援。听闻各地皆有爱国人士因此入狱的事件发生,那么我们山东人再不登高一呼的话,还有什么脸面做人呢?”
综上所述,山东人民的爱国斗争是走在北京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前面的。它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前奏,对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群众斗争,都是具有启发意义。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吹响了爱国运动的号角后,山东民众以更大的**参与到这场划时代的民族抗争大潮中。期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进步学生,如王尽美、邓恩铭。五四运动后的斗争洗礼,使王尽美等人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作为山东省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