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_赵尚志纪念馆(1 / 1)

赵尚志纪念馆

概况

赵尚志纪念馆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中山大街2段,纪念馆建设工程于2007年9月23日开工,到2008年10月25日落成开馆。2009年5月,赵尚志纪念馆被中宣部列入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赵尚志纪念馆是集纪念、馆藏、研究保护、展览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整个建筑平面为方正的矩形,俯视整个建筑可以看到平面为一个方正的“尚”字。纪念馆高11米,正面长34米,象征着赵尚志11岁离开家乡以及34年短暂而壮丽的人生,纪念馆的正面像张开的手臂,寓意家乡人民张开怀抱迎接将军魂归故里。

纪念馆以弘扬尚志精神为主题,以赵尚志的革命战斗经历为主线,通过实物、绘画、图片、场景及现代化科技手段,向人们讲述了赵尚志将军悲壮而又传奇的一生。

纪念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展厅分为上下两层。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忠义之家刚烈少年”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英雄的家乡,以及赵尚志一家“满门忠烈”的情况。

第二部分“寻求真理投身革命”这一部分讲述的是赵尚志在哈尔滨市许公中学读书,1925年底,赵尚志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以及在投入革命洪流不久,赵尚志就先后两次被捕入狱,度过了将近四年的铁窗生涯等情况。

第三部分“武装抗日威震北满”讲述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抗日救国成为当时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赵尚志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成长为抗日民族英雄,创造了他生命中最后十年的辉煌。接下来的第四、第五两部分讲述的就是作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家的赵尚志的主要战斗经历。

第四部分“白山黑水铁血三军”。1936年,赵尚志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三军所属的9个师,在赵尚志的率领下,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参加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敌人一千多人。

第五部分“治军治校文韬武略(略)”。

第六部分“面对挫折忠贞不渝”讲述了赵尚志的一生是极其曲折坎坷的,他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抓捕和围剿,还要承受来自党内的压力和委屈。赵尚志的一生中两次被错误的开除党籍。一直到1982年,赵尚志牺牲40年以后,中共黑龙江省委才再一次恢复了他的党籍。

第七部分“将军蒙难血染梧桐”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一个大型的幻影成像系统讲述了赵尚志将军牺牲的整个经过。

第八部分“中华英魂浩气长存”讲述了赵尚志牺牲后,他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始终被人们传颂,这一部分展示了人们如何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以及人们怎样历尽波折,用了62年时间,终于找寻到了

将军的头骨的艰辛历程。

“小小的‘满州国’,大大的赵尚志”

赵尚志,1908年10月26日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喇嘛店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后经党组织批准,南下广州报考黄埔军校,被编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5月,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要求黄埔军校学生表明党籍。赵尚志毅然退出黄埔军校,按照党的指示回到哈尔滨,从事建党工作。

1930年,党组织派赵尚志负责学运工作。工作期间,赵尚志曾两次被捕入狱。“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获释出狱。不久满洲省委任命赵尚志为省委军委书记,负责领导抗日武装工作。1934年3月末,由二十余支抗日义勇军组成的东北反日联合军成立,赵尚志被推选为司令,后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他继任司令。1935年4月,根据满洲省委紧急通知精神,赵尚志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1936年1月,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成立,他任总司令。

1936年8月间,赵尚志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6000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1939年后,由于日伪军连续派重兵“讨伐”,东北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敌人曾悬赏一万元通缉赵尚志,甚至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一两银”;同时敌人多次派遣特务奸细混入抗日军内部,企图暗杀他,均未得逞。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率部袭去日伪梧桐警察分驻所的战斗中被内奸打伤,受伤昏迷后被日军逮捕杀害。

被“开除党籍”的抗日英雄

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的赵尚志,是人尽皆知的著名抗日英雄。但其生前曾两次被“开除党籍”,死后40年才被恢复党籍的坎坷经历却鲜为人知。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东北大部分国土都陷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的危急形势,赵尚志发誓要在北满尽快成立一支反满抗日武装,以武装斗争直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人民的奴役和压迫。于是,化名为李育才的赵尚志来到巴彦,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1932年11月,根据满洲省委指示,巴彦游击队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这支抗日队伍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进行过西征,横扫过北大荒。后因遭到鄂伦春族牧民的围攻和日军的包围等沉重打击之下,这支刚刚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装最终被打散。

省委工作负责人在不了解部队失败的真正原因的情况下,就擅自做出《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议》。面对这一突然打击,性格刚毅的赵尚志的心情变得格外沉重。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依然坚定地投身到抗日中去。考虑到他的革命经

历和多年对敌斗争的表现,大部分省委委员仍然主张让他担任群众工作,被任命为工会主席。

1933年4月,赵尚志来到宾县孙朝阳的反日义勇军参加抗日活动。他一度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继续挥枪抗敌,凭借卓越的军事谋略屡屡立下战功,给了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他也从最初的马夫成为了“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总司令。

1935年,根据赵尚志的多次请求,省委慎重考虑赵尚志在离开党组织两年时间的表现,并搞清了这起冤案的来龙去脉,于1月12日正式做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

1935年1月18日,赵尚志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后还曾任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后改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第三军所属的9个师,在赵尚志的率领下,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参加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敌人1000多人。

1940年1月中旬,当时赵尚志正在苏联境内伯力参加一次党的会议。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时会上从国内传来他再次被开除党籍的消息。对于为党和民族出生入死的赵尚志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

这次事件源于1940年初,中共北满省委听信内奸尚连生的造谣和诬告后,在赵尚志不在场、无法申辩的情况下,突然召开第十次常委会并做出把他开除出党的决议。让赵尚志痛心的是,与第一次被开除党籍不同的是,这次居然给他加上了“永远开除”四个字。在这份《关于永远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中,指出把他永远开除出党的原因在于他犯有三大严重错误:一,赵尚志于1936年在党的会议上反对中共中央路线,反对王(明)康(生)指示信;二,实行“左”倾关门主义路线;三,怀疑北满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党内奸细,并密谋捕杀北满省委负责人。

赵尚志在苏联看到这一文件后,悲愤欲绝,当场提笔给北满省委写了一封言词诚恳的《请求书》。在承认自己确曾犯有错误的同时,又声泪俱下地要求北满省委把他留在党内。当时的中共北满省委书记在收到赵尚志从苏联寄回的《请求书》后,不久即复信给赵尚志。根据北满党大多数同志的讨论决定,只取消其“永远”二字,改为“开除赵尚志党籍”。其他,没有减轻的余地。

1942年4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后,在审讯过程中,赵尚志宁死不屈。因伤势过重,被俘8小时后壮烈牺牲,时年34岁。

198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指示,对赵尚志1940年遭受党内处分一事进行认真的复查。同年6月8日,黑龙江省委做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该决定指出:“撤销1940年1月中共北满省委《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恢复赵尚志党籍,推倒强加给赵尚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