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_陆羽纪念馆(1 / 1)

陆羽纪念馆

概况

陆羽纪念馆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竟陵城区西湖之滨,是一座以陆羽生平业绩为主题内容的,具有古典园林特色的纪念博物馆。2009年5月,陆羽纪念馆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馆址在陆羽故里——西塔寺原址重建,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馆舍由前殿(即陆公祠)、后殿(即大雄宝殿)、涵碧堂、东冈草堂等建筑群组成。

前殿是陆羽纪念馆内的主体建筑,位于竟陵城西寺路西端,殿宇为歇山顶式,结构精巧,造型典雅。祠前有古朴的“山门”,山门门额上“陆羽纪念馆”五个大字为原中宣部副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题写。前殿正中是一尊高26米的陆羽全身铜像。铜像左手托杯,品茶的心态、姿态尽显。殿内两侧陈列柜展出的是陆羽遗迹、遗物、文献和照片,以及中外专家学者研究陆羽所撰写的书刊、画册、评价文章等资料。

前殿内东壁悬挂着陆羽的图文并茂的生平简介,共24幅;西侧墙壁上悬拴着《陆羽茶经》全部内容。殿内中间展出日本茶道和韩国陆羽茶经研究会所赠纪念珍品和书刊。

后殿为大雄宝殿,是两层重檐仿唐建筑,规模宏大。第一楼陈列有全市历史文物和传世古物、珍宝3000余件,其中石家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制工艺——陶鸟、陶兽等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第二楼展出天门市历代名人书画、精品和部分革命文物。

《茶经》的由来

《茶经》是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由陆羽编撰。它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

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还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

《茶经》的作者陆羽是位全才,他不仅仅是一位茶学家,同时还是一位才学逸群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全唐诗》中就收录有陆羽的一首诗:“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古人说,“他书皆不传,盖为《茶经》所掩”,也就是说陆羽在其他方面的成都因名作《茶经》而淡然失色了。

陆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事,脚步遍及各大茶区。他在不同地方观察茶叶的生长规律,根据当地的水分、土壤、阳光等对茶叶进行鉴别;深入农家看茶农怎样对茶叶进行加工,从加工的过程中进一步分析茶叶的品质的优劣。在长期的观察中,陆羽摸索出了一套民间烹茶技艺的规律。他还品评各地的茶水,每次都是清晨出门,天黑才归,如是多年。

陆羽不仅对茶和水如此上心,还深知茶具对茶叶的发挥具有很大的作用。他以民间茶具和茶器的制作方法为基础,进行创新,最终制造出了独特的茶具。此后,陆羽开始在杼山妙喜寺寄宿,闭门撰写《茶经》。期间,陆羽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使《茶经》的内容逐渐完整。

陆羽品水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间,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出任竟陵司马。他得知陆羽投身茶事研究,便决定助陆羽一臂之力,把便于携带各种书籍资料的文槐书函和乘骑乌封牛送给陆羽。从此,陆羽开始了他的探茶之路。

陆羽游历了中原、三秦、巴山蜀水及下江一带,足迹踏遍了从东到江浙、南到两广、北达燕赵、西至巴陕的

大半个中国。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他不仅考察茶叶的产地、生长状况和品质优劣,还对各名泉、名水按煮茶的水味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比较。

通过各种对比,陆羽把煮茶的用水进行了细致的排列,前二十名为:第一,庐州康王谷水;第二,无锡惠山石泉;第三,蕲州兰溪石下水;第四,峡州扇子峡虾蟆口水;第五,虎邱寺石泉;第六,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七,扬子江南零水;第八,洪州西山瀑布水;第九,桐柏淮源;第十,庐州龙池山顶水;第十一,丹阳观音寺井;第十二,扬州大明寺井;第十三,汉江金州中零水;第十四,归州玉虚洞香溪水;第十五,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六,吴淞江水;第十七,天台千丈瀑布;第十八,郴州园泉;第十九,严陵滩水;第二十,雪水。

随着对水的鉴别,陆羽的茶艺也在不断地提高。一次,御史大夫李季卿巡视江南,陆羽作陪,并表演茶道。李季卿问陆羽:“你觉得在此地煮茶,用哪里的水会好?”

陆羽毫不犹豫地说:“这里是扬子江南零段,江心的水煮茶最好。”

李季卿下令让士兵从扬子江心提来一桶水。陆羽尝了一口,果断道:“这不是江心的水,是江边的水。”士兵十分肯定,说这就是江心的水。听闻此言,陆羽将桶中的水倒去一半,又尝了一遍,才点头道:“这次才是真正的江心水。”

李季卿问陆羽从何得知,陆羽淡定道来:“江心的水质良好、重,所以能够鉴别。”

事已至此,士兵叹服,不得不承认自己刚才从江心打了水上来,但到江边水洒得只剩半桶,一怕责罚,二懒得折回江心,就从江边灌了一半凑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