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_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1 / 1)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

概况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西南10公里处的汀泗桥。2009年5月,该遗址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由湘向鄂挺进,军阀吴佩孚调集重军,扼守汀泗桥,企图阻拦国民革命军北上。27日,由共产党人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先遣队向吴佩孚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敌军全线溃退,国民革命军占领了汀泗桥,为攻取武汉打开了南大门,使革命的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起到了重大作用。为了纪念这一重大战役及在战役中牺牲的烈士,1929年,国民革命政府在此修了烈士墓,纪念碑和纪念亭等。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一个是马家山,另一个是塔垴山。马家山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有大门楼、烈士纪念亭、碑、墓及陈列室,周边设有护栏。整座山柏树撑天,树木成排,花草成片。塔垴山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现存有老铁桥和古石桥、碉堡、炮台、战壕、猫耳洞,这里曾是北伐战争时期双方交战争夺的重要战场。

遗址大门和烈士纪念碑、亭的建筑风格、设计溶为一体,门楼采用绿色花岗石,铁门用铸铁和方管烧接而成,门楼顶部有叶剑英亲笔题词“北伐先锋”楷体字样。烈士纪念碑位于烈士墓前5米处,与墓成中轴线对称布局,碑占地面积为9.33平方米,高5.2米,为乳白色麻质花岗岩砌制,基座高0.32米正方形,每角设方形立柱一根,高0.64米,边长0.275米,柱头为半球形,碑座为四边形,高1.5米,碑身为四方锥体型,在碑身四个面上都镌刻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最上方有国民党党徽图案。烈士墓冢占地面积为54.67平方米,墓首为四柱三间式牌坊,中刻碑一块,其上刻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阵亡将士之墓,民国十八年十月立”等字样。

经烈士墓冢前下5级台阶至陈列室,门上挂有“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匾额。纪念馆陈列展出内容分别为:北伐风云、汀泗鏊战、名将风范和业绩永存4大部分。橱窗内存放有当年北伐军用过的兵器及用品和一些实物资料。

汀泗桥战役

1926年,北伐军从广东肇庆出师北伐,一路高歌猛进,首先与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其中最具有决定意义就是汀泗桥战役。可谓是是威震中外,闻名寰宇。而著名的叶挺独立团也正是在血战汀泗桥战役中一战成名。

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广东肇庆成立,团部设在肇庆阅江楼,全团有21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1926年1月,叶挺独立团正式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

5月20日,叶挺独立团奉命进入湖南,增援唐生智部。北伐战争由此拉开序幕。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当时国民革命军的军事力量与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三大军阀相比,显然是敌强我弱。据此,北伐军采取了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的战略部署。于是,国民革命军入湘作战,攻克湖南以后便迅速形成挺进湖北、直逼武汉的态势。

为了打开通往武汉的道路,肃清湖北境内的军阀,国民革命军分几路军向武汉进逼。共产党人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从湖南进入湖北后,从蒲圻的中伙铺、官塘驿一带一直追敌至咸宁汀泗桥,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史称汀泗桥战役。

当时,汀泗桥镇是粤汉铁路线上的一个小镇。然而,这个弹丸之地却不容小觑。它是由湖南进入湖北武汉的第一道门户,桥东面为崇山峻岭,西、南、北三面环水,只有一座百余米的铁路桥(即汀泗桥)可以通过,素有天险之称,素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吴佩孚苦心经营的汨罗江防线被北伐军攻破后,吴决定在汀泗桥、咸宁、柏墩一线组织防御,阻止北伐军向北推进。8月22日,吴佩孚获悉岳州为北伐军攻占,令其部将宋大霈、董政国收集残部万余人,以宋任指挥,据守汀泗桥;令其武汉方面陈嘉谟部万余兵力南下驰援;并亲率嫡系刘玉春等部昼夜兼程南下。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令第4军在吴佩孚主力到来前,迅速攻占汀泗桥;第7军和第8军以积极的作战策应第4军的行动。

26日上午10时半左右,北伐军第12师第35团尖兵连进抵敌军前哨阵地高猪山,双方交火,汀泗桥战役正式打响。此时敌军欲退至铁路桥以东,第35团因受敌人机关枪封锁,无法越过铁路,两军隔河相峙。正午,第36团从上游越过汀泗河,进抵汀泗桥东南边高地附近梅董一带,因敌军居高临下大力扫射,不易前进,于是疏散队形,侦察敌人阵地配

备情况,待增援部队到来,再作齐头并进。当第十师行至骆家湾附近时,听到汀泗桥方向枪炮声甚密,知第十二师己与敌军接战,部队迅速前进,并以第28团、第29团向36团右翼延伸,到达丝茅窝一带,30团向36团左翼布阵。独立团一营同时在36团后方张兴国布阵,以便策应各方。北伐军在形成对敌军阵地半月形的包围之后,开始攻击,炮兵也开始向正面的敌军进行攻击,激战一天,北伐军无所进展,一时两军形成胶着状态。

当时吴佩孚的增援部队不日可到,孙传芳也正调兵进入江西,国民革命军士气旺盛,装备不良;勇于进攻,不擅防御。此时如敌人援军一到,北伐军势必陷入被动,战斗只能速战速决。26日当晚北伐军接受36团团长黄琪翔的建议:全线夜袭,突破敌人高地。独立团团长叶挺也建议派部队绕道古塘角,抄攻敌军背后,使敌军腹背受击。深夜12时,36团、28团、29团乘着黑暗逼近敌人阵地,敌人枪炮声不断,而国民革命军衔枚以进,一枪不发,待接近敌人阵地后,用刺刀冲破敌军中部阵地,占领了敌军阵地数处,为总攻夺得了数处有利据点。

27日清晨,北伐军全线发起进攻,30团及独立一营亦加入战斗。这时敌军数次组织反攻,妄图夺回失地,终因北伐军奋勇还击,未能得逞。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塔脑山、石鼓岭相继被北伐军占领,敌军阵线破裂,开始向咸宁城关方向撤退,其中一部分敌军被28团截击缴械。4时,左翼的北伐军12师隔铁路桥与敌相峙,实施抄攻敌人后背之计划。独立团在当地群众引导下经彭碑、尖山于27日上午七点多钟到达古塘角附近的铁路时,正值敌军有秩序地撤退,经独立团突然攻击,顿时变为溃逃,一部分敌军被缴械。

败下阵来的吴佩孚仓皇逃跑,几万敌军被叶挺独立团的勇猛气势和牺牲精神所震慑,不战自溃。在后续部队的支援下,叶挺独立团又乘胜突破敌人后两道防线,打开了通往武汉的大门。

汀泗桥战役,自26日上午10时,到27日上午9时汀泗桥东南高地战斗胜利结束,前后仅用约22个小时。战役中,北伐军共俘虏敌军官佐一百五十七人,士兵二千二百九十六人,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的战绩。

在北伐战争中,汀泗桥战役可谓是一大胜仗,叶挺独立团表现非凡,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