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_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1 / 1)

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概况

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湖北省洪湖市西部的瞿家湾镇,共有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9处,其中革命旧址35处,遗址4处,它们大部分集中于瞿家湾镇红军街(老街)和沿河路街道南北两边。2005年11月,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又称“湘鄂西苏区”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1928年,贺龙、周逸群、邓中夏、段德昌、贺锦斋等在湘鄂边领导进行了游击战争,并开创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为河邺军)。1930年工农红军又在这里开创了洪湖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7月,河邺军、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县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孙德清任参谋长,柳直荀任政治部主任,从此,湘鄂边、洪湖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革命军事委员会等机关。

1931年7月至1932年4月,湖北监利县周老嘴成为湘鄂

西苏区的首府,后迁至洪湖瞿家湾,相继成为根据地的中心。鼎盛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曾覆盖58个县市,拥有2万正规红军和近5万地方武装。

旧址主要包括湘鄂西省军委、省委旧址、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宣传部、《工农日报》社、《红旗日报》社旧址、红军被服厂旧址、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同时,还建立了洪湖革命历史博物馆瞿家湾陈列室。

踏入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旧址,就能看出牌坊式门面的高大建筑原来是个祠堂。走过天井小院,来到中庭,展柜上贺龙、周逸群等用过的印章、土茶壶,湘鄂西农民银行发行的各种纸币,铜币和银币,还有当年的拥军鞋、配章及《红旗报》等报刊和《国民党十大罪状》等传单并列展览着。

“叛逆”的贺英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

晚上回来鱼满舱啊啊

四处野鸭和菱藕

秋收满帆稻谷香

人人都说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啊啊

洪湖水呀长呀嘛长又长啊

太阳一出闪呀嘛闪金光啊

共产党的恩情

比那东海深

渔民的光

一年更比一年强

一曲《洪湖水浪打浪》,把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深深印刻在了全国人民的记忆里。歌剧中,贺英的角色来自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她原名贺民英,乳名香姑,后改名贺英,是共和国元帅贺龙的大姐,1886年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1933年,因叛徒出卖,贺英游击队驻地被包围。在突围中,贺英中弹壮烈牺牲,时年47岁。

贺英小的时候没有机会读书,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于进步思想的见解。旧社会时,农村封建思想很浓重,女孩子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要裹脚。当时,贺英已经到了裹脚的年龄,却不愿意裹脚,族里的婶婶们都责备她:“这个时候不裹脚,再大一些就没有办法裹小了。如果不裹脚,你长大后怎么嫁得出去。”同乡的其他姐妹都裹了脚,也开始笑话起贺英。

贺英年龄虽小,但坚决抵抗这种恶习,坚决不裹脚。父母实在是担心她的未来,就劝说她裹脚:“香姑,你还是裹脚吧,要不然,让别人笑话你。”贺英回答:“只要腰板挺得直,走的路正,才不在乎脚小不小。再说,小脚怎么干活,怎么走路?”

这种敢于反抗的精神,也注定贺英日后会走上革命的道路。长大后,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支持贺龙革命,为革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