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概况
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占地面积341亩。陵园是为了纪念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建立的。1997年7月,该陵园被中宣部公布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祠、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和李先念纪念馆等。
陵园的大门是高大的牌坊建筑,坐北朝南。门牌高大、巍峨,其上是由行书写就的涂金大字“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入园约百米,为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27.11米,寓意1927年11月爆发的黄麻起义。碑座前方是汉白玉雕成的党徽;碑座两侧是苏区人民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中,英勇奋斗的巨幅浮雕。两尊巨大的铜像塑在碑的两侧护卫:左边的农民背着大刀,手举铜锣;右边的红军战士高举钢枪,奋勇向前。
烈士祠位于纪念碑北面,原为砖木结构,198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及砖土结构。祠内设有烈士灵堂,陈列着全县英烈名册和党、政、军、民及各界敬献的花圈。
烈士祠西侧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4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馆内设立序厅和烈士陈列室。序厅由雕塑《大别山母亲》和背景浮雕《碧血黄安》组成。烈士陈列室分《革命先导》、《起义英雄》、《大别忠魂》等共六大部分。
董必武纪念馆和李先念纪念馆都位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内的稞子山上。东北处的董必武纪念馆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纪念馆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庭院式结构。李先念纪念馆在董必武纪念馆的对面。该馆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平方米。两个纪念馆分别记载了两位国家领导人为革命和国家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
黄麻起义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黄、麻两县党组织依靠广大群众和掌握的农民自卫军武装,坚决反抗当地的反动势力。1927年9月,中共湖北省委建立了鄂东特委。11月,鄂东特委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决定武装起义,夺取黄安县城。攻城队伍由黄安农民自卫军、麻城农民自卫军、七里坪及紫云等区农民义勇队共上千人组成。
13日,起义开始。晚上10点左右,经起义指挥部决议,副总指挥吴光浩先率领70人组成的突击队,
化装进入城内潜伏,时刻准备里应外合。总指挥潘忠汝率领农民自卫军、农民义勇队向黄安县城进发。
翌日凌晨,攻城队伍从县城西北攀梯而上,占领北门,迅速攻入城内。经过浴血奋战,攻城队伍攻进黄安县城,占领了县政府、警察局,消灭国民党军近200人,活捉县长等官吏及土豪劣绅10余人,缴获步枪30余支,子弹90箱,最终控制了全城。
18日,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指示,由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及赶来配合起义的农民自卫军组成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同日,黄安县农民政府也宣告成立。
12月5日,国民党军以第12军教导师突袭黄安城。鄂东军据城固守,但终因伤亡惨重,被迫突围。12月下旬,当地中共组织和鄂东军部分领导人决定转移72人到黄陂县木兰山一带进行游击活动。
1928年1月,鄂东军在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5月,第7军在河南省光山县南部柴山保地区,创建根据地,走上了边界武装割据的道路。同年7月,第7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1929年5月,红31师发展到近400人,初步建成了以柴山保为中心,纵横50余公里的鄂豫边苏区。黄麻起义创建的红军和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来源及组成部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