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山学校旧址
概况
湖南东山学校始建于1895年,初建时名为“东山精舍”,建成后曾多次易名。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为该校题写了“东山学校”的校名,沿用至今。2009年5月,东山学校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南东山学校以深蕴湖湘文化底蕴的“公诚勤俭”为校训,以“经世致用”、“救国图存”为办学宗旨,培养实用型社会人才。《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称赞东山精舍“开湖南新学之先河”,是“大学的萌芽”;《中国现代社会史》则把它与北京的同文馆等并称为中国现代教育最早的新式学校。
这里曾培养出了许多革命战士和知名人士,除毛泽东这样的一代伟人外,这里还培养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大将,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谭政大将,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国际著名诗人萧山,革命烈士毛泽覃,以及肖子升、柳宗陶、易礼容等。
书院基本上保留了一百多年前的原貌,为清代光绪年间的建筑群,同时融入了地方祠庙建筑特点和西式建筑风格。建筑主体具有典型的湖湘书院文化特色,采取中轴对称多重院落空间布局,由围墙、阙屋,环河、石桥、正堂三进(头门、讲堂、礼殿)及东西各五斋及藏书楼组成。建筑群在近似圆形的半岛之上,半岛外环是宽20-30米的便河,一圈长达600米的青砖围墙将旧址与外界隔开。便河上架有石桥,桥两边安麻石栏杆。两侧顺墙35米处,各设阙屋(院门房)一座,均为硬山封火墙三开间门房。整个建筑规模宏伟,屋宇轩昂,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斗拱飞檐、美轮美奂。
在旧址内,设有毛泽东学习过的教室、自修室和寝室。毛泽东使用过的课桌、床铺、蚊帐保存完整。旧址内还辟有校友陈列室、谭政大将生平业绩陈列室、陈赓大将生平业绩陈列室、校史陈列室及音像播放厅、毛泽东图书室、书画陈列展等展厅。整个旧址,环境幽雅,建筑独特、史料丰富,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良好的教育功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毛泽东从这里走出来
1955年,毛泽东在与同学谭世瑛谈话时,感慨道:没有这所学校的几位好老师,他进不了这所学校,到不了长沙城,只怕还出不
了韶山冲呢!
这所学校,便是开湖南近代教育之先河,培养了无数革命英才的湖南东山学校。
1910年秋,毛泽东来东山学校求学。当时的校长李元甫思想进步,聘请的教员多为维新派,受过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在入学考试的作文题“言志”中,毛泽东抒发了自己求学救国的志愿。他的作文被老师们争相传阅,老师赞赏他“我们学堂多了一名救国栋材”。
在这里,毛泽东感受到了老师们鲜明的爱国思想,对《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宣传进步思想的书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还接触到了自然科学和西学的一些新学科,学了一些外国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中国地图;第一次听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已死去;第一次听到俄、美、日这些国家的名字;第一次从留日归来的萧先生那里了解到日本的一些情况;第一次大量阅读有关维新变法的文章和书籍……当得知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却饱受列强欺凌时,他十分痛心。
在一点一滴的学习中,原本朦胧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原本自发的救国意识转化为自觉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动力,而且越来越强烈。当毛泽东听老师讲“华盛顿经八年苦战,始获胜利,遂建国家”时,他说,“中国也要这样的人物”,于是他给自己取名“子任”,意即以天下革命大业为己任,立下雄心壮志,要“改革中国与世界”。
毛泽东在东山学堂只学习了半年。就是这半年,使毛泽东实现了由小时候信佛,以后相信孔孟,到信仰改良主义的转变。东山学堂是一所提倡“新学”的学堂,在这里,毛泽东深受康、梁的影响。他的同学文运昌(也是他的表兄)送给他一套《新民丛报》和一本记述康有为倡导变法的书,这套书报,毛泽东“读了又读,直到差不多背得出来”。他认为中国应当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通过君主立宪实现富国强兵。他在读过的《新民丛报》上写道:不能像以往误国朝廷那样“法令由君主所制订,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应该像君主立宪国家那样“宪法为人民所制订,君主为人民所推戴”。虽然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远离改良主义正处在辛亥革命的前夜,康、梁的思想行动也已落伍于时代,但是,毛泽东毕竟从研究康、梁及其改良主义学说开始,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
求学轶事
初来东山学校,因为是外乡人,毛泽东常被一些同学歧视。一天,毛泽东与几位同学躲到教室后面在河边树荫下纳凉。突然一只青蛙从河中跳出来,蹲在柳荫下一块石头上。有位同学想为难毛泽东,便请他以“蛙”为题做诗,毛泽东开口吟道:“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即拍手称绝,原本排挤毛泽东的人也对他心悦诚服。
毛泽东喜效仿“康梁体”作文,这一点遭到个别思想保守的老师的反对。他写了一篇《宋襄公论》,因是“康梁体”,有位老师只给了他20分;而国文老师谭咏春则破例给了他105分,并写了一则批语:“视似君身有仙骨,环观气宇,似黄河之水,**。”李元甫得知此事,感觉到这不仅仅是先生对学生的态度问题,而且事关学校的教学风气和办学方向,当先生不应压制学生探求新知、接受进步思想的积极性。他向师生公开表示自己对此事的态度:“毛生润之的文章我都看过了,是写得很好的,他思想前进,文笔泼辣,给八九十分都不为过分。另外嘛,康、梁体的文章也是可以学的……”
从此以后,毛泽东在东山高小名声大振,被同学们誉为“文章魁首”。东山高小的教学风气,也由此来了一个大转变,康、梁文章开始搬上了讲堂,留学日本的萧先生甚至在课堂上讲起了“洋文”《天方夜谭》、《泰西五十轶事》……毛泽东和同学们都很兴奋,觉得这才真像一个洋学堂了。
在“公诚勤俭”的校训下,少年毛泽东以每天帮书院佃户易三奶奶挑水的方式,初步实现着他对民众的“仁”;以常与和他的师长、同学一起“激扬文字”,讨论国家和世界的形势,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方式,渐渐达到他将来需要的“智”;以每天跑步、爬山、游泳、冷水浴等,实现他的“野蛮其身体”;以饭堂上的格言“乌有士不啖菜根者而能办天下事者哉”为准则,成为“嚼得菜根者,百事可为”的人物。
在这里,毛泽东最早受到务实和实事求是学风的熏陶,其作文《言志》、《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无一不朝着“学以致用”的方向论证,由此形成了毛泽东重力行、重践履的思想作风;在以后的政治实践中,毛泽东把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最终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