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手斩得小楼兰”
弯弓射日到江南,
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这是陈毅在新四军取得韦岗战斗后的一首即兴诗。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陈毅对这场战斗的溢美之情。正如他自己所言:“江南处女战打得很好!”
1938年4月28日,新四军第一、二、三支队和侦察分队组成先遣支队,由粟裕带领,从岩寺出发,挺进江南,进入抗日前线作战。
5月中旬,先遣支队抵达苏南的镇江地区。一路上,他们出没于日军的据点和炮楼附近,对沿途城镇的交通状况和敌情进行了细致的调查。通过这一路的调查,粟裕了解到,日寇占领南京后,一路攻陷上海、杭州、芜湖等地,气焰很是嚣张。只要是他们经过的城镇或村子,一律被洗劫一空。令粟裕感到痛心的是,沿途的国民党守军非但没有加以抵抗,反而勾结当地的恶霸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看到群众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情景,新四军战士们气得说不出话来。
不过,令新四军意想不到的是,沿途的老百姓已经对中国抗日军队失去了信心。当他们听到“新四军”这几个字时,一脸的茫然和不屑。他们觉得,拥有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的国民党中央军都奈何不了敌人,何况是只有几把破枪且刚成立不久的新四军。
为了扩大新四军的政治影响,为了改变群众对新四军的看法,粟裕决定带领先遣支队打一次胜仗,用胜利唤醒江南地区百姓的抗日热情和信心。
6月15日,派往句容的侦察员报告说,从镇江开往句容的公路上,每天都有五六
十辆敌人的汽车经过,其往返时间大约是在每天的八点左右和下午的四点前后。粟裕得知这一情报后,亲自赶到句容公路实地勘察地形。当他站在山上,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时发现,韦岗至竹子岗一带,山高林密,道路蜿蜒曲折,便于部队隐蔽。最终,他决定在韦岗设伏,给来往于这条公路上的敌人一次重创。
当即,粟裕返回驻地,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商讨作战方案。会议决定,战斗于6月17日上午打响,要在韦岗将敌人的车队消灭掉。同时,从各连抽调出六个步兵班、一个驳壳枪班、一个轻机枪班组成伏击部队,由粟裕亲自领队,其余各部队待命援助。
为了不打草惊蛇,新四军伏击部队于6月16日夜间冒雨开进韦岗。战士们悄悄地在各自的阵地上埋伏好,等待敌人的汽车队驶入伏击圈的那一刻。
雨夜的等待是漫长的。战士们的身上沾满了泥水,可大家的兴致仍旧很高。他们匍匐在草丛中,三三两两地小声讨论着如何打敌人。
“把开车的打死了,汽车不就停了吗?”
“不对,应该是把车胎打爆了,这样汽车就跑不了了。”
“应该打装油的地方吧?没了油,汽车也开不动了。”
……
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大有一股比赛看谁打死的敌人多的意味。还有的战士跟着一位懂日语的随军记者练习说日语,到时候喊话派得上用场。
天渐渐亮了,战士们打起精神来,听着远方的动静。八点半左右,一阵汽车轰鸣声由远及近。显然,敌人的汽车队就要开过来了。不一会儿,第一辆汽车就驶入了伏击圈。战士们凝神贯注,瞄准目标,只等命令
一下,就扣动扳机,射向敌人。随后,第二辆、第三辆、第四辆、第五辆汽车相继开了进来。
等到敌人的车辆全部进入埋伏区后,粟裕大手一挥,大声吼道:“打!”
顿时,千百发子弹齐齐射向敌人。有的子弹射中敌人,敌人当场毙命;有的子弹射中轮胎,汽车开不动了;有的子弹射向汽车,碰撞出点点火花,并发出“砰砰”的响声。随后,又是一阵手榴弹冲击波,炸得敌人是人仰车翻。好几辆汽车都被熊熊大火包围。
毫无战斗准备的敌人跳下车,利用汽车做掩体,进行反击。粟裕再次大手一挥,喊道:“冲啊!”新四军战士们从草丛、洼地、树林中冲出来,喊杀声震天。两军交战,短兵相接。粟裕带头冲了过去,一颗子弹解决一个敌人。正当他与敌人搏斗时,危险出现了。一个垂死挣扎的日本兵,挥舞着指挥刀向粟裕冲过来,就在刀子快接近粟裕的后颈时,眼疾手快的警卫员一枪要了这名日本兵的命。粟裕化险为夷,仍旧举着手里的枪,精准地射击敌人。
半个小时后,战斗结束了。新四军一共击毙三十多名敌人,毁坏五辆汽车,缴获长短枪二十多支及大量军需物资。
韦岗伏击战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江南地区军民的抗日热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并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战斗。从此,新四军驰骋在江南大地上,与敌人斗智斗勇,不仅消灭了敌人,更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粟裕诗兴大发地作了一首诗,名为《韦岗初胜》:
新编新四军,
先遣出江南。
韦岗斩土井,
处女奏凯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