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孙武”展才华
行伍出身的刘伯承元帅,有“儒将”“军神”“当世孙武”之称。这和他刻苦钻研学问是离不开的。刘伯承上私塾时就以“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激励自己。加入共产党后,他曾被派到苏联学习军事知识。那时,刘伯承已经36岁,以他的年龄学习俄文,并且钻研俄国的军事著作是极为艰苦的事情,许多人并不看好他。没想到的是,刘伯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天分,用了两年的时间,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并且可以胜任翻译俄国著作。
1930年春末夏初,刘伯承经由满洲里秘密回国,到达上海。虽然当时上海被白色恐怖所笼罩,但共产党人仍坚持着地下工作,从未放弃革命。刘伯承被这些英勇无畏,坚持革命的共产党人所感动。在上海党组织的介绍下,刘伯承得知毛泽东、朱德同志已经建立起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刘伯承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恨不得身后长出一对翅膀,立刻飞到中央苏区,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一起并肩作战。
然而,刘伯承并没能如愿,他到达上海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翻译外国军事著作。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刘伯承心里有些失望,并为此找周恩来谈过话。周恩来告诉他:“翻译军事著作,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军事著作,介绍给党内负责武装斗争的同志,让更多同志有机会学习到先进的军事知识、战争理论,让这些理论知识成为指导革命斗争的理论基础。这是一件极为有意
义的工作。”
周恩来的一番话,让刘伯承茅塞顿开,欣然接受了这项翻译工作。
刘伯承化名“林直木”,对外身份是教师,居住在上海愚园路一栋两层楼房里。刘伯承的翻译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所以也算是地下工作者。他的寓所,也成了共产党最早的地下翻译所。
翻译所中聚集着一群优秀人才,都是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共产党员,刘伯承算是他们的领导。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料文献,以及翻译工具书。但是,当时上海白色恐怖严重,俄文书更是犹如一颗炸弹,谁都不敢碰,都怕被当做共产党抓起来。没有文献资料如何怎么保证翻译工作顺利进行呢?刘伯承积极走关系,联络党组织,终于弄到了一部《俄汉词典》和一些参考书和资料,总算是满足了翻译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刘伯承对待翻译工作是极为严格认真的。他曾说翻译外国军事著作是“关系国家安危、人民生命的国防大事,不可不严肃负责”,并经常告诫人们:“一字之差,会死人的!”他不仅要求其他人如此,自己翻译更是如此。他常常反复校对,斟酌用词,恨不得将一个词掰开了、揉碎了理解,总是力求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地下工作总是伴随着危险的。有一次,刘伯承与一位联络员约好时间地点接译稿。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前见面,刘伯承远远就看到了联络员,刚要疾步上前,就发现联络员身边不远处有几个可疑人物,应该是特务。刘伯承暗道“糟糕”,此时自己已经引起特
务的注意,如果转身就走,反而更引人怀疑。于是,他干脆将计就计,坦然自若地走到联络员身边,接过译稿,并自然地与联络员道别离开。
刘伯承一系列动作自然大方,让特务有些心虚,将信将疑地拦住刘伯承,说要检查随身物品。刘伯承没有丝毫抗拒,大方地亮出的自己的公文包。特务瞥了一眼,发现里面有本书,封面是一个衣着暴露的女子,心中舒了一口气,心道:怪不得看起来可疑,原来是来拿见不得人的色情小说。没有抓到把柄,特务也就放刘伯承离开了。
刘伯承回到住所,将“黄色小说”从书包中取出,把封面一揭,就露出了一沓修订好的译稿。原来,刘伯承为了防止类似突发事件,在公文包中早就准备了一张黄色小书的封面,以备突**况时作掩护。其他翻译工作人员听说此事后,都哈哈笑起来,佩服刘伯承的足智多谋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上海短短的几个月中,刘伯承主持翻译了《苏军步兵战斗条令》。翻译完成后,这部书被送到了各个根据地,成了红军的第一个军事条令,对共产党训练士兵、整顿军队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刘伯承戎马一生,即使在战火硝烟中,他也从没放弃过翻译外国军事著作。他一生翻译、校译和编译了数百万字的外国军事论著,为共产党提高军队素质,以及掌握现代化战争起到了重大推助作用。同时,刘伯承也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现代军事翻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