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打响
黄埔军校的建立就是为了打倒军阀,改变军阀割据的现状,取得国民革命的胜利。1926年的时候,黄埔军校的学员在经历了刻苦的学习、训练以及东征的洗礼后,他们已经完全可以担负起国民革命的重任,开始战斗了。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虽然遭受了严重的打压,但是党内的各级同仁依旧积极努力工作,为国家、为革命鞠躬尽瘁。共产党方面对于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持绝对的支持态度。因中山舰事件被免去职务的聂荣臻以及被挤出第一军的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仍旧利用各种机会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开展工作,及时向共产党员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为北伐做准备。
北伐战争是孙中山生前未完成的心愿。为完成孙中山遗愿,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召开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陈述了进行北伐推翻北洋政府的理由。战争即将打响。
1926年7月9日,广州依旧处于酷暑的侵扰之下。广州的东校场被炎炎的烈日炙烤着,无处不在的热气在空气中不断升腾、盘旋,令人头晕目眩。在校场上的国民革命军却仿佛感受不到这恼人的炎热,整齐地列队站在校场上参加北伐誓师大会。校场上人头攒动,在场军民大约有十万人。他们高喊着革命口号,远远看去蔚为壮观。
在苏联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革命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沉重打击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封建军阀势力。
北伐军中,中共党员身先士卒,浴血奋战,蒋先云、曹渊等一批共产党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同时,北伐途中,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在广东、湖南、湖北等省领导工农群众积极参与运输、救护、宣传、联络等工作,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了有利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蒋先云就是中国革命“脊梁”的一个代表。蒋先云是黄埔军校一期生、“黄埔三杰”之首。他毕业后加入军队,表现一直非常优秀。北伐战争打响后,他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北伐战争中的许多文件、通告都是由他拟写。之后,他又担任补充第五团团长,作战英勇,受封陆军少将军衔。
如果蒋先云追随蒋介石,投入国民党,想必一定可以平步青云,过上衣食无忧的“老爷”生活。但蒋先云不屑于物质的丰富,他崇尚的是改变旧中国的革命,追求的是使国家富强、百姓安居的奋斗道路。所以,当蒋先云得知蒋介石有心背叛革命后,立即听从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的安排,到湖北展开工作,担任湖北军委委
员、武装部长兼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总队总队长。
1927年年初,蒋介石的反共意图越发明显,共产党人深刻意识到建立一支自己的武装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扩大纠察队,尽最大努力从各种渠道获得更多武器,按军队编制进行训练。工人纠察队壮大到5000余人,3000多条枪,成为中共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不幸的是,1927年4月18日,国共两党在武汉的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继续北伐。4月19日,蒋先云被任命为北伐军第一纵队第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5月28日,在河南临颖作战时英勇牺牲。
如蒋先云一样的英勇共产党人在北伐战争中数不胜数,他们或许牺牲,或许继续战斗。但不论如何,他们都为共产党掌握革命武装和建立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除了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外,共产党并没有掌握任何正规武装军队。尽管如此,共产党却在部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国民革命军虽有众多黄埔军校毕业的优秀学员,但军队整体上还是缺乏正规军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为了使军中战士的素质提高,共产党人主要担任了军中的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看起来像是只会“动嘴皮子”的工作,对于真刀真枪拼杀的战场毫无实质意义,但其实这种印象是错误的。政治工作对于一个军队的建立、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在北伐军中开展政治工作,更是给这支新兴的革命军予以了重要帮助,这也是这支军队自北伐战争开战以来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的重要原因之一。
担任北伐军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在北伐战争开始前夕就说过:“政治工作的使命,首先是教育部队官兵懂得为什么革命,懂得为什么要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贪官污吏”“政治工作人员的责任,就是把这个部队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军队。”
为此,共产党人还特别列了几条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例如:宣传民主革命的任务,讲清楚为什么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对部队实行民主改造,废除打骂士兵的制度;教育士兵遵守革命纪律,改造旧军队的作风,使武力与民众相结合。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共产党以及国民党左派人士认为,要想使一个军队的素质提高,成为训练有素的先进军队,就必须从“当官的”入手。“当官的”行事必须以身作则,亲力亲为。
当时北伐军中政治部的人员除了部分国民党左派人士外,其余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例如: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伯渠等。这些人在军中或大或小
都担任着一些官职。令普通战士惊奇的是,这些“官老爷”一点架子也没有。每次一段行军结束,部队进入原地休整阶段时,政治部的“官老爷”们不会跑到轿子里,树荫下休息,而是穿梭于官兵之间,慰问战士,询问战士是否有什么困难。这样的关心与问候,在当时艰苦的北伐行军路上,犹如和煦春风,抚慰了每一个战士的内心。
北伐军成立不久,军中难免有一些有着旧军阀习气的军官。这些军官大多参加过其他军阀部队,对待手下士兵不够尊重,心情不好就对士兵肆意辱骂殴打,给部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面对这种现象,政治部予以了严厉的制裁,一旦发现立即严惩。渐渐的,打骂士兵的现象在北伐队伍中绝迹了。
通过这些林林总总的小事,共产党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大。许多战士都开始向往加入共产党,偷偷向政治部的共产党员申请入党。要问他们为什么想加入共产党,有的人会说:“共产党人人平等,没有‘官老爷’。”还有的会说:“我们营长就是共产党,每回打仗都冲在最前头!我要跟营长一样!”
通过宣传教育,战士、军官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革命热情也逐渐高涨。尤其是以叶挺独立团为代表的官兵,各个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奋勇冲锋,顽强战斗。这种精神,正是将来共产党建立的军队所具有的最根本、最伟大的精神。而这些被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所吸引的战士,也成为了共产党建军的重要基石。
1927年2月,北伐军占领杭州。3月20日成功进抵龙华,北伐形势一片大好。北伐军一路凯歌,为了配合北伐军夺取上海,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由周恩来亲自领导,声势极为浩大。起义于3月21日发动,22日时就已顺利占领上海。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进展得如此顺利,共产党功不可没。但这一切,在蒋介石看来全部成了他夺权之路上的绊脚石。共产党人在北伐中的出色的表现,只会使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会越来越高,工农武装力量几乎全部开始追随共产党。蒋介石担心共产党的势力会越来越大。这些担忧让蒋介石寝食难安,清除共产党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同年3月末,共产党打开上海城门迎接北伐军进城后没几天,蒋介石就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四一二”政变。
4月12日这天,蒋介石下令强占工会,解除工人武装,大批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在这次事变中,有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惨死于蒋介石的屠刀之下。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蒋介石的阴险面目。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也岌岌可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