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化媒体公民政治参与有序化的对策建议
传统上,政府对基本价值理念的宣传,是通过教育机构、宣传机构以及家庭等渠道,通过政治社会化来完成的。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新兴的社会化媒体具有出众的社会穿透力,它将分散的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社会化媒体超强的参与性和独特的传播效果,为新世纪的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便利。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在网络上的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社会化媒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政治参与。当下,虽然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因社会化媒体的应用而具有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公民素养有待提升,社会化媒体用户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引导,故社会化媒体下的公民政治参与还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参与主体面临诸多的矛盾冲突,从而导致非理性的参与,甚至会有部分网民因为社会化媒体的移动泛在性,而陷入网络暴力的漩涡。因此要通过规范引导公民参与行为、加强公民素养的教育以及搭建公民参与合理的平台与运行机制,促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一、规范引导政治参与行为:促进公民有序参与的保障
本书试图从法制化、秩序化、规范化三个层面来给予对策建议,当然三者之间有一定的交集。依法治网,法制是保障、是前提,秩序是一种法制化的状态,规范是群体自我约束力。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制化需要政府来把关,秩序化需要技术做保障,规范化需要公民的理性与智慧。只有法制、秩序、规范三者结合,才能更好地维持社会化媒体公民政治参与的正常进行。
(一)促进社会化媒体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制化
(1)网络立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础
法制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实现社会民主化的一条路径。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必须要在法制环境下运行,依法治网是必然选择。依法治国,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依法治网。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的管理,出台了很多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自1994年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
但总体来讲,我们的网络立法缺乏整体规划,网络法律规定存在盲点,现有法律可操作性不强,立法部门规章多而法规不足。政府部门了解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路径和运行方式,从而建立适合社会化媒体的法律体系。而这必须得结合社会化媒体的特点,通过认真研究当前社会化媒体中出现的问题来健全法律体系,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完善:一是内容方面,我国属于大陆法系,一般只规定公民不能做什么,而不会规定公民有权做什么,在新媒体时代,立法部门应该进一步看到海洋法系的优点,从以往案例事件中吸取精华,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经验。同时要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健全和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信息服务、做好信息认证和报名工作等方面的法律。也要建立惩罚机制,对侵犯信息安全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二是形式方面,社会化媒体的创新性,很多应对措施都只是尝试,所以不太好出台法律,多出台一些规定、条例也是可取的,一旦某个规定或者条例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就一定要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网络立法是社会化媒体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础,重点在于立法部门改变思维,了解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模式。
(2)网络民主建设: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动力
网络民主是指“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实现民主过程中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或个人意见等的交流和反映,主要形式有在线竞选、在线选举、在线民意调查、被选举人和选举人的电子交流、在线立法、在线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等等”。
网络民主为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媒介即讯息”体现在政治方面,就是媒介带给我们的一种民主性,互联网的诞生根本性地改变了人们政治参与的方式、结果和目的,打破了信息传递的壁垒。与工业文明时代国家集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民主”能够克服传统民主政治中单向式、集中化的政治传播模式,从而突破传统民主模式的某些局限。
社会化媒体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由于进入门槛低,极易形成群体极化现象,这就需要网络民主制度建设的跟进。具体来讲,政府要不断更新政治参与的理念,促进政治参与行为的理性化;政府要推进现实政治的民主化,营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宽松氛围;政府要加强网络民主制度建设,促进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政府要立足本国实际发展网络民主,积极借鉴国外网络民主经验,切实通过网络民主建设来防止网络民主暴力,真正实现网络民主化。
网络民主建设是社会化媒体下公民有序参与的动力。网络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一种有效的新途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拓展政治参与渠道,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热情,完善民主参与
程序,提高民主运行效能,构建民主社会。
(3)网络监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助推器
网络监管,意在监督和管理,通过监督来实现管理,以有效管理来强化监督。而在社会化媒体下,监督作为独立于主体和客体的第三种势力,重要性尤为突出。
从宏观方面来讲,网络监管的主体是政府,客体是网络信息系统。从主体方面来看,需要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化人才,从而打造高素质运营团队;公安系统要整合各级各类部门现有的网络监管资源,建立全国联动的多层次网络监管体系;政府内部要设置网络监管专项办公室等专门机构,对在社会化媒体中出现的不良事态进行及时的纠偏和引导。从客体方面来看,需要加强对网络行为主体的监管。既包括对信息传播的监督也包括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监管。监管主体应该做到在网络空间内监督管理的“不越位、不缺位”,这样才有利于网络政治参与持续健康的发展。
而这里需要重点强调一下“管理”,在社会化媒体中,信息安全是一个重要话题,这种信息既包括传播渠道的信息也包括参与主体的信息,即主体个人信息和渠道内容信息的安全性。只有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渠道内容信息不被扭曲异化,才能更好地激发社会化媒体政治参与度的热情,也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媒体的特性。
从微观方面来讲,网络监管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宏观监管,还应包括网民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和采取的行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2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民只是简单地被灌输了要“重视信息安全”,但其实对其原因认识并不清晰,较大部分的中国网民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危害并不清楚。
[1]
类似于免中毒或木马、账号或密码被盗、个人信息泄露、假冒媒体(如欺诈诱骗信息、手机恶意软件等)等网络安全维护知识被不为大家所掌握。
而在社会化媒体下,隐私问题已经凸显矛头,虽然目前看来并没有严重影响到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其原因在于社会化媒体还没有形成对用户资料有
[1] 2012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D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 2013-1-4. http://wenku.baidu.com/view/e3f2340b03d8ce2f00662381.html.效地利用。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用户数据的挖掘必定会成为互联网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政府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公民积极获取相关知识来达成。新媒体环境下公民的政治参与要法制化,必须加强网络立法、加强网络民主建设、加强网络监管。
(二)加强社会化媒体公民政治参与的秩序化
尼古拉斯·巴瑞强调:“没有网络普遍接入和电脑的普及,个人电脑将会成为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和教育不平等的工具。”
网络的平等性以及公民政治参与的平等性是建立在网络普及的基础上,互联网的发展破除了传统媒体下的政治参与不平等性,但是网络建设作为信息资源基础工程,目前发展比较快,但是还没有到饱和阶段。
(1)消除数字鸿沟,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平等权益
在互联网时代,个体的信息拥有量比传统社会的肯定要大,即第一道数字鸿沟(或者称为接入沟)慢慢缩小。而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实现,除了要继续缩小第一道数字鸿沟,还需要在使用层面加大力度。在网络的海量信息环境下,使用哪些信息、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使用程度如何等都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性。而这些对公民自身的选择性接触和使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化媒体下的政治参与比传统网站下的接入更为方便,对参与主体的信息使用形成了巨大挑战。原因在于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性”,即低门槛性、情绪性等特点,会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也就是勒庞讲的“乌合之众”。而且政治参与不同于其他参与,其参与议题的重大性和权威性,更是考验着社会化媒体用户。
总之,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第一道数字鸿沟在逐步缩小,而第二道数字鸿沟的存在也召唤着参与主体的智慧和理性。
(2)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促进公民政治参与互动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府的建设不仅是网络民主建设的要求,而且是构建廉洁政府、高效政府、服务政府的题中之义。
首先,要健全政府网站建设。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政府网上服务职能,畅通网络安全维护
[1]
;要加强政务微博(包括政府官方微博和官员微博)建设。可以通过建立官员考评机制来促进政务微博的发展,重点是避免微博作秀。
其次,要扩大电子政务应用范围,增强回应能力。上下联通,全面覆盖,打造电子政务无缝对接,并为民众提供一个公共参与的平台。政府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和健全的跟踪、处置反馈、联系群众的机制。在政府与群众之间建立一条畅通的信息渠道,保证群众和政府之间有效的沟通。
再次,政府在加强自我监督和防范能力的同时,也要鼓励公民的自主意识,积极参与到与政府的互动中来,监督政府行为,提供宝贵
意见使电子政务的建设更加科学、更有效率,切实维护民众利益。
最后,电子政务的建设关键是需要政府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电子管理思维,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执政管理的新路径,政府官员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并且积极借鉴外国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要消除数字鸿沟、实现电子民主,除了需要公民通过媒介素质的提高来主动、切实地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来,也需要政府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站在时代的前沿来积极推动。
(三)加大社会化媒体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
道德和法律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1)促进网络伦理道德建设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同样需要道德的规范和约束。网络道德
[1] 聂红.当代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是以网络技术为媒介的调整网络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任何一种新技术革命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程度最深的就是道德层面的改变。新技术变革会对传统观念带来挑战。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网络社会的仿似现实性使得网络与现实的矛盾、网络伦理规范等也在考验着网络参与主体的道德性。
我国网络参与的发展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如网络谣言掩盖事实真相,误导大众,混淆视听;人肉搜索盛行,侵犯公民隐私权;网络水军制造虚假新闻,煽动舆论,制造混乱,更甚者利用网络聚众闹事等。互联网上出现的种种无序和非理性的参与行为很多都是由于网民越过了道德的底限所造成。作为网络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需要承担倡导网络道德自律的责任。“少干预,重自律”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网络管理的一个共同思路。
首先,加强网络环境下伦理建设,培育公民的政治责任意识。伦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
其次,要将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所谓系统性,就是得靠全系统的人来努力推进。再次,教育部门也应加强网络教育,正确引导网民对于大量的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尤其对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应增加网络伦理的“网风、网德”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警觉能力和抵诱能力,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只有尽快建立网络伦理规范体系,使公正、诚实、平等,守法的网络理念深入人心,实现网络信息交流中的伦理约束,正确引导网民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政议政,有序地参与公共生活,才能真正提高公民网络政策参与的整体素质。
(2)提升网民政治文化素质
政治文化属于主观意识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他能够影响着政治体系中每一个政治角色的行动。
在我国,由于现代教育水平的滞后,公民的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公民缺乏理性思维和参与意识的现状仍然十分突出,在网络中宣泄个人情感、发布不良信息和网络攻击等不良现象就显得比较严重。由于网络所独具的开放性特点,要实现政府对网络的完全监控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大部分网民是青年,所以现在所描述的种种网民的思想和行为,几乎可以等同于青年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要开展思想教育,提高网民的政治文化素质。
要遵循社会主义价值观,积极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首先,要培育公民主动参与精神,网络参与本质上是公民自主自愿的行为。如果不调动公民的参与热情,就难以得到良好的参与效果。政府要积极创造、广泛宣传网络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为公民网络参与提供便利,引导公民树立政治参与主体意识,调动公民的参与热情,在全社会倡导网络参政、议政、问政的社会氛围。
其次,要培育公民政治参与中的依法参与精神。要大力倡导公民依法进行网络参与,政府应该宣传、普及、解释互联网相关法律,让公民意识到在享受网络参与和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要依法履行相应的义务,违法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在虚拟世界中,网民要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行使权利。
再次,要培育公民政治参与中的权利意识。从思想观念上来看,人们习惯于被治理,被约束,对周围世界冷淡漠视,在公共事务上常常保持沉默,缺乏参与的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以其自身所具有的虚拟、即时、互动、平等、开放等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公民参与的热情。公民只要简单注册就可以用“网名”发表自己对政府的看法、意见、并随时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从而行使了公民自己拥有的参与权利。
总之,网络不是万能的,我们不可能单单依靠网络或者技术来实现推动民主政治的实现,但是网络确实可以起到部分作用。实践能证明一切,近年来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网络确实是强大的,而且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如何运用好网络以及社会化媒体,已成为新媒体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要实现突破,必须社会全体来共同推动,除了政府制定政策和宏观把握外,更需要每个公民的理性和智慧来共同打造“绿色网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