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化媒体公民政治参与的治理困境_二、公民有序参与的文化治理困境(1 / 1)

二、公民有序参与的文化治理困境

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相互影响,政治文化是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积极性得以提升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而公民政治参与是政治文化形成的重大背景,深刻影响着政治文化。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以及公民网络参与水平的提升,必然要求在全社会逐渐形成理性包容的政治文化,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理性包容:社会化媒体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理性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理性是社会赖以生存、和谐发展的基础,理性有序的环境也有利于降低社会关系的调节成本。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他把“理性”理解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特有的认识能力。理性的人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过分冲动,不仅凭感觉做事情,能较好地控制和管理好自我以符合社会规范。

较之于理性,包容的心态对于个人而言,则需要更高的道德修炼。包容需要宽容,需要宽宏大度。能包容的人有宽广的胸怀,而不会有斤斤计较之心。在社会转型期,如果多一些包容,一些非对抗性矛盾就不会演化为对抗性矛盾。如果多一些包容,微博大战和名人之间的互掐也就很少发生。

社会化媒体平台为个人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表达氛围,但是社会的发展更多需要的是协商基础之上的“共识”,而不是多元化意见的相互争执。社会化媒体平台可以视为“观点的自由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要通过竞争,也就是所谓的协商来达成最后的交易。这样少数人的观点可以在竞争中自我调整,而多数人的观点也可以在竞争中更加证明自己观点的“正义性”。所以,社会化媒体的正常运行,需要理性包容的心态。

(二)政治盲从:社会化媒体公民政治参与的非理性行为

政治盲从是指:“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既不是被一定的目的或动机所驱使,也不是由于直接迫于某种外在压力,而是源自一种盲目的本能和不自觉。”

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很多网民都难以驾驭海量的信息,而由于弱势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驱使,受到网络推手的恶意引导,或者意见领袖的示范带动,政治盲从和非理性的参与讨论就在社会化媒体这一平台上大行其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会导致社会化媒体的公民政治参与盲从。

一是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归属感找寻导致盲从。个人作为社会人,寻找归属是人类社会的本有特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基于人际关系和兴趣圈子的媒介氛围更容易激发群体寻找归属感。为了适应不被孤立或者表现自己,很多用户本能地追求与他人的认知一致性和情感共鸣。而社会化平台下的群体极化现象便是典型,其实质也是一种寻找归属感所导致的现象。在群体极化的圈子里面,信息和观点会从一些人传播到另一些人,而处于对共同认知的偏好,圈子里许多人是不依靠自己实际所知,而是依靠自己认为别人会持什么想法来采取行动,从而致使许多成员不自觉地盲目跟从群体的意见。

二是社会化媒体炒作的恶意引导导致盲从。社会化媒体被应用于经济领域,也就是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网络事件的营销、策划性推广等网络炒作行为,为社会化媒体的媒介经营和管理模式开拓了沃土。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如微博、论坛、社交网站、QQ群等来炒热某一事件,连带的相关产业链进行再加工和后期处理,创造生产价值,引导网民消费,最终将关注转移到现实生活当中,成为普通老百姓在街头巷尾的谈资。很多时候,公众还没有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开始批评讨论,并且由于炒作人的策划引导,意见最初往往会趋于一致。从而导致了这种网络炒作下的参与盲从。

三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意见领袖的引导导致的盲从。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而社会化媒

体环境下的意见领袖既包括传统的精英,也包括草根意见领袖。而草根意见领袖的“相对剥夺感”极易引起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声援,以一种微弱的声音唤醒绝大多数人的支援。但是这部分人由于接触信息的狭隘性和缺乏全局视野可能会出现轻率举动,而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其他普通网民为了发声,也可能会盲目跟从。

(三)包容与盲从:理性文化与非理性盲从的冲突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要求其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理智、独立、清醒地做出选择,使其意见主张和政治立场不会因外界的炒作而发生改变。而只有培育和形成健康有序、理性宽容的公民,其政治参与才能形成有效的行动力和驱动力。然而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的可操纵性恰恰是其致命缺陷。

社会的发展需要包容的心态。我们要求网络管理机构和网民能够拥有包容的胸怀,能够让不同的意见自由表达。传统媒体呈现给公众的是“美丽中国”,而社会化媒体呈现给公众的“审丑景观”。特别是在“第三人效果”的作用下,参与者会倾向于认为负面信息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要强于自己,进而盲目跟风,甚至出现政治盲从现象。

社会化媒体为公众收集、利用、传播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它能增强人类利用信息的能力,也为虚假信息打开了方便之门。由于缺乏有力的内容监管,也无法有效地监控和管理信息的发布者以及信息的真实性,社会化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社会化媒体的可操作性,使得参与者难以辨别和分析政治信息,从而极易变得盲目从众。加之网络炒作,网络推手的恶意引导,意见领袖的带动,这就大大降低了公民在社会化媒体下的政治参与的理性程度。盲目跟从与非理性参与也会随之剧增。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绝不能因为网络盲从现象而限制意见表达,更不能因之而排斥包容。包容与盲从之间的弹性跨越需要参与者把握好度。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盲从现象的发生,盲从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包容来化解纠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