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严以修身,党性为本_三、提升道德境界(1 / 1)

三、提升道德境界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升道德境界。“为政必以德,勿忘所以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道德不仅是立人之本,为官之基,而且是治世之策。道德高尚是党员干部政治成熟的重要前提,理论上的清醒又是道德高尚的基本保证。只有掌握科学理论,并且拥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明辨是非,用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把握大局,认识并主动承担起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要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教育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民主作风缺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滋长蔓延。这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是极其有害的,使领导干部意志消退、精神萎靡,甚至给党和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失,在群众中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少数官员嫖妓、性侵幼女,就是官德缺失、修身不足的体现。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打着经济建设的旗号发建设财的现象,亦是修身不足的体现。油多的地方容易打滑,贪腐对有的部门或者单位来说,可谓“近水楼台”。任何监督制度都有漏洞,面对制度漏洞,再有“修身定力”的人,也难以保证不被拖下水。让官员不贪不腐,通过严以修身来提升道德境界,至关重要。

提升道德境界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正确的理论是正确的行动的先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新的实践这个过程,永无止境。认真研读原著,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功夫全面准

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下功夫领会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现实问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下功夫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学习思考调研,把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自觉行动,争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者和落实者。提升道德境界要明确道德功能,承担道德责任。道德品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在一定的社会实践和教育中,经过人的自觉锻炼和修养形成的。道德品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道德的境界不进则退。谁都知道,《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是善的化身、美的形象,可是,近年来有人非要认为阿庆嫂应该与胡传魁有暧昧关系不可。谁都知道,《闪闪红星》里的潘冬子是小英雄,是应当倡导的勇敢、智慧的化身。可是,最近竟有人把潘冬子恶搞成喜欢走穴、爱开后门的俗不可耐的庸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很简单,这就是道德滑坡,这就是道德价值的扭曲。抹杀道德楷模就会导致道德失范。这些现象,从一开始就引起群众的反感。我们不是唯心主义的“道德决定论”者。我们从不认为个别道德家的道德可以决定历史进程,也不认为道德是治理社会的惟一良方,甚至也不认为道德同法律可以在治国中平起平坐,但是我们更不是虚无主义的“道德无用论”者。我们认为,道德既是经济基础的保护神,也是经济基础的推动者;既能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先进阶级鸣锣开道,也能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先进阶级充当辩护律师;道德既要跟着科学的步伐往前走,又会砸碎束缚科学的精神枷锁;我们还认为道德会对上层建筑领域中的其他领域,如国家机器、法律等部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铁肩担道义”,了解了道德的功能,就应当从道义上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责任,负起自己应负的道德责任,担起自己应担的道德义务。了解了道德的功能,就应当把道德内化到心灵深处,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领导不在场与领导在场一个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提升道德境界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深入完善道德结构与道德实践。

要在践行“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提升道德境界。真学,就是要下功夫学。真懂,就是不能只会背诵只言片语,变成“语言包装”,而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掌握其理论精髓。真信,就是要充分相信,自我奉行。真用,就是要努力践行,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思想行动,指导工作,开创领导工作的新局面。要杜绝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入钻研,或者整日忙于事务和应酬的作风,坚决遏制把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作为堂而皇之的借口,在党员干部中倡导读书学习,提高道德素养。一级给一级做表率,一级给一级树形象,一级给一级立信仰,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提高升华道德境界。领导干部担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职责,行使着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职能,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得以贯彻实施的执行者、组织者和保障者,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的天职。提升道德境界,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出思路、上项目、定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也是提升道德境界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