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做人要实_莫让“鱼水”变“蛙水”(1 / 1)

莫让“鱼水”变“蛙水”

作为党的干部,都明白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明白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领导干部却很难再真正沉下去、回到人民中间去。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不再是“鱼”和“水”的关系,而成为“蛙”和“水”的关系,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

究其原因,一是不愿、不想回去,二是不能、不会回去。前者,说到底是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出了问题,有了身份、端着架子,不愿与群众打成一片。而后者,则是领导干部的能力和工作方法出现了问题。

这样的领导干部,也知道正确的决策必然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再使之成为群众的行动。但在正确、有效地运用这种工作方法时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不善于也不知道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同群众交不上心。对他们而言,走基层就是“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车上翻翻材料、屋里听听汇报,走马观花走一走,蜻蜓点水转一转。而这种走过场的下基层,是很难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生存状态,很难真正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如何才能真正沉到基层、融入群众,与群众做到鱼水情深而不是成为“蛙”与“水”的关系呢?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备多种能力。

首先是沟通能力。和老百姓沟通,要说老百姓话。大多数领导干部可以在大会小会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和群众对话,语言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往往会出现“牛蹄子两瓣”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长期的职业氛围和语言习惯,使一些领导干部出口便是“官话”。而受生活环境和文化因素的限制,老百姓最不爱听“官话”,更听不懂“字话”、“套话”,只喜欢捞“干货”、听“实话”。因此,擅长于妙笔生花写文章、“口吐莲花”做报告的领导同志在和基层群众接触沟通时,就要扒去语言文字上的“华丽外衣”,学会用乡间俚语,有一说一。

能与老百姓沟通不仅要做到用老百姓习惯的方式说话,还要注重风俗习惯。常言道,“十里不同俗”,每到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里的风俗,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几年前,我到一个偏远的山区乡镇任书记。上任伊始,就碰上了一桩“白事”,镇里一

名因工伤纠纷常年上访的老职工去世了。当天,他的两个儿子就穿着孝服、戴着孝帽闯进我的办公室报丧。我事先了解这个地区是重孝敬老,所以这时就不能说“节哀自重”之类的套话,而是要站在同乡的角度上,要他们全身心地办好丧事,不要让乡邻笑话,以此告慰在天之灵,并提醒他们今后要好好孝敬依然在世的老母亲,不能再让老人为他们操心。说完这番话,我又按当地风俗出了“份子”钱。两个小伙子无话可说,磕头回去了。后来才听说,这两人原本是准备停尸闹事的。由此一例可知,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对于做到与老百姓的顺畅沟通是多么重要!

要做到这点其实也不难。领导干部毕竟就生活在老百姓中间,只要不把自己当作个人地位凌驾于广大人民之上的“老爷官”、个人生活逍遥于普通百姓生活之外的“神仙官”,平时多接触多观察多学习,拜群众为师、与群众交友,就可以做到,否则就会贻笑大方。一位领导同志去慰问因见义勇为而牺牲者的母亲,第一句话就说,恭喜您有这么个好孩子。这就不是会不会说老百姓话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懂人情世故。在群众中间,沟通关过不了,和老百姓“尿”不到一壶里去,还谈何为人民服务?

再有就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只有沉到基层才是履行党员义务、践行服务宗旨的具体实践。只有与人民群众真接触、产生真感情、心生真敬畏,才会自觉自愿地服务于群众,自觉自愿地接受群众监督。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再高的职位、再大的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拥有权力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服务群众,造福社会。为人民服务,如果连人民都接触不到,不清楚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又怎么服务?服什么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服务于民,领导干部不可能只做空中传音者,而是要走进问题解决问题,深入矛盾化解矛盾,这是躲不开绕不过的。

在此过程中,不要怕人民群众宣泄情绪,甚至骂娘。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听到骂娘的话,要分析、查找原因,错了的立即整改,如此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真心,听到群众的真话,解决好群众的真盼。也不要怕群众围住你说起没完,如果人民群众不搭理你、视而不见了,那才是最可怕的。群众对党是有真挚情感的,领导干部就要常和他们交流情感,这样才不会让群众产生“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感

觉。对于领导干部而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真心地服务人民,就要时刻为人民着想,就要时刻践行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的形象就是党的形象。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无时无刻的牵挂、真挚的感情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反馈给中央,这是领导干部应尽的职责,更是领导干部求发展、保稳定的工作能力的充分体现。

还有就是调查研究的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深入调查,真实准确地掌握来自基层一线的情况,然后进行研究,为科学决策做准备,这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传家宝”。领导干部尤其是新上任的领导干部,要特别加强基层调查工作。习近平同志讲:“领导干部从一个地区和部门到另一个地区和部门都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即便是回到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也不能刻舟求剑,还需要重新调查了解新情况。”所以对调查研究工作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

怎么进行调查研究也是一门学问。同样是走出来沉下去,如果没有掌握好这门学问和技巧,只搞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最后很可能是徒劳无功。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时期曾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也传授过许多调查研究的方法。我们要认真学习,细心揣摩,学以致用。前几年,有领导同志总结出下乡歌谣——“一看庄稼二看路,三看住房四看树,走一路,问一路,问问心里才清楚”,值得借鉴。

另外,领导干部要学会与老百姓交朋友。中华民族是一个讲亲情、讲友情的民族,“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领导干部尤其在地方上工作的领导,在群众中没有几个真朋友,是听不到真实声音的,更谈不上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和业绩了。要想交朋友,趾高气扬、居高临下的姿态肯定是交不到的,只有脱下“官衣”,放下“官话”,弯下“官躯”,真正沉下去了,群众不把你当“官老爷”了,才能和你的“频道”对应上,才会与你坦诚交流。“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如此,党的事业就会不断发展,人民的福祉就会不断提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