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谋事要实”,坚决“不兴伪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三严三实”,“三实”中有一实就是“谋事要实”。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中了作风建设的要害。
从古到今,“不谋实事”是对为官者最强烈的否定评价之一。“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谋事”是否“实”,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厌,为正人君子不屑。
在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官员如果不干实事,导致的结果不仅是止步不前,更会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激化矛盾、虚掷公帑、劳民伤财、败坏风气。因此,全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确剑指“四风”,“四风”之首,就是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表现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就是不务实。近年来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带来的民意中,都有对各种形式主义乱象的揭露与抨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今年两会,代表委员抨击形式主义更是毫不留情——
招商引资上的形式主义:“项目签约数十亿,落地只有几个亿;市里签了县里签,这边签了那边签。图名不顾实效,图签约不顾落实,耗资不菲的招商在一些地方成了‘作秀’。”有政协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招商引资过多过滥,铺张浪费,甚至弄虚作假,伤了民心。有人大代表认为,一些地区刮起“招商奢侈风”,热衷“赴港招商、海外招商”,入住豪华酒店、举办奢侈宴请、赠送高档礼品,借机组织不相关人员参加,不仅浪费了公共资金,而且往往伴生着更大的公共利益损害。
科技评奖上的形式主义:不少代表委员感叹,科技评奖本应是激励科技人员的荣誉,而今却成了抢夺名利的战场。“现在评奖、跑项目占用了科研人员很多时间,往往一个项目跑半年,不跑就没有奖没有项目,就没有成果,就评不上职称。”在政协分组讨论时,委员们痛陈“功夫在评外”的科研“跑奖”之弊,指出这种“层层上报层层运作”、走马灯式的评审不仅不能保证科学公正,更容易滋生给评委塞红包等腐败现象。为此,委员们疾呼“让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不要再忙于找关系评奖”,建议取消和淡化一些行政主导的科技奖项。
代表委员批评的形式主义现象,还有环境治理上只会搞“关停并转”、靠签承诺协议的方式治理某些痼疾等。这些也是“做事”,出发点不可谓不好,但实际效果可疑,就未必是“正事”了。凡只图表面热闹、不问实际效果的事,都不是“正事”是“伪事”。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领导干部“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值得为官者细细思量、努力践行。
形式主义的一大表现,就是做表面文章的多,“谋实事”的少;图吸引眼球的多,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方案并久久为功抓落实的少;求短期政绩的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少。荡涤“四风”,其他三风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相比之下,看上去危害不直接,且常常披着各种冠冕堂皇外衣的形式主义,却顽固得多,一些地方和单位甚至出现了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歪风。
牢记“谋事要实”,坚决“不兴伪事”,根本上还是要从深化改革上入手,改革考评机制上存在的弊端,做到考评不被“形”所迷、不因“表”所遮,不为“伪”所惑,并加大“民评”权重,让那些“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的干部没有市场。
至于汇聚民意的两会,希望能有更多的代表委员,讲真话、道实情,晒形式主义,不怕被晒者“红脸出汗”,并通过议案提案,促进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严肃追责,让“谋事”不实的各种“伪事”无所遁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