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国有企业党建基本知识
一、党的基本知识
1 党的性质
党的性质是指一个政党本身所具有的质的规定。任何政党都有其一定的阶级基础,并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代表这个阶级的利益,反映这个阶级的世界观,为这个阶级服务。党章将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 党的宗旨
党的宗旨即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唯一宗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意义更为重大。当前,必须加强党的宗旨教育,使全体党员在改革开放中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做人民的勤务员,同时清除那些经不起考验的腐化变质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保证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3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建立在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理想和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他们还指出了共产主义包括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既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又表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
4 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政党活动的根本理论基础。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因此,党的十八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立不是偶然的、凭空的,而是汲取了人类思想发展历史上优秀的成果,并对经济、社会研究及思想成果做了根本意义上的扬弃,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最科学、最革命、最深刻、最伟大的认识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斯大林,都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立付出了巨大的创造性劳动。他们的思想已经被实践反复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曲折、探索及前进,在指导革命运动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充实新的内容。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套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因此,它的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与时俱进而又长存不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须臾不可离开的认识世界与指导实际的法宝。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作为党的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针对某些具体问题的某些具体论断有可能已不适用于今天,但贯穿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永远不会过时。要全面、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全面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真正把握其中的实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一切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去观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解决。
6 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理论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 邓小平理论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命名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它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其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9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本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0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改革思路、战略决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作出创造性科学回答的同时,讲话还围绕“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怎样改革”这一时代课题,科学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深刻反映新的社会诉求和人民期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鲜活元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象一致、主题一致,都是探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问题。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四个自信”和“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问题进行全面系统阐述,充分体现了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在中国发展道路、中国梦、群众路线、党的建设、依法治国、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意识形态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等方面,讲话在理论内涵、范畴体系和语言表述等方面明显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7 党的基本路线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党立足于新的实践,对党的基本路线先后作过三次概括,最终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8 党的建设的四项基本要求
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19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度概括了执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指明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和要求。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始了一场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伟大革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这次伟大革命的过程中,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目标是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新世纪新阶段,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领导全党正在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
同领导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时相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变化就是成为执政党。革命的任务也由领导夺取政权变成了领导经济建设。为什么在党已成为一个掌握全国政权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后,还需要重新开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呢?这主要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面临的环境、任务和党的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国内情况讲,要适应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从国际环境讲,要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党的组织状况讲,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在新老交替中空前扩大,构成发生新的变化,教育和管理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
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历史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一个非常重大、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只有承担起这一任务,解决好这一问题,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0 党的领导
党章对党的领导做了明确的论述,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执政能力。共产党员必须同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21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既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也是民主集中制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总揽全局,就是各级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抓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握政治方向,决定重大事项,安排重要人事任免,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效地实施党在各领域的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所谓协调各方,就是党委要从推进全局整体工作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好党委与同级各种组织的关系以及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22 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
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23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24 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命题并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理论观点和实践举措。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和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说到底,就是要使我们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努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25 党的纯洁性建设
纯洁性是检验党的肌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将“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和遵循的主线,体现了我们党的警醒,昭示着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坚强决心。
党的纯洁性建设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方方面面。思想上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坚决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噪音、杂音,防止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图谋,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始终保持全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政治上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违背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政治倾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保持全党的高度一致和集中统一。组织上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和分裂党的行为,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确保每一个党组织都充分发挥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每名党员都充分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作风上的纯洁性建设,就是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坚持优良传统作风,最核心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26 “三型”政党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我们党历史上首次提出“三型政党”建设的目标,是对新形势下党建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学习型政党是指能够形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理念、机制、方法,使学习成为内在需求,从而更好地解决处理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生机和活力的政党。把学习放在首位是因为学习是开拓前进的基础,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能创新好。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有利于增强党的各项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挥我们的思想政治优势,克服本领恐慌,使党的领导和决策科学化,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有利于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有利于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构筑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增强党的肌体自我免疫力。
服务型政党是指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执政的首要价值和核心任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政党。服务型政党在职能结构上,应寓领导、管理于服务之中,使党在服务人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作风上,应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使领导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在执政绩效评价上,应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成为检验一切活动的最高标准。建设服务型政党是实现党的宗旨的本质体现,是巩固党执政基础和转变执政方式的必然要求。
创新型政党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党的工作和理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的政党。
从“三型政党”内在的逻辑关系来看,三者共同存在于一个党建大系统中。三者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拓宽了传统党建的思路,把党的建设放在一个开放的政治系统中予以布局和统筹。针对我们时代的社会开放和多元性特点,“三型政党”的提出并作为党的建设目标,创造性地架构了我们党建的开放系统,使其有效应对社会开放系统的能量输出,不断盘活现有的执政资源,扩大执政基础,创新执政方式。
27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四项基本要求: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四大任务:
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
4.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
28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长期以来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这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改革,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服务发展,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量,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民生,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为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提供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群众,就是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服务党员,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六有”目标:一是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经过3至5年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符合“六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29 党建工作责任制
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含义:落实中央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企业的上级党组织负有领导责任,企业党组织负有直接责任。地方党委、部门和企业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责任是:
1.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决议、决定和指示,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基层党建工作规划、计划、制度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2.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领导和指导基层党组织有效开展工作。
3.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时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基层党组织。
4.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注意发展年轻党员,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认真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引导党员自觉履行义务,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权利。
5.关心爱护基层党务干部,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6.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企业上级党组织要认真制定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规划、目标、措施,加强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所管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督促检查所管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要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考核一并进行,必要时可以组织专门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抓基层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
30 党的思想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指党为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在思想理论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改造和克服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思想建设的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和党的先进性。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的重要原理。当前,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增强全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1 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2 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就是按照党的组织路线、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建设各级党的组织和培训、发展党员的工作。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党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任务,不仅要依靠政治路线的正确,而且要依靠组织上的巩固。组织建设为政治建设服务,是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提高透明度;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四化”方针,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建设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严格党员标准,提高党员素质,严肃党的纪律,及时清除腐败分子和妥善处置不合格分子;党的基层组织要做好经常性的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积极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组织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以适应党的组织建设改革的需要。
33 党的组织路线
党的组织路线是党根据一定历史时期党的政治路线而规定的关于组织工作的总的原则和方针。组织路线是由政治路线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政治路线,就有什么样的组织路线,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是实现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党的组织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共产党员和干部的标准,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队伍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等等。
34 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指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作为党内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党内民主主要体现以下原则:
1.平等原则。即所有党员在党内生活中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平等是民主的基石。没有平等就不会有民主。
2.选举原则。选举的实质是进行权力的委托,党员通过选举的方式,将自己的权力委托给他所信任的人行使。必须充分保障党员、党的代表的选举权的真实表达。
3.监督原则。即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行使权力必须接受广大党员和党员代表的监督。
4.公开原则。列宁说过,完全的公开性是民主的必要条件,“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党的重大事务特别是重大决策活动必须公开,重大情况让党员知道,重大问题经党员讨论。知情是参与和监督的前提。
5.多数决定原则。重大问题必须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做出决定。服从多数不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少数人的权利同样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党内民主的核心价值是实现全体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党内民主的表现形式是制度,党内民主的效能在于激发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35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结果。它既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根本的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6 党内监督
党内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依据党章和党的纪律在组织内部通过检查、督促、评价、揭露、举报、处理等方式作用于监督客体,以保证监督客体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党的纪律的一种客观有序的活动。党内监督工作主要由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来执行,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
1.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
2.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
3.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4.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
5.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搞好党内监督的三个原则:
1.搞好党内监督要求相关制度具体细化。
2.搞好党内监督要求党务活动公开透明。
3.搞好党内监督要求确立党员主体地位原则。
37 集体领导
集体领导是一种领导制度,就重大事件、全局性的问题,如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由集体商定而不是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
集体领导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民主集中制的精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对重大决策、重要政策、“三重一大”事项以及事关全局和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讨论的原则,由党委(党组)班子集体作出决定。在讨论决定时,党委(党组)书记要自觉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决不能将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之上,搞“一言堂”、家长制。集体决定、决策作出后,允许个人或少数人保留不同意见,但必须无条件服从集体决定,不能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更不能自以为是、妄自尊大,随意更改集体决定,要以实际行动维护集体决策的权威。
38 干部的六项基本条件
党章对干部的条件作出了如下规定:
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2.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经的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39 好干部标准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立身之本,领导干部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把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作为必修课。
“为民服务”是好干部为政之道,领导干部更应“公”字当头,以“民”为先,懂得“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勤政务实”是好干部履职之要,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力戒空谈,做到决策条条算数,工作件件落实。
“敢于担当”是好干部成事之基,领导干部要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负责。
“清正廉洁”是好干部正气之源,领导干部应该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这些标准从灵魂、作风、品质、做人、做事五个方面对好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德才兼备,最终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0 “四铁”干部队伍
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铁一般信仰”是基础。有了信仰,才会有方向感,才不致偏离轨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与理想追求相结合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追求如一的信仰。
“铁一般信念”是动力。信念是坚守信仰、实现理想的坚强动力之源。信念最为集中和强烈的表现,是在世界观、人生观等信仰推动下的坚定不移的行动力。
“铁一般纪律”是保障。“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正是有了严格如铁的纪律作保障,才有了铁打的队伍、铁打的精神、铁打的人民和铁打的江山。
“铁一般担当”是责任。这就要求用“钢铁洪流”铸造党员干部,使其具备为信仰、信念而矢志不渝、奉献一生的理想担当。
41 四有干部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心中有党,就要在党言党、爱党忧党、对党忠诚。心中有民,就要牢记宗旨、甘当公仆、人民至上。心中有责,就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心中有戒,就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为所止。
42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体现到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体现到带领群众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开拓进取的实际行动中。”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党员按照党章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通过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并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国有企业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中体现在,共产党员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方针,勇于开拓,不怕困难;诚心诚意为职工群众谋利益;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成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维护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等方面。
国有企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做到以下几点: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要有一流的业务水平;必须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作风;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保守国家、企业秘密,提高警惕,做到内外有别。
43 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要成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所谓战斗堡垒作用,就是指党组织的整体精神风貌,团结状态,带领群众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效果。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党对基层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党的执行力的重要因素。作为每个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主要体现在:
1.坚定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企业中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企业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
2.加强党员教育与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也是党员执行力的体现。
3.密切联系群众,做好职工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群众认识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党的目标的一致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建设社会主义宏伟目标而奋斗。
国有企业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促进本单位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的不断提高。
2.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3.党支部要成为协调单位内部关系的“稳压器”。
4.监督企业民主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5.领导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活动载体的创新。
44 基层党组织的任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3.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
4.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5.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6.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
7.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8.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5 基层党组织的四项新要求
基层党组织提出的四项新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46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即毛泽东于 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总结的一部分。文章是《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的继续和发挥,是对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所作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的论述。1960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了“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互通情报”、“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学会弹钢琴”、“要抓紧”、“胸中有数”、“安民告示”、“精兵简政”、“ 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力戒骄傲”、“划清两种界限”等12个方面。
2016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强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对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深刻意义,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纳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在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下功夫,真正把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基本思想,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47 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五个方面。思想作风、学风是基础。思想作风和学风主要涉及思想路线、认识路线,也与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加强思想作风和学风建设,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是关键。工作作风是较为一贯的处理工作事务的行为方式和方法;领导作风是领导素质、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的综合表现。干部生活作风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都有密切联系。一个生活作风腐化的干部,很难有正确的思想作风和学风,也不可能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党的形象,体现党的路线和宗旨,而随着实践的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在新时期,我们要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以作风建设带动全面从严治党,一手抓反“四风”、一手抓反腐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实现作风建设根本性好转,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8 八荣八耻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简称。提出“八荣八耻”的目的在于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主要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
为荣,以骄奢**逸为耻。
基本思想:“八荣八耻”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八荣八耻”是针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 、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来的。“八荣八耻”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49 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50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针对目前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纠正措施。其基本内容是: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51 领导干部的八项作风建设
胡锦涛同志2009年1月9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工作中,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1.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2.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3.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
4.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5.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党和国家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6.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7.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8.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52 “八项规定”
即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确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3.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4.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5.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6.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7.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8.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53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成果,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追求。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准则》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准则》共8条、281字,包括导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等3部分。
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第一条 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第二条 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第三条 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第四条 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第五条 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第六条 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第七条 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第八条 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54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教育活动时间为一年左右,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对象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进行,于2014年10月结束,这次活动更为贴近基层。根据中央统一安排,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分别联系一个县,其中习近平总书记联系的是兰考县。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55 反“四风”
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四风”问题表现为:形式主义,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是追求形式、不重实效,图虚名、务虚功、工作不抓落实;官僚主义,群众最不满意的是办事推诿扯皮多,效率低下,不作为、不负责任;享乐主义,基层和群众反映最多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安于现状、贪图安逸,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奢靡之风,主要是条件好了,许多方面做过头,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56 “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中提出,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到:“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即四大考验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危险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57 三严三实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58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具体指的是:“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学党章党规。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肃清恶劣影响,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引导党员牢记党规党纪,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
2.学系列讲话。着眼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党员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区别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确定学习的重点内容。
3.做合格党员。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引导党员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十三五”规划开局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59 合格共产党员标准
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就是做到“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要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主动向党中央看齐,自觉主动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努力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做到“讲规矩、有纪律”,要自觉遵守明文规定的党章、党纪、国家法律,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要做到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时刻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做到“讲道德、有品行”,要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要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对自己要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同时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做到“讲奉献、有作为”,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关键时刻拿得出手,冲得上去,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60 党的制度建设
党的制度建设特指中国共产党有关党规、党纪和党内各种工作活动的规范、程序、规则等方面的建设。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党的政治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纪律规范、生活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61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主要指的是执政党以预防和惩治权力滥用为中心内容、以防止和反对腐败,保持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廉洁为主要目标的党的建设实践活动,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
62 党内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和作风问题。
63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为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条例。
《条例》分为总则、分则、附则3编、11章、133条,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保证党的路线、方、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4 政治规矩与政治纪律
1.政治规矩包含四个方面: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立场、言论和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党内规矩。遵守政治规矩的本质是全党服从中央,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2.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维护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的根本规定。
二者的关系: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
3.遵纪守矩要做到“五个必须”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遵纪守矩的“五个必须”。“五个必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
第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
第四,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
第五,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各级党委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不守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65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2015年9月24日至26日,王岐山在福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员和群众代表对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纪处分条例》的意见建议。王岐山强调,从严治党要靠纪律管全党,把纪律挺在前面要靠坚强的党性和责任担当。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这四种形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2.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
3.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
4.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这“四种形态”都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必须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66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指各级党委(党组)、政府(行政)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当承担责任的制度。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的正职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紧紧围绕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细化工作责任和目标要求,将责任制落到实处。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
67 “四种意识”
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政治意识是根本。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要求领导干部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
大局意识是关键。要求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核心意识是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要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战胜挑战、破浪前进,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力量,党中央、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
看齐意识是基础。看齐,是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在政治上的根本要求,是大是大非问题,不是小节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含糊不清,就是政治上的糊涂,就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68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大的关系看,是目标引领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从每一个“全面”之间的具体关系看,也都是彼此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69 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