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企业的实际情况一定会在决算书中体现出来

“想调查某企业的实际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面对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呢?

“在网上搜索报纸和杂志的相关报道。”

“实际去调查一下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有在这个企业里工作的朋友,就向他打听一下情况。”

……

可能你会想到很多答案吧。这些答案都没错,报纸和杂志上的报道,产品和服务,员工……这些都是有助于我们把握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来源。

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没有数字的支撑,属于定性的信息,而仅凭定性的信息,无法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真实情况。

比如,我对经营学专业的大学生提出“你们认为日本哪些企业比较赚钱”的问题,结果很多学生回答的都是打了很多广告的B to C企业(向终端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但广告打得多不一定代表企业赚得多。

反而是那些基本不打广告,很多学生都没听说过的B to B企业(材料生产企业,主要为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能依靠定性的信息,而是要通过决算书等定量的信息(会计数字)来解读企业的实际情况。决算书不是在企业经营状况之外独立存在的,因此企业的经营状况一定会在决算书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决算书是反映企业实际情况的一面镜子。

将定量的信息和定性的信息相结合,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加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实际情况。

活用会计数字使战略成为现实

会计数字在执行战略时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通过会计数字,可以定量地实现以下内容:

①提示企业和组织追求的目标

②模拟战略的执行情况

③评估战略执行后的成果

在执行战略时使用会计数字,可以使企业和组织追求的目标、战略的执行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定量地“可视化”。

看不见的东西就无法控制,但通过活用会计数字,就可以使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定量地“可视化”。这是在战略立案和执行时必不可少的关键。

会计思考力=解读经营现状的能力+改变经营现状的能力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大家掌握能够在商业活动现场作为武器使用的“会计思考力”,以及MBA级别的会计技术。本书中所说的会计思考力,指的是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能力。

● 2个“会计思考力”

一个是利用会计数字解读经营现状的能力。正如前文中提到过的那样,企业的实际情况一定会在决算书中体现出来。利用会计数字让企业真正的状态显现出来,我们就不会被企业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经营分析。

还有一个是利用会计数字改变经营现状的能力。利用会计数字展现出企业和组织的目标,并通过改变经营现状来实现目标,是每一位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要想让人行动起来,光口头上说“加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会计的视角落实在管理上,指明前进的方向,让整个组织都朝着目标前进。

京瓷的稻盛和夫、日本电产的永守重信、迅销的柳井正、软银的孙正义等现代日本著名的经营者们,都是活用会计数字的专家。

善于使用会计数字的经营者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利用会计数字认清现场的能力,以及利用会计数字展示企业发展方向的能力。

这些经营者或许不是经营和财务方面的专家,但他们却拥有非常丰富的利用会计数字对经营现状进行把握的经验。正是这些经验,帮助他们利用会计数字解读经营现状,并且将会计知识活用在经营中。

本书的构成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会计思考力,本书用六章来讲解。

第一章到第四章,对应的是上一页的图表中“A.利用会计数字解读经营现状的能力”的部分。在第一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资产负债表(B/S)、损益表(P/L)、现金流量表(C/F)等基本财务报表的解读方法。

在第二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利用比例图将基本财务报表可视化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在第三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利用财务指标进行经营分析的方法。

对于拥有一定会计经验,熟练掌握比例图和财务指标使用方法的读者,可以跳过前三章,直接从第四章开始阅读。

在第四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分析时容易陷入的误区。

要想掌握会计思考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因此我在前几章中引用了大量翔实的案例,涵盖许多行业的许多企业,大家可以对这些企业的会计数据和经营现状进行核实。

第五章和第六章,对应的是“B.利用会计数字改变经营现状的能力”的部分。具体包括利用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对现场进行管理(KPI管理),以及使用KPI改变商业活动现场的方法。

在第五章中,我将针对KPI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应该活用哪些KPI进行说明。在第六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将KPI落实到事业部门的现场,对实际的商业活动进行改变。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各章的最后都有一个与该章内容相关的案例专栏。此外,在各章的内容中,除了公开的信息之外,还有许多我根据自己担任管理顾问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内容。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记述,出于保密的考虑并没有具体写明企业名称,另外由于中日会计准则差异,个别术语与中国的略有不同,但这些对阅读和理解并没有任何影响。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解读财务报表的基础开始这趟会计思考力的培训之旅吧。